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治疗方法。得出结论椎间盘造影是目前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可靠方法;前路或后路椎间盘切除结合内固定融合术与经皮射频消融术比较在改善患者疼痛与功能方面有一定优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草灸法治疗寒湿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用三草灸法治疗。结果治愈43例,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结论三草灸法治疗寒湿腰痛疗效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学习祖国中医中药,对产后因肝肾亏虚,以及气虚、血虚、经脉受寒所至临床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将20例妇科产后腰痛患者,按照中医学基础理论分型进行辩证治疗,证属于肝肾亏虚,气虚、血虚以及经脉受寒的患者,其治疗方法分别是肝肾亏虚的治疗当以滋补肝肾,调补气血的治疗方法;证属气虚与血虚以及脉络感寒的患者,治疗当以补气益气,养血温经,通络散寒止痛之法治疗。结果通过临床辨证论治,总有效率为95%。结论笔者通过临床中医中药的临床灵活运用,合理用药,对那些临床产后腰痛等较为疑难病症,发挥中医中药的特长,发掘未能发现祖国伟大医学宝库,使它能为人类造福,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肾俞配合超短波治疗腰痛疗效观察。方法取双侧肾俞,常规消毒。选用3-5寸28号毫针,于第二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进针,深刺1.5-2寸左右。采用上海产80型超短波治疗治疗,10天为一疗程。结果经1-3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94.2%。结论针刺肾俞配合超短波治疗腰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肾俞超短波腰痛
  • 简介: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骶髂关节病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因腰椎退变性滑脱、腰椎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曾行后路减压、后外侧或椎体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2—72个月(平均42.6个月)出现新的难治性持续性下腰痛症状的病例。本研究运用骶髂关节内封闭进行诊断性治疗。阳性标准:疼痛缓解≥75%,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阳性12例(28.57%),是否融合L5/S1、术后疼痛缓解期是否≥3个月与诊断阳性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融合术后下腰痛部分可能是由骶髂关节病变引起的,L5/S1融合可能促进骶髂关节发生退变。症状以下腰痛症状为主者,手术应慎重。

  • 标签: 腰椎 脊柱疾病 脊柱融合术 腰痛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治疗中应用中医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35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接受1个疗程针刺治疗的同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进行为期8个月的健康管理,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配合门诊健康宣教,健康管理完成后对两组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JOA评分提高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价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健康管理配合传统针刺疗法对于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满意。

  • 标签: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中医健康管理 针刺
  • 简介: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以椎间盘内部结构及功能紊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主要表现腰部疼痛且反复发作,部分有下肢放射痛,严重影响身心健康。2008年2月~2011年2月我院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5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腰痛 椎间盘源性 射频热凝 臭氧消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引起慢性下腰痛的主要原因,它是由椎间盘自身内部结构的变化引起的腰痛,椎间盘外部结构是正常的。对于大多数患者,非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方法,对于慢性失能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通过非手术治疗无效,应考虑外科治疗。微创治疗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对其概念、分型、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椎间盘 腰痛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方法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2例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中频治疗治疗组加用银质针导热疗法。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周进行目测类比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结果治疗组VAS评分及ODI评分较对照组有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显著。

  • 标签: 非特异性腰痛物理疗法针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舟桥作业手腰痛患者的疗效。方法407例舟桥作业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超短波,传统中医按摩和运动疗法,对照组仅采用超短波、传统中医按摩治疗。结果两组经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Oswcsty积分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早期运动疗法对舟桥作业手腰痛患者有明显疗效并能有效防止复发。

  • 标签: 运动疗法 舟桥作业手 腰痛
  • 简介:摘要“闪腰”腰痛症是因腰部受损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脉郁滞不通而痛。采用承浆、后溪、委中穴针刺治疗。能行气活血,疏通经脉,从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

  • 标签: 闪腰 腰痛 针刺疗法 承浆穴 后溪穴 委中穴
  • 简介:腰酸腰痛是很多老年“糖友”的常见症状。腰部可谓人体的“中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腰部不适会让人觉得全身疲累、没有精神。有些患者朋友甚至清晨一醒来就出现腰部板硬感,很长时间缓不过劲来。临床上有很多疾病会导致腰酸腰痛,有些需要手术治疗,有些通过保守治疗就可缓解症状。其中推拿按摩是常用的、疗效不错的保守治疗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自我保健 腰痛 常见症状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龙马腰痛胶囊组方中地龙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按照薄层色谱法将龙马腰痛胶囊与地龙对照药材、亮氨酸对照品、地龙阴性对照品、全蝎对照药材、蜈蚣对照药材进行比较鉴别。结果亮氨酸对照品实验中全蝎、蜈蚣均对地龙成分存在着干扰;地龙对照药材实验中全蝎对地龙存在干扰,蜈蚣无干扰。结论龙马腰痛胶囊因含地龙、蜈蚣、全蝎三种成分,亮氨酸对照品实验和地龙对照药材实验均不能对地龙进行有效鉴别。

  • 标签: 龙马腰痛胶囊 薄层色谱法 地龙 全蝎 蜈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经皮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从2010年11月到2011年12月,我们收治了12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28岁~53岁,平均41.7岁。病史1~8年,平均3.2年。术前腰痛VAS评分为术前6.54±0.87分,均采用经皮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随访时间3个月~12个月,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l2个月时进行腰痛VAS评分,术后12个月随访按照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标准(JOA分数)评估疗效。结果120例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腰痛VAS评分,术后1周0.95±0.60分,术后1个月0.68±0.45分,术后3个月0.58±0.65分,术后6个月0.51_+0.70分,术后12个月0.62+0.55分,术后各时间点评分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1),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评分较术后1周无明显反弹(P>0.05)。有60例术后随访1年时JOA分数评分,优40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8.33%。结论改良经皮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微创方法。

  • 标签: 椎间盘源性腰痛 经皮切吸术 臭氧
  • 简介:从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当今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运动疗法对该痛防治具有肯定的作用。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太极拳运动对防治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价值,为非特异性下腰痛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理论分析推测,太极拳运动静、松、慢、圆、整的动作以及综合的健身原理,对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增强腰背伸肌的肌力,提高腰部柔韧性,为退变的椎间关节提供新的动力性稳态,可能有利于恢复腰椎局部生物力学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为防治非特异性下腰痛提供保障,至于太极拳运动防治非特异性下腰痛效果有待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

  • 标签: 太极拳 非特异性下腰痛 平衡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需要医疗评估急性腰背痛的发生率,并建立腰痛发展的相关风险因素评估。研究设计:横断面研究。患者样本:陕西省人口,以腰痛来院就诊患者。观察指标:腰痛的发病率比例计算,以确定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与腰背疼痛的相关性,需要紧急医疗救治的评估机制。方法:从2008年和2011腰痛在陕西省的发生率比,然后计算腰痛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相关危险因素 发生率 陕西省 腰痛 成年人 医疗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