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标本细菌的菌株分布及药敏分析。方法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的细菌鉴定与药敏卡,旗云软件导出数据,应用WHONTE5.6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12.10月-至2014.3月送检的3984份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病源菌1070株(去重复株后为879株,其中一份尿液标本分离出2株病原菌有21份尿液标本),阳性率26.3%。排列前5位的菌株为大肠埃希氏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粪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减少抗生素滥用及耐药菌株的院内传播。

  • 标签: 尿液标本 药敏分析 分离率
  • 简介:从山东省采集的750份土样中分离出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57株,这些菌株的晶体形态主要有菱形、圆形等。以夜蛾科害虫粘虫和甜菜夜蛾初孵幼虫为试虫,通过生测筛选出一株高毒力菌株QCL-1。菌株QCL-1对甜菜夜蛾的毒力显著高于标准菌株HD-1,对粘虫的毒力与HD-1相当。

  • 标签: 苏云金芽孢杆菌 菌株分离 生物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ICU分离的主要菌株及其耐药性特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细菌培养分离的细菌,采用VITEK-2细菌生化药敏鉴定系统进行分析鉴定及配套药敏试验。结果对我院2011年ICU的细菌培养标本分离出的主要菌株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论在临床工作中,细菌耐药率逐渐上升,耐药谱广,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有利于控制感染。

  • 标签: 细菌培养 耐药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尿液标本临床分离菌株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老年住院患者尿液标本分离的1845株非重复菌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测定。结果老年尿标本分离菌株位居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美洛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8.86%和96.04%;加酶组耐药性优于不加酶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为老年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加酶抗菌药物可作为经验用药的首选。

  • 标签: 老年患者 尿标本 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药性
  • 简介:为探明土壤微生物对涕灭威的降解能力,用富集培养法分离驯化土壤中涕灭威的优势降解菌,初步筛选出了对涕灭威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菌株TB26和100—8。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菌株TB26初步鉴定为克雷伯杆菌属(Klebsiellasp.),菌株100—8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TB26和100—8生长的最适碳源分别为麦芽糖、D-果糖,最适氮源分别为蛋白胨、脲。基础无机盐培养基和缺氮培养基对两种菌的生长情况及降解率的影响不同,外加氮源能够提高100—8的降解率,而缺氮培养基中TB26的降解率较高。

  • 标签: 涕灭威 降解菌 土壤微生物
  • 简介:本文采用分散和差速分离法从湘江江岸的土样中分离得到36株放线菌,使用琼脂移块法测定了它们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根霉和黑曲霉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共有17个菌株对这些指示菌有拮抗作用,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基本上都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基本上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然后通过研究菌落形态、菌丝和孢子丝观察、细胞壁的化学组分分析和16SrRNA基因序列对抗菌谱较广的3—2菌株进行了鉴定,初步鉴定为Streptomycesfradiae的一个菌株。关键词放线菌,抗菌活性,分离,鉴定

  • 标签: 放线菌 抗菌活性 分离 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分离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检测其相关基因。方法以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87株、鲍曼不动杆菌48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物膜形成能力,利用PCR检测其相关基因。结果8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率100%,但具体菌株形成能力存在差别;48株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率68.8%,均具有较强的形成能力。8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存在ica基因7占85.1%,存在sarA基因占100.0%;4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存在abaⅠ基因占79.2%。结论临床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均具有一定的生物膜形成能力,且分别与ica基因、sarA基因及abaⅠ基因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有必要做出干预,以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生物膜形成能力 基因 菌株
  • 简介: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福建各地区药白曲中的根霉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株根霉纯菌株。经菌落形态特征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确定这6株根霉均为米根霉属RhizopusoryzaestrainCBS112.07。通过糯米基质固态发酵法跟踪测定米根霉产液化酶、糖化酶以及产还原糖和总酸能力,结果显示:6株米根霉的液化力在前5d呈递增的趋势,其中以菌株M1,M2,M3产液化酶活力最高,并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糖化力则在前5d内呈现快速上升后保持稳定的趋势,其中以菌株M2,M3,M6产糖化酶活力最高,其糖化力均在第2天达到最大值,三者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还原糖产量变化趋势与糖化力相似,其中以M2、M3产还原糖量最高,并与其他菌株之间呈显著差异性;此外,M4产总酸能力最高,可达到1.17%(以乳酸计),其产还原糖量和糖化酶活力最低。M1,M2和M3是可应用于红曲黄酒酿造的优良米根霉菌株

  • 