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心包内置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提高其安全性。方法49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置抽液。加强术前护理,术中配合,置后做好体位、心理及生活方面的护理指导,并密切观察病情。结果49例置成功,置时间平均11d(5~19d)未发生任何并发症。1例出现缩窄心包炎手术治疗。结论心包内置抽液治疗心包积液疗效好,安全性高。做好术前、术中、术后观察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心包积液 经皮心包内置管 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大量心包积液病人的治疗中应用穿刺心包置管护理的效果。方法:2020年09月-2021年09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大量心包积液病人40例研究,均应用穿刺心包进行治疗,根据病人入院先后分成两护理小组,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临床疗效和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所有病人置入导管均一次成功,其中试验组导管留置时间在6-28 d范围内,均值为(16.58±4.39)d,参照组留置时间为7-30 d,均值为(18.97±4.96)d,试验组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所有患者置成功后,试验组完全缓解例数为18例,其余2例部分缓解,而参照组有15例完全缓解,治疗效果试验组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大量心包积液 经皮穿刺心包置管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穿刺置入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8例中等量至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置心包闭式引流,观察其效果和安全性。结果38例患者均置成功,置时间6~30d(平均10d),均无脏器、组织损伤或感染等情况出现。3例发生导管堵塞,肝素盐水冲洗后再度通畅;1例出现症状性低血压,以予补液体、升血压药治疗后血压恢复。结论穿刺置入导管行心包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

  • 标签: 心包积液 经皮穿刺 置管 心包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心包内置并注射顺铂的疗效。方法经B超证实为心包积液的患者30例,给予心包引流后向心包腔内注入顺铂20~40mg加地塞米松5mg,关闭引流管保留24h积液控制好者拔除导管,如积液仍较多,重复引流及心包内化疗。结果心包积液患者经心包腔内顺铂化疗后,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未出现出血性心包填塞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心包后腔内化疗可较明显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心包积液 心包置管引流 腔内化疗 顺铂
  • 简介: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心包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腔内给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6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在B超引导下穿刺心包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将心包积液引流干净,先用生理盐水100mL导管冲洗心包腔,然后注入生理盐水20mL+顺铂40mg+白细胞介素一2200万IU+地塞米松5mg,若引流液〈30mL/24h,B超证实心包积液引流干净,则可拔。治疗期间适当给与水化补液及止吐等处理。结果46例均一次置成功,疗效评价:CR15例、PR24例、NC6例、PD1例,RR84.78%;治疗后KPS评分提高了10~40分。毒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低热,无心包穿刺置相关死亡。结论超声引导下留置静脉导管并腔内给药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超声引导 心包置管 心包积液
  • 简介:[摘要] 恶性心包积液多见于晚期肿瘤患者,治疗不当易发生心包堵塞危急生命,本文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在心包内注药治疗,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 标签: [] 超声 恶性心包积液 经皮心包穿刺置管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遴选心包引流管护理的相关证据,并总结最佳证据。方法根据PIPOST模式确立循证问题,计算机检索BMJ最佳临床实践、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UpTodate、Cochrane Libray、Joanna Briggs I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中国指南网、英国指南网、美国指南网(National Guide line Clearing house,NGC)、PubMed、EMbase、循证医学数据库(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理协会(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网站、欧洲心脏病学会网站(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美国心脏病协会网站(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的总结和归纳。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包括1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综述,1篇系统评价,2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5篇病例系列研究。最终形成11条证据,包括6个主题:引流管选择、穿刺口护理、引流量控制、冲封、观察及记录要点、拔指征及护理。结论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关于心包引流管护理的最佳证据,为提高心包引流管护理的质量提供循证依据。

