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肾脏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近30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无论是接受肾移植的病例数还是移植后存活率都有了很大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移植免疫学的发展和与之相关的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和应用。特别是1978年环孢素A(CsA)应用于临床以来,免疫抑制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肾移植的进步和提高了其临床效果。

  • 标签: 肾移植术后 免疫抑制剂 肿瘤 移植后存活率 临床效果 终末期肾病
  • 作者: 李林蔓 吕子成 冯浩 夏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上海 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上海 200127 上海市器官移植研究所,上海 200127 上海市器官移植与免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127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治疗肝细胞癌的最佳方法之一,移植肿瘤学理念的提出为肝细胞癌患者的全过程管理带来新的思路。在过去,手术成功率和围术期安全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随着肝细胞癌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推广,治疗的重心逐渐偏移到癌症治疗及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上。不同类型的患者肝移植的预后可能会有所不同,因而应对肝细胞癌肝移植的患者进行细化分层和差异化的治疗路径,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文将肝细胞癌肝移植患者分为符合移植标准的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复发的肝细胞癌和降期或新辅助治疗后的肝细胞癌患者。精细分层和分类管理是移植肿瘤学全过程管理的必然要求和必经路径。

  • 标签: 肝肿瘤 肿瘤移植 肝移植 肝细胞癌 分层管理 全过程管理
  • 简介:恶性肿瘤时有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故抗肿瘤药能否通过血脑屏障至关重要。其通过能力视该药脂溶性、离子化程度及与血浆蛋白结合程度而异。许多移植瘤颅内接种可以成活,异种动物肿瘤脑颅内接种的成活率也较高,因此颅内生长肿瘤是验证药物能否通过血脑屏障及进入颅内后有无生物活性的可靠依据。从脑移植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 标签: 小鼠肿瘤 动物肿瘤 血脑屏障 血浆蛋白结合 化疗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近年来,新治疗范式和全过程管理理念为肝肿瘤移植带来新机遇。移植肿瘤学、移植免疫学及合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融合发展,推动了肝肿瘤移植进入了新阶段。未来器官移植将以外科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学、细胞治疗、基因编辑、3D打印、智能影像和生物大数据等前沿、关键技术为切入点,推动移植诊疗方式和模式的改变。

  • 标签: 肝移植 肝肿瘤 移植肿瘤学 移植免疫学
  • 简介:摘要肺移植是治疗许多终末期肺部疾病的有效方法,肺部恶性肿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肺移植的禁忌证,目前多发病灶弥漫性腺癌已被纳入肺移植适应证。在针对慢性终末期肺部疾病的肺移植术前,应全面检查排除恶性肿瘤。如肺移植术中在摘除肺中意外发现恶性肿瘤,应仔细分期,评估患者预后。肺转移性肿瘤的肺移植仅有少量个案报道,目前不适合临床开展。

  • 标签:
  • 简介:1992~1996年我院行异体肾移植763例,术后发生恶性肿瘤7例,其中尿路肿瘤5例(膀胱肿瘤4例),本文就其病因学、临床治疗等进行探讨。认为肾移植术后大量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尤其是环孢素A(CsA)的应用,使“免疫监护系统”受到破坏,导致肿瘤的发生,提出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将CsA的用量减少至原量的1/4,彻底清除病灶的治疗原则。

  • 标签: 肾移植术 恶性肿瘤
  • 简介:<正>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55岁,10年前因药物中毒致双肾功能衰竭,行3年规律血液透析治疗后,于2003年于外院接受右侧肾移植术。术后应用环孢素A8mg/(kg·d)、硫唑嘌呤50mg/d及泼尼松20mg/d行免疫抑制治疗。4年前查体时发现自体右肾盂癌,并行右肾盂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右肾盂移行上皮乳头状癌。2个月前患者开始出现全程无痛性肉眼血

