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神经阻滞锁骨上法细针操作的特点,以更好地为上肢损伤修复手术服务,减轻病人痛苦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操作简单。方法近10年来,我科对202例上肢损伤患者行神经阻滞锁骨上法细针操作。结果184例效果佳,15例效果较差需加用辅助麻醉药,1例无效,操作时刺破血管2例,气胸及神经损伤无一例发生。结论采用细针操作法能减轻术中、术后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佳。能更好的配合外科医师的工作。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单一麻醉、颈联合麻醉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手术患者106例,术中采用单一麻醉方式的53例纳入对照组,利用颈联合麻醉的53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同时观察麻醉前后患者生命体征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观察组优良率98.11%(52/53)优于对照组75.47%(40/53),对比麻醉前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情况,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联合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术中,对麻醉效果的提升以及患者证明体征的稳定可起到突出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单一臂丛麻醉 颈臂丛联合麻醉 锁骨骨折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一麻醉与颈联合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锁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锁骨骨折,择期行手术治疗,并知情同意。将10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颈联合麻醉)与对照组(单一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优良率为98.1%(51/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41/52),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后,实验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血氧饱和度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应用颈联合麻醉,能获得较单一麻醉更为显著的麻醉效果,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锁骨骨折 单一臂丛麻醉 颈臂丛联合麻醉 麻醉效果
  • 作者: 马仙桃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04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0年7期
  • 机构: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人民医院  64535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阻滞有许多穿刺径路,优缺点亦因穿刺径路的不同而异。与肌间沟径路和锁骨上径路方法相比,该穿刺入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完全避免高位脊麻、硬膜外麻醉,椎动脉损伤、霍纳征、喉返神经麻痹等并发症。由于该部位的神经已经汇集成,在腋鞘内同血管伴行,只要穿刺时异感明显,用药量适当,可使阻滞非常完善。同时,该径路穿刺也省却了采用腋路穿刺时需要备皮的麻烦。

  • 标签: 臂丛神经 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 目的:深入探讨在锁骨骨折内固定中使用颈阻滞麻醉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92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对照组共计46例,观察组共计4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的阻滞麻醉法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颈联合阻滞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所取得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锁骨骨折患者的麻醉优良率(95.65%)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4.3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锁骨骨折患者,差异极其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进行内固定的锁骨骨折患者,实施颈阻滞麻醉麻醉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各大医院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丛臂丛阻滞麻醉 锁骨骨折 内固定 麻醉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阻滞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锁骨骨折患者中选取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选取时间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分别给予阻滞麻醉和颈阻滞麻醉,对比数据。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麻醉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较短,p

  • 标签: 臂丛阻滞麻醉 锁骨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联合颈浅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术中麻醉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2012年于本院进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阻滞麻醉,研究组采用联合颈浅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和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过程中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更趋于平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不良反应发生,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颈浅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效果优异,并且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臂丛 颈浅丛 锁骨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联合颈浅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从2020年7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锁骨骨折治疗的患者120例,依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均分为两组,1组采用行联合颈浅阻滞,2组采用肌间沟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锁骨骨折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表1数据显示,两组锁骨骨折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锁骨骨折患者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差异较大,经对比1组锁骨骨折患者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更理想,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臂丛阻滞 颈浅丛阻滞 锁骨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联合颈浅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效果的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锁骨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麻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颈浅阻滞麻醉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联合颈浅阻滞应用在锁骨骨折患者的麻醉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并且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需再应用其他镇痛药物,术后不良反应轻微,具有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地推广与普及。

  • 标签: 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 锁骨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统神经阻滞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2022年9月-2023年11月,选择上肢手术麻醉患者80例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神经阻滞,观察组4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均可在上肢手术麻醉中发挥作用,后者麻醉效果及麻醉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传统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手术麻醉 麻醉优良率 不良反应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0名观察组患者在超声仪引导下进行穿刺定位,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解剖穿刺定位。结果观察组的麻醉完成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应用超声仪引导下进行穿刺定位,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