  • 标签: 心包穿刺术 经皮心包引流管护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骨盆内置固定架技术和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2月— 2017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19~63岁,平均42.7岁。Tile分型:B型36例,C型30例。应用微创髂前下棘内置固定架技术治疗33例(内固定组),同期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33例(外固定架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评价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9~24个月,平均14.5个月。内固定组手术时间为(33.7±3.6)min,外固定架组为(24.5±3.5)min(P<0.05)。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为(25.8±3.3)ml,外固定架组为(21.8±4.3)ml(P<0.05)。骨折均满意愈合,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3.8±1.6)周,外固定架组为(21.7±1.9)周(P<0.05)。Matta标准评价结果:内固定组优17例,良1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4%;外固定架组:优14例,良12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为79%(P>0.05)。Majeed功能评分:内固定组优18例,良1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4%;外固定架组优14例,良12例,可7例,差0例,优良率79%(P>0.05)。内固定组术后尿频1例,单侧股神经部分麻痹1例,钉帽刺激不适异物感2例,术后切口红肿渗出1例;外固定架组钉杆渗出5例。结论相对于外固定支架,内置固定架技术微创、固定可靠,骨折愈合较快,术后不妨碍患者日常生活,且能作为最终固定。

  • 标签: 骨盆 骨折固定术,内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探讨肝胆道外引流术(以下简称PTCD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的术前及术后护理。通过心理护理,细致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尤其是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及时的出院指导,所有患者病情均好转,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做好PTCD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短期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 胆道置管 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26例(31个肿瘤)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龄55岁(范围:40~77岁)。原发性肝癌14例,转移性肝癌12例。肿瘤最大径(2.3±1.0)cm(范围:1.0~4.2 cm)。通过肿瘤最大径进行1∶1匹配同期收治的27例非心包下患者共36个肝脏恶性肿瘤。心包下肿瘤被定义为在矢状位或冠状位成像中距离心包≤1 cm的肿瘤。记录消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评估其一次性完全消融率、主要技术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收集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基线特征、消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消融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心包下组射频消融术后肿瘤一次性完全消融率为80.8%(21/26),非心包下组为92.6%(25/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射频消融术后1个月时随访评估未见肿瘤局部进展的证据,主要技术有效率均为100%。心包下组2例患者出现消融相关并发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边缘至心包距离≤5 mm是影响射频消融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20,95%CI:0.001~0.454,P=0.014)。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心包下肝脏恶性肿瘤。当患者心脏附近(肿瘤边缘距离心包距离≤5 mm)存在肿瘤时,需要特别注意制定详细合理的消融计划以尽量减少肿瘤残留。

  • 标签: 肝肿瘤 射频消融术 心包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包穿置治疗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技术进行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抽取或引流心包积液。结果本组病19例均一次穿刺置成功,未出现穿刺并发症,堵1例。结论Seldinger法心包穿刺置是治疗心包积液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单、安全,可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病人痛苦,易被病人接受。

  • 标签: 心包积液 穿刺术 引流
  • 简介:1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48岁,因'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拟右侧股静脉置血液透析治疗。以腹股沟韧带下2.0~3.0cm,股动脉搏动内侧0.5~1.0cm为穿刺点,穿刺2次穿刺成功,导管插入长度为20cm,置后行血液透析治疗。置透析当天晚上查房时见患者置处敷料湿润,详细询问患者,诉可能与小便时污染有关,立即换药、更换无菌敷料,第2天血液透析前换药,患者置处仍见敷料湿润,挤压置处可见少许无色液体渗出,换药后行B超检查提示导管位于股静脉管腔内,

  • 标签: 股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无菌敷料 穿刺点 尿毒症期 腹股沟韧带
  •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大跨度,大空间,大荷载的要求越来越高,空心楼板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跨度与净空高度之间的矛盾。它以其大刚度、小变形、强抗震、低造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八十年代末我国正式研究空心楼板到2002年12月6日获得建设部科技成果评估证书再到2005年4月1日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的正式实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空心楼板技术日趋成熟。

  • 标签: NZ内置管模 空心楼板 施工工艺 造价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置心包引流治疗急性心包炎的临床应用。方法2006年2月~2010年5月,对我科收治的20例急性心包炎致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行心包引流。结果除1例因诊断不明确转院外(后来证实为心脏肉瘤),其余患者治疗满意,有效率100%,治愈率93%。未见创口感染、出血及严重导管阻塞等并发症。结论深静脉置心包引流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引流可控制且彻底、避免反复穿刺并可随时心包腔内注药等优点,特别适宜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使用。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心包引流 急性心包炎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观察在CT引导下心包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积液加腔内注入药物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疗效。得出结论采用CT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引流加注药治疗大量心包积液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好,易固定,疗效确切,副作用未见增加,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可随时腔内注入药物等优点;且能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CT引导 心包腔置管 注药 心包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