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盆腔炎性疾病属于妇科高发病症,主要是因慢性盆腔炎病程延长、预后较差等引起,该疾病多导致患者白带异常、月经失调,甚至是不孕等。当前,为减轻盆腔炎性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危害,临床多选择内科药物治疗,必要时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本文就盆腔炎性疾病的相关信息,进一步探讨盆腔炎性疾病药物治疗进展。

  • 标签: 盆腔炎性疾病 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 进展
  • 简介:摘要神经酰胺作为结构骨架可构成各种复杂鞘脂,是脂毒性发挥作用的核心鞘脂代谢物。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肠神经酰胺在多种代谢性疾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激活不同组织和细胞的线粒体氧化应激、内质网稳态失调及炎性反应机制等影响疾病进程。肠组织能够直接感知肠道微环境变化(如饮食结构变化、菌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改变等),响应多种不同的信号刺激(如胆汁酸、低氧和炎性反应信号等),激活包括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等信号调节通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调控神经酰胺代谢。因此,深入探究肠神经酰胺对不同代谢性疾病发展过程的影响,将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标签: 肠源神经酰胺 代谢性疾病 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 缺氧诱导因子-2α
  • 简介:感染性疾病是临床最常发生的问题之一,由于其病原体种类繁多,此类疾病或由单一病原体所致,或由数种病原体合并罹患,药物的选择和投用非常复杂,治疗成败往往难以控制.因此,如何合理应用药物成为了当前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1].

  • 标签: 合理药物治疗 感染性疾病 临床 病原体 用药物
  • 简介:源自脊柱骨关节错位并发脊髓、脊神经、交感神经等损伤引起内脏、器官的疾病为脊性疾病,也有称“脊柱性疾病”或“脊柱相关疾病”。中国传统医学有史以来,就有按摩踩蹻(治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录上古之时,治病用“蹻引案(按)抚”,汉墓帛画《导引图》绘多个脊柱导引法。对脊性疾病,历代文献均有论述。为继承传统医学这方面的理论经验,特整理简介如下。

  • 标签: 中医 脊源性疾病 膏贴疗法 膏摩药熨疗法 脊椎法
  • 简介:摘要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是一组发生在各种器官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异常增殖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存活率及移植成功率。治疗方法主要有减少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联合化疗,使用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去B淋巴细胞治疗,靶向抑制剂等,但其各有缺点。以利妥昔单抗为代表的靶向药物治疗因其有特定的靶向性而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优势,可能成为PTLD预防和治疗的新选择。由于这类药物仍需临床研究证实,资料有限,现就靶向抑制剂治疗淋巴增殖性疾病作一总结。

  • 标签: 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 靶向抑制剂 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茂名口岸地区鼠形动物中鼠疫、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自然疫性疾病感染情况,评估该地区自然疫性疾病流行风险及因素,为口岸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一般的病媒生物调查方法和血清学检测方法.[结果]血清学检测样本220份,其中斑疹伤寒抗体阳性占10.00%;恙虫病抗体阳性占7.27%;流行性出血热抗体阳性占3.18%;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占0.45%;鼠疫杆菌抗体全部阴性.鼠形动物总染蚤、革螨、恙螨、硬蜱指数分别为0.2、3.5、36.3、0.1,染蚤、革螨、恙螨、硬蜱率分别为8.8%、39.2%、31.1%、4.0%.[结论]茂名口岸地区存在恙虫病和流行性出血热流行因素,有流行风险.

  • 标签: 茂名口岸 自然疫源性疾病 监测 流行病学 鼠形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分析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76例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和归纳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65岁以上患者感染率相对较高,达到28.4%,其次为儿童患者,感染率为25.6%;感染率较高的内科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最为常用的抗菌药物类型为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及奎若酮类。结论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的类型较多,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大多数抗菌药物是单一使用,并主要采取注射治疗,应加强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避免单一药物使用增强病原菌的耐药性。

  • 标签: 急诊内科 感染性疾病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抗凝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抗凝药物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决定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不断出现,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具有起效快,消除快,抗凝效果具有可预测性,无需常规监测等优点,本文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血栓栓塞性疾病 达比加群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 简介: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各类疾病具有发育性,尤其是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发育性疾病主要由于配子和生命早期发育阶段暴露于不良环境,导致表观遗传发生异常修饰并稳定遗传至成人阶段,使得个体各类远期疾病的风险高发。发育性理论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重视妇幼保健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助于预防发育性疾病,对人口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发育源性疾病 人口质量 疾病预防 表观遗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识别和监测。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关键是要根据药物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资料,针对病人的具体病情,权衡药物对病人的益处和害处,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药源性疾病 识别 监测
  • 简介:老年人由于机体组织的衰老和生理功能的衰退,抵抗能力越来越差,常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感染性疾病在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肺炎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死亡原因中居首位。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其不合理应用所造成的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也越来越多。老年人不仅对药物的治疗反应下降,而且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比年轻人明显增多,再加上基础疾病的伤害,老年人合并疾病多、用药种类多是常见的现象。

  • 标签: 传染病 老年人 药学 合理化
  • 简介:近年来,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及结膜过敏性疾病等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各国带来了极大的卫生经济负担。组胺及其受体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治疗相关疾病的重要靶点。本文将对抗组胺药物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以加深我们对这一经典的抗过敏药物的理解,并为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抗组胺药物 荨麻疹 变应性鼻炎 特应性皮炎 结膜过敏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2013年1月至2019年11月,国内风湿性疾病药物临床试验登记情况。方法检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获得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①国内风湿性疾病领域药物临床试验数量逐年递增,共计525项。适应证主要包括弥漫性CTD、脊柱关节炎、代谢性疾病及退行性变四大类,以RA(189项)、痛风(122项)、OA(89项)、AS(60项)及SLE(39项)为主;② Ⅱ~Ⅲ期临床试验的药物主要是生物制剂DMARDs,生物等效性试验大多数为化学药品;③国内自主研发的化学创新药和生物制品创新药涵盖了BLyS/APRIL、CD22、JAK1、S1P1及BTK等作用靶点;④生物类似药以阿达木单抗和托珠单抗为参照药占比最多,适应证主要集中在RA;⑤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逐年增多,适应证以RA及SLE居多。结论①我国风湿性疾病药物临床试验整体数量近年来呈现迅速增长趋势;②化学创新药和生物制品创新药研发是趋势;③国内生物类似药研发取得了重要成果,有望通过外推适应证惠及更多患者。

  • 标签: 药物,临床试用 临床试验 风湿性疾病
  • 简介:摘要:喘息性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支气管扩张药物在小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相关行业领域,重点研究功课的问题,当然也是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之所以有争议就是因为,一般来说婴幼儿支气管平滑肌发育不够成熟,在喘息的时候气道的动态闭合度会直接增大,而且相对比较明显的黏膜水肿令其对支气管扩张剂整体性的反应比较弱。但是通过近些年来相关研究表明,虽说婴幼儿对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反应要弱于年长的少年或者成年人,但是婴儿时期气道本身就存在对支气管扩张剂的一些反应,科学、合理的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能够有效地改善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症状。

  • 标签: 小儿喘息性疾病 支气管扩张药物 具体应用 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