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肿瘤细胞肿瘤环境(TME)关系密切。目前已知多种因素会改变TME影响肿瘤发展,然而TME的改变也离不开肿瘤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调节TME是抗肿瘤治疗的关键,因此了解肿瘤细胞对TME的影响十分重要。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肿瘤细胞
  • 简介:摘要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肿瘤环境中最主要的免疫细胞群之一,在肿瘤生长、血管生成和治疗等各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认为肿瘤环境中TAMs主要来源于循环单核细胞,但近期研究证实,起源于胚胎卵黄囊及胎肝的组织定居巨噬细胞也可以在肿瘤环境中分化为TAMs,TAMs主要通过细胞增殖从而实现自我更新。文章就肿瘤环境中该群TAMs来源、分化及其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组织定居巨噬细胞 肿瘤微环境 细胞分化
  • 作者: 李帅 孙莉 郑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麻醉科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麻醉科 100021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麻醉科 518116
  • 简介:摘要肿瘤免疫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TIME)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麻醉技术和麻醉药物是否会改变TIME从而影响肿瘤患者短期/长期预后是当下的研究焦点。文章针对麻醉对TIME的影响进行综述,现有研究显示,吸入性麻醉药、静脉麻醉药、阿片类药物及局部麻醉药均会不同程度地改变TIME的功能,从而影响肿瘤生长、转移以及患者的短期/长期预后,其机制与TIME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HPA)轴、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活性等改变有关。多项体内、体外试验都证实了不同麻醉方式和药物可以引起TIME的改变,但仍需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TIME的改变与肿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 标签: 麻醉 肿瘤 肿瘤预后 肿瘤免疫微环境
  • 简介:摘要免疫治疗与传统的肿瘤治疗方式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在一些难治的癌症以及晚期癌症患者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和良好预后,但在患者中的响应率不高。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免疫系统与肿瘤相互作用过程称为肿瘤免疫编辑,并进一步细分为免疫清除、免疫平衡、免疫逃逸3个阶段。本文概述了肿瘤免疫编辑3个阶段中肿瘤环境的变化,研究这些变化,对解决免疫治疗抗性,针对性用药设计以及联合用药方案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环境(TME)与肿瘤耐药密切相关。TME可分为细胞成分和非细胞成分,细胞成分包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间质干细胞等,可通过招募和分泌多种保护性细胞因子增强肿瘤抗药性;非细胞成分如细胞外基质、缺氧和酸化等,可通过构建物理屏障、影响肿瘤细胞生长代谢等介导耐药。研究TME介导肿瘤耐药的机制,重塑TME,可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抗药性 间质细胞 非细胞成分
  • 简介:摘要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联合手术、化疗、放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但是高危NB患儿的预后仍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在血液恶性肿瘤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NB等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也日益受到重视,但是针对NB的免疫疗法效果尚不及其他血液肿瘤,这可能与实体瘤复杂的肿瘤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有关。该文就NB的TME和较为热点的免疫疗法(单克隆抗体治疗、过继细胞治疗、肿瘤疫苗等)进行综述,旨在让临床医生了解未来NB的免疫治疗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 标签: 儿童 神经母细胞瘤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单克隆抗体 过继细胞治疗
  • 简介:摘要代谢重编程是一种恶性肿瘤标志,指癌细胞改变代谢和营养获取模式,以满足快速增殖、侵袭与转移所需的能量及获得维持细胞分裂所需的"构建块"。当实体肿瘤暴露在低pH、乏氧和营养缺乏的环境中,使乏氧诱导因子-1被激活,其介导肿瘤细胞重塑代谢模式,即通过循环细胞内成分如清除蛋白质和脂质等底物或利用适应性的代谢重编程如糖酵解、自噬和脂代谢等获取能量。热疗作为一种基于肿瘤局部加热的治疗方法,具有多种抗癌机制与放化疗及生物免疫治疗协同使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对乏氧环境下由乏氧诱导因子-1介导的能量代谢途径做以简单论述,同时阐述了热疗对乏氧诱导因子-1的调控机制并展望了热疗在实体肿瘤中的应用。

