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孔道内镜下治疗固有肿瘤的疗效。方法运用双孔道胃镜治疗的原理和有关治疗方法,对临床17例固有肿瘤病例进行治疗,并进行治疗后评价。结果16例治疗效果良好,1例由于初期开展经验不足改为开腹手术。结论对于采用双孔道内镜治疗固有肿瘤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双孔道电子胃镜 胃固有肌层肿瘤 气腹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牙线辅助牵引法 EFTR治疗固有肿瘤患者的价值。 方法: 选择 78 例我院于 2016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固有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39 例,对照组给予内镜全切除术( EFTR ),治疗组给予 牙线辅助牵引法 EFTR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 治疗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44% ,对照组为 76.42% ,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牙线辅助牵引法EFTR治疗方法 价值显著。

  • 标签: 压线辅助牵引法 EFTR 胃底固有肌层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固有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发现的来源于固有肿瘤应用IT刀、HOOK刀进行ESD治疗。结果18例来源于固有肿瘤全部完整剥离,所有剥离病变全部得到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中出血量平均40ml,均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和止血夹成功止血,ESD穿孔发生率17%(3/18)。结论ESD是治疗固有肿瘤的有效方法,疗效可靠,不仅可以完整切除病变,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固有肌层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在固有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74例固有肿瘤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手术成功。观察组在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固有肿瘤比较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内镜 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胃固有肌层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悬吊式切开缝合法在固有肿瘤内镜全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完成的20例固有肿瘤EFTR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9例)采用悬吊式切开缝合法行EFTR治疗,对照组(11例)采用传统EFTR方法治疗。分析2组患者基线资料和围手术期资料。结果20例病例均成功完成EFTR治疗,观察组肿瘤大小10.0(7.5,21.0)mm,对照组肿瘤大小14.0(10.0,20.0)mm。观察组肿瘤切除时间(26.4±6.3)min,短于对照组的(35.5±11.4)min。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6.4±1.0)d,少于对照组的(7.7±1.5)d。2组均无迟发性出血和迟发性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EFTR治疗固有肿瘤过程中应用悬吊式切开缝合法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肿瘤 胃底 固有肌层肿瘤 内镜全层切除术 悬吊式切开缝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食管固有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科47例食管固有肿瘤患者行内镜下切除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评估、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胃肠减压的护理及健康宣教等。结果47例患者内镜下切除肿瘤顺利,无一例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固有肿瘤行内镜切除安全、有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 标签: 食管固有肌层肿瘤 内镜下切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直径<5cm固有间质瘤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与腹腔镜治疗情况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5月在我院和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固有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腹腔镜治疗方法,研究组应用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完整切除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进行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手术后通气通便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固有间质瘤患者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以使用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方法,疗效理想,能够作为腹腔镜治疗和部分外科手术的补充。

  • 标签: 胃固有肌层间质瘤 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 腹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平滑肿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平滑肿瘤患者55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位置、肿瘤分布。对55例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进行肿瘤楔形切除术的患者共38例,进行远端大部切除术的患者17例。结果对55例平滑肿瘤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有53例患者到随访结束仍存活,2例患者出现腹腔转移而死亡,存活时间或1.6年和2.2年。结论胃肠平滑肿瘤的手术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手术 胃平滑肌肿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本文对12例平滑肿瘤病人进行分析,认为平滑肿瘤较少见,有良、恶性的生物学行为,确诊率不高,主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平滑肌肉瘤比平滑肌瘤出血多见,且量大。诊断主要依靠纤维胃镜检查,X线钡餐、B超、超声胃镜、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CT等检查均有一定价值。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平滑肌肉瘤肝转移病灶可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

