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准确、简便测定黄芪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为Nucleo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2;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05nm;速度为0.4mm/min。灵敏度为0.1AUFS,测定了黄芪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6.1%,RSD为2.15%。结果样品浓度在0.01~0.2mg/ml之间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的重复性好、精密度高、稳定性强。

  • 标签: HPLC 黄芪叶 黄芪叶中黄芪甲苷
  • 简介:摘要应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注射液中分布的黄芪的含量,通过设置VP-ODS(4.6mm*250mm,5μm)为实验色谱柱,应用3268乙腈-水作为流动相,将流速于1mL/min水平控制,应用蒸发光散射检测仪实施相关检测,其中漂移管温度于55℃水平控制,载气的流速设置在1.0L/min。测定的结果显示,黄芪的含量在0.121mg/mL~1.150mg/mL间提示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黄芪平均回收率为98.99%,相对的精密度高且重现性佳。应用HPLC-ELSD法对黄芪注射液当中的黄芪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简便易行,该方法可作为黄芪制剂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 标签: HPLC-ELSD法 黄芪注射液 黄芪甲苷 测定
  • 简介:【摘要】应用 HPLC-ELSD法测定黄芪注射液中分布的黄芪的含量,通过设置 VP-ODS( 4.6mm*250mm, 5μm)为实验色谱柱,应用 32:68乙腈-水作为流动相,将流速于 1mL/min水平控制,应用蒸发光散射检测仪实施相关检测,其中漂移管温度于 55℃水平控制,载气的流速设置在 1.0L/min。测定的结果显示,黄芪的含量在 0.121 mg/mL~1.150mg/mL间提示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黄芪平均回收率为 98.99%,相对的精密度高且重现性佳。应用 HPLC-ELSD法对黄芪注射液当中的黄芪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简便易行,该方法可作为黄芪制剂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 标签: HPLC-ELSD法 黄芪注射液 黄芪甲苷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黄芪免疫活性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分析、总结近5年国内外文献,对黄芪抵抗病毒、免疫调节、抑制肿瘤的免疫活性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总结。结果与结论黄芪具有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的作用。黄芪对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黄芪免疫活性的研究可为中药的开发应用、临床免疫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为人类卫生健康做贡献。

  • 标签: 黄芪甲苷 抗病毒 免疫调节 抑制肿瘤
  •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方法测定黄芪药材和饮片中主要异黄酮及其元的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LC/MS^n)鉴定主要未知色谱峰的结构。测定了黄芪药材及饮片中2个主要异黄酮蕊异黄酮(1),芒柄花(2)及其相应蕊异黄酮(3),芒柄花素(4)的含量,并鉴定了两个主要未知色谱峰的结构分别为蕊异黄酮6′″-O-丙二酸酯(U1)和芒柄花6′″-O-丙二酸酯(U2)。结果表明黄芪药材中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高于饮片,而元含量则低于饮片。另外,将黄芪药材粉末用水润湿后在35℃放置24小时,其中的异黄酮及其丙二酸酯类成分几乎全部转变成了元。黄芪中异黄酮类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元,异黄酮元在黄芪药材与饮片中含量的不同可能与饮片制备过程中类成分的酶解有关。

  • 标签: 黄芪 蒙古黄芪 膜荚黄芪 异黄酮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芪芍方中黄芪黄芪总皂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皂。结果该方中黄芪的平均含量为0.46%,该方中黄芪总皂平均含量为9.7%。结论采用HPLC和UV进行芪芍方中黄芪黄芪总皂含量测定及其方法学考察,方法稳定可行。

  • 标签: 芪芍方 黄芪甲苷 黄芪总皂苷
  • 简介:研究黄芪和多糖对体外培养的肾脏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黄芪黄芪多糖在一定浓度时对肾脏系膜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黄芪黄芪多糖对体外培养的肾脏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 标签: 多糖大鼠 大鼠肾脏 皂苷黄芪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准确、简便测定黄芪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为Nucleo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2;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05nm;速度为0.4mm/min。灵敏度为0.1AUFS,测定了黄芪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6.73%,RSD为2.14%。结果样品浓度在0.01~0.2mg\ml之间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的重复性好、精密度高、稳定性强。

  • 标签: HPLC 四年生黄芪 黄芪甲苷
  • 简介:0.02、0.04、0.06mmolASI和0.008、0.016、0.024mmolSK可对抗远志皂的溶血作用,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12.5mg/kgASI及6mg/kgSK,ig每日二次,连续5天,可对抗CCl4所致死亡。12.5、25mg/kg×dASI,6、12mg/kg×dSK,ig持续14~16天,可引起昆明种小鼠或C57BL/6小鼠的红细胞内超化歧化酶活性明显增加。12.0mg/kg×dSK、25mg/kg×dASI持续4天,可使昆明种小鼠或C57小鼠的肝内MDA含量明显下降,GSH含量明显上升。以上结果提示黄芪具有抗生物氧化性质,这不仅可能有助于解释黄芪对抗CCl4的毒性作用和远志皂的溶血作用,这一基本生化机制,也有助于阐明中医应用黄芪异病同治的原理。

