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杜兴氏肌肉萎缩症(DMD)是一种与X染色体相连的严重退行性遗传疾病,它是由于肌萎缩蛋白的缺乏表达或截断而造成的,肌萎缩蛋白是透膜性蛋白复合物中的一种。肌萎缩蛋白的缺乏可以迅速造成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脏肌的退化。

  • 标签: 肌肉萎缩症 蛋白复合物 脂肪 遗传疾病 DMD 骨骼肌
  • 简介:肌肉的强烈收缩将导致疲劳,肌肉在疲劳状态下工作能力下降,并容易导致损伤,因而能否有效评价疲劳对监控运动负荷以及避免肌肉损伤具有重要意义。肌电指标是传统的评定肌肉疲劳的方法,在训练状态下不易获得,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无损的可以遥测组织氧含量的方法,由于氧含量下降可能与肌肉疲劳的发生相关,因而监测肌氧含量的下降程度可能是评定肌肉疲劳的新方法。

  • 标签: 肌肉氧含量 肌肉疲劳 近红外光谱技术 肌电图 运动生物化学
  • 简介:美国中部衣阿华州的一家公司希望他们的产品能使将来的猪肉比今天更加美味。Biotronics公司日前引进了一种名为“BioSoft肉猪工具箱”的超声波图像捕捉和破解系统。研究者称该软件程序是同类产品中首个能准确预测活猪体内肌内脂肪,或者是肥瘦相间猪肉所占比例的产品。

  • 标签: 检测技术 肌肉脂肪 行业 养猪 图像捕捉 肌内脂肪
  • 简介:摘要脂肪平滑肌肉瘤(lipoleiomyosarcoma,LLMS)为高分化脂肪肉瘤的一种罕见组织学亚型,即高分化脂肪肉瘤中混杂有高分化平滑肌肉瘤的成分。本文收集了1例LLMS,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脂肪含量的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学资料、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经验。方法本组12例,血尿1例,腰痛3例,腰痛伴血尿2例,体检发现6例。超声检查,12例均为实性占位,等回声7例,略低回声5例;CT检查11例,均未发现极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6例呈圆形或椭圆形,5例形状不规则;增强扫描均有明显强化。结果7例患者术前误诊为肾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4例,肿瘤剜除术6例,肾部分切除术2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8例,均排除肾脏恶性肿瘤,常规病理均为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对一些较少见疾病影像学特点了解不足是导致误诊的原因。对诊断确有困难,或怀疑有良性可能者,可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以最大程度减少肾脏的丢失。

  • 标签: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 肾肿瘤
  • 简介:摘要:本次试验通过索氏抽提法和酸水解法两种方法检测不同动物的脂肪含量,对牛、羊、马等不同动物脂肪含量之间的差异作比较,不同性别的动物脂肪含量的差异,不同地区动物脂肪含量的差异。

  • 标签: 脂肪 索氏抽提法 酸水解法 脂肪含量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美国一家巧克力公司专门研究草药技术的科学家称,他们研制出“药用”巧克力,这种巧克力的脂肪含量只有35%。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和不对称回波迭代分解水和脂肪成像(IDEAL-IQ)技术定量评估中老年志愿者大腿肌肉脂肪含量的价值及其与肌力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间,前瞻性招募30名年龄为45~70岁的志愿者,男15名、女15名,年龄52.5(49.0,56.3)岁。所有受试者均接受MR扫描,包括左侧大腿中段横断面T1WI、IDEAL-IQ序列和冠状面T2WI,勾画左侧大腿中段伸肌群(股四头肌)及屈肌群(腘绳肌)感兴趣区,获得肌肉横截面积(CSA)、骨骼肌指数(SMI)、肌间脂肪分数(FF)和肌内FF。此外,选取60°/s、180°/s的角速度对所有受试者左膝关节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获得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PT)及总功(TW)。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不同性别、肌群间CSA、SMI、肌间FF、肌内FF、PT、TW的差异。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法评估大腿肌肉CSA、SMI、肌间FF、肌内FF与PT、TW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大腿CSA、PT、TW高于女性(P<0.05),肌间FF低于女性(P=0.005)。受试者大腿伸肌群CSA、SMI、PT高于屈肌群(P<0.001),肌内FF、肌间FF低于屈肌群(P<0.001)。受试者大腿屈、伸肌群肌内FF与PT呈中度负相关(r=-0.635,P<0.001;r=-0.546,P<0.001),与TW呈高、中度负相关(r=-0.718,P<0.001;r=-0.616,P<0.001);屈、伸肌群肌间FF与PT呈中度负相关(r=-0.519,P=0.003;r=-0.443,P=0.014),与TW呈低、中度负相关(r=-0.363,P=0.049;r=-0.552,P=0.002);屈、伸肌群CSA、SMI与PT、TW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肌内FF与屈、伸肌群的PT、TW显著相关[屈肌群:调整后R2(R2adj)=0.505,P=0.001;R2adj=0.540,P<0.001;伸肌群:R2adj=0.351,P=0.006;R2adj=0.470,P=0.002]。结论基于IDEAL-IQ技术的FF可准确定量大腿肌间、肌内脂肪含量,且与等速肌力测试参数PT、TW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以肌内FF明显。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等速肌力测试
  • 简介:瘦素是由ob基因鳊码、在脂肪组织合成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主要功能是调控进食、能量度体重.瘦素和其他激素一样,需要与特异的受体结合才能发辉其生物学作用.瘦素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肥胖的发生机制及预防和治疗肥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也对我们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瘦素 肥胖基因 能量平衡
  • 简介:摘要肌肉脂肪含量增加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年龄增加、活动受限和创伤等密切相关。肌肉内游离脂肪酸可以使葡萄糖转运蛋白4易位,减少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肌肉脂肪释放炎性因子,加重胰岛素抵抗。此外,肌肉脂肪的增加还严重影响肌肉的收缩功能,减少肌力,与肌少症密切相关。饮食、运动和药物均可影响肌肉脂肪含量。探索减少肌肉脂肪含量的新方法,对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提高肌肉功能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防治。

