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罗己降压片中维生B1含量。方法使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4%戊烷磺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至3.0)-甲醇(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1nm进行测定。流速1.0mL·min-1,柱温35℃。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维生B1为99.04%,RSD=0.17%(n=9)。维生B1在0.4000~1.600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为罗己降压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标签: HPLC法 罗己降压片 维生素B1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关穴位注射维生B6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200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进行疗效比较,2组在静脉补液、维生C、维生B6、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取内关注射维生B150mg,每日1次,共3次(3d);对照组静脉注射维生B6200mg,qd,共3d。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9%,对照组治愈率56%,2组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全部有效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内关穴位注射维生B1治疗妊娠剧吐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疗程短,值得推广。

  • 标签: 妊娠剧吐 内关穴位注射 维生素B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α-硫辛酸联合维生B1治疗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收治74例紫杉醇化疗致周围神经毒性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α-硫辛酸联合维生B1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B1治疗。评估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腱反射及肌电图情况,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有效率81.1%,对照组有效率5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α-硫辛酸联合维生B1治疗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硫辛酸 维生素B1 紫杉醇 化疗 周围神经毒性
  • 简介:维生C参与胶原蛋白合成,具有抗氧化作用,还能促进膳食铁吸收,受许多女性推崇,日常生活中,常常有女性朋友喜欢用新鲜或晒干的柠檬泡水喝来补充维C。但晒干的柠檬到底能否补充维C呢?这得从柠檬的维C含量说起。每100克鲜柠檬大约含维生C44毫克。可同样的重量,冬枣中的维C含量为243毫克,甜椒130毫克.

  • 标签: 女性朋友 胶原蛋白合成 干燥工艺 烘干时间 少维 烘干温度
  • 简介:在天气预报中,有时会看到有关空气负离子的数据。空气负离子的种类和浓度水平已成为评价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空气负离子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被誉为"空气维生"。人吸入一定量的空气负离子,会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或使某些疾病的症状得到改善。生活在人工空调系统中的人常感到胸闷、恶心、眩晕和精神不振,这种所谓的"空调综合症"与室内缺少空气负离子等因素有关。当我们置身郊外、乡村或拥有森林、瀑布的环境时,往往有神清气爽的感觉,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负离子浓度相对较高。

  • 标签: 空气负离子 维生素 空调系统 离子浓度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 简介:网上曾经盛传同时吃海鲜和维C结果产生砒霜中毒症状。这种说法的起源是因为海鲜中含有一定量的化学元素砷,蔬果则含有维生C。从学理上讲,提纯后的维生C与五价砷在实验室的环境下.加以催化,有可能使原来无毒的五价砷转变为三价砷(砒霜,三氧化二砷)。

  • 标签: 维生素C 砒霜 海鲜 中毒症状 化学元素 法的起源
  • 简介: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VA、VE的方法。样品预处理采用经二甲亚砜和正已烷的混合溶液于60℃剧烈振摇提取30rain,离心后吸取正己烷层,合并3次提取的溶液后直接进行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Inertsil氨基柱(4.6mm×250mm,5μm),以含0.1%异丙醇的正己烷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25℃。结果表明,VA、VE分别在5~25μg/mL、100~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达0.9997和0.9998,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较好,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7.53%~100.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0%。与相应的检验标准测定结果比较,相对偏差均小于1.0%,无明显差异。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不同厂家、不同配方的保健食品中添加合成VA、VE的同时定量测定。

  • 标签: 正相色谱 保健食品 VA VE
  • 简介:维生、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是专为人体与鸽质健康服务的,是人和动物不可缺失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多种“五谷”与蔬菜之中。富有经验的养鸽人,总是会把饲料多样化的“五谷”与蔬菜按比例、科学地调配喂鸽子。

  • 标签: 维生素 健康 碳水化合物 营养物质 蛋白质 氨基酸
  • 简介:时下有句流行语:“有钱就是任性”。这一时兴的网络用语,用来调侃有钱人花钱随意的做事风格,由此而衍生出类似用语,如“年轻就是任性”“XX就太任性”等。笔者发现,不少健康人或患者,在使用维生方面也“太任性”。

