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臂神经阻滞锁骨上法细针操作的特点,以更好地为上肢损伤修复手术服务,减轻病人痛苦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操作简单。方法近10年来,我科对202例上肢损伤患者行臂神经阻滞锁骨上法细针操作。结果184例效果佳,15例效果较差需加用辅助麻醉药,1例无效,操作时刺破血管2例,气胸及神经损伤无一例发生。结论采用细针操作法能减轻术中、术后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佳。能更好的配合外科医师的工作。

  • 标签:
  • 作者: 马仙桃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04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0年7期
  • 机构: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人民医院  64535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麻复合阻滞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时间为2014年12月至2017年1月,实验对象为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以及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单纯麻,观察组给予麻复合阻滞麻醉,实验结束之后,对麻醉之后30min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麻醉后30min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实行麻复合阻滞麻醉可取的较好的镇痛效果,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以及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麻 腰丛阻滞麻醉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产生的麻醉效果。 方法 抽取本院2019年8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56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均分,每组28例,参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取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 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 在麻醉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时,应用神经阻滞方法进行麻醉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积极在临床上运用。

  • 标签: 腰丛神经阻滞 硬膜外麻醉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坐骨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进行研究讨论,同时观察两组麻醉方式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选2019年2月-2020年2月间来我院的17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实施麻醉,并研究分析麻醉效果,-坐骨神经阻滞(研究组85例)、全身麻醉(参照组85例)。结果 研究组患者麻醉后及术中、术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实施有效率研究组较高,两组组间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全身麻醉-坐骨神经阻滞更适用于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股骨颈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股骨粗隆骨折老年患者行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择选本院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1月-2023年6月),随机数表法划分两组,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n=30),观察组实施神经阻滞麻醉(n=30),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完善时间与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更长(P<0.05)。两组麻醉后15min、麻醉后30min、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发生一定波动,且观察组波动幅度明显更小(P<0.05)。观察组麻醉穿刺时间比对照组更短,麻醉费用比对照组更少(P<0.05)。观察组手术、肛门排气、术后禁食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术中输液量比对照组更少(P<0.05)。观察组不适症状发生率6.67%比对照组30.00%更低(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骨折老年患者手术治疗中,相较于硬膜外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为理想,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稳定,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可治疗花费较低,推广可行性较高。

  • 标签: 老年 股骨粗隆骨折 腰丛神经阻滞 硬膜外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臂神经阻滞有许多穿刺径路,优缺点亦因穿刺径路的不同而异。与肌间沟径路和锁骨上径路方法相比,该穿刺入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完全避免高位脊麻、硬膜外麻醉,椎动脉损伤、霍纳征、喉返神经麻痹等并发症。由于该部位的臂神经已经汇集成,在腋鞘内同血管伴行,只要穿刺时异感明显,用药量适当,可使阻滞非常完善。同时,该径路穿刺也省却了采用腋路穿刺时需要备皮的麻烦。

  • 标签: 臂丛神经 阻滞麻醉
  • 作者: 孙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3期第15卷
  • 机构:松原吉林油田医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 简介:【摘要】目的 此次研究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影响麻醉药物用量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展开研究,分成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行硬联合麻醉,研究组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与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手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老年髋部骨折 麻醉药物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方案作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患者,均患有股骨颈骨折,就诊时间[2021年3月-2022年3月],选取随机方式,均等拆分,设立2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例数39例,前者为全身麻醉方案,后者为–坐骨神经阻滞方案,对比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时间均较短,疼痛(VAS)得分较低,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统臂神经阻滞与超声引导下臂神经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2022年9月-2023年11月,选择上肢手术麻醉患者80例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臂神经阻滞,观察组4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臂神经阻滞。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臂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臂神经阻滞均可在上肢手术麻醉中发挥作用,后者麻醉效果及麻醉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传统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手术麻醉 麻醉优良率 不良反应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股骨上段骨折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上段骨折手术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联合阻滞组和常规麻醉组。常规麻醉组50例,进行常规麻醉;联合阻滞组50例,实施-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联合阻滞组术后24h之内的镇痛效果显著比常规麻醉组高,差异显著(P<0.05);而在48h之后,组间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上段骨折手术患者应用-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镇痛效果。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股骨上段骨折手术 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从-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在髋部手术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收治的40例该病患者进行研究,比较两种麻醉效果。结果接受从-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的联合麻醉办法治疗的患者疼痛得分明显低于仅采用常规全身麻醉的全身组患者,接受联合麻醉办法的联合组患者仅有2例发生并发症,仅采用我院常规全身麻醉办法的全身组患者有6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从-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效果显著。

  • 标签: 髋部手术 联合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单侧-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外伤性手术麻醉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急诊拟行单侧下肢外伤性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行-坐骨神经阻滞,B组选择L2-3或L3-4间隙行硬膜外麻醉,局麻药均用罗哌卡因。记录麻醉前及麻醉后15、30、60、90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以及针刺疼痛消失时间、术中输液量、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麻醉前相比,两组病人的麻醉后血压均下降,B组病人麻醉后各时点的SBP、DBP均明显低于A组;术中B组的晶体输入量,曾用麻黄碱病例数和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针刺疼痛消失时间A组显著低于B组,两组病例麻醉效果确切,均无更改麻醉方式完成手术。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行单侧-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适用于下肢创伤性手术病人。

  • 标签: 外周神经阻滞 硬膜外麻醉 腰丛 坐骨神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股骨上段骨折手术麻醉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股骨上段骨折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治疗,观察组采用-坐骨神经阻滞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股骨上段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研究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全身麻醉)、观察组30例(-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在持续时间上,观察组用时较久,该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少,P<0.05。结论: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坐骨神经阻滞神经麻醉持续时间更长,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