  • 标签: 肾移植术后 泌尿系恶性肿瘤 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抑制剂 肿瘤发生 移植肾
  • 简介:移植后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正常人群,并且在不同人种之间肿瘤的发病率和发病类型有明显的差异,国外报告以皮肤癌和淋巴细胞增殖紊乱疾病常见,国内则以泌尿系肿瘤为多。现将肾移植肿瘤的发病特点和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 标签: 肾移植 恶性肿瘤 发病率
  • 简介:摘要肠道菌群在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可提高抗癌效果,还可减轻相关毒副反应。粪菌移植(FMT)作为重建肠道菌群的重要方法,其治疗适应证已从肠道疾病(如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扩展到肠道外疾病。除了适应证的拓展,FMT领域在应用策略和粪菌制备上更加标准化、安全、可控。肠道菌群在肿瘤治疗中的有益作用促使微生态制剂迅速发展,但肠道菌群的复杂性、矛盾性和特异性又增加菌株制品研发的难度以及疗效和安全性的不确定。本文就粪菌移植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证据和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 标签: 粪菌移植 肠道菌群 肿瘤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正>国外报告肾移植后发生肿瘤的几率可高达7%[1],国内报道发生率为1.42%[2]。临床实践认为肾移植肿瘤主要有三方面来源:1肾移植后患者原发性肿瘤;2肾移植前自身已存在的肿瘤复发;3来源于供体肾脏的肿瘤。肾移植后原发性肿瘤的发生涉及很多因素,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及病例分析比较认为病因主要有:慢性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基因易感性、遗传、高龄等。

  • 标签: 发病机制 机制研究进展 肾移植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21年4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规律随访的成人肝脏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新发恶性肿瘤的类型和临床特征。共纳入601例成人肝移植受者,其中女性105例,男性496例,年龄(51.4±9.6)岁。以随访期间内是否合并新发恶性肿瘤将601例肝移植受者分为新发恶性肿瘤组(n=26)和非新发恶性肿瘤组(n=575)。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肝移植术前基础疾病、手术时间等临床资料。以门诊复查的方式随访。结果共有26例患者被诊断为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共计28例次(其中2例患者为2次发现不同的新发恶性肿瘤),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4.3%(26/601)。肝移植手术到诊断新发恶性肿瘤的中位时间为42(20,70)个月。肝移植术后1、3、5、10、15年新发恶性肿瘤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5%、2.0%、6.3%、21.0%、34.5%。在28例次新发恶性肿瘤中,消化系统肿瘤最多,共17例次(60.7%),其次是肺癌3例次(11.1%),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2例次(7.4%),宫颈癌、甲状腺癌、软腭癌、眼睑癌、喉癌和前列腺癌各1例次(3.7%)。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组的随访时间55.9(36.6,102.5)个月长于非新发恶性肿瘤组33.4(18.5,58.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患者的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3%、83.5%、49.8%,肝移植术后非新发恶性肿瘤者的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4.5%、77.7%、75.4%,二组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0.402,P=0.526)。结论肝移植术后患者新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4.3%,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高。新发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移植 肿瘤 胃肿瘤 结直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移植术前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评估预测受者肝癌复发与生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62例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前通过Cyttel法检测分析CTC,应用X-tile软件通过Kaplan-Meier法确定术前CTC最佳的截止值,并分析CTC与临床因素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生存曲线。结果确定术前CTC最佳临界值为3个/3.2 ml,将CTC≥3/3.2 mL设置为CTC阳性组,CTC<3个/3.2 ml设置为CTC阴性组;肝移植术前CTC阳性/阴性与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最大肿瘤直径、淋巴转移、肝移植标准、分化程度呈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法系发现术前CTC个数(HR:1.262,95%CI:1.069~1.489,P=0.006)、微血管侵犯(HR:2.657,95%CI:1.120~6.305,P=0.027)是肝癌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微血管侵犯(HR:3.738,95%CI:1.219-11.459,P=0.027)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总生存期唯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CTC阳性/阴性与肿瘤复发或转移(未复发、肝内复发与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0,P=0.020);术前CTC阴性、阳性患者在1年、2年、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90%、68.70%、58.90%和49.00%、29.40%、22.10%;术前CTC阴性、阳性患者在1年、2年、3年总生存率为85.50%、77.10%、69.79%和64.90%、47.20%、40.50%。术前CTC阴性的无瘤生存率曲线高于CTC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CTC阴性的总生存率曲线高于CTC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术前CTC检测对评估肝癌肝移植术后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应用前景。

