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高血压血管损伤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2013年6月-2016年6月完善肾动脉造影检查并诊断为血管高血压的患者44例,部分患者完成了静脉取血、肾脏ECT检查,分析44例血管高血压患者的肾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特点。一级血管是指肾动脉主干,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是指叶间动脉、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等分支血管血管损伤定义为血管存在狭窄、闭塞、动脉瘤其中一种表现者。结果双侧血管损伤35例(79.55%),单侧血管损伤9例(20.45%);一级血管损伤或同时合并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损伤15例(34.09%),单纯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损伤29例(65.91%)。(1)肾动脉造影表现15例(34.09%)患者存在一级血管狭窄和(或)闭塞;35例(79.55%)患者存在二级血管狭窄和(或)闭塞改变,病变血管以叶间动脉(34例,77.3%)和(或)弓状动脉(14例,31.8%)受累最常见,小叶间动脉(4例,9.1%)受累相对较少;20例(45.45%)患者存在血管血管瘤形成,4例(9.09%)患者存在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节段狭窄和狭窄后扩张交替出现。(2)28例患者行双ECT检查(56个肾脏),38个(67.86%)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29.59±17.88)ml/min,38个(67.86%)肾脏血浆流量(ERPF)降低(150.42±90.06)ml/min。其中18例单纯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损伤患者双ECT示,24个(66.67%)肾脏肾小球滤过率降低(28.22±12.75)ml/min;25个(69.44%)肾脏血浆流量降低(149.13±67.14)ml/min。(3)36例患者行坐位素活性测定(5.97±3.86),29例(80.56%)患者坐位素活性增高。结论血管高血压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的损伤多累及弓状动脉和叶间动脉,多伴有狭窄、闭塞、微血管瘤形成,提示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的病变参与了血管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血管损伤 血管狭窄 血管闭塞 微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方法,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应用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类、新型素阻滞剂阿利吉仑、钙离子通道阻断剂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血压控制稳定,患者依从改善明显,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严格遵医嘱服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合理的选用药物和服药方法也很重要。

  • 标签: 肾血管 高血压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高血压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规范。方法对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出院健康指导。结果20例患者介入治疗后头晕,头疼等症状完全改善,患者可不服用降压药或减量,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患者术后无一例并发症,随访效果良好。结论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预防等相关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血管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肾血管性高血压 介入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肾动脉成形术(PTRA)治疗血管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7例血管高血压患者均在全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上完成操作.结果肾动脉DSA诊断,7例患者10条肾动脉受累,其中右支7条,左支3条,狭窄部位均在主干,共13处;病因有肌纤维结构发育不良3例、动脉粥样硬化3例、大动脉炎1例.球囊扩张治疗均获成功,成功率100%,术后4例血压降到正常,2例舒张压降到95~105mmHg,1例轻度下降.追踪复查12~18个月,5例无变化,1例血压再度升高,1例失访;所有患者未发生并发症.结论PTRA治疗血管高血压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创伤微小.病史5年以上者疗效差.

  • 标签: 肾血管性高血压 PTR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临床应用价值 肾动脉成形术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七芍降压片对血管高血压大鼠(RHR)血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二一夹(2K1C)法建立RHR模型。大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复方七芍降压片高剂量组、复方七芍降压片中剂量组、复方七芍降压片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利用尾袖法测大鼠血压,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结果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管高血压大鼠血压、血浆和心肌组织素、Ang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或p﹤0.05)。结论复方七芍降压片能有效降低血管高血压大鼠血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复方七芍降压片抑制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有关。

  • 标签: 复方七芍降压片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AS系统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血管高血压(RVH)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高度怀疑RVH的病人行肾动脉MSCTA检查初步诊断为肾动脉狭窄,同期行DSA检查确诊,通过比较两种图像资料,分析MSCTA在诊断RVH肾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动脉硬化斑块形态、数量等方面的准确率及应用价值。结果MSCTA图像在诊断RVH肾动脉狭窄的部位及动脉硬化斑块形态、数量上与DSA比较无差异,在狭窄程度判断上有1例与DSA不符合,二者总符合率为93.3%。结论MSCTA能无创有效地筛选与诊断RVH,可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基本替代有创的DSA,其所提供的图像诊断信息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尤其是术前评估和术后复查具有极大的帮助。

