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老年手术患者的术前衰弱状况并探究其危险因素。方法抽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于2019年2—5月住院老年手术患者200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综合评估问卷、衰弱量表进行调查。结果200例住院老年手术患者中,检出衰弱者75例,衰弱检出率为37.5%(75/2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非独立、抑郁、营养不良、认知障碍、健康自评差是住院老年手术患者术前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住院老年手术患者术前衰弱发生率较高,需进行术前衰弱评估并识别潜在危险因素,从多领域多维度建立适用于住院老年手术患者的术前衰弱评估及干预机制。

  • 标签: 衰弱 老年综合评估 住院老年手术患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衰弱是一项复杂的老年综合征,对于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都形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老年衰弱不仅会加剧老年人发生失能、残疾以及住院等风险,影响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对老年家庭产生较大的负担,为医护人员以及社会养老医疗等产生沉重的负担。

  • 标签: 住院患者 老年患者 衰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住院患者衰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高龄住院患者衰弱状况并进行科学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的617例高龄老年患者(年龄≥8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AIL衰弱评估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量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约翰霍普金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和Braden量表对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共发放61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16份,有效回收率为99.8%(616/617)。结果616例高龄住院患者中,衰弱发生率为60.9%(375/616)。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跌倒风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依赖、C-反应蛋白升高是高龄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高龄、高跌倒风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C-反应蛋白升高与患者衰弱发生有关。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做好高龄老年患者衰弱的评估并结合其身体状况,制订专业、多元、安全的干预方案,以延缓高龄住院患者衰弱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

  • 标签: 老年人 高龄 住院患者 衰弱 横断面调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本地区衰弱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干预治疗衰弱提供途径和靶点。方法横断面调查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市隆福医院老年科≥60岁住院患者218例。根据衰弱状态将患者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比较两组患者老年综合征情况。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校正t检验及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向后逐步法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或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18例患者年龄(73.3±7.5)岁,其中男性92例,女性126例。根据衰弱状态将患者分为衰弱组58例和非衰弱组160例,衰弱发生率26.6%(58/218)。年龄≥75岁衰弱占45.3%(43/95)。与非衰弱患者比较,衰弱患者年龄大,且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躯体活动功能受限、跌倒史、便失禁、尿失禁、营养不良、视听口腔疾病、实体肿瘤、贫血、痴呆、抑郁和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的比例显著增加,但其血清白蛋白、步速、握力、体质量指数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校正混杂因素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不良(OR=20.103,95%CI5.467~73.930,P<0.001)和躯体活动功能受限(躯体功能很差OR=98.149,95%CI19.400~496.557,P<0.001,躯体功能中等差OR=11.974,95%CI2.525~56.775,P=0.002)是衰弱的危险因素。优势握力是衰弱的保护因素(OR=0.903,95%CI0.831~0.981,P=0.016)。结论躯体活动功能受限和营养不良是衰弱的危险因素,改善平衡障碍、步速和5次起坐测试可能是衰弱康复治疗的途径。

  • 标签: 老年人 衰弱 营养不良 躯体活动功能
  • 简介:摘要: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衰弱与护理依赖的相关性,为临床衰弱老年患者护理依赖的识别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老年住院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ail量表、中文版依赖性评估量表开展横断面调查。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衰弱与护理依赖的相关性。

  • 标签: 老年患者 衰弱 护理依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因心房颤动住院老年患者衰弱的发生情况,并探讨衰弱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医院心内科因心房颤动住院的153例老年患者。使用Frail衰弱评估量表评估患者衰弱情况,并分为衰弱组(38例)和非衰弱组(115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建立电子数据库。分别在患者出院时、入组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再入院和跌倒。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探究患者衰弱与复合终点事件的关系。结果153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中,衰弱发生率为24.8%(38例),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5.3%(54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随着时间的变化,衰弱组和非衰弱组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3.877,P<0.05)。调整年龄、跌倒史、合并症等协变量后,Cox风险比例回归结果显示衰弱是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2.969,95%CI:1.238~7.120,P<0.05)。结论衰弱老年心房颤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且为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衰弱 老年人 心房颤动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合并衰弱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收治≥60岁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05例,根据衰弱筛查量表(FRAIL)分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衰弱组、衰弱前期组及非衰弱组,对比组间的临床资料及数据,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05例,其中男59例,女46例,年龄(84.75±7.13)岁,衰弱发生率为56.2%(59/105),衰弱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1年内再住院情况、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ADL)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MSE)评分、维生素D(VitD-T)、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等指标与非衰弱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其中高龄(OR=1.105,95%CI 1.002~1.219)、MMSE评分(OR=0.136,95%CI 0.068~0.815)及BADL评分下降(OR=0.065,95%CI 0.006~0.723)、住院时间长(OR=1.631,95%CI 1.258~2.114)、VitD-T水平下降(OR=0.918,95%CI 0.854~0.987)、ALB水平下降(OR=0.790,95%CI 0.655~0.953)、HGB水平下降(OR=0.898,95%CI 0.819~0.984),均为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率高,1年内再入院风险升高,高龄、MMSE评分及BADL评分下降、住院时间延长、低VitD-T水平、低HGB及低ALB均为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强调早期风险评估,并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及早干预。