  • 标签: 膜荚黄芪苷Ⅰ 绵毛黄芪苷Ⅺ 抗溶血 抗肝毒 超氧歧化酶 丙二醛
  • 简介:摘要目的正交实验法优化提取黄芪黄芪。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黄芪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考察醇浓度,提取时间,次数对黄芪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用8倍量80%乙醇提取2次,每次2h为最佳工艺。结论本试验优化了黄芪的提取工艺,可为含黄芪药材的制剂工艺优化提取提供参考。

  • 标签: 黄芪甲苷 正交实验 优化 提取工艺
  • 简介:摘要淫羊藿黄芪和生地梓醇是中药材淫羊藿、黃芪、地黄的有效成分,现代研究证明其具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本文检索近年来有关抗炎作用及药理作用的文献,对其药理学研究现状加以归纳总结,为淫羊藿黄芪和生地梓醇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淫羊藿苷 黄芪甲苷和生地梓醇 抗炎 药理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黄芪对照品溶液(0.2mg/ml)在特定的储存条件下储存一个月。方法对黄芪含量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分别将制备两份供试品溶液A、B,在第1天(配制当天)与新鲜配置的0.2mg/ml黄芪对照品溶液进行色谱分析。在第7、14、21、28、35天同样将供试品溶液A、B进行色谱分析。结果两份对照品储备液在各个时间点所检测的外观与供试品相比,没有出现异常情况;以及储备液在各时间点测得的含量与供试品相比,在第0天的绝对差值均小于2.0%,而各测试点与第一天的RSD值均小于2.0%。结论将0.2mg/ml黄芪对照品溶液存储于棕色容量瓶,封口膜密封,2℃~8℃的冰箱中,在一个月内均可以用于检测黄芪含量,并可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 标签: 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 存储期限 验证
  • 简介:目的:建立一个稳定可靠分离度好的方法测定黄芪桂枝五物颗粒中芍药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YMC-PackODS-A(250×4.6mm,5μ);流动相:以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芍药的进样量在0.120μg~1.20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为0.89%。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分离度好。

  • 标签: 黄芪桂枝五物颗粒 芍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目的:建立复方黄芪口服液制剂中总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黄芪为对照品,在波长536nm处测定复方黄芪口服液中总皂的吸光度并计算其含量。结果:黄芪在0.0526-0.263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2),平均回收率为96.34%,RSD为1.5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复方黄芪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紫外分光光度法 复方黄芪口服液 总皂苷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复方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EclipseXDB—C18柱(150mm×3.9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1:2)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05nm。结果黄芪浓度在(0.01~2)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8%,RSD为2.36%。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黄芪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黄芪 分析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口服液
  • 简介:山,又称介山,相传晋国介子推便是隐于此山,山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早在北巍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山上文物古迹颇多,俗称“九里十八湾,二十四座诸天小庙”,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景观,堪称步步有景,景景有典,也难怪古人称之锦锈山。

  • 标签: 绵山 介山 焚烧林 下马泉 介公岭 介公泉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茯芪颗粒中黄芪含量的方法。方法用HPLC法定量分析处方中的黄芪。色谱柱:VP-ODS(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0:6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流速:0.5ml·min^-1。结果黄芪在0.37-2.4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6340X+3.3251,r=0.9996(n=5)。平均回收率为100.14%,RSD为1.37%(n=6)。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 标签: 茯芪颗粒 黄芪甲苷 HPLC
  • 简介:目的:建立五味玉屏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结果:有效地控制了五味玉屏风的含量.结论:建立的五味玉屏风含量测定方法,操作快速,结果准确、稳定,可为控制五味玉屏风含量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五味玉屏风 黄芪甲苷 含量 测定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ASⅣ)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黄芪组(ASⅣ 100 μmol/L)、AngⅡ组(AngⅡ 1 μmol/L)以及不同浓度黄芪实验组(AngⅡ1 μmol/L+ASⅣ 25 μmol/L组、AngⅡ1 μmol/L+ASⅣ50 μmol /L组、Ang Ⅱ1 μmol/L+ASⅣ100 μmol/L组),共6组,培养24 h。细胞计数检测试剂盒8(CCK8)检测心肌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心肌细胞表面积,用免疫荧光实时定量染色检测心房利钠肽(ANP)基因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B)以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AngⅡ呈剂量依赖性降低H9c2心肌细胞活力,ASⅣ能抑制AngⅡ刺激的H9c2心肌细胞活力并呈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显示,细胞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ANP mRNA及ANP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不同浓度ASⅣ干预能够逆转AngⅡ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面积增大,也能够呈剂量依赖性降低AngⅡ诱导的ANP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3)与对照组相比,AngⅡ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自噬水平和自噬标记物LC3II/I的表达,均明显升高,ASⅣ可以抑制AngⅡ刺激的H9c2心肌细胞LC3II/I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ASⅣ可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它的机制与抑制心肌细胞自噬有关。

  • 标签: 黄芪甲苷 血管紧张素Ⅱ 自噬 心肌细胞肥大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芪句颗粒中黄芪的含量。方法采用薄层反射式线性扫描法测定黄芪的含量。结果黄芪在0.504ug~2.52ug范围内,点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366.35C+313.3.32,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18%,RSD%为1.84%。结论方法可靠,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芪句颗粒中黄芪的含量测定方法。

  • 标签: 薄层扫描法 芪句颗粒 黄芪甲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