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红松(Pinuskoraiensis)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林和经济林树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同时红松种子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主要用于食用、医疗、保健以及其它工业)。怎样培育出优良的红松嫁接以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是当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红松 嫁接
  • 简介:红松容器是保证营造红松果林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从育苗地的选择、育苗容器的准备、营养土的配制、砧木的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嫁接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红松容器嫁接培育的主要技术方法。

  • 标签: 红松 嫁接 容器苗 培育
  • 简介:在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山河屯林业局,红松在床越冬过去多采用传统的全床覆盖防寒土方法,但其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主要是用土量多、用工量大、成本高,而且还容易损伤苗木。通过对红松在床越冬若干次防寒保护措施的研究试验,发现遮阴网防寒方法较科学,具有方便实用、成本低、苗木损失少、便于苗圃作业等优点,值得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红松在床苗 越冬 防寒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红松嫁接技术及其嫁接的管理方法。通过介绍接穗采集、接穗贮藏、砧木准备、嫁接物品准备和嫁接操作等关键环节,以及嫁接的解绑和除萌、施肥和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技术,旨在为红松的高效繁育和优质苗木培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红松嫁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保持红松的优良性状,还能提高其抗逆性和生长速度,对于推动红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红松 嫁接技术 嫁接苗管理 优质苗木
  • 简介:摘要:在东北地区红松的种植范围比较广,主要是因为红松具有营造果材兼应用林及生态林的双重优势。在对红松进行种植时,需要加强红松育苗与嫁接技术的研究工作,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提高红松的成活率,保证红松的产量。在不同地区,红松嫁接技术措施存在一定差异,为了掌握有效的红松嫁接技术,需要在了解红松嫁接技术的基础上,提高红松的管护以及繁育工作质量。从而保证红松嫁接能够顺利生长,提高红松种植效益,推动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红松嫁接苗 繁育技术 管理技术
  • 简介:摘要:红松嫁接栽植及经营是林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红松嫁接的栽植和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措施,总结了合理施肥、适时浇水、病虫害防治、定期修剪、地面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为红松嫁接的种植和经营提供参考。

  • 标签: 红松嫁接苗 栽植 经营 病虫害防治
  • 简介:摘要:在林业生产中,红松嫁接技术能够大幅度缩短林木良种的繁育时间,保证红松成林质量,为林区和林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本文分析了红松嫁接优质繁育技术与嫁接成活后的管理技术,期望对促进红松育苗造林技术发展有所帮助。

  • 标签: 红松 嫁接苗 繁育
  • 简介:樟子松+红松容器嫁接温室培育工艺主要流程为:温室内规模培育樟子松标准容器砧木(S1—0)→露地培育樟子松标准容器砧木(S1-2)→樟子松标准容器砧木温室换袋扩容→温室扬接樟子松+红松,温室培育樟子松+红松标准容器嫁接一个生长周期→炼场锻炼6周-8周后,经检验达标出圃。

  • 标签: 嫁接苗 容器 温室 培育 红松 工艺
  • 简介:本文是以丰林保护区阔叶红松成过熟林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红松株数,无腐率、心腐率、边腐率统计结果表明:心腐率随根径的增大而增加,且以林分类型为主要因子而转移,林分中红松成过熟林木无腐朽率为19.4%、心腐率为75.3%、边腐率为5.3%。

