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进肾小球肾炎及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监测肾小球滤过率(Cc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若Ccr快速下降,BUN、Scr进行升高,提示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应协助医生及时处理。按医嘱严格用药,动态观察药物使用过程中疗效与不良反应。

  • 标签: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急进肾小球肾炎(rapidlypII。gressivegromerulonephritis,简称急进肾炎)的病理变化为新月体肾炎,临床表现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急剧恶化,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目的讨论急进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休息卧床休息的时间较急性肾炎长,嘱病人注意心身休息,一般要待病情得到初步缓解时才开始下床活动,不宜进行较重的体力活动。观察药物及血浆置换疗法的副反应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精神症状。

  • 标签: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肾小球炎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为16-66岁,平均年龄为(40.1±11.7)岁。临床表现为伴血或不伴血的蛋白尿。28例伴有肾病综合症,14例伴有肾炎综合症。12例患者存在微笑病变,24例患者存在重度以下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例存在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患者存在增殖肾小球肾炎。以肾中下极肾囊所对应的部位作为穿刺位。采用浓度为2%的普鲁卡因进行局麻,每3天一次,连续30天在B超引导下行两侧肾脂肪囊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0mg。结果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周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量和血清白蛋白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血清肌酐和血压未见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患者的水肿情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未见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肾小球肾炎的过程中使用肾囊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疗法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尿蛋白指标、改善患者的水肿症状,且没有显著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小球肾 肾囊内注射 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内科护理。方法配合内科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避免伤肾药物的使用常见的伤肾药物有氨基苷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减少肾血流量的降压药,如庆大霉素、丁氨卡那霉素、多粘菌素、盐酸胍乙啶等。含有马兜铃酸中药,如关木通、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等具有明确的肾毒性。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内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医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本病初起偏实,当视其不同证候,酌情选用祛风散寒、或祛风清热、清热解毒,化湿消肿、渗湿利水,通阳消肿、益气养阴,健脾化湿、滋阴清热,益肾宁络等以驱邪;虚实夹杂,当据其脏腑亏虚之不同,酌情予以健脾、补肾、养肝等以固本,并施以化瘀、利水、解毒泄浊等祛邪治标。

  • 标签: 中医 治疗 急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本病有多种治疗方法,主要采用辨证方法进行治疗,也可辅助以针灸等其他治疗手段,多种方法结合进行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中医 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家属进行心理指导、饮食指导、休息活动指导、病情观察、用药指导,以降低复发率。结果62例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指导,由专职责任护士进行教育指导,主管护师进行监督。4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20例好转出院,住院时间为6―25d,平均住院10d。本组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得到痊愈,满意率高。结论及时准确地治疗与护理措施得当对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急性肾小球肾炎 康复护理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维持营养平衡、用药治疗与护理、健康指导。结论应用合理的治疗和护理,达到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解除顾虑、克服对疾病的消极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减轻病情,提高生存质量,愈来愈受到重视。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病人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及氮质血症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也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目的讨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内科护理。方法配合内科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以便观察患者水肿消退程度。24h出量多于入量时提示水肿在慢慢消退,若入量多于出量时,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予以利尿等处理。

  • 标签: 急性肾小球肾炎 内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0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护理干预,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痊愈出院16例,好转出院4例,平均住院(9±1.2)d。对照组痊愈出院12例,好转出院8例,平均住院(11±2.3)d。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常见病,西医效果欠佳,中医采用辨证论治,单方验方,穴位注射,针灸推拿等疗法,疗效显著,但研究设计方案多不规范,无严格的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仍须深入研究。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风邪外袭 湿浊内蕴 辨证分型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肾炎片联合依那普利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复方肾炎片联合依那普利片组(治疗组)和单用依那普利片组(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SCr、BUN、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肾炎片联合依那普利片能有效地缓解慢性肾炎,效果优于单用依那普利片。

  • 标签: 复方肾炎片 依那普利 慢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HBV-GN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活动组12例,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均为男性,肾活检距肾脏损害时间为(5.1±4.3)个月,非活动组28例,14例为男性,肾活检距肾脏损害时间为(10.2±4.6)个月,以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两组血清IgG、C3检测结果及尿液检查异常患者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活动组均为100%,非活动组分别为89.5%、85.7%。活动组循环补体C4呈较低水平(P<0.05)。氮质血症的发生率比高于活动组。肾小球基底(CBM)增厚活动组多于非活动组,即活动组为100%,非活动组为50%,(P<0.05);本组40例患者,明显好转24例,占60%,发展至肾小球硬化者16例,占40%。结论目前尚未完全清楚HBV-GN的发病机制,干扰素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因HBV-GN疾病的特殊和复杂,预后效果并不理想,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健康教育配合常规护理),每组33例。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疗效、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护理,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慢性肾小球肾炎 护理 遵医行为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肾小球区IgM沉积在儿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免疫荧光下肾小球区有无IgM沉积进行分组,将肾小球区IgM沉积≥+且IgM免疫荧光强度≥其他免疫球蛋白荧光强度的患儿作为IgM沉积组,其余患儿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随访等情况。结果125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儿进入分析,其中IgM沉积组76例,对照组49例。①两组在发病年龄、血总蛋白、血白蛋白、血总胆固醇、肌酐清除率、肾早期损伤指标、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M沉积组24h尿蛋白定量及血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为0.025和0.038)。②IgM沉积组肾小球硬化及小动脉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2和0.039),基底增厚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③对激素治疗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④随访2-78个月,两组肾功能不全及ESR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IgM沉积组3/76例男性患儿行重复肾活检。除1例首次肾活检已诊断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外,余2例在第2次肾活检时均由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转化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结论伴区IgM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儿蛋白尿程度更重,肾脏病理改变亦更突出。对于伴区IgM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儿应格外关注并密切随访,警惕其进展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的可能。

  • 标签: IgM沉积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儿童 IGM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