  • 标签: 肝移植 肝细胞癌 循环肿瘤细胞 Cyttel检测法
  • 简介:摘要微移植是将化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细胞免疫疗法相结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种新型模式。其在尽可能保留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的基础上,采用造血干细胞微量植入,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避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微移植不同于传统allo-HSCT,不受患者年龄的限制,主要应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老年患者,能够促进其造血功能恢复,减少感染发生及提高总体生存(OS)率等。为了更好地将微移植应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笔者拟就微移植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不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优势和不足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疗法,过继 血液肿瘤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 微移植
  • 简介:目的观察肿瘤抑素慢病毒载体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株SMCC-772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当肿瘤直径达到0.3~0.5cm时分别在瘤周及瘤体内多点注射100μl磷酸盐缓冲液(PBS组)、5×109TU慢病毒绿色荧光蛋白(Lenti-GFP组)和5×109TU肿瘤抑素重组慢病毒(Lenti-Tum组)。观察3组的肿瘤体积变化,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法分别检测3组肿瘤组织中肿瘤抑素的mRNA和蛋白水平,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注射21天后,Lenti-Tum组的肿瘤体积为(702.1±143.7)mm3,小于PBS组的(1622.2±253.8)mm3和Lenti-GFP组的(1538.5±284.9)mm3(P〈0.05);Lenti-Tum组的抑瘤率为56.7%,显著高于Lenti-GFP组的5.2%(P〈0.05);Lenti-Tum组中肿瘤抑素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其他两组。Lenti-Tum组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0天,明显高于PBS组的58天和Lenti-GFP组的59天(P〈0.05)。结论肿瘤抑素经慢病毒转染能够明显抑制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延长荷瘤裸鼠的生存时间。

  • 标签: 肝癌 肿瘤抑素 慢病毒 血管生成 肿瘤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血液肿瘤患者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9月~2016年09月收治的血液肿瘤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针对所有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所有血液肿瘤患者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的移植总计成功率达到了93.00%;预计患者2年总生存率达到了61.00%;根据移植干细胞来源的不同,对2年生存率加以统计发现,同胞全合组达到了72.00%;亲缘间单倍体相合组达到了58.00%;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达到了39.00%;根据移植病种的不同对2年生存率进行统计,最终发现,表现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患者84.00%;表现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76.00%;表现出CML进展期的患者67.00%;表现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患者67.00%;表现出恶性淋巴瘤的患者51.00%;表现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51.00%;表现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29.00%;未表现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结论对于血液肿瘤患者,需要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分析,之后选择对应的移植适应证以及具体的移植手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最终显著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体巩膜移植术修补眼睑肿瘤切除后眼睑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20例眼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肿瘤切除后眼睑缺损修补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异体巩膜移植术修补眼睑缺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邻近皮瓣转移和自体唇黏膜移植修补眼睑缺损。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异体巩膜移植术修补眼睑肿瘤切除后眼睑缺损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眼睑形态和功能的恢复,同时兼具美容功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眼睑肿瘤 异体巩膜移植术 眼睑缺损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胆囊癌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PDX)模型,筛选胆囊癌相关突变基因,为胆囊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前模型和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取10例手术切除的胆囊癌新鲜组织建立裸鼠胆囊癌PDX模型。通过对其中两例PDX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Ki67免疫组化染色和全外显子测序(WES),比较其在组织结构和分子病理方面与原代供体肿瘤的生物学性状差异,高通量筛选肿瘤突变基因。结果胆囊癌PDX模型构建成功率为70%(7/10),PDX肿瘤组织与供体肿瘤的病理组织结构和生长特征基本相似;经WES测序的2例建模患者中,PDX模型有害突变基因与原代供体肿瘤相同率为71.4%(15/21)和65.2%(15/23),相同基因分别占模型有害突变的93.8%(15/16)和71.4%(15/21)。两例供体肿瘤与PDX模型肿瘤共同的突变基因包括TP53、ABCC4、AMPD1等22个;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最终筛选出可能与胆囊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TP53、ABCC4等10个基因。结论胆囊癌PDX模型可以有效替代胆囊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前研究,TP53、ABCC4等10个突变基因可能成为胆囊癌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 标签: 胆囊肿瘤 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模型 全外显子测序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方式,但肝移植术后发生的胆道狭窄,以及因肝细胞癌肝移植肿瘤的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本中心的临床实践,对肝移植术后的胆道狭窄及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治疗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胆道 肿瘤复发,局部 治疗
  • 简介:本组3例3级骨巨细胞瘤却采取肿瘤段骨-关节截除,肿瘤名称例数部 位手术治疗方  法骨愈合骨连接时间成骨肉瘤2股骨远端跟骨肿瘤段骨-半关节切除,治疗各类骨肿瘤病人53例

  • 标签: 低温骨关节 清除低温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