  • 标签: 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弹力多孔血管夹的研制及其在血管高血压犬中的应用。方法选用高纯硬度的304不锈钢片和线,经宁波线切割机和自动弹簧机分别加工成血管夹支撑架和弹簧,再组装,电解而制成含有1.0,1.3和1.6mm三个孔径的弹力血管夹。将血管夹用于缩窄7只beagle犬的双侧肾动脉;与5只假手术犬相对照,观察1年后两组犬血压、心、及颈动脉的差别。结果多孔弹力血管夹操作简单、方便,能将变异血管缩窄至理想的狭窄程度。在实验早期,连续有2只犬双侧肾动脉狭窄>80%后,4天内死亡,该方法被放弃。其余5只犬双侧肾动脉缩窄至70%~80%之间,均存活至术后1年。缩窄犬自第2月始血压升高并持续1年。成功建成血管高血压模型。假手术犬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应用本研究之弹力多孔血管夹成功建立了稳定的血管高血压犬模型;亦有望在猪、猴等其它大动物缩窄血管的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血管夹 肾血管性高血压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导致血管高血压引起的一过肺水肿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本文报告了3例肾动脉狭窄引起的一过肺水肿患者,观察疾病的临床特点,采用肾动脉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导致血管高血压引起的一过肺水肿。结果。肾动脉狭窄导致的血管高血压是引起的一过肺水肿的原因。3例。肾动脉狭窄引起的一过肺水肿患者中,2例是大动脉炎引起的肾动脉狭窄,l例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肾动脉狭窄。在这3例肾动脉狭窄患者中,有2例是双侧-肾动脉狭窄,有1例是单侧肾动脉狭窄。这3例患者反复发生一过肺水肿。介入治疗后,随访1年未再出现一过肺水肿。结论介入治疗是血管高血压导致一过肺水肿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 标签: 肾动脉狭窄 肾血管性高血压 一过性肺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动态显像(CRS)联合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对血管高血压(RV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52例被高度怀疑为RVH的患者[男33例,女19例,年龄(54.5±16.3)岁]的NCE-MRA、基础动态显像、CRS及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资料。以DSA提示肾动脉狭窄(RAS)率≥70%作为诊断RVH的标准,分析NCE-MRA、CRS及两者联合诊断RVH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NCE-MRA与DSA诊断RVH的一致采用Kappa检验,联合诊断与CRS单独诊断的效能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NCE-MRA与DSA诊断RVH的一致较好(Kappa=0.81,95% CI:0.62~0.96;P<0.01)。NCE-MRA诊断RVH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PPV及NPV分别为88.89%(24/27)、92.00%(23/25)、90.38%(47/52)、92.31%(24/26)及88.46%(23/26);CRS诊断RVH的相应效能指标分别为81.48%(22/27)、72.00%(18/25)、76.92%(40/52)、75.86%(22/29)及78.26%(18/23);NCE-MRA联合CRS的诊断效能指标分别为74.07%(20/27)、100%(25/25)、86.54%(45/52)、100%(20/20)和78.12%(25/32),与CRS单独诊断比较,联合诊断的特异性(P=0.01)、PPV(P=0.03)均提高。结论NCE-MRA及CRS是诊断RVH有效的初筛手段,且两者联合应用能较CRS单独检查明显提高RVH诊断的特异性及PPV。

  • 标签: 高血压,肾血管性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卡托普利 99m锝五乙酸盐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治疗血管高压血的近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22例不同病因(大动脉炎9例,纤维肌发育不良7例,动脉粥样硬化6例)的肾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PFRA术。术后造影观察即时技术成功指标并复查血压,血清肌酐水平判断PTRA的临床疗效。结果即时造影的技术成功率达95%(21/22)。术后100%的病人高血压得到改善,8例(36%)血压降至正常,14例(64%)血压状况得到改善。9例病人肾功能得到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以上资料提示PTRA术近期疗效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 肾血管性高血压治疗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血管高血压患儿并发4级静脉炎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发生4级静脉炎后予患儿制动,抬高患肢并予喜辽妥与50%硫酸镁交替使用减轻肿胀;根据FLACC疼痛量表的评分选择合适的方法缓解患儿疼痛,并用水胶体吸收渗出,修复创面并保持干燥;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无菌操作;建立表格护理记录单,详细记录患儿穿刺部位皮肤及肿胀情况。此外做好静脉炎的预防,通过选择粗直血流速度快的血管,避免关节和下肢的穿刺,加强巡视,加强与医生家长的沟通。患儿经过8天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给予相应的静脉护理,静脉炎症状好转,血压维持稳定,顺利出院予外院行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儿童肾血管性高血压 静脉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动脉纤维肌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FMD)致血管高血压(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RV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8例肾动脉FMD并RV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肾动脉CTA示40支肾动脉受累,其中多灶型狭窄6支,局灶型狭窄34支。33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2例患者接受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1例患者合并肾动脉瘤行肾动脉支架置入辅以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术后平均收缩压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9.79±17.63)mmHg比(178.52±28.63)mmHg,t=-11.42,P<0.001]。中位随访时间35.5个月,4例患者出现肾动脉再狭窄而接受再干预治疗。结论对于肾动脉FMD合并RVH患者,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安全、有效,尤其是局灶型狭窄病变患者,早中期效果良好。