  • 标签: 维生素 服用 健康人
  • 简介:维生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维生E具有独特的内服与外用功效,如提高生育能力、预防流产、美容护肤等等。维生E有这么多好处,是不是摄入越多越好呢?“维生E在食用植物油、水果、蔬菜及粮食中均存在,人们通常不需要额外补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杨巧慧指出,若长期大量摄入维生E,会妨碍其他维生的吸收,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长期大剂量应用还会有潜在毒性,有的人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眩晕、视力模糊、胃肠功能及性腺功能紊乱等症状。

  • 标签: 维生素E 北京中医药大学 随意 食用植物油 人体免疫力 抗氧化剂
  • 简介:今年是维生K被发现并命名80周年。80年来,关于维生K的研究始终未曾停止过,在2012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年会上,荷兰学者发表了题为《维生K: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因》的报告;美国学者一项研究则评估了维生K1摄入量与胰岛敏感性及血糖状态之间的相关性。

  • 标签: 维生素K1 老药新用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敏感性 美国学者 血糖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生D治疗高血压前期伴维生D缺乏患者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2011-2013年在大连市友谊医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前期伴随维生D缺乏患者155例,受试者随机双盲分为服用每日维生800单位组(77例,其中男38例,女39例),安慰剂组(78例,其中男39例,女39例)。观察1月、3月后血压及血清维生D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维生D水平、血压、血钙的变化明显升高,两组患者维生D、血钙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月,3月维生D水平、血钙升高明显,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增加维生D及其代谢产物能降低高血压前期患者的血压水平。

  • 标签: 高血压前期 维生素D
  • 简介:目的探讨维生B1足三里穴位注射加按揉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154例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维生B1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按揉)和对照组77例(维生B1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比两组产妇的肛门排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胀气发生率、母乳喂养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B1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按揉相比单纯的穴位注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它有利于减少剖宫产产妇肠胀气的发生,提高产妇肛门早期排气效果,对母乳喂养和提前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维生素B1 足三里穴位注射 按揉 剖宫产术 肛门排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儿麻疹患儿采用维生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小儿麻疹患儿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维生A治疗)和对照组(仅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维生A水平、腹泻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喉炎、肺炎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维生A水平并没有很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维生A水平均有所升高(P<0.05),但是实验组维生A水平更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腹泻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9例发生肺炎、喉炎,对照组16例发生肺炎、喉炎,实验组患者肺炎、喉炎发生率(28.1%)明显低于对照组(50%),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麻疹患儿采用维生A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有利于患儿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

  • 标签: 小儿麻疹 维生素A 临床分析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1期
  • 机构:维生素D是保持骨骼健康和肌肉功能的必需营养素。然而,美国《精神病学研究》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年轻女性维生素D水平偏低还会增加抑郁症危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维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现知道的种类就有几十种。维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近年科学家发现,维生家族不少"兄弟"还是抵抗癌症的狙击手,多与它们接触可有效防止癌症的发生。它们是:维生A、维生B17、维生C、维生D、维生E。

  • 标签: 维生素A 抗癌症 家族 人体生命活动 有机物质 活性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0-2岁婴儿应用维生D3(VitD3)后儿童VitD3缺乏及中毒情况。方法定期随访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院400名儿童,嘱其从生后半月时开始补充VitD3,于第6个月及1岁时分别进行肝功、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CRP)、钙、磷的检测。结果给予口服VitD3后,儿童佝偻病的发病率极低,发生佝偻病病例也均为早期,无典型临床体征,口服VitD3治疗后基本上都恢复正常;未出现VitD3中毒。结论给予VitD3400-800单位既可预防VitD3缺乏症,又不会发生VitD3过量中毒。

  • 标签: VitD3 预防 儿童 VitD3 缺乏及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