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膀胱肿瘤患者的体会,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是治疗膀胱肿瘤最常用的方法,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首选

  • 标签: 切术 尿道膀胱 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膀胱部分切除与经尿道电切应用于膀胱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90例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45例患者进行膀胱部分切除,作为对照组;另45例患者实施经尿道电切,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TNF-α、IL-6及IL-10这三个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指标及2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术后TNF-α、IL-6水平明显偏低,然而IL-10水平显著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2年内复发率分别为37.8%、15.6%,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膀胱部分切除相比,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癌具有治疗效果较好、创伤小、复发率较低,术后恢复较快等优势,可作为治疗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案。

  • 标签: 膀胱癌 膀胱部分切除术 经尿道电切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出我院 2016年 6月到 2018年 8月的 40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20例。对照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进行治疗,实验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与手术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 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35%。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治疗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提高患者手术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 标签: [ ]表浅层膀胱癌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出我院2016年6月到2018年8月的40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进行治疗,实验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与手术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治疗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提高患者手术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表浅层膀胱癌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 简介:胆总管下端的结石嵌顿8例,胆总管下端奥狭氏(Odii)括约肌和十二指肠乳头不能用7号胆道探子顺利通过进入十二指肠者、采用本方法较简单而易行,奥狭氏(Odii)括约肌炎症狭窄及纤维化2例

  • 标签: 切开成形术 括约肌切开 氏括约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本院中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接受手术的90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内均纳入45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在围期给予优质护理,而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围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4.44%,护理满意度为80.00%,而实验组分别为97.78%和100.0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患者的围期中,采用相应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膀胱手术 围术期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在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科治疗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膀胱尿压测定系统进行评定,根据监测的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结果综合制定膀胱护理干预方案,比较干预前后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经过8周综合干预后,患者的膀胱功能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通过评估膀胱功能,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方案,指导患者膀胱功能训练,帮助恢复膀胱功能。

  • 标签: 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 神经源性膀胱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膀胱损伤的围期护理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 2016年 3月~ 2017年 10月收治的 32例膀胱损伤手术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16例。对照组予以外科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予以围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 56.3%( 9/16),治疗总有效率为 93.8%( 15/16),护理满意度为 1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 37.5%( 6/16)、治疗总有效率 68.8%( 11/16)、护理满意度 75%( 12/1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加强围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膀胱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缓解患者恐惧、焦虑心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损伤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损伤的围期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2例膀胱损伤手术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予以外科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予以围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56.3%(9/16),治疗总有效率为93.8%(15/16),护理满意度为1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37.5%(6/16)、治疗总有效率68.8%(11/16)、护理满意度75%(12/1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膀胱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缓解患者恐惧、焦虑心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损伤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治疗膀胱癌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治疗的膀胱癌患者26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术后出血、肠梗阻、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其并发症的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治疗膀胱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较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膀胱癌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 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由于患者卧床时间长且活动不便,极易发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W.E.Deming于1954年提出,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及处理(action)4个阶段对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在每次循环中总结旧的问题,发现新的问题,不断改良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质量改进计划,已被认为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之一。本文将PDCA循环护理对膀胱癌患者尿道膀胱肿瘤切术后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PDCA循环护理 膀胱癌患者尿道膀胱肿瘤切术 术后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60例浅表性膀胱肿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浅表性膀胱肿瘤;膀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与开放手术治疗膀胱肿瘤疗效。方法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本院中2004年6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180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抽到白色球为实验组,绿色球为对照组,每组均包含90例患者。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分别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实验组)和开放手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同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满意度调查。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实验组相比更短,但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均长于实验组,同时治疗满意度也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开放手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更适合应用于膀胱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其疗效明显更优,可以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改善临床症状,还有助于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开放手术 膀胱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膀胱黏膜电凝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1例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I组47例患者采用膀胱黏膜电凝治疗,II组47例患者采用西斯泰灌注治疗,III组47例采用膀胱黏膜电凝联合西斯泰灌注治疗,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III治疗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I组的78.72%、II组的76.60%(P<0.05)。I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7%,II组为14.89%,III组为14.89%,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放射性膀胱炎采用膀胱黏膜电切联合西斯泰灌注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快速止血,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放射性膀胱炎 西斯泰 灌注 膀胱黏膜电凝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82例,抽签法分观察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与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各41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与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观察组并发症率(7.31%)低于对照组24.39%,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能缩短手术与尿管留置时间,减少出血量并降低并发症,值得推荐。

  • 标签: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肿瘤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 82例,抽签法分观察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与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各 41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与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观察组并发症率( 7.31%)低于对照组 24.39%, P< 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能缩短手术与尿管留置时间,减少出血量并降低并发症,值得推荐。

  • 标签: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肿瘤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