  • 标签: 代谢重编程 乏氧诱导因子-1 肿瘤热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胰腺癌小鼠肿瘤生长速度、体积及重量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选取12只健康雌性C57/BL6小鼠,制备小鼠胰腺癌皮下瘤模型,以随机数法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和LPS组,每组6只,每2 d腹腔注射LPS/PBS。比较两组小鼠肿瘤的生长速度、体积及重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巨噬细胞比例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巨噬细胞的变化。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PBS组比较,LPS组能够显著抑制小鼠肿瘤生长、减小肿瘤体积,最后一次测量小鼠肿瘤体积LPS组较PBS组明显减少[(422.87±129.82) mm3比(2 763.91±617.41) mm3,F=4.310,t=-7.421,P<0.01],LPS组小鼠肿瘤重量亦显著低于PBS组[(0.22±0.08) g比(0.77±0.16) g,F=1.392,t=-7.480,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与PBS组比较,LPS组肿瘤内M1型巨噬细胞比例并无显著升高[(12.00±1.99)%比(10.33±0.74)%,F=5.477,t=1.359,P>0.05],而LPS组M2型巨噬细胞比例较PBS组明显减少[(5.59±0.14)%比(6.60±0.42)%,F=4.424,t=-3.953,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LPS组肿瘤组织内M1型巨噬细胞比例较PB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0.58)/10 HPF比(1.3±0.33)/10 HPF,F=0.400,t=2.500,P>0.05],而LPS组M2型巨噬细胞比例较PBS组明显减少[(7.30±0.33)/10 HPF比(28.30±1.86)/10 HPF,F=8.526,t=-11.137,P<0.01]。结论LPS可抑制胰腺癌小鼠肿瘤生长,发挥抗肿瘤功能,其机制可能与M2型巨噬细胞的减少有关。

  • 标签: 脂多糖 胰腺癌 肿瘤微环境 巨噬细胞
  • 简介:摘要骨髓环境(BMM)是白血病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包含有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以及丰富的细胞因子,可以调控白血病细胞分化、增殖等活动。BMM对白血病细胞分化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作用于不同的靶点和信号通路,主要包括低氧诱导因子、整合素、Notch及Wnt/β-catenin等信号通路途径。通过研究BMM与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关系,找到诱导白血病分化的通路和靶点将为白血病的治疗找到新方向。

  • 标签: 骨髓 白血病 细胞分化 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MYD88 L265P突变对肿瘤细胞肿瘤环境中PD-L1表达的影响,为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检测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间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诊断明确的72例初治性DLBCL石蜡包埋样本中MYD88 L265P突变的发生频率。采用Ventana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平台对所有样本进行PD-L1(22C3)及PD-L1(SP142)检测,分别观察肿瘤细胞肿瘤环境中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MYD88 L265P突变与DLBCL肿瘤细胞肿瘤环境PD-L1表达的关系。结果72例DLBCL组织标本中,MYD88 L265P突变15例(20.8%)。剔除9例伴有JAK2扩增的病例,将63例DLBCL分成MYD88 L265P突变型组14例,MYD88 L265P野生型组49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14例MYD88 L265P突变组中,7/14肿瘤细胞PD-L1(22C3)表达阳性,4/14肿瘤环境PD-L1(SP142)表达阳性。在49例MYD88 L265P野生型组中,9例(18.4%)肿瘤细胞PD-L1(22C3)表达阳性,38例(77.6%)肿瘤环境PD-L1(SP142)表达阳性。并且在16例肿瘤细胞PD-L1(22C3)表达阳性的DLBCL中,7例伴有MYD88 L265P突变者中仅2例肿瘤环境PD-L1(SP142)阳性;9例MYD88 L265P野生型者肿瘤环境PD-L1(SP142)表达均阳性。统计学分析显示,MYD88 L265P突变型组肿瘤细胞PD-L1(22C3)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野生型组(P=0.017);MYD88 L265P突变型组肿瘤环境PD-L1(SP142)的阳性率明显低于野生型组(P=0.001)。结论MYD88 L265P突变可能在调控DLBCL肿瘤细胞肿瘤环境PD-L1的表达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将为MYD88 L265P突变DLBCL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近期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仍有大量晚期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无反应。提高ccRCC患者免疫治疗反应是当前迫切的临床需求。靶向不同的肿瘤免疫环境成分成为克服晚期ccRCC免疫治疗耐药性和优化治疗策略的突破点。本文概述晚期ccRCC免疫治疗面临的挑战,并总结基于肿瘤免疫环境的新型免疫治疗策略,包括靶向其他共抑制分子和共刺激分子、改良细胞因子疗法、小分子免疫调节剂、靶向免疫代谢和癌症疫苗等。