  • 标签: 老年 2型糖尿病 衰弱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认知衰弱患病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老年住院患者。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共486例老年患者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以FRAIL衰弱评估量表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进行认知衰弱的评估。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年龄(77.99±10.47)岁,认知衰弱的患病率为37.45% (182/48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1年内跌倒史、饮酒、年龄越高、贫血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认知衰弱风险(P<0.05)。结论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率较高,降低跌倒风险、戒酒、改善贫血、干预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可能有助于改善老年人认知衰弱状况。

  • 标签: 老年人 住院患者 认知衰弱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因心血管疾病住院老年患者衰弱的发生情况,并探讨衰弱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医院心内科因心血管疾病住院老年患者。建立电子数据库,详细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Fried衰弱表型进行衰弱评估。分别在患者入组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复合终点事件包含全因死亡、各种原因再次入院或急诊室治疗。结果共纳入502例患者,平均年龄(75.1±6.5)岁,男性254例(50.6%),衰弱患者124例(24.7%)。与无衰弱组相比,衰弱组年龄更大,收缩压更低,脉搏更快,合并心房颤动、糖尿病、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力衰竭、恶性肿瘤更多,且血红蛋白、白蛋白、肌酐清除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降低,而空腹血糖、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则显著增高。同时,衰弱患者使用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华法林和他汀类药物的比例显著高于无衰弱组,但阿司匹林使用比例显著低于无衰弱组(P<0.05)。中位随访时间342 d(197~354 d),随访期间总复合终点发生170例(33.9%),全因死亡11例(2.2%),失访6例(1.2%)。1年随访结果显示,衰弱患者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49.2%比28.8%,P<0.001)和全因死亡率(5.6%比1.1%,P=0.006)均显著高于无衰弱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衰弱是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23,95%CI:1.360~3.011, P=0.001),也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7.608, 95%CI:2.095~27.633, P=0.002)。结论衰弱在因心血管疾病住院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且为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需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 标签: 衰弱 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 住院病人 预后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虚弱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老年住院患者衰弱是一种老年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特点是生理储备的减少导致身体的脆弱性增加,抵抗压力的能力下降。虚弱与心血管疾病往往并存,相互促进。国外研究表明,衰弱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心血管疾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国内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旨在分析衰弱在心血管疾病住院老年患者中的发生情况,评价衰弱对预后的影响。

  • 标签: 衰弱 老年心血管 住院患者 预后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老年住院患者认知衰弱状况,研究及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中,抽样选取其中的49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老年人发放问卷调查,同时进行个人身体状况检查,通过运用精神状态量表、FRAIL衰弱评估量表,对老年住院患者的认知衰弱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问卷有效回收数量为480份,本次调查的老年对象的平均年龄为(76±9.8)岁,其中认知衰弱的患病率达到了32.8%(146/480)。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不难发现,一年内自理生活能力明显下降,存在饮酒或跌倒史的高龄患者,普遍具有更高的认知衰弱风险(P<0.05)。结论 认知衰弱老年群体中出现的可能性较高,通过采取干预措施,可改善这一情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科住院患者 认知衰弱 影响因素
  • 作者: 刘俊鹏 崔玲玲 果迪 孟晨 朱婉榕 董蔚 缪国斌 刘博罕 林鹏 王华 杨杰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医院心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血管病医学部心内科,北京 100039,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内科,北京 102218 应急总医院 急危重症中心 100028,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血管病医学部心内科,北京 10003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慢性心衰精准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9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心房颤动(房颤)住院患者衰弱评估及衰弱评估工具的相关性、一致性和诊断能力。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北京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年龄≥65岁老年房颤住院患者197例,应用临床衰弱分级(CFS)、FRAIL量表、Fried衰弱表型、EFS量表和老年综合评估衰弱指数(CGA-FI)5种衰弱工具进行衰弱筛查及评估。结果197例老年房颤住院患者年龄(77.5±7.1)岁,男性57.4%(113例),5种衰弱工具调查的衰弱患病率由低到高分别是FRAIL(25.4%,50例)、EFS(27.9%,55例)、Fried(34.5%,68例)、CFS(40.6%,80例)、CGA-FI(42.6%,84例)。CFS与CGA-FI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0)和一致性(Kappa值为0.71,95%CI0.61~0.81),将联合衰弱指数作为衰弱诊断金标准,结果显示CFS和CGA-FI诊断敏感度高,分别为95.9%和98.0%,特异度分别77.7%和75.7%。结论衰弱老年房颤住院患者中常见,呈多维度特征,体能衰弱并不突出。对房颤患者推荐使用CFS与CGA-FI进行衰弱评估,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 标签: 心房颤动 敏感性和特异性 衰弱
  • 简介:目的了解胃肠道疾病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的发生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普通外科收治的134例胃肠道疾病老年住院患者,使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信息,使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方法对患者进行衰弱评估,并采用基于最大似然法的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在胃肠道疾病老年住院患者中,衰弱患者占29.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血红蛋白浓度是衰弱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衰弱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结论胃肠道疾病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的患病率较高,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血红蛋白浓度是其衰弱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对胃肠道疾病老年住院患者尤其年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低、血红蛋白浓度较低者应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其衰弱的发生。