  • 标签: 胃平滑肌肿瘤 纤维胃镜 肝动脉插管化疗 栓塞治疗 急性出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治疗平滑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08年3月~2010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8例平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肿瘤种类等情况进行分析,且予以手术治疗。结果对21例为平滑肌瘤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有18例顺利完成手术,存活至今;有3例在三年内再次复发,对其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其累计存活时间大约是3.3年、3.4年3.2年。7例平滑肌肉瘤患者中,有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且生存到随访结束;术后三年之内,有1例患者死亡,其术后累计存活时间是2.1年。结论临床上可采取胃镜活检亦或者是术中冰冻切片手段,对肿瘤加以确诊,一经确诊后应积极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予以治疗,以提升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胃平滑肌肿瘤 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治疗平滑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8例平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肿瘤种类等情况进行分析,且予以手术治疗。结果对21例为平滑肌瘤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有18例顺利完成手术,存活至今;有3例在三年内再次复发,对其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其累计存活时间大约是3.3年、3.4年3.2年。7例平滑肌肉瘤患者中,有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且生存到随访结束;术后三年之内,有1例患者死亡,其术后累计存活时间是2.1年。结论临床上可采取胃镜活检亦或者是术中冰冻切片手段,对肿瘤加以确诊,一经确诊后应积极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予以治疗,以提升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胃平滑肌肿瘤 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整块剜除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患者,采用直出绿激光及水刀行整块剜除术治疗膀胱肿瘤。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来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整剜除肿瘤,手术时间平均13mm。术中出血少,无膀胱穿孔,无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膀胱冲洗2-6h,导尿管保留48h,随访3个月至1年,肿瘤无复发。结论整块剜除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肿瘤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的特点,并能保持肿瘤形态完整,有利于精确的病理学分期分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膀胱肿瘤 整块剜除术 绿激光 水刀 经尿道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平滑肿瘤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06年7月~2010年7月平滑肿瘤患者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仪器检查结果、肿瘤发生部位和肿瘤类型进行观察。本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结果本组25例患者术后均随访。5例平滑肌肉瘤患者中,1例患者因腹腔出现广泛种植转移而死亡,术后存活时间为1.6年,1例患者术后发生肝脏转移行肿物切除,此类患者累计存活时间为3.4年,其余3例患者术后存活至今(1例术后1.5年,1例术后2.1年,1例术后2.3年)。20例平滑肌瘤手术治疗后随访,19例患者存活至今,1例患者3年后复发,行远端大部分切除确诊为平滑肌肉瘤,累计存活时间为3.5年。结论平滑肿瘤在诊断过程中可利用胃镜活检和术中冰冻切片,有助于快速确诊肿瘤性质,一旦确诊要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时要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有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胃平滑肌肿瘤 手术治疗
  • 作者: 张军艳 王碧 王晓丽 晋琅 王明明 陈丽 郝锋利 刘永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监测中心,西安 710032(现在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53003)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监测中心,西安 710032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53003 ,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西安 710068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 712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固有阵挛(propriospinal myoclonus, PSM)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对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监测中心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例脊髓固有阵挛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进行分析并随访。4例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14年国际睡眠障碍分类制定的PSM诊断标准。结果4例患者中3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43~55岁,病程8个月至3年,随访时间3个月至1年。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发作性颈部、躯干或肢体的抽搐或抖动,持续时间短,发作频繁。患者均接受24 h视频脑电图监测,发作期均无痫样放电,发作期同步肌电图可见三角、股四头或腹直电爆发。对4例患者均给予氯硝西泮治疗,3例患者效果显著,1例患者效果不佳。结论PSM临床表现与痫性发作类似,发作期无痫样发电,仅可见电爆发。多数患者对氯硝西泮效果显著。

  • 标签: 脊髓 肌阵挛 脑电描记术 肌电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或机器人下胃壁浆环周切开+黏膜切割闭合技术在特殊部位间叶源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行腹腔镜或机器人下胃壁浆环周切开+黏膜切割闭合手术治疗的18例特殊部位间叶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7例行机器人手术,11例行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肿瘤位于贲门8例,体小弯4例,胃窦6例;肿瘤生长方式为内生型11例,哑铃型7例。平均手术时间(99±29)min,术中出血量(10±5)ml,术后进流食时间(2.0±1.0)d,术后住院时间(4.9±1.2)d。术后病理检查示间质瘤11例,平滑肌瘤5例,神经鞘瘤2例,切缘均为阴性,肿瘤平均直径为(4.7±1.4)cm。中位随访时间16.5个月,无肿瘤复发、转移征象。结论腹腔镜或机器人下胃壁浆环周切开+黏膜切割闭合手术治疗特殊部位间叶源性肿瘤安全可行。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机器人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全切除术(endoscopicfull-thicknessresection,EFR)治疗底黏膜下肿瘤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48例底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FR术,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FR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69.2±5.32)min。共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发生术中出血、1例发生气腹、1例出现术后发热,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所有并发症均经内镜及内科治疗成功处理。经过术后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日为(6.0±0.52)d。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残留及复发。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是EFR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胃黏膜下肿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