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国有企业的改革集中在降低国有经济比重和改善公司治理两方面上。从所有权机构及职责和所有权管理框架来看,一些好的经验具有借鉴意义,如:所有权机构主要行使股东职责,有明确的所有权政策,董事会独立性强并承担全部经营责任,具有规范的报告制度和较高的信息披露,国有企业目标和治理采用资本模式或经营模式的效果较好,国有企业的目标应明确、简洁、公开。

  • 标签: 国家股东行为 国有企业 经营模式 公司治理机制 市场竞争 信息披露制度
  • 简介:【摘要】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流通双轨制”的特殊股权结构出发,通过分析“流通双轨制”下控股股东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融资、经营、分配及重组的影响,指出就实质而言,上市公司的所有重大决策都体现的是控股股东的意志,表现为控股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上市公司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 标签: 上市公司独立性 控股股东 股东行为
  • 简介:公司治理的研究大多把“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当成是一个基本的命题,相应地,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也就成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但本文的分析则表明,股权高度分散和“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所有权与控制权部分分离”更可能是现代公司所有权安排的主要特征;与之相对应,公司治理问题的核心应该是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就我国上市公司而言,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二是控股股东与其最终委托人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 标签: 股权结构 股东行为 公司治理 所有权 控制权 委托-代理关系
  • 简介:本文以2003-2009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配对检验和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与会计稳健性“有效需求不足假说”和“利益侵占假说”。研究发现:(1)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比率越高的组,会计稳健性越小,即或有控股样本公司会计稳健性高于相对控股组样本公司,而相对控股样本组公司又高于绝对控股组样本公司;(2)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程度越大,会计稳健性越低;(3)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性质的公司会计稳健性高于民营性质的公司。本文的研究深化了我们对新兴市场国家制度环境下会计稳健性理解,同时对进一步规范会计稳健性相关的制度安排和监管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政策意义。

  • 标签: 终极控股股东 会计稳健性 两权分离
  • 简介:通过研究股东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分析我国公司治理,包括采用二级市场的股权投资操作、行使投票权、诉讼权、私下协商或者公开表态、递交提案等形式。公司治理需要内部组织架构完整,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通过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外部需要借助消费者或者投资者、媒体和公众监督,完善企业管理;企业要避免人治风险,还需法律制度进行规范和引导。

  • 标签: 公司治理 股权投资 投票权 股东行为
  • 简介:⑧尽管现实中也有一些机构对上市公司进行利润预测,《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是没有

  • 标签: 上市公司股东 完备性 性股东
  • 简介:三、中国上市公司股东投票权非完备对大股东选择的影响 ,中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其投票权是不完备的,二、中国上市公司股东投票权的非完备性

  • 标签: 上市公司股东 完备性 性股东
  • 简介:机构选择投机得净收益9,首先我们来分析股市投资者(中小股东)的目标函数,揭示出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行为选择

  • 标签: 上市公司股东 完备性 性股东
  • 简介:只有两权同时具备的投票权才是完备的,产生了中国上市公司股东投票权非完备性ⅱ,行为选择一、股东投票权完备性的标准与中国上市公司股东投票权的非完备性 

  • 标签: 上市公司股东 完备性 性股东
  • 简介:本文结合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研究了沪深两市限售股减持时的市场反应与限售股股东模式。研究发现:公告期内市场反应为负且成倒“U”型,即限售股股东选择了股价升降的周期性高点进行减持;公司基本面、市场状况对其CAR值有较大影响,而股东特征、减持状况对CAR值影响较小。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进一步发现:股东预期能否获得足够的控制权收益成为其选择是否减持和决定减持比例的关键因素,股东特征、减持状况对其有较大影响,而公司基本面、市场状况则影响较小。