  • 标签: 衰弱 胃肠道疾病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住院老年患者衰弱与肌少症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二者间相关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内科住院年龄≥65岁的4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 ,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方法评估患者衰弱状况,采用亚洲肌少症工作组诊断标准评估患者的肌少症状况。结果 住院老年患者衰弱发病率为25.5%,衰弱前期发病率29.0%。肌少症发病率27.6%,肌少症前期发病率26.4%。衰弱组中有72.9%患者合并存在肌少症,23.4%患者合并存在肌少症前期。不同程度衰弱患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1年内跌倒史、认知功能障碍、抑郁、残疾、共病指数和多重用药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人 住院患者 衰弱 肌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住院老年患者衰弱与肌少症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二者间相关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内科住院年龄≥65岁的4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 ,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方法评估患者衰弱状况,采用亚洲肌少症工作组诊断标准评估患者的肌少症状况。结果 住院老年患者衰弱发病率为25.5%,衰弱前期发病率29.0%。肌少症发病率27.6%,肌少症前期发病率26.4%。衰弱组中有72.9%患者合并存在肌少症,23.4%患者合并存在肌少症前期。不同程度衰弱患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1年内跌倒史、认知功能障碍、抑郁、残疾、共病指数和多重用药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人 住院患者 衰弱 肌少症
  • 简介:摘要:老年患者衰弱与护理依赖的发生率较高,且老年患者衰弱水平越高,护理依赖水平越高,而衰弱和高水平的护理依赖均会导致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照护及经济负担。临床护理人员在早期识别衰弱的同时采用依赖评估工具准确评估衰弱患者的护理依赖程度和护理需求,根据评估结果,配备充足的人力,提供护理干预,避免跌倒、压力性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衰弱与护理依赖的相关性,为临床衰弱老年患者护理依赖的识别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老年住院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ail量表、中文版依赖性评估量表开展横断面调查。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衰弱与护理依赖的相关性。

  • 标签: 老年患者 衰弱 护理依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与衰弱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住院的年龄≥65岁老年患者,共纳入老年住院患者925例,其中衰弱患者285例、非衰弱患者640例。采用Fried衰弱表型进行评估,收集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数据,分析心脏结构和功能与衰弱的关系。结果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患者年龄更大、体质指数更低、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史、肾功能不全、既往跌倒史比例更高;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更高,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更低(均P<0.05);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组左心房前后径更大[(37.8±7.1)mm比(36.3±5.1)mm,t=-3.134,P=0.002]、左心房前后径≥45 mm比例更高[15.8%(45/285)比6.1%(39/640),χ2=22.452,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60.1±9.5)%比(61.9±7.5)%,t=2.817,P=0.005]、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速度更快[(0.8±0.3)cm/s比(0.7±0.2)cm/s,t=-2.675,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房前后径≥45 mm是衰弱的独立相关因素(OR=2.249、P=0.015);增龄(OR=1.099、P<0.001)、心力衰竭(OR=1.786、P=0.049)、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史(OR=1.960、P=0.001)和血红蛋白降低(OR=0.984、P=0.008)与衰弱独立相关。结论左心房前后径≥45 mm、心力衰竭与衰弱独立相关,在衰弱患者中应注意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筛查心血管疾病。

  • 标签: 衰弱 左心房前后径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12月,选取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老年医学中心的住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FRAIL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 006例住院老年患者,其中认知衰弱131例占1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抑郁、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得分及是否患有糖尿病是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乌鲁木齐市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患病率较高,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对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的评估,并及时提供有针对性地干预策略,以预防、延缓或逆转认知衰弱发生发展。

  • 标签: 老年人 认知衰弱 影响因素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12月,选取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老年医学中心的住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FRAIL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 006例住院老年患者,其中认知衰弱131例占1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抑郁、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得分及是否患有糖尿病是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乌鲁木齐市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患病率较高,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对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的评估,并及时提供有针对性地干预策略,以预防、延缓或逆转认知衰弱发生发展。

  • 标签: 老年人 认知衰弱 影响因素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衰弱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现状,找出跌倒造成伤害的危险因素,为避免或减少老年衰弱住院患者住院期间跌倒所造成的伤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辽宁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上报的56例发生跌倒的老年衰弱住院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性分析,使用χ2检验进行有效性评定,再根据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结果最终获取与老年衰弱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强关联规则6项,分别为睡眠质量差、活动能力差、服用易致跌倒药物、跌倒时状态为移位、患有脑血管疾病、自我照顾能力受限。结论使用关联性分析可挖掘出老年衰弱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有价值的关联规则,并重视其强关联规则,为防范或减少老年衰弱住院患者跌倒所造成的伤害提供临床干预依据。

  • 标签: 关联规则 老年衰弱住院患者 跌倒 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