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衰竭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甚高,在衰竭发生前期进行早期预警,早期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关于衰竭前期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关于衰竭前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乙型肝炎相关衰竭人群中进行,现就目前衰竭前期早期诊断、预警及治疗展开讨论。

  • 标签: 肝衰竭 早期诊断 早期预警
  • 简介:摘要国内学者认识到,患者在进展到亚急性和慢加急性衰竭之前,存在一个"衰竭前期",也是临床有效干预的黄金窗口期,在此期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降低衰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中华医学会《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对衰竭"前期"做了明确定义。从病理生理机制来看,衰竭前期对应于急性损伤/急性失代偿、炎症因子风暴/免疫紊乱阶段。现简要介绍衰竭前期的实质内涵及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有待探索明确的问题。

  • 标签: 肝炎,乙型 肝衰竭 肝衰竭前期 肝硬化
  • 简介:摘要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临床症候群,短期病死率高。虽然目前国际上缺乏规范统一的衰竭前期诊断标准,但其概念的提出对于进一步提高衰竭的早期预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从病因学、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发病机制相关参数,对衰竭发生风险的预警指标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对衰竭早期诊断的认识,推动相关研究,从而进一步降低衰竭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肝功能衰竭 早期预警 病因学
  • 简介:摘要衰竭前期患者肝功能急剧恶化,存在发生衰竭的风险,病死率较高。现就衰竭前期概念,特别是衰竭前期发展为衰竭的预警研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加强临床医师对衰竭前期的重视,促进衰竭防治关口前移,提高衰竭救治成功率。

  • 标签: 治疗 肝衰竭 预警
  • 简介:摘要实习生认为衰竭的诊断内容繁琐,复杂,难以理解,容易混淆,尤其是合并胆道腹腔感染的诊断与已掌握的感染方面应有的医学知识不一致,理解更加困难,本文对衰竭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加以探讨。

  • 标签: 肝衰竭 实习教学 胆道感染
  • 简介:摘要总结了145例人工治疗衰竭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患者的心理护理,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密切观察血路及各压力指标的变化,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治疗中的不良反应,防止并发症。

  • 标签: 人工肝 肝衰竭 护理
  • 作者: 邬天舟 梁茜 李佳琪 李坦 杨玲玲 李江 辛娇娇 江静 石东燕 任可可 郝绍瑞 金林峰 叶萍 黄建荣 徐小微 高志良 段钟平 韩涛 王宇明 王宝菊 甘建和 冯婷婷 潘晨 陈永平 黄燕 谢青 蔺淑梅 陈新 辛绍杰 李兰娟 李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杭州 310003,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精准医学中心 318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杭州 310003;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精准医学中心 318000,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广州 5100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疑难肝病及人工肝中心 100069,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病科 300170,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重庆 400038,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武汉 43002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215006,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感染科,福州 350005,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325000,中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湘雅一院感染科,长沙 41001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 200025,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710061,浙江大学医学院药物生物技术研究所,杭州 310058;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精准医学中心 31800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北京 10003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衰竭(HBV-ACLF)前期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建立相应的预后评分模型。方法利用HBV-ACLF中国诊断标准研究(COSSH-ACLF)队列,回顾性分析725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障碍(HBV-ACHD)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90 d预后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后评分模型,并利用内部500例和外部390例HBV-ACHD患者进行验证。结果在725例HBV-ACHD患者中,男性为主(76.8%),96.8%患者有肝硬化基础,并发症以腹水(66.5%)多见,器官衰竭以凝血功能衰竭(4.1%)为主,90 d病死率为9.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出,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计数(WBC)、碱性磷酸酶(ALP)是HBV-ACHD患者90 d病死率的最佳预测指标,并建立评分模型COSSH-ACHDs = 0.75×ln(WBC)+ 0.57×ln(TBil)- 0.94×ln(ALP)+10,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显著高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ELD-Na、CTP及CLIF-C ADs(P < 0.05),500例内部随机选择组和390例外部验证组均验证了类似结果。结论HBV-ACHD患者是一组以肝硬化失代偿为主、合并少量器官衰竭的人群,其90 d病死率为9.2%,COSSH-ACHDs具有更高的预测HBV-ACHD患者90 d预后的效能,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 标签: 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 预后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有较多疾病会导致衰竭的发生,主要是肝脏受到严重损伤后,其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出现相关功能的障碍,如排泄、合成、解毒和生物转化等功能等,导致多种临床症状表现发生,如腹水、凝血机制障碍和性脑病、黄疸等。衰竭的类型较多,有急性、亚急性、慢性等,所以此类患者的病情十分复杂且多变,极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护理难度较大。因此对衰竭的护理加强分析就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衰竭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衰竭患者接受人工治疗的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 30例重型肝炎和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在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行人工血浆置换或血液吸附治疗,分析人工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护理难点。结果 护理上着重加强对血管通路、患者的心理和饮食等方面的护理。结论 良好的护理能够保证人工血液净化治疗的顺利完成并减少并发症,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人工肝 肝衰竭 护理 血液净化
  • 简介:目的应用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CAPS)治疗衰竭患者,并与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进行比较,观察CAPS治疗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3例衰竭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18例行CAPS治疗,15例行MARS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CAPS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由579.6±136.3μmol/L降至473.3±96.3μmol/L(P〈0.05)、肌酐由247.8±154.5μmol/L降至180.8±119.8μmol/L(P〈0.05);CAPS治疗组与MARS治疗组患者痊愈好转率分别为55.5%和53.3%(P〉0.05)。结论CAPS能清除毒素,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其治疗衰竭的疗效肯定,CAPS具有较优良的性能价格比,适合于我国的国情,值得进一步探讨、应用。

  • 标签: 肝衰竭 连续白蛋白净化系统 人工肝 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来源于中国14家三甲医院合计4 000余例的前瞻性慢性肝病急性加重患者队列对目前的慢加急衰竭前期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验证。同时基于上述队列获取的循证医学证据提出了三种寻找ACLF早期阶段的思路。

  • 标签: 肝衰竭,慢加急性 肝衰竭前期 黄金干预窗口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衰竭人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2020年1-6月我院收治的3例人工治疗衰竭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开展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评估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3例患者完全治愈出院,未出现任何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衰竭行人工治疗过程中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 标签: 肝衰竭 人工肝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血浆置换治疗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6月11月我科收治的衰竭患者45例为观察组,收集同期我科收治的衰竭患者4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术。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ALT、TBil、Alb、CHO)、凝血功能(PTA)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TBil低于治疗前(P<0.05),Alb、CHO、PTA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工血浆置换治疗衰竭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治疗疗效。

  • 标签: 人工肝 血浆置换 肝衰竭
  • 简介:【摘要】 总结了一例患者怀疑结核药物所致急性衰竭性脑病,运用人工技术诊治的过程与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密切观察血路及各压力指标的变化,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处理治疗中的不良反应,防止并发症。该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神志有所好转,后家属要求自动出院,告知风险后予签字办理出院。

  • 标签: 人工肝 急性肝衰竭 结核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