  • 标签: 红松成过熟林木 无腐率 心腐率 边腐率
  • 作者: 崔希旺孟凡实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农民致富之友》 2009年第5期
  • 机构:红松又名果松、海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其木材材质松软耐用,食用,可榨油,是天然的绿色食品。近几年,随着红松种仁产品出口量加大,红松的商品价值愈来愈高,红松造林苗木的需求量也大大提高。下面对红松的育苗及移植技术做以介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红松是长白山区的主要乡土树种之一,曾经与阔叶树相伴形成顶极群落,在通化地区广泛分布。由于红松材质列各树种之首,长期以来倍受人们推崇和青睐,加之生长周期漫长,所以该区域天然红松已非常稀少,被列入珍贵树种名单,因此,如何加快红松人工林的培育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营林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红松;干果林;改培     改培资源状况:通化地区人工栽培红松源于伪满时期,已有 6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从上世纪 80年代后期至今的 20年间,红松人工造林迅猛发展,但是以往红松造林多以培育用材林为经营目标,缺乏科技含量,管理粗放,经营周期漫长。     市场前景:红松干果林是以培育经济林为目标,靠生产红松果实取得收益,红松种实一般两年一收,其坚果种子即红松果仁营养丰富,是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国际市场价格不断攀升,市场潜力特别巨大。人工培育红松干果林一般 15-20年即可结实, 30年以上即进入盛果期,照比培育用材林可提前 60年取得收益,而且又是多次收获的循环经济。目前,全地区具有结实能力的红松林不到现有红松总面积的 20%,因此,发展改建红松干果林前景非常广阔。     技术措施:培育改建红松干果林主要有以下几种实现形式,现就有关技术措施分述如下:      1 改造红松阔叶林     该类林分是综合改造的伐造结合和林冠下造林的产物。多为上世纪 80年代后的集体造林,具有面积大、管理差,林质劣的特点,由于幼林抚育不及时,加之缺乏管理,使这些林分多在天然林冠下的杂灌丛中挣扎,处于种间竞争的弱势群体,一般树高在 4m以下,胸径在 3cm以下,侧枝少而短,居于树上部,冠型纤细,连年生长量较小。这些林分所占比例较大,要把每亩红松 70株以上且分布均匀的林分作为改建红松干果林的对象,密度过低不宜改造,以免破坏天然林资源,大致可采取 3项技术措施:      1.1 疏伐 疏伐可分为四次进行,并采取少量多次循序渐进的方式,初次疏伐上层枝干要把采伐强度控制在 15% 范围以内,清除下木灌丛量要控制在 50%范围以内,这样是为了避免红松因为疏伐突然得到强光照射而“闪死”,要选择非目的树种和次要树种进行采伐,目的树种要全部保留。初次疏伐后要在 2年后进行第二次疏伐,把采伐强度控制在 20%范围以内,将下木灌丛全部清除,与初次疏伐一样,要选择非目的树种和次要树种进行采伐,并保留目的树种。第三次疏伐要在 3年后进行,采伐强度控制在 25%的范围以内,部分目的树种可以采伐,但是珍贵树种要全部保留下来。      1.2 施肥 为了让红松尽快生长,避免营养不良造成 “小老树”状态,必须对红松进行施肥,以补充营养,使其快速生长,施肥最好为 3 次,前 2次施肥要以氮肥为主,这是为了促进红松茎叶的生长,使其枝干结实。第 2次施肥要施二氨,数量与前者相同。施肥要在红松的上坡,并距离根部 15cm处,避免将红松烧死。      1.3 修枝 红松枝条伸展茂密后,要进行修枝,主要剪去死枝、病枝、弱枝和生长过密的枝条,有条件的要剪除生长点,控制红松的生长高度,以促进侧枝的生长,部分直立的枝条要进行牵引,用这样的方式将枝条拉向侧方。      2 改造红落混交林     近年来在工程造林和采伐迹地更新中,营造了很多红松与落叶松混交用材林,特点是落叶松生长速度快、成材快,红松生长慢、周期长,二者分化明显,红松处于下木状态,一般情况下,红松很难成材和结实。对这类林分应采取下列措施:      2.1 加强幼林抚育 由 5 年 8次改为 7年 9次,每隔 2年对红松进行抚育 1次,也可实行红松穴状抚育,对影响红松生长的落叶松侧枝进行修剪,使红松始终在有光环境下生长。      2.2 适当追肥 只对红松施入氮肥,促进高生长,尽可能缩短与落叶松的差距,施肥时间要在红松成活 3 年生长稳定后进行,以后每隔 2年施肥 1次,共追肥 3次,每次每株施入尿素 30g,施肥位置同上。      2.3 及时进行间伐 待落叶松生长至有一定使用价值时,即可进行首次透光伐,强度要在 20-25% 之间,针对落叶松优先伐除劣质林木,对林木分化不明显的,可采取隔株机械采伐,对 2落 1红的混交林,也可采取隔行机械采伐,间隔 3年后进行二次透光,采伐强度为 25-30之间,主要伐除影响红松生长的落叶松。林龄 21年后再通过 2次生长伐将落叶松全部伐除,最终形成红松纯林。      2.4 适时修枝 当红松长至 10 年后,要进行修枝,主要剪去死枝、病枝、弱枝及影响结果枝生长的枝条,树高 4m要去头定干,控制树高,促进侧枝生长,提高挂果率。      3 红松纯林培育     分为已结实纯林、幼林和新造林三部分,培育措施如下:      3.1 结实纯林 通过疏伐使其保持在合理密度下( 40 年生以上的红松每亩保留健壮树 30株, 30-40年生以上每亩保留 40株),使结实纯林的母树获得充裕的营养面积。可对其施有机肥或磷钾无机肥,补充营养以缩短结实周期。      3.2 要及时割除红松幼林地的灌丛和杂草,做好抚育 抚育 5-7 年后每隔 3年带状抚育一次,避免幼树过密(郁闭时每亩定植 74株)。      3.3 新造林要选择停耕地、灌改迹地或面积集中、土壤肥沃的采伐迹地 使用 4 年生的一级苗木直接嫁接造林,采取大穴整地(规格为 80cm×80cm×30cm,株行距 2m×2m)初植密度每亩 167株。除上述技术措施外,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必须做好,特别是小蠹虫和松庖锈病容易对红松造成危害,要及时搞好药物防治,加强预测预报,保证红松干果早成林,多挂果。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不同透光强度的红松幼林生长状况的观测,明确了光照强度与生长的关系,提出透光抚育的最佳时间。

