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倪文元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旺苍县人民医院倪文元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感染艾滋病(HIV)后,会损害机体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缺陷,且为持续性,并发多个器官感染,或罕见恶性肿瘤,进而导致患者死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首先要强调的是HIV的感染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因此没有很大的诊断意义。从暴露于H1V到出现症状的时间一般是2-4周,但少数病例的这段潜伏期可长达lO个月(请注意不要与窗口期混淆,窗口期是从感染到体内抗体转阳)。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淋巴腺病、咽炎、皮疹;口腔、食管或生殖器黏膜溃疡、肌瘤或关节病、腹泻、头痛、恶心呕吐、肝脾肿大、鹅口疮、脑膜炎、末梢神经紊乱。这些症状多为一过性,不经治疗一周左右就可自行消失。

  • 标签: 艾滋病防治知识 生殖器黏膜溃疡 感染症状 淋巴腺病 恶心呕吐 肝脾肿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事件透视1"我没想到和熟人发生关系也会得病,周老师帮帮我。"一年轻小伙子通过防艾热线向生殖专家周生建求救时称,他和一相识女子发生一夜情后,被查出感染了艾滋。陈力(化名),今年21岁,刚刚大学毕业,几个月前的一次冲动,他和一位"很熟"的女孩发生了关系。没有

  • 标签: 专栏意外 性行为艾滋病 意外性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从流行现状与特征、干预策略与措施、防治对策及手段等,多角度分析在妇女中开展艾滋防治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建议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女性在艾滋预防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及所发挥的作用,共同抗击艾滋对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所构成的威胁,倡导共享人类健康文明,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 标签: 妇女 艾滋病防治 疫情与流行 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
  • 简介:   摘要:当前,艾滋一直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我国针对艾滋的预防措施和知识宣传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青少年依旧是我国艾滋的主要人群。相比于其他人群,青少年更缺少自我的判断力,他们对艾滋并没有清楚的认知,因此为了更好地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社会以及各个高校都应积极展开对于艾滋健康教育的宣讲活动,让青少年意识到艾滋的严重性,并引以为戒,了解艾滋的传染途径,并保护好自己。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因此要格外保护他们。本文就青少年艾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展开论述。

  • 标签:   青少年 艾滋病防护 健康教育 策略分析
  • 简介:由于人员编制等因素制约,仅靠疾病控制部门或仅靠卫生部门越来越难以承受不断增加的艾滋防治的繁重任务。加之艾滋防治的靶人群十分隐匿、敏感和不可接近[1],给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开展工作带来较大困难。而非政府组织的灵活性、独立性、大众性和公益性等特点日益受到关注,其作用日益突出[2-3]。各地尝试利用民间非营利组织开展艾滋防治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效果[4-6],但多数民间组织力量比较单一,工作经验不足,

  • 标签: 艾滋病 疾控 富阳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000名居民的调查,分析人们对艾滋防治知识的了解。方法在会宁县范围内随机抽取不同人群,采取自填问卷调查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知晓率只有51.8%。特别是在流动人口、农民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中,知晓率很低。对于普及和提高防治艾滋知识,需亟待提高和加强。让人们了解和掌握更多艾滋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艾滋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艾滋病 防治知识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务人员对艾滋防治知识以及职业暴露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职医务工作人员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自制的艾滋防治以及职业暴露知识问卷调查表对所选医务人员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详细统计本次调查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医务人员艾滋防治知识优良率为94.67%,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2.86%。。结论医院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艾滋防治知识以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相关培训,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检查机制,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艾滋防护意识以及职业暴露后的应计处理能力,降低艾滋职业暴露的风险,从而确保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艾滋病防护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 简介:艾滋防治涉及个人权利、公共利益和道德宽容等问题,交织着各种伦理冲突。目前亟待解决的伦理冲突主要包括生物医学进路与人权进路的冲突、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冲突、歧视与道德宽容的冲突等。

  • 标签: 艾滋病 伦理 冲突
  • 简介: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将艾滋定义为:一种以感染人体免疫功能缺陷病毒为特征、且表现为一种或多种疾病症状的免疫功能后天性缺陷综合症。随着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的犯罪人入监服刑,就使艾滋病毒/艾滋流入了监狱,且由于艾滋病毒/艾滋与注射毒品之间的相互关系监狱里也在滋生艾滋。对此,美国监狱起初采取了包括隔离在内的防治政策,但由于隔离引发的后续问题太多且难以解决,有些监狱转向于个案处理方式。

  • 标签: 美国监狱 囚犯 艾滋病 隔离 个案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女性商业性服务工作者(FSW)的年龄、文化程度、艾滋防治知识、防护行为、接受预防干预措施的情况及相互影响,为制定预防干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娱乐场所高、低档次进行分层随机抽样,采取现场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现况调查,统计年龄、文化构成、防艾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文化程度、防治知识、保护行为与干预措施的相互影响。结果(1)大众化的艾滋防治常识知晓程度与文化程度有关,文化程度越高,其知晓率越高;相对专业的防治知识知晓程度与文化程度无关;(2)知晓艾滋防治知识可促进FSW最近一月的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从50%提高到64.2%,但对FSW最近一次性交易使用安全套没有促进作用;(3)预防干预措施对FSW艾滋防治知识有明显提高,措施越多,知晓率越高。结论普及艾滋防治知识,可以减少艾滋高危行为的发生,促进FSW坚持使用安全套,从而遏制艾滋扩散。建议应倡导“重在预防”观念,联防联控,关口前移。应有针对性地对艾滋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性的干预措施应多管齐下,健康教育应从早、从学校至少中学阶段抓起。

  • 标签: 艾滋病行为干预 健康教育现场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市流动人口艾滋防治知识的宣传效果与感染率情况。方法选取2011-2015年每5~7月对IDU和FSW两类高危人群共3910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给予一定的宣传干预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艾滋防治知识的宣传效果,并通过采血检测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的感染情况。结果3910例中80例(2.05%)血液检查结果为HIV阳性。在暗娼人群中,接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或针具交换占0.26%,接受同伴教育占90.52%;接受安全套发放和宣传知识与检测占97.07%;在吸毒人群中,接受接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或针具交换占96.5%,接受同伴教育占91.9%;接受安全套发放和宣传知识与检测的占94.8%。3910例研究对象中,有3698例的调查问卷全部答对,占94.58%。结论吸毒人群是流通人口中感染艾滋的主要人群,通过有效的宣传干预措施,能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对艾滋防治知识的了解。

  • 标签: 流动人口 艾滋病 防治知识 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