  • 标签: 肾肿瘤 肾透明细胞癌 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微环境
  • 简介:摘要肿瘤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与肿瘤的发生、转移及其所在组织的结构、功能密切相关。在体研究肿瘤细胞与TME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癌症发生发展、研发肿瘤精准诊断新技术以及开发有效抑制肿瘤新策略的迫切需求。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着眼于生物过程的分子水平变化,对早期TME中分子改变及环境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已研制出多种针对TME响应的19F-MR纳米分子成像探针,这类探针可在复杂TME中的某些特定刺激下,使含氟小分子核团暴露,19F-MR信号明显增强。利用探针这一环境响应特性,结合19F-MR成像,可在分子水平早期可视化TME中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为实现肿瘤早期诊断及精准治疗提供有利支持。该综述从基础及临床研究需求出发,对已研发的TME响应型纳米分子成像探针展开评述,以期为新型纳米探针的设计、制备及临床转化提供研究思路及理论依据。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分子影像学 纳米分子成像探针 19氟 磁共振成像 智能环境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膜环境下,脂肪脱细胞基质(DAM)在体内向成脂或成骨方向分化的情况。方法2020年6—12月,将人体吸脂术获取的脂肪组织在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制备为DAM,选取6只4~6周雄性SD大鼠,按照同等初始体积植入到大鼠顶骨骨膜下。术后84 d取材,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DAM支架材料成脂和成骨分化情况;非标记定量蛋白质谱检测DAM中成骨相关蛋白。结果大体观察显示,DAM支架材料周围血管化丰富。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到DAM脂肪再生和血管化现象,同时OCN免疫荧光染色证实,DAM少部分向成骨方向分化。质谱筛选出了成骨分化相关蛋白。结论骨膜环境下,DAM主要向脂肪组织方向分化,但少部分具有向成骨方向分化的潜能,可能与DAM中含有部分成骨相关蛋白有关。

  • 标签: 脂肪组织 脂肪脱细胞基质 脂肪再生 成骨分化 血管化 非标记定量蛋白质谱
  • 简介:摘要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浸润在肿瘤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也是肿瘤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最多的免疫细胞。免疫环境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共存的内外环境。有大量实验证明TAM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了促肿瘤增殖,并通过分泌金属蛋白酶促进肿瘤细胞的远处转移,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等作用。文章主要就TAMs极化以及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进行阐述。

  • 标签: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微环境 肿瘤转移 免疫逃逸 靶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的肾上腺皮质癌(ACC)肿瘤环境(TME)相关基因构建的预后模型进行验证,为ACC的诊疗提供临床指导和相关生物标志物。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收集79例ACC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病理数据。采用ESTIMATE算法计算免疫评分、基质评分(二者即反映TME)和ESTIMATE评分,应用VennDiagram包对免疫评分及基质评分高、低评分组(以中位值进行分组)间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选择,采用基因本体(GO)数据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选择的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探索基因潜在功能与通路。采用单因素Cox回归、lasso回归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ACC TME相关的基因,并建立ACC患者预后的风险评分(RS)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构建的模型预测ACC患者预后的价值。以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的数据集GSE33371和GSE19750作为外部验证集,对建立的预后模型进行验证。从TCGA数据库中提取79例ACC患者资料,将临床病理因素与所构建预后模型的RS纳入Cox回归分析,获得AC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根据免疫评分和基质评分,用VennDiagram包筛选得到1 205个二者交集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833个,下调372个。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各回归分析筛选后,最终构建成功包含9个TME相关基因(GREB1、POU4F1、HIC1、HOXC9、CACNB2、RAB27B、ZIC2、C3、CYP2D6)的ACC预后模型,即RS=GREB1×0.223 6+POU4F1×0.671 7+HIC1×0.167 5+HOXC9×0.211 3+CACNB2×0.156 0+RAB27B×0.956 5+ZIC2×0.582 7+C3×(-0.003 1)+CYP2D6×0.819 3。该模型在TCGA数据库中预测79例ACC患者1、3、5年总生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6、0.919、0.917,在GEO验证集中预测45例ACC患者1、3、5年总生存的AUC分别为0.689、0.704、0.708,表明模型对ACC患者生存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对TCGA数据库中79例ACC患者资料进行Cox回归分析显示,TME相关基因预后模型RS是A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1.011,95% CI 1.005~1.016,P<0.01)。结论构建的ACC TME相关基因预后模型可用于预测ACC患者的预后。模型中包含的9个基因有可能作为研究ACC发病机制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肾上腺皮质癌 肿瘤微环境 计算生物学 预后 比例危险度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和多种转移肿瘤浸润中枢神经系统(CNS),因CNS的特殊结构,脑脊液(CSF)的实验室检测在CNS相关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SF中的肿瘤细胞是评价CNS肿瘤累及的重要技术,为了规范操作,加强质量控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制定此专家共识。

  • 标签: 脑脊液 肿瘤 流式细胞术 质量控制 共识
  • 简介:摘要目前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处在高位,靶向治疗虽已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不适合。炎性病变与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鞘氨醇-1-磷酸转运体2作为脂质鞘氨醇-1-磷酸盐的转运蛋白,参与机体的代谢与免疫应答,在肿瘤环境的炎性反应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相关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