  • 标签: 肌肉内脂肪 肌肉功能 胰岛素抵抗
  • 简介:冬季是穿靴子的季节,但是很多美眉这时都会发现,漂亮的靴子穿在自己的腿上就没有那么好看了。究其原因是由于腿部脂肪肌肉的堆积,让原本美美的靴子变了形。想要迅速改变这些状况吗?看小编为美眉们拿出秘密武器——擀面棒。

  • 标签: 肌肉 冬季 脂肪
  • 简介:在养猪业中.如何能用较低的饲养成本饲养出肉品质较高的猪,一直是养猪业科研工作者着力解决的问题。而猪肉肌内脂肪含量和背膘厚度是评价猪肉品质的重要经济性状。本文就有关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的综述。

  • 标签: 脂肪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的发生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筛选本院健康体检人员,对经B超检出的278名脂肪肝和B超检查正常的234名体检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血糖(GLU)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TG,GLU水平较对照组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CHO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可引起TG,GLU,CHO的升高。

  • 标签: 脂肪肝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血糖
  • 简介:【摘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快速定量分析金华火腿短链脂肪含量,探索了色谱柱、程序升温条件、MS条件,方法操作简单,并对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7个短链氨基酸均能较好分离,且精密度和回收率良好,重复性良好。样品结果显示乙酸含量最高,异戊酸次之,戊酸最少。

  • 标签: 金华火腿 短链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通过人体不同部位肌肉含量的研究,探寻提高健美运动员科学训练的有效途径。选取8名国内高水平健美运动员,在赛季初期利用双能X射线体成分与骨密度扫描仪,对运动员上肢、下肢、躯干、全身肌肉含量进行测量,并进行比值分析。为健美运动员在大训练周期中科学改善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健美运动员 肌肉含量 均衡性 对称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游离脂肪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检测患者发病后24h内及发病后第7天血清FFA含量与同时期健康体检患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h内及发病第7天,血清FFA浓度均高于对照组,病程24h内和第7天浓度分别为(469.60±145.40)μmol/L和(301.15±132.47)μmol/L,分别与对照组FFA浓度(125.19±20.80)μmol/L相比较,显著增高(P<0.01)。且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h内血清FFA浓度高于发病后第7天血清FFA浓度(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间血清FFA水平比较,重型组高于中型、轻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清FFA含量明显升高,随病情好转其值下降,血清FFA的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病情越重,其水平越高。急性脑梗死患者FFA水平有助于评估其病情及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游离脂肪酸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体检人群中应用定量CT(QCT)技术测量肝脏脂肪含量的可重复性进行评估,为QCT应用于临床肝脏脂肪含量测量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4—7月,连续抽取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行QCT检查的291例体检者,男性214例(73.5%),女性77例(26.5%),年龄(48.7±11.0)岁。采用QCT工作站测量体检者的肝脏脂肪含量,由3位测量者(A、B、C)在QCT工作站上独立测量肝脏脂肪含量,测量者A在2周后重复测量1次,测量者A两次测量结果取均值作为其最终测量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量资料,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结果测量者A的第1次测量结果为(10.46±5.55)%,第2次为(10.66±5.59)%,最终结果为(10.56±5.51)%;测量者B、C测量结果分别为(10.70±5.45)%、(10.86±5.77)%。测量者A、B、C之间肝脏脂肪测量结果的ICC=0.960(95%CI:0.951~0.967,P<0.001)。测量者A的2次肝脏脂肪测量结果ICC=0.953(95%CI:0.941~0.962,P<0.001)。均ICC>0.75,一致性均较好。结论在测量方法一致的前提下,采用QCT工作站测得的肝脏脂肪含量结果在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都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定量CT 脂肪肝 结果可重复性
  • 简介:为研究松辽黑猪肌内脂肪含量与背膘厚的相关性,试验选择120kg左右的松辽黑猪173头,对其体重、四点背膘厚(肩部最厚处、六七肋腰、最后肋、腰荐结合处)、平均背膘厚及肌内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松辽黑猪肌内脂肪含量为(2.95±0.72)%,高于部分国外品种,处于较理想水平;各性状间均呈正相关性,其中肌内脂肪含量与肩部最厚处背膘厚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与平均背膘厚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

  • 标签: 松辽黑猪 体重 肩部最厚处 六七肋腰 最后肋 腰荐结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