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5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分为经皮穿刺静脉组和锁骨下静脉组,观察两种手术径路安置起搏器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起搏器植入术,静脉组穿刺曝光时间长,但成功率高,电极操作时间短,并发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穿刺时间、手术时间、电极参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途径较锁骨下静脉途径能避免锁骨挤压综合征发生,并发症少,是安全、可靠、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实施静脉穿刺置管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比较组,两组采用不同的穿刺置管术,比较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6.7%、6.7%,显著优于比较组的86.7%、2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超引导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成功率高,穿刺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B超引导 静脉穿刺置管术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静脉置入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并发症处理。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的50例经静脉植入输液港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超声引导下经静脉置入输液港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8%(49/50):手术时间(26±4)min。穿刺次数≤2次为96%(48/50)。术中常见并发症包括气胸发生率为0%(0/50)和误穿动脉发生率为4%(2/50),导管异位发生率为2%(1/50),术中出血2%(1/50)。术后远期并发症包括夹闭综合征发生率0%(0/50),血栓发生率2%(1/50),感染发生率为2%(1/50),导管脱落发生率0%(0/50)。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临床需长期静脉输液的常用技术,经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植入为一项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的技术,有利于临床的开展。

  • 标签: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腋静脉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经静脉穿刺应用螺旋电极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方法对15例经静脉穿刺应用螺旋电极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手术满意,未出现电极脱位、囊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静脉穿刺安全性高,螺旋电极易于固定,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床活动,患者舒适度高,利于康复。

  • 标签: 腋静脉穿刺 螺旋电极 心脏起搏器 护理
  • 简介: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的地下室选择合适的顶板结构体系会对工程的造价造成一定的影响,设计的关键点在于怎样来选择合适的构成体系。在建筑地下室工程中,加大板结构以其优越性在顶板结构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就结合实例对建筑地下室顶板加大板结构设计展开分析探讨。

  • 标签: 建筑地下室 顶板结构设计 加腋大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定量病理技术对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到我院接受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治疗的100例病人,采用定量病理技术和Feulgen染色技术,结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核面积、核周长、DNA指数、核最大直径、核最小直径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定量病理技术结合有效统计方法,是判断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治疗预后效果有效手段之一。

  • 标签: 定量病理技术 乳腺癌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超声引导的肌间沟联合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列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使用超声引导的肌间沟联合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完全阻滞的概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高达100.0%,显著高于单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于相关神经痛觉阻滞的效果显著,且麻醉效果理想,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 肌间沟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并研究B超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选于我院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0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A、B、C3组,每组患者100例,A组患者选择采用0.9%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B组患者选择采用0.6%的加磺酸罗哌卡因进行,C组患者选择0.45%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研究调查可以看出,从麻醉效果方面,三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对比麻醉的不良反应,可以看出C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低于A组和B组两组患者,P<0.05。结论在进行B超引导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小浓度的麻醉药物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不会对麻醉效果产生影响。

  • 标签: B超引导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赋分诊断(HER-2、ER和PR)三阴性乳腺癌(TNBC)并淋巴结转移(ALN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经CDU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6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的)检测结果(将其)分为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组。对比分析两组乳腺癌的CDU征象,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DU赋分诊断与TNBC的相关性。将CDU描述性指标纳入赋分(0-15分),赋分〉10分者为NTNBC,8-10分为疑似TNBC,〈8分为倾向TNBC。结果:本组乳腺癌CDU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为90.96%(785/863),删除不能确定乳腺肿块性质78例(9.04%)。NBC组(105例)与NTNBC组(680例),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48.57%vs10.70%)、最大径〉5.0cm(21.90%vs15.30%)、无微钙化灶(87.62%vs74.12%)、境界清楚(56.19%vs41.47%)、边缘无毛刺征(74.29%vs41.62%)、周边无高回声晕环(74.29%vs46.76%)、后方回声无衰减(72.38%vs46.76%)、ALNM(61.90%vs37.35%)等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肿块数目、纵横径比、回声程度、回声分布和血流分级等则无明显差异(P〉0.05)。CDU赋分〉10分为NTNBC与病理符合率93.93%(680/724);8-10分疑似诊断TNBC符合率11.51%(16/139);〈8分倾向诊断TNBC符合率64.03%(89/139),TNBC总诊断符合率为75.54%(105/139)。在CDU诊断785例乳腺癌中,ALN肿大319例(40.64%),其中TNBC组61.90%(65/105),NTNBC组37.35%(254/680)。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无毛刺征、周边无高回声晕环、后方回声无衰减和ALNM等与TNBC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貌似良性肿块并淋巴结肿大,CDU赋分〈8分,同时年龄≤50岁或未绝经,或有乳腺癌家族易感史者,可作为CDU诊断TNBC并ALNM重要�

  • 标签: 受体/雌激素 孕酮 人表皮生长因子-2 乳腺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赋分诊断
  • 简介:静脉受压综合征(iliacveincompressionsyndrome,IVCS)又称为May—Thurner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是指髂静脉被从其前面跨过的右髂动脉压迫,导致静脉管腔内粘连、管腔狭窄或闭塞等改变,引起髂静脉血流受阻、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1]。

  • 标签: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静脉长度 COCKETT综合征 支架 静脉回流障碍 动脉压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静脉输液规范的效果。方法通过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干预,以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为牵引,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施静脉输液规范管理,降低了静脉输液中的不规范的行为,实施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干预能够降低静脉输液风险,提升静脉输液安全性,从而降低护理风险。

  • 标签: 静脉输液 护理安全管理 输液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间沟联合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1组24例,对照2组24例。观察组患者行肌间沟联合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1组患者行单纯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2组患者行单纯的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评价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统计患者的麻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的优良率为91.66%,对照1组为75%,对照2组为79.16%,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的优良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均<0.05),平均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均<0.05)。结论肌间沟联合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上肢手术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肌间沟麻醉 腋路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术的患者63例,记录63例患者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术时的置管成功率,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63例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术时,60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3例患者两次置管成功;并且63例患者进行手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静脉炎不良反应,1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不良反应,1例患者发生导管堵塞不良反应。结论在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术的患者中实施相关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胸部恶性肿瘤 上腔静脉 综合症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90例静脉输液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静脉预防知识评分、静脉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环境(8.98±1.23)分、护理技术(9.32±1.25)分、健康教育(9.66±1.25)分、服务态度(8.97±1.65)分、护理效果评分(9.55±1.46)分及静脉预防知识评分(26.98±2.36)分均高于对照组(5.36±1.23)、(6.68±1.45)、(7.23±1.45)、(6.98±1.45)、(7.23±1.14)、(18.32±1.25)分,静脉炎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静脉输液 静脉炎
  • 简介:患者,女性,67岁。因"左下肢沉重、酸胀5年,加重15天"于2016年4月4日入院。5年前因左下肢沉重、肿胀在外院诊断为"左下肢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fistula,AVF)",给予"髂动脉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症状好转。2年前出现症状加重,再次给予栓塞治疗后症状缓解。15天前患者下肢沉重、肿胀再次加重,收治于我院。既往8年前因"左侧股骨颈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左下肢肿胀,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具体病情及治疗不详。

  • 标签: 动静脉瘘 髂动脉支架植入 左侧股骨颈 术后症状 深静脉血栓形成 髂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浅静脉手术对下肢静脉曲张展开治疗后深静脉瓣膜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将相应的临床意义进行总结。方法依据手术方式,分64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2组,33例经高位大隐静脉结扎后以激光能力对其主干、小腿曲张的侧支进行闭合为A组,31例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分段剥脱术展开治疗为B组,对照两组深静脉瓣膜功能。结果A、B两组治疗后反流时间、深静脉管径都比治疗前低P<0.05,组间对比则未见显著差异,两组瓣膜关闭功能对比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都可对深静脉的瓣膜功能进行改善,下肢静脉曲张行早期手术可使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发生得以延缓。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浅静脉手术 深静脉瓣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