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鸡肌腱断裂修补后,聚-DL-乳酸可吸收预防肌腱粘连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性。方法将100只实验用鸡随机分为2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各50只。对每只鸡的左足趾总深屈肌腱进行断裂修补。A组修补后放置可吸收,B组修补后不放置可吸收。修补术后3周、6周、2月、3月、5月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生物力学及功能恢复的测定。同时进行2组间比较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20只鸡,可吸收组和对照组各10只,80只进入实验结果统计中。肉眼下可吸收组同周围组织粘连较少,光镜下可吸收组未见明显坏死组织,与周围纤维组织粘连较少,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电镜下可吸收组3月后以未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增生为主,对照组以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增生为主。生物力学结果无明显差异,3月后可吸收组的屈趾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具有防止肌腱粘连的效果。

  • 标签: 肌腱粘连 肌腱断裂 可吸收膜 胶原纤维 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粘克R可吸收医用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行椎板切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5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36例;年龄22~62岁。分为试验组68例,在术中放置粘克R可吸收医用;对照组57例,除不放置医用外,其他处置相同。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手术效果,按Nakai法评价。结果试验组疗效优良率为94.12%,对照组为80.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全身不良反应,无红肿、渗液及窦道形成等炎症表现,无脑脊液漏、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结论粘克R可吸收医用可有效减少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

  • 标签: 可吸收医用膜 硬膜粘连 术后预防
  • 简介:全文介绍了聚乳酸复合的性能,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与最佳的操作条件及有关进展情况。对现工业化运行的主要聚乳酸复合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扩大应用范围等的前景与市场需求。

  • 标签: 聚乳酸复合膜 开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可吸收止血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脊柱外科手术患者 60 例,男 34 例,女 26 例,平均年龄为 37.2 岁,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治疗组,观察 2 组患者术中出血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随访期内,治疗组患者愈合情况、血常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可吸收在脊柱外科手术中止血快、引流量少,恢复好,临床值得应用。

  • 标签: 可吸收血膜 脊柱外科 应用  
  • 简介:摘要:聚乳酸(PLA)是一种以植物淀粉为原料,经过发酵、聚合而制成的绿色聚合物。其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能优良。作为“最具潜力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是PLA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韧性、耐热性差等,这些缺陷制约了它的商品化和规模化应用。共混、共聚改性、纳米复合改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改性后的聚乳酸可以在聚乳酸中形成一个成核位点,从而进一步提高聚乳酸的晶体结构。在聚合物中加入微量的改性后,聚乳酸的机械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此背景下,本文试着探讨强韧耐热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问题,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必要探讨。

  • 标签: 强韧耐热材料 聚乳酸纳米复合膜 制备 性能
  • 简介:以疏水性聚乳酸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纤维,通过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将亲水性透明质酸与纤维结合,制备得到聚乳酸-透明质酸复合。采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和万能拉力机对复合的表面纤维形貌、接触角、力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乳酸纺丝的最佳电压为15~20kv,随纺丝液浓度的增大,纤维的力学性能得以提高,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8min时,得到的复合具有较好的亲水性。

  • 标签: 聚乳酸 静电纺丝 透明质酸 等离子体 力学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聚乳酸对于防止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间在院具有去骨瓣减压术适应症的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原则将上述82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治疗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于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和皮瓣之间放置聚乳酸,用于防止手术后的皮瓣和硬脑膜发生粘连。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不放置聚乳酸。6个月后均再行颅骨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发生皮瓣粘连的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皮瓣粘连率显著小于对照组(12.5%vs71.4.%),并且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也较对照组短,同时术后并发症也较对照组少,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的患者放置聚乳酸,术后无排斥反应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研究表明,在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时,放置聚乳酸于皮瓣和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之间,可以有效的防止再行颅骨修补术时发生皮瓣粘连的情况,同时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聚乳酸脂膜 颅骨修补术 术后皮瓣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聚左旋乳酸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在颌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于粤北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23例、女37例,年龄(30.25±2.37)岁,给予微型钛板及螺钉固定;观察组男24岁、女36例,年龄(30.49±2.28)岁,给予聚左旋乳酸可吸收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咬合力、咀嚼效率、固定力及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咬合力、咀嚼效率、固定力分别为(160.92±4.18)lbs、(0.75±0.22)、(4.58±0.32)N,均高于对照组(100.28±4.46)lbs、(0.61±0.17)、(3.58±0.29)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颌骨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8±0.27)个月,短于对照组(3.20±0.4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6/60),低于对照组31.67%(1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70.0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左旋乳酸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可显著改善颌骨骨折患者咬合关系,固定及复位的稳定性较高,可显著减少骨折愈合时间,并避免了金属残留引发的并发症,效果较好。

  • 标签: 聚左旋乳酸可吸收内固定系统 颌骨骨折 咬合力 咀嚼效能
  • 简介:摘要聚乳酸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合成高分子材料越来越多被应用到各个领域,本文对聚乳酸的基本性质、合成以及应用作简要介绍。

  • 标签: 聚乳酸 基本性质 合成 应用
  • 简介:12月26日上午,浙江海正集团下属的海诺尔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在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开上建设年产5万吨聚乳酸树脂及制品工程项目。该公司在新闻稿中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聚乳酸生产基地。海诺尔是海正生物材料全资子公司。

  • 标签: 聚乳酸树脂 台州湾 生物材料 工程项目 产业集聚 循环经济
  • 简介:研究了乳酸直接缩聚制备聚乳酸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常压和无催化剂条件下,当温度达到124℃时,乳酸单体开始缩聚,在反应程度为14.15%-62.75%的范围内缩聚反应符合3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式为-d[COOH]/dt=1.057×10^-5[COOH]^3。还计算了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并根据ARRHENNIS公式求得反应活化能E=4.34kJ·mol^-1。最后,比较了理论计算与实际测量的数均分子量与时间的关系。

  • 标签: 聚乳酸 直接缩聚 动力学 反应平衡常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经验。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共完成4 424例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1 967例入选,按照是否使用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分为使用组(A组)和未使用组(B组)。A组1 015例,男650例,女365例;年龄1个月~4.7岁,中位年龄6.3个月;体质量3.6~20.0 kg,中位值6.4 kg。B组952例,男570例,女382例;年龄1个月~4.2岁,中位年龄6.1个月;体质量3.4~20.0 kg,中位值6.5 kg。结果术后因胸骨活动致伤口愈合不良并行清创缝合术者A组3例(0.29%),B组18例(1.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小儿心脏手术后因胸骨活动致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 标签: 可吸收聚左旋乳酸骨固定系统 心脏手术 伤口愈合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下行粘连分离术术后放置可吸收生物医用在重度宫腔粘连复发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60例来我院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术后放置可吸收生物医用,作为观察组,30例未放置可吸收生物医用,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宫腔恢复效果、月经改善情况和宫腔容积、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宫腔恢复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P<0.05;观察组月经改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宫腔容积、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置可吸收生物医用可有效降低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术后重度宫腔粘连的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月经状况和子宫状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可吸收 生物医用膜 重度宫腔粘连 宫腔镜 粘连分离术
  • 简介:聚乳酸是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制得乳酸再经聚合反应而制成新的树脂,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用它制成制品埋在土壤中容易自动降解。因此,该产品的研发深受美、德、法等国家重视。国内也正在研制中,浙江海正集团的研发工作取得进展,掌握了发酸、提取、聚合等技术,并已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 标签: 聚乳酸 PLA 可降解塑料 玉米 生物相容性 生物降解性
  • 简介:聚乳酸是近年来获得广泛应用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乍物材料。本文综述了聚乳酸在合成与降解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分别对聚合与降解机理进行了总结与评述。

  • 标签: 聚乳酸 聚合 降解 机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腱修复术后粘连实施可吸收防粘连进行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实施肌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常规修复术治疗)和干预组(n=30,常规修复术联合可吸收防粘连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肌腱粘连发生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术后12周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肌腱修复术后使用可吸收防粘连可有效预防肌腱粘连,改善康复效果。

  • 标签: 肌腱修复术 粘连 可吸收防粘连膜 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手足部骨折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 2014 年 8 月 ~2016 年 8 月收治的 60例手足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过程,治疗组采用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痊愈时间等指标结果。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部骨折患者采用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方式后,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痊愈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治疗后安全、高效恢复健康。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自身增强 可吸收棒 手足部骨折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