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其中髋置换术后双动人工股骨脱位较为少见,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人工双动股骨特殊脱位及翻修术病案报告如下

  • 标签: 人工半髋 人工双动股骨头 特殊脱位 翻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15例髋关节脱位合并股骨脱位患者,根据Pikpin分型,Ⅰ型4例,Ⅱ型7例,Ⅲ型3例,Ⅳ型2例,应用手法复位及可吸收钉手术治疗。结果经6个月-5年随访,根据黄公怡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80.99%,其中1例出现股骨部分吸收。结论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骨折,根据骨折类型采取适当的治疗,防止股骨缺血坏死,常可达到满意效果。

  • 标签: 髋关节后脱位 股骨头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骨折的临床有效治疗方式,为日后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50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骨折病患,分为对照组25例(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两组,比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患,且观察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小,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用于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骨折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能够有效的改善病患的症状,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 标签: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 应用效果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髋关节后脱位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3例髋关节后脱位股骨骨折患者进行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根据不同类型选择相应的空心钉或重建钢板加以辅助固定,并对术后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23例患者中,2例失访,1例死亡,余20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5年,平均随访9.5个月.疗效评定标准参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评估髋关节功能的方法,本组患者中优6例,良9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为75%.结论可吸收螺钉是治疗股骨骨折的良好生物材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髋脱位 股骨骨折 可吸收螺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9例股骨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Pipkin分型,Ⅰ型4例,Ⅱ型8例,Ⅲ型3例,Ⅳ型4例.闭合复位后保守治疗1例,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15例,人工股骨置换2例,全髋置换1例.结果15例可吸收螺钉固定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7年,平均3年6个月.优8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6.7%.结论早期诊断,术前对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及固定,以及适当扩大切开复位指征,对股骨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极为重要.

  • 标签: 髋关节脱位 股骨头骨折 治疗
  • 作者: 蒋传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绵阳市人民医院蒋传勇股骨头坏死是临床慢性骨科疾病,是骨头血液循环受阻,引发头部骨质严重缺血,所以股骨头坏死又称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情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十分关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增强预防措施,防止此类疾病带来的危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溶通术治疗股骨缺血坏死的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从1998年3月至1999年12月介入溶通治疗股骨缺血坏死83例,135髋。对治疗前后疼痛、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进行评分比较,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各期患者疼痛、生活能力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Ⅱ、Ⅲ期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治疗前后评分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8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介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