  • 标签: 红松幼林 透光抚育 生长 分析
  • 简介:针对营建红松无性系果林中主要技术问题,从良种选育、砧木培育、立地选择、栽植密度、修枝、疏伐等方面阐述了科学经营措施。

  • 标签: 红松 无性系 果林 营建
  • 简介:摘 要:红松,又被称为果松,是国家的二级保护野生植株,与其他森林资源相比有所不同,红松自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同时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作为一种原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因此在市场中对其需求量十分大,通过人工嫁接可以缩短结实周期、提前见效,能完全保证母树优良的结实特性,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红松 育苗技术
  • 简介:摘 要:红松是长白山区的主要乡土树种之一,曾经与阔叶树相伴形成顶极群落,在通化地区广泛分布。由于红松材质列各树种之首,长期以来倍受人们推崇和青睐,加之生长周期漫长,所以该区域天然红松已非常稀少,被列入珍贵树种名单,因此,如何加快红松人工林的培育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营林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 标签: 红松 干果林 改培 
  • 简介:摘要:营造红松人工林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对整个呼伦贝尔地区的经济、造林绿化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育苗质量是培育红松林的关键,为更好的培育红松壮苗及提高红松人工林的造林质量,通过总结红松容器播种育苗和嫁接育苗两种育苗方式以及人工林的营造技术要点,以利于红松培育技术的提升。

  • 标签: 红松育苗 人工造林技术
  • 简介: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如何发挥和保护森林多种功能,把森林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与木材生产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森林多功能利用和永续利用,这是林区人们关注的问题,也是林区各级决策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黑龙江省五营林业局是红松的故乡,红松木材质地优良,用途广泛,价值高,是我国主要优势用材树种.黑龙江省现存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仅有3个自然保护区:宁安县"镜泊湖自然保护区"、伊春市带岭"凉水自然保护区"、伊春市五营"丰林自然保护区".……

  • 标签: 林管护 种子林 管护建议
  • 简介:通过对红松苗木枯梢类型的分析,提出了防治红松苗木枯梢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 标签: 红松苗木 枯梢 防治技术
  • 简介:摘要:红松是我国及东亚地区极其重要的优质珍贵用材树种和坚果树种。培养矮化红松母树林,可以快速提高红松种子产量,既有利于提高林农收入,又有利于调节气候。结合实际,针对红松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红松矮化栽植的必要性、红松矮化栽植的技术要点等进行了论述。

  • 标签: 红松 矮化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