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单孔胸腔镜与传统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肺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单孔组与传统组。每组15例。单孔组实施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传统组实施传统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结果 单孔组术后第1天引流量、手术时长、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胸腔积液,单孔组皮下气肿发生率为6.67%,感染发生率为0,与传统组的13.33%、6.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部疾病患者实施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与传统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相比更具优势,术后引流量大大减少,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缩短,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胸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对比发生者和未发生者一般资料,为制定胸部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结果本组患者中,肺部感染率为17.00%,其中发生者中年龄>60岁、吸烟、合并慢性病、手术时间>4h、术中出血量>700ml和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者构成比均远高于未发生者,两样本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需要针对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控制肺部感染率。

  • 标签: 胸部创伤 微创手术 肺部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观察改良前外侧切口和常规标准后外侧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从而评价改良前外侧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在2005年6月这2013年6月之间采用改良前外侧切口的胸部手术共120例,并与同期使用常规胸部手术切口标准后外侧切口的118例胸部手术进行比较。将使用改良前外侧切口的120定为观察组,则使用常规胸部手术切口标准后外侧切口的118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0.0±15.0)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0±1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手术切口为(13.0±2.0)c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0.0±5.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30.0±15.0)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0±2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9.0±1.0)d,明显低于对照组(11.0±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为(5.1±2.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前外侧切口相较于常规标准后外侧切口在应用于胸部手术中的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天数短和术后疼痛小等优点值得在胸部手术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 胸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3D胸腔镜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采取KARLSTORZ3D胸腔镜系统进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胸管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31到236min,肺局部切除术、纵隔手术、肺叶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4min、75min、50min,肺局部切除术、纵隔手术、肺部手术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1ml、45ml、53ml,肺局部切除术、纵隔手术、肺部手术的平均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为2.0d、1.6d、4.1d,肺局部切除术、纵隔手术、肺部手术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4.7d、4.2d、6.1d。结论3D胸腔镜系统不仅能够保持的特点,还能使手术视野高清立体,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使用范围。

  • 标签: 3D胸腔镜 微创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胸部手术中应用3D胸腔镜系统的实践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80例在我院应用3D胸腔镜系完成胸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相关指标,评价3D胸腔镜系统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用时(138.0±15.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0.3±10.5)mL,术后胸腔平均引流时间(2.5±0.5)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0±2.0)d,术后回访3个月,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及病情的复发、转移。结论将3D胸腔镜系统应用在胸部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3D胸腔镜系统 胸部微创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胸部创伤患者中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部创伤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以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以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部创伤患者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的疼痛感,并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微创手术 胸部创伤
  • 简介:摘要近30年来,随着能量平台、器械平台、显像平台三大手术平台的发展,外科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以结直肠癌手术为例,手术方式的五要素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手术入路经历了"从大到小"的过程;切除范围从单纯肠段切除到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再到注重保留器官功能的手术;随着对正常淋巴引流方向和肿瘤淋巴转移特点的认知,淋巴结清扫愈趋规范;消化道重建从手工缝合到全腔镜下吻合,再到功能性吻合概念的提出;标本取出从经腹壁大切口,到腹腔镜小切口,再到经自然腔道。这些术式的演变都依赖于技术平台与设备的进步及对新理念的认知。未来平台一定是为保障最优化术式顺利实施为方向,平台更为安全化、一体化、多功能化、智能化;未来创术式一定是以追求患者最大获益为目标,术式更为科学化、功能化、舒适化、多样化;而术式的革新又推动了平台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 标签: 微创手术平台 微创手术方式 结直肠肿瘤
  • 简介:柯大夫:我几个月前在工作的时候不慎摔伤了,到医院检查是胸椎骨折,因为是算工伤,所以我听从了医生的建议作了手术,植入了内固定装置。现在恢复得差不多了,但我还有两个疑问:传统手术手术疗效也一样吗?在体内的内固定装置有没有危险,需要取出来吗?

  • 标签: 微创手术 传统手术 内固定装置 VS 胸椎骨折 医院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具有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在妇产科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21世纪妇产科临床诊治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从妇产科手术的发展入手,分析妇产科手术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妇产科 微创手术
  • 简介:目的为了寻找一种治疗腋臭的根治性疗法。方法采用改良手术方式。结果63例腋臭患者采用改良手术治疗均一次治愈,无复发,无感染或皮下血肿形成。结论改良手术治疗腋臭治愈率100%,疗效非常满意。

  • 标签: 腋臭 微创手术 改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促使很多传统的开放性手术逐渐被的方式所取代。自1996年Gagner在内镜下进行了第一例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又有更多的其他内镜技术及手术方法被应用于甲状旁腺的手术。传统的颈部双侧甲状旁腺探查手术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减少,术后不留瘢痕或仅留下微不足道瘢痕的手术已经成为趋势。

  • 标签: 甲状旁腺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优缺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对2010至2014年实施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病变的1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口全部甲级愈合,手术时间80至120分钟。出血10至25毫升。未出现副损伤。结论腔镜手术,将切口设置在隐蔽部位,可被衣物遮挡且切口小,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符合患者的社会心理要求。术后颈部活动良好,手术部位解剖清晰,避免对女性乳腺的损伤等。

  • 标签: 腔镜 甲状腺 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治疗腋臭的效果,总结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采用肿胀麻醉下腋窝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患者54例,均采取在局部肿胀麻醉下行1.0cm长切口,用剪刀锐性分离腋毛区皮肤与皮下脂肪层,切断大汗腺导管及破坏汗腺组织,并加压包扎,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54例病例中,53例腋下臭味完全消失而治愈,1例遗有轻度异味。结论小切口治疗腋臭,具有疗效肯定,创伤小,恢复快,愈合后不留明显瘢痕的优点,可作为腋臭治疗首选术式。

  • 标签: 微创小切口肿胀麻醉大汗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