  • 标签: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肾动脉 高血压 经皮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药物涂层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浆前列环素、内皮素与舒张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舒张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舒张心力衰竭组38例和心功能正常组2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浆前列环素和内皮素水平,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患者的血浆前列环素、内皮素与舒张心力衰竭的关系。结果舒张心力衰竭组患者血的浆前列环素、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吸烟、异常SBP、高水平TC、高水平前列环素和内皮素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舒张心力衰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列环素和内皮素水平异常是引起高血压患者出现舒张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ARAS高血压患者应用肾动脉介入治疗后明显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降低急性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 标签: 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肾血管性高血压 诊断与治疗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动脉狭窄可引起皮质灌注不足,激活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导致持续血压升高,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我国发病率约占高血压人口的0.38%。肾动脉成形术(PTRA)及血管内支架(stent)植入术是治疗肾动脉狭窄安全可靠的方法。我科自2000年1月2009年6月成功地进行了肾动脉球囊扩张血管内支架置入术62例,术后疗效均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支架置入术
  • 简介:目的观察金线莲提取物ARL对血管高血压大鼠(RHR)血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1)和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二一夹法制作RHR模型。ARL灌胃给药15d,给药后第5、10、15天以大鼠尾动脉测压法测量清醒RHR收缩压及心率。给药第15天末处死动物取血,放射免疫法测AngⅡ、ET-1浓度,硝酸还原酶法、生物化学法分别测定血清NO、NOS浓度。结果ARL灌胃给药5d后,RHR的血压和心率较给药前明显降低。ARL给药15d后,RHR血清NO、NOS的含量明显增加、血浆ET-1、AngⅡ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ARL对血管高血压大鼠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与降低ET-1、AngⅡ升高NO的含量有关。

  • 标签: 金线莲提取物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经皮肾动脉成形术(PTRA)治疗儿童血管高血压(RVH)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gov、Medline中关于PTRA治疗儿童RVH的文献,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19年3月,检索词为"儿童" "肾动脉狭窄" "血管高血压" "血管成形术" "介入治疗"及"pediatric" "children" "renal artery stenosis" "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 "angioplasty" "intervention"。对于PTRA的技术成功率、血压改善率、并发症与再狭窄率及PTRA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所有数据合并、异质与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检测均采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t和Open meta analyst软件。结果共纳入17项临床观察非对照研究,包含了384例接受PTRA的RVH患儿。PTRA技术成功率93.9%(95%CI 89.3%~97.5%),术后血压改善率68.4%(95%CI 57.2%~78.7%),其中治愈率为40.0%(95%CI 25.0%~55.8%)。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纤维肌发育不良、Takayasu动脉炎及神经纤维瘤Ⅰ型所致的RVH,PTRA术后血压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肾动脉分支狭窄者术后血压改善率明显低于单纯主干狭窄者(RR=1.659, 95%CI 1.023~2.689, P=0.040)。首次PTRA术后25.5%(95%CI 19.3%~32.2%)的患儿因再狭窄接受二次治疗。儿童PTRA的并发症为8.3%(95%CI 3.5%~14.4%)。关于术后血压改善率,纳入研究间具有异质;但Meta分析结果稳健,发表偏倚风险低(t=1.690, 95%CI -0.363~3.124, P=0.110)。结论Meta分析显示PTRA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儿童RVH的治疗手段,当合并肾动脉分支狭窄时临床疗效不佳。

  • 标签: 儿童 高血压,肾血管性 血管成形术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离体肾动脉扩张自体肾移植治疗肾动脉长段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例大动脉炎左肾动脉长段狭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离体左肾动脉扩张自体肾移植术的病史资料。结果手术成功,随访1年半,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无复发。结论离体肾动脉扩张自体肾移植可能是治疗肾动脉长段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动脉扩张 移植治疗 肾血管性高血压 离体肾 自体肾移植术 高血压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在缺血性损害时肾脏局部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Westerblooting法分别检测NO缺乏高血压损害大鼠血浆和肾脏的AngⅡ含量和AT1R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性损害时大鼠组织的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组织的AT1R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浆中的AngⅡ水平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在NO缺乏缺血性损害时存在AngⅡ及其AT1R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它们可参与肾脏损害的过程.

  • 标签: 肾损害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NO 高血压 肾组织
  • 简介: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高血压大鼠脑梗死后期梗死灶边缘区皮层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双双夹法复制高血压大鼠模型,再采用线栓法复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并设置假手术组,术后7d取梗死灶边缘区域脑皮层,提取RNA,经过荧光标记后与含5705个基因的oligo芯片进行杂交、扫描,采集图像,经数据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差异表达基因共197个(包括表达序列标签12个),其中表达上调174个,下调23个.12类功能分组的基因均有上调,下调的基因仅包括运输、转录调控、信号、应激反应、代谢和细胞粘附组的基因.12类功能分组中有17个差异表达基因尚未有文献报道与脑缺血/梗死相关.结论脑梗死后期基因表达仍然非常活跃,预示着损伤与修复的分子机制和可能的治疗靶点.

  • 标签: 脑梗死 肾性高血压 基因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