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症(GIOP)是临床最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重视GIOP的防治刻不容缓。2013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定了我国GIOP诊治专家共识。近年来,GIOP在流行病学、评估体系和防治药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同时,鉴于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非常广泛,2020年由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及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成多学科团队,对既往共识进行了更新,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E)分级体系,对骨折风险的评估体系、分层治疗、药物转换和维持减停,以及特殊人群防治等临床问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循证推荐,旨在进一步加强GIOP防治的规范性,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预防 治疗 共识
  • 简介:目的探讨护骨素(OPG)A163G、瘦素受体(LEPR)Gln223Arg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C161T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症(GIO)的关系。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患者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在208例健康对照组、168例非GIO组和104例GIO组中分析A163G、Gln223Arg和C161T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股骨、腰椎等部位的骨密度。结果在单基因研究中,GIO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163G和C161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采用多基因联合分析,OPGGG纯合子中,PPARγTT纯合子GIO患病率显著增高(OR=2.04,95%CI1.26~3.67,P=0.02)。结论OPGA163G和PPARγC161T多态性可能与GIO的发病相关;在GIO人群中,OPGA163G和PPARγC161T多态可能有协同作用。

  • 标签: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糖皮质激素 骨密度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ecombinanthumanparathyroidhormone(1-34),rh-PTH(1-34)]对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大鼠继发性骨质疏松症(OP)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方法,建立模拟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继发性OP大鼠模型.给予皮下注射5、10、20和40μg·kg-1·d-1rhPTH(1-34)治疗8周.观察骨量、骨生物力学、骨形态计量及骨代谢相关血尿生化指标,综合评价PTH对糖皮质激素诱发OP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肌注地塞米松大鼠的骨量、骨生物力学较对照组显著性下降,表明诱导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成立.不同剂量PTH治疗均能显著增加模型大鼠的腰椎与股骨骨密度、股骨干重与灰重,提高股骨三点弯曲最大载荷、提高腰椎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及矿化沉积率(P<0.05~0.001),并呈一定剂量效应关系.血钙、磷无明显变化.结论外源性PTH对糖皮质激素诱发的大鼠OP具有显著治疗作用.

  • 标签: PTH 治疗作用 糖皮质激素 大鼠 诱发 O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天疱疮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现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住院治疗的101例天疱疮患者资料,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质疏松组(21例)和非骨质疏松组(80例)。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及累积量、免疫抑制剂应用、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户外活动等因素与骨质疏松的相关风险,同时分析钙剂、维生素D及双磷酸盐的应用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 0.001,OR= 1.08,95% CI:1.03~1.14)、糖皮质激素累积量(P<0.001,OR= 1.72,95% CI:1.18~2.52)是发生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户外活动(P<0.001,OR= 0.04,95% CI:0.01~0.21)是保护因素。骨质疏松组中13例(61.9%)、非骨质疏松组16例(21.6%)接受了钙剂、维生素D及双磷酸盐的联合治疗。结论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天疱疮患者易伴发骨质疏松,高龄和糖皮质激素累积量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是保护因素。天疱疮患者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存在不规范。