  • 标签: 股权分置改革 市场反应 限售股股东行为
  • 简介:摘要:公司法解释三施行后,公司隐名股东的存在逐渐被法律条文固定认可。隐名股东能否越过名义股东直接向公司主张知情权,司法解释中对于该问题并没有明确允许或禁止,这里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的问题是隐名股东应如何认定;第二个层面的问题是隐名股东的身份若可确定,其应如何向公司主张知情权在内的股东权利。法院审理的隐名股东知情权诉讼案件中,从案件检索中看绝大多数案件对直接起诉要求行使知情权持否定态度,但需要注意的是隐名股东向公司直接要求行使股东知情权之前应首先确认其股东资格身份,且应注意区分驳回起诉和驳回诉讼请求的不同情形。

  • 标签: 隐名股东 实际出资人 股东知情权
  • 简介:众所周知,小股东在公司中处于弱势地位,其权益极易受到公司控股股东和公司经营者的侵害。随着投资日益大众化,以及大股东掏空与侵吞上市公司和小股东利益的事件层出不穷,少数股东权益保护已经成为国内外证券市场的一个共同话题。股东动主义.作为外部股东为维护自身利益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行动理念正日益兴起.对公司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股东动主义是相对消极投资而言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在出现公司经理层以及大股东侵吞公司以及小股东利益的时候,选择积极投资的股东会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用手投票”:而选择消极投资的股东只是简单地将股票卖掉,“用脚投票”。

  • 标签: 行动主义 “不” 小股东利益 股东权益保护 “用脚投票” 公司治理
  • 简介:本文以资产专用性理论为指导,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了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关联交易的正面效应。通过仁和与天目两家中国药业公司的对比分析得出,如果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进行了具有资产专用性的关联交易,根据资产专用性理论,捆绑效应可以抑制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如果具有资产专用性的关联交易不多,则可能不会对控股股东形成有效的约束力,进而控股股东便可能进行利益掏空。本文的结论对于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以及监管机构对关联交易的监管都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关联交易 控股股东行为 资产专用性 案例研究
  • 简介:元人张养浩一首《潼关怀古》久唱不衰,大凡喜欢古典诗文的人们都一定记得"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的句子。也许是由于这一首诗歌的力量,也许是由于潼关山川之形胜,潼关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探寻潼关,成为埋在我心底深处的一个梦想。今天,终于有了机会。于是一个人在游完华山之后,又兴致勃勃地向潼关进发。行进的途中正值天气晴朗、积雪融化之际。

  • 标签: 潼关怀古 古典诗文 天气晴朗 张养浩 杨震墓 日思夜想
  • 简介:本文研究了大股东的配股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大股东配股认购率高的公司和大股东配股认购率低的公司存在一系列显著的差异,大股东的配股决策考虑了企业未来的成长性,配股认购率高的公司成长率指标显著高于配股认购率低的公司。市场对大股东的配股行为能够作出解读,对于大股东配股认购率高的公司,市场能作出显著的正面反应,表达了市场对大股东积极参与配股公司发展的信心。从经济后果看,大股东认购率高的公司未来会计业绩明显好于大股东认购率低的公司的会计业绩。

  • 标签: 大股东 配股行为 经济后果 认购率 公司 会计业绩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应运而生,大量的上市公司对经济的蓬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的现象非常常见,因此在大股东掌握了实际控制权之后,很容易利用上市公司对自身进行利益输送。由于目前我国针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而且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不当,内部监管机构形同虚设,大股东采用各种违规手段掏空上市公司,例如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极其隐蔽的关联交易、违规担保等。恶劣的掏空行为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如何遏制大股东利用手中的控制权对企业进行掏空,降低利益相关者的损失,维持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本文选用欧浦为研究对象,在对文献整理的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控制权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进行案例分析及经验探讨。

  • 标签: 大股东 掏空行为 ST欧浦
  • 简介:春意盎然的五月,我们从黄河岸边来到了黄浦江畔,参加中组部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办的为期一个月的西部地区领导干部“西部大开发”专题研究班的学习。透过淡淡的薄雾,站在浦江岸边,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浓浓气息,体验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 标签: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西部大开发” 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 黄河岸边 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