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2001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走"以牧为主,农牧协调发展"的路子。同时把草食畜牧业作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加快以苜蓿为主饲草基地的建设,成为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十分重要的工程之一。本文对苜蓿的生物特性、栽培、利用进行了介绍。

  • 标签: 苜蓿 栽培 利用
  • 简介:苜蓿,系苜蓿属植物的统称,人们也常称之为三叶草,是多年生的开花植物,不仅可供实用,同时也是良好的饲料来源,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当地广泛种植与栽培.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苜蓿生产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为尽快实现当地苜蓿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 标签: 苜蓿 生产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为预防小反刍兽疫,生产稳定高效的小反刍兽疫植物疫苗,本研究以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的F基因为目的基因,以pBI121为基本表达载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基因)为标记基因,并通过添加核基质附着区序列(MAR序列)、驻内质网膜信号序列(KDEL序列),使用强启动子CsVMV替换启动子CaMV35S,以期使F基因在苜蓿中能够高效表达,并最终实现预防小反刍兽疫的目的。本实验最终成功构建了五条载体:pBI121-CsVMV-GFP-F-MAR12-MAR34、pBI121-CsVMV-GFP-F-KDEL-MAR12-MAR34、pBI121-CsVMVF-MAR12-MAR34、pBI121-CsVMV-F-KDEL-MAR12-MAR34、pBI121-F。

  • 标签: 小反刍兽疫 转基因植物疫苗 苜蓿
  • 简介:紫花苜蓿属豆科牧草,多年生,一般可以利用7~8年,蛋白含量高,干草中粗蛋白含量达到20%以上,且含多种氨基酸,而且品质优,所以人们称之为牧草之王。

  • 标签: 紫花苜蓿 栽培技术 畜牧生产
  • 简介:针对土默川平原地区苜蓿种植生产中施肥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在该地的和林盛乐园区及沙尔沁乡试验区,开展了配方施肥技术在草原2号杂花苜蓿(MedicagovariaL.cv.CaoyuanNo.2)生产中的应用研究。采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以化肥做种肥,于生长第2年第1次刈割后追施混合的“水溶肥”和“菌肥”。通过对不同施肥水平下牧草产量的测定分析,探讨土默川地区苜蓿生长过程中适宜的施肥水平。结果表明,和林盛乐园区试验区每公顷施入尿素163kg和重过磷酸钙293.4kg时苜蓿干草产量最高,沙尔沁乡试验区每公顷施入163kg尿素与硫酸钾150kg时苜蓿干草产量最高。

  • 标签: 苜蓿 “3414”施肥试验 牧草产量 化肥
  • 简介: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简称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它是世界上人工种植面积最大的草种,也是世界上最古老、分布最广的豆科牧草。苜蓿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8年与公元前119年,张骞奉诏出使时,从西域引进了汗血宝马以及包括苜蓿在内的植物种子。由于苜蓿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如今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种植。

  • 标签: 紫花苜蓿 黄河滩区 多年生草本植物 产量 河南 追肥
  • 简介:研究不同物候期及不同刈割留茬高度下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指标、营养成分指标及根系生长指标的影响,可为优质苜蓿干草的适时刈割及奶业安全、高效生产的技术指标的确定提供有效依据。在不同的物候期,即现蕾期(50%植株现蕾),初花期(10%植株开花)和盛花期(50%植株开花),刈割频率分别为3次、2次、1次,刈割留茬高度分别为2-5cm,5-8cm,8-10cm情况下对试验地苜蓿进行刈割,每个试验组均设置3个重复。综合考虑苜蓿的生长特性、营养指标及根系生再生情况,在刈割物候期为现蕾期时苜蓿鲜草产量达最大,平均值为52216.51kg·hm^-2;初花期苜蓿全年干草产量达最大,平均值为11630.84kg·hm^-2;在不同刈割频率下,其CP含量、CP产量在现蕾期达到最大,分别为20.37和163.4kg·hm^-2,而RFV现蕾期比盛花期高出11.12个百分点;在留茬高度为5-8cm时,苜蓿全年干草产量最高(P〉0.05),为16279.95kg·hm^-2,再生相关系数最大出现在留茬高度为8-10cm时,为0.9401。紫花苜蓿的最适刈割物候期为现蕾期至初花期,刈割频率以3次为宜,留茬高度为5-8cm,末次刈割时留茬高度为8-10cm时有利于其安全越冬及有效增加其分枝数。

  • 标签: 紫花苜蓿 刈割物候期 留茬高度
  • 简介:通过盐胁迫实验对紫花苜蓿突变体根部各项指标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深刻了解了紫花苜蓿的耐盐性。利用根系扫描仪和根系分析系统,测定了盐碱混合胁迫下紫花苜蓿突变体根系形态结构变化,包括根总面积、根总长度、平均直径和根尖数。通过测定盐胁迫下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析其与根系响应机制。结果显示,不同盐浓度下苜蓿根系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轻度盐胁迫可以促进其生长,当盐分持续升高时才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盐胁迫 紫花苜蓿 蒸腾速率(Tr) 气孔导度(Gs) 光合速率(Pn) 水分利用效率(W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