  • 标签: 天疱疮 糖皮质激素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少患者护理后的疼痛以及降低骨折再发率,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方式,旨在探讨对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所选例数为50例。将他们随机分开为两组,这两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相等,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式,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选择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再次骨折的现象,骨折再发率为24.0%,而观察组中均没有患者出现再次骨折的现象,骨折再发率为0%。骨折再发比率显著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方式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大大降低了骨折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诱发 骨质疏松骨折 患者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评价辛伐他汀对大鼠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的预防效果,同时观察其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的影响.方法将30只3.5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即模型组、对照组和干预组;皮下注射甲泼尼龙(3.5mg·kg^-1·d^-1,9周)诱导骨质疏松模型,干预组在造模的同时辛伐他汀(4mg·kg^-1·d^-1)灌胃10周.干预结束后,测定各组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血清IGF-1等指标.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BMD均显著降低、血清BGP、血清IGF-1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钙和尿钙/肌酐均显著增高(P<0.01),尿磷/肌酐也显著增高(P<O.05);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的BMD、血清BGP均明显增加(P<0.01),尿钙/肌酐显著降低(P<0.01),但对IGF-1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①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大鼠骨质疏松的发生;②辛伐他汀可预防大鼠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的发生.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骨质疏松 辛伐他汀 预防效果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基因的两个SNP位点(rs901823和rs3736228)多态性与儿童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s-induced osteoporosis,GIO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87例GIO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同期在本院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骨量正常的1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毛细管电泳和片段分析(SNaPshot)技术对SNP位点rs901823(T>C)、rs3736228(C>T)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定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法测定LPR5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对于LRP5基因rs901823位点,GIOP组和对照组的TT、TC、CC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76,P=0.001)。相对于TT基因型,TC和CC基因型携带者发生GIOP的风险均更高(P<0.05)。对于rs3736228位点,GIOP组和对照组的的CC、CT、TT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7,P=0.008)。与CC携带者相比,CT基因型携带者发生GIOP的风险显著增加(P<0.05)。GIOP组和对照组的rs901823位点T、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98,P<0.001),rs3736228位点的C、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9.356,P=0.002)。GIOP患儿的LRP5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为(1.34±0.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LRP5基因mRNA表达量(3.06±0.42)(t=8.248,P<0.001)。在GIOP患儿中,rs901823位点TT、TC、CC基因型患者的LRP5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s901823位点CC、CT、TT基因型患者的LRP5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两两比较结果显示,TT组和C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C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CT组和TT组(P<0.05)。结论LRP5基因的rs901823和rs3736228多态性与GIOP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患儿GIOP的遗传标志。

  • 标签: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LRP5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基因启动了T149C、T950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测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8例正常健康人(Ⅰ组)和272例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的患者(Ⅱ组)护骨素基因启动子T149C、T950C的基因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股骨、腰椎等部位的骨密度,同时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启动子T149C、T950C均发现TT、TC、CC三种基因型,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T149C各基因型之间股骨颈的骨密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分别为:TT(0.91±0.06)g/cm^2,TC+CC(0.87±0.08)g/cm^2。经年龄、体重指数等因素校正后,差异仍有明显意义(P〈0.05)。Ⅱ组T950C各部位骨密度呈现CC〉TC〉TT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Ⅰ组的各部位骨密度和Ⅱ组的其他部委骨密度在T149C、T950C不同基因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OPG基因T149C、T950C基因型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它们可能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无关;OPG基因T149C多态性与应用激素患者股骨预的骨密度明显相关,等位基因T可能是骨量的保护因子,它可能与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的骨量丢失有关;OPG基因T950C多态性与各部位骨密度无明显相关,它可能与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的骨量丢失无关。

  • 标签: 基因 多态性 单核甘酸 糖皮质激素 骨密度.
  • 简介: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症(GIOP)大鼠模型骨组织Runt相关基因2(Runx2)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GIOP的发病机制以及补肾益髓中药的疗效及其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后肢肌注地塞米松(2.5ms/kg,每周2次,连续9w)的方法复制GIOP大鼠模型,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空白组、补肾益髓中药组、补中益气颗粒组、血府逐瘀胶囊组、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9w。应用XR.2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骨密度,以评价动物模型的成立及药物疗效。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QuantitativeRT—PCR)检测骨组织Runx2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骨组织Runx2蛋白表达。结果(1)股骨骨密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组明显升高(P〈0.01),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补中益气颗粒组和血府逐瘀胶囊组虽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骨组织Runx2mRNA及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组明显上调(P〈0.01),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也有明显上调(P〈0.05),补中益气颗粒组和血府逐瘀胶囊组虽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肌注地塞米松可以成功复制GIOP大鼠模型,(2)骨组织Runx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GIOP的发病机制之一,(3)应用补肾益髓中药具有明显防治效果,疗效优于健脾中药和活血中药,其作用机理与上调骨组织Runx2mRNA及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 标签: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补肾益髓 Runx2(Cbfct1/Osf2)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临床治疗风湿病应用糖皮质激素引发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间收治的风湿病患者 92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 46例、试验组 46例。其中常规组患者行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试验组患者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两组患者降钙素、尿钙含量、 BMD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常规组的降钙素、尿钙含量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低,试验组患者骨质疏松发生情况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治疗风湿病应用糖皮质激素引发骨质疏松相关性显著。

  • 标签: 风湿病 糖皮质激素 骨质疏松
  • 简介:糖皮质激素(Glueoeorticoid,GC)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因其廉价及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常在肾病综合、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结肠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许多疾病中广泛应用。然而,GC有许多影响代谢的副作用,比如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青光眼、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Osteoporosis,GIOP)是在使用GC治疗疾病过程中引起的骨量丢失,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强,易于发生骨折。GIOP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随着骨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GIOP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渗透到组织,细胞和分子改变的过程中。本文将围绕Wnt/β-catenin与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的交联反应在GIOP发病机制中作用进行讨论,为GIOP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骨质疏松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对蛋白质、糖、脂肪、水、电解代谢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有重要影响。具有抗炎、抗休克、抗过敏等重要药理作用。由于具有多方面的治疗作用,目前已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类药物。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若用到好处,受益非浅,若滥用,则为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如果对糖皮质激素的作用认识不够或不恰当地使用,其不良后果将会超过原发疾病本身。而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引起的并发也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医师的重要学习内容。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合理使用
  • 简介:目的探究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干预下调控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2(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kinasekinase2,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化,及对骨量变化、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甲强龙组(模型组)、甲强龙+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和甲强龙+FTZ组(实验组)。分别对股骨近端松质骨进行Micro-CT检查、组织病理染色,测定Wnt3a、MEKK2、β-catenin蛋白表达;提取模型BMSCs,经FTZ含药血清干预后,进行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测定成骨分化相关基因ALP、Runx2、OCN表达;测定MEKK2、β-catenin蛋白表达;以及β-catenin/TCF转录水平。结果1)在Micro-CT中,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前者BV/TV、Tb.Th、Tb/N等值降低,Tb/sp升高(P〈0.05)。ROI三维重建可见实验组骨小梁骨质改善,局部性修复;2)经苏木精-伊红染色中,实验组可见骨小梁密度较模型组高、骨小梁形态较好;3)实验组骨组织中Wnt3a、MEKK2、β-catenin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4)GIOP大鼠模型提取BMSCs并予BMP2诱导,经FTZ含药血清(实验组)干预后,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提示实验组成骨反应增强(P〈0.05);5)BMSCs经FTZ含药血清干预,可提高β-catenin/TCF转录活性(P〈0.05);促进β-catenin、MEKK2蛋白表达(P〈0.05)。结论FTZ通过调控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化防治GIOP,从而改善微观骨性结构。

  • 标签: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 MICRO-CT BMSCS 成骨
  • 简介: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及其他一些肉食兽的一种传染性强、热性和急性病毒性疾病。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高,严重危及犬类健康。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未成年幼犬易感。病毒侵害的部位不同,临床症状也不相同。一般表现双相热、急性鼻炎及严重的胃肠炎、卡他性肺炎,少数病例可出现神经症状。一旦发生本病,治愈率不高,死亡率在30%-80%,给养犬户带来很大经济损失。临床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法,选用糖皮质激素配合治疗,疗效满意。激素在犬瘟热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但过量或不合理滥用均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科学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犬瘟热,十分重要。

  • 标签: 犬瘟热病毒 糖皮质激素 激素治疗 合理使用 临床症状 病毒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皮质激素是20世纪医药学界重要的发现之一,在很多科室,糖皮质激素都是不可或缺的药物,它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糖皮质激素也是滥用最为严重的药物之一,很多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的,在治疗发热感冒的患者时都有“三素一汤”的用法(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维生素,配在一瓶里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滥用也会导致诸多的不良反应,在本篇科普向的文章中,将对糖皮质激素的分类、作用、不良反应等内容进行初步的讨论,以便公众更加了解这类药物。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应用 滥用
  • 简介:本文介绍了几种新的外用糖皮质激素.适确得(0.05%卤美松乳膏)为三卤酸合成类外用糖皮质激素,属于超强效激素,除应用于皮炎类皮肤病外,对白癜风也有良好疗效;艾洛松(0.1%糠酸莫米松乳膏)是一种强效激素,广泛应用于多种过敏性皮肤病;尤卓尔(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是一种不含卤素的中效糖皮质激素类外用制剂,比较柔和,副作用少;克廷夫(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为一种新合成的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应用于湿疹、银屑病等疾病的治疗.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卤美松 糠酸莫米松 丁酸氢化可的松 丙酸氟替卡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