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强军 王兆宇 姜春雷 潘军平 陈殿森 廖梅香 甄德强 冯连彩 吴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洛阳 471003,上海厦维医学检验中心病理科,上海 201112,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青岛 266002,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影像科,广州 510630,广东省湛江市廉江飞帆医院放射科,湛江 524456,黑龙江省庆安县中医医院影像科,绥化 152400,山东省日照市结核病防治所呼吸科,日照 2768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影像科,南京 21000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反征”的CT演变特征,进一步提高对此征象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20年4月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且CT表现为“反征”的12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并对其中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病理和影像对照分析。结果12例表现为“反征”的患者中,单肺单发2例,单肺多发2例,双肺多发8例;3例仅见“反征”,9例同时合并征样或均匀样“烟花征”。12例患者于“反征”外环均可见“树芽征”。8例接受3次及以上CT复查,其中6例规范抗结核治疗后显示“反征”整体密度减低、体积缩小。2例自然病程下,1例病灶整体增大,1例病灶整体密度减低、“反征”外环壁变薄。1例手术肺叶切除病理显示,肺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含朗格汉斯结节巨细胞的肉芽肿炎结节,典型的干酪坏死肉芽肿结节少见。CT上“反征”外环朗格汉斯结节密集,中央区稀疏伴纤维组织增生和肺泡壁增厚。结论肺结核“反征”外环以“树芽征”为主,中央以细网格影为主,在有效抗结核治疗后“反征”整体密度减低、病灶缩小,最终多以细网格影长期存在。

  • 标签: 结核,肺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反晕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开展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率。本文论述了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必要,阐述了大单元教学的概念,提出了实施大单元教学的原则,分析了大单元教学的准备工作和策略,以期为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更好、更全面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 标签: 核心素养 中学数学教学 大单元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干预优化静脉采血患者血晕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9月我院门诊接受静脉采血的1120例患者,按单双号分组,甲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560例),乙组优化护理干预(560例),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乙组患者采血时长明显短于甲组,其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恐惧视觉模拟评分法(FAVS)评分均低于甲组;乙组血晕针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其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P<0.05。结论:门诊护理干预优化后,可缓解静脉采血患者负面情绪,降低其血晕针发生率。

  • 标签: 门诊护理干预优化 静脉采血 晕血晕针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门诊护理干预优化静脉采血患者血晕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来我院门诊进行抽血并血晕针的患者100例,使用随机表书法将两组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n=50。观察组患者使用门诊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晕针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晕针血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血晕针患者使用门诊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晕针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 标签: 门诊护理 晕血晕针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采血对象晕针、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静脉釆血对象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采取针对护理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晕针血现象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对护理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关问题发生可能

  • 标签: 静脉采血 晕针 晕血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常规静脉采血和门诊护理干预下的静脉采血在临床优化患者血晕针方面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来我院门诊行静脉采血的130例患者作为对象,利用电脑随机数分成2组,对照组行常规静脉采血流程,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门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采血期间的晕针血发生率、一次采血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晕针血发生率4.62%、一次采血成功率98.46%,对照组晕针血发生率23.08%、一次采血成功率86.15%,两组静脉采血效果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采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08%,对照组采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门诊护理干预可降低血晕针发生风险,提高采血质量,具有可靠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门诊护理 静脉采血 晕血晕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均值不等式”是基本不等式之一,在解决高等数学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高中数学课的重要内容,而且近年来在大学入学考试中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是证明不等式及其各种最大值的重要依据和方法,利用变异灵活和条件约束的特点,可以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积极作用。正确应用“均值不等式”是数学教师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 标签: 均值不等式 高中数学 应用说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优化习题设计,注重发展素养。习题的设计要关注数学的本质,关注通性通法。设计丰富多样的习题,满足巩固、复习、应用、拓展的学习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需要;满足不同完成作业方式的需要,如综合与实践的习题可以包括查阅资料、校外调查、自主探索等。

  • 标签: 新课标 数学 有效练习 创新教学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事业迎来了全新的改革,同时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社会和家庭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教育,也对幼儿教育的教学和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现在大部分的幼儿教育也逐渐的意识到了游戏对于幼儿教学的重要,并且慢慢的把游戏融入到幼儿的实际教学当中。利用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和引导幼儿学习,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求识的意识。

  • 标签: 多元化游戏 幼儿教学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优化门诊护理在静脉采血中的作用。随机挑选110名静脉注射患者作为定期护理的样本组;110例静脉注射被随机选定为观察组,并在定期护理的基础上优化了门诊治疗。比较两组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危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因此,在抽样组中,血液检测的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大大高于在抽样组中,危险事件的发生率大大低于抽样组。结论是,优化诊所静脉注射病人的门诊护理干预措施不仅有效降低了交通伤害的风险,而且有助于增加病人对血液的依赖,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这一点值得鼓励。

  • 标签: 门诊护理 静脉采血 晕血晕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经脉采血晕针血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单位接受的经脉采血青少年共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本批次对象平均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在相关指标方面更优(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比较有效地改善青少年经脉采血晕针血现象。

  • 标签: 青少年 经脉采血 晕血晕针
  • 简介:摘要肺内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因其导致出血而在肺内形成结节伴“征”的征象,随着出血的发生及吸收易形成“此起彼伏”的改变,影像表现特殊。同时伴有脑内转移的更为罕见,脑内的血管肉瘤同样易出血,核磁共振影像表现具有特异性。本文通过报道1例在肺部表现为多发结节伴征,随着多次随访出现“此起彼伏”改变,以及脑内多发转移的血管肉瘤,介绍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分析并总结肺内出现结节伴征的疾病的鉴别诊断思路,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该病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否,不仅影响到教师的最终教学效果,也决定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最终方向。本文主要针对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的实施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 标签: 语文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堂构建“教”“学”“评”三者一致教学模式,其聚焦点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习的“评”三者聚焦在学科核心素养。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评”一致教学要目标先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学习目标统领一致教学的三个环节;评价贯穿,即一致教学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有体育评价任务,这一评价任务要进行提前设计,并在一致教学中贯穿始终。评价任务设计也要紧紧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并保持与学习目标的一致,以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的课堂教学质量。

  • 标签: 核心素养 初中体育 教学评 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