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减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突发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0 例高血压脑出血突发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减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96.67%) 明显优于对照组( 70.00% ),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结论: 将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减压治疗运用在高血压脑出血突发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疗效,患者的出血情况可以有效的得到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微创穿刺引流 开颅减压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突发脑疝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额叶重度挫裂伤并中央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30例双额叶重度挫裂伤并中央型患者,并将患者进行均匀分组,分为保守组与手术组,保守组通过保守治疗,手术组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至少随访半年以上之后发现,手术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之后,有8例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53.3%),3例患者发生中度残疾(20.0%),有2例患者发生重度残疾(13.3%),1例患者为植物状态(6.7%),1例患者发生死亡(6.7%),保守组患者通过保守治疗之后,有3例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20.0%),有7例患者发生中度残疾(46.7%),有3例患者发生重度残疾(20.0%),有1例患者为植物状态(6.7%),有1例患者发生死亡(6.7)。结论双额叶重度挫裂伤并中央型患者需要通过早期诊断对其手术指征进行严格掌握,才能开展开颅减压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效果的改善也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 中央型脑疝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挫裂伤伴形成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近6年挫裂伤伴形成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将符合要求的病例按照治疗过程中是否愿意接受高压氧治疗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高压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1个疗程以上的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外伤性癫痫、脑积水、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及特定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C)评分。结果155份病历资料被纳入统计,其中高压氧组85例,对照组70例。2组各发生外伤性癫痫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5,P=0.70);2组分别发生外伤性脑积水3例、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6,P=0.03);2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分别出现8例、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0,P=0.004)。术后2周高压氧组GCS评分为(7.72±1.51)分,高于对照组的(7.26±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4, P=0.03);术后4周高压氧组GCS评分为(8.94±1.74)分,高于对照组的(8.08±1.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1, P=0.001)。术后6个月GOS评分高压氧组[(3.75±0.65)分]高于对照组[(3.16±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3, P<0.001)。结论挫裂伤伴形成术后高压氧治疗有助于降低脑积水和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脑挫裂伤 脑疝 重型颅脑损伤 高压氧治疗 外伤性癫痫 外伤性脑积水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复位天幕切开术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6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38例设为对照组,将采用脑复位天幕切开治疗的38例设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植物生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位天幕切开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手术,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脑疝复位天幕切开 常规手术 重型脑外伤脑疝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下注水疗法对硬膜外血肿并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15例硬膜外血肿并患者采用了硬膜外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并行硬膜下注水的手术方式,将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无血肿残存无硬膜下血肿及积液发生,术后随访6月-1年,按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恢复良好9例(60%),轻度残疾4例(26.66%),重度残疾2例(13.34%);结论对于急性硬膜外血肿发生的患者,采用硬膜外血肿清除并硬膜下注水的手术方法,简单,可靠,有效,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脑疝 硬膜下腔注水
  • 简介:目的探讨CT定位微创抽吸注入尿激酶引流脑内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CT定位,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抽吸引流,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后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肿量、发病距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和出院时的生存情况。结果出院时意识状况:神清4例,浅昏迷7例,中度昏迷3例,深昏迷4例,死亡8例,死亡率22.9%,8例中6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炎,1例死于再出血。另外9例因放弃治疗而死亡,总死亡17例。存活18例中,随访出院后3个月GOS评分优良率27.8%。结论微创抽吸注入尿激酶引流脑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创伤小,时间短,及时缓解了,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脑疝 CT定位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01月到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中的2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对剩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则以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析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颅内压改善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脑疝 颅内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复位天幕切开术和常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到2010年2月之间收录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常规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患者采取复位天幕切开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的患者术后死亡率、重残率和术后并发症生率明显的低于常规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复位天幕切开术治疗的效果明显的优于常规手术治疗的效果,而且术后的死亡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中应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疝 脑疝复位天幕切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双额叶挫裂伤致的救治体会。方法对10例双额叶挫裂伤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经过及时手术抢救治疗后,恢复良好7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结论双额叶挫裂伤患者的潜在危险性较大,不应单靠血肿量的多少来判断是否手术,应争取在迟发性发生前依据病情变化,及时施行手术减压。

  • 标签: 额叶 脑挫裂伤 脑疝
  • 简介:目的探讨复位技术或天幕裂孔切开术对外伤后嵌顿性颞叶钩回的救治效果。方法对56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者应用脑复位技术或天幕裂孔切开处理嵌顿性颞叶钩回,并与29例常规手术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复位组56例中,恢复良好25例,中残7例,重残5例,迁延性昏迷4例,死亡15例;预后较好(良好+中残)者占57.1%(32/56),死亡率为26.8%(15/56)。常规手术对照组29例中恢复良好5例,中残2例,重残5例,迁延性昏迷3例,死亡14例;预后较好(良好+中残)者占24.1%(7/29),死亡率为48.3%(14/29)。两组患者死亡率及恢复较好(良好+中残)者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发生嵌顿时,对于单侧瞳孔散大时间在2h以上,或已经出现双侧瞳孔散大但持续时间在1h以内者,结合复位或天幕裂孔切开术,能显著改善病人的预后。

  • 标签: 颅脑损伤 颞叶钩回疝 复位 天幕裂孔 切开
  • 简介:摘要反常性(PH)是骨瓣减压术后罕见的并发症,是指去骨瓣减压术后因大气压高于颅内压,加之重力作用使颅内内容物塌陷,并最终使实质通过小脑幕切迹或枕骨大孔出的现象。其治疗方法与传统治疗的方法相反,需通过尽早行颅骨成形术等措施提高颅内压。本文现围绕PH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反常性脑疝 去骨瓣减压术 颅骨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并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脑出血合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特定的优质护理干预)与参考组(常规护理)各为45例,对患者康复情况、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及患者康复期间,加强病情观察,给予全面优质护理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脑出血 脑疝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蛋白水解物联合银杏达莫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采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疗程为15天,每3天复查1次纯音测听。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痊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水解物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脑蛋白水解物 银杏达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天幕切开复位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8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常规手术治疗应用于对照组中,将天幕切开复位手术应用于观察组中,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以及67.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以及27.5%,数据间经比对计算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患者选择天幕切开复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疗效确切。

  • 标签: 天幕切开脑疝复位手术 常规手术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脑血管疾病并发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神志是大脑皮质功能状态、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也是判断病情严重与否、颅内压增高程度的重要指征之一。早期呈现出烦躁不安,注意力涣散,继而出现反应迟钝或消失等意识障碍并进行性加重。观察方法经常呼唤患者姓名和询问病情,以判断患者对人物、地点、时间的定向力;也可以手捏患者的皮肤或压迫胸骨柄和眶上神经,以判断患者对疼痛刺激的反应。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并发 脑疝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颅脑损伤致的临床救治经验,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致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外伤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资料。结果根据格拉斯哥分级(GOS)评分,3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中,恢复良好者(无明显功能障碍)15例、中残(有一定程度的器官功能障碍)5例、重残(生活不能自理)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主要死亡原因为严重并发症及脑损伤和继发功能严重衰竭;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失衡、脑积水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急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

  • 标签: 颅脑外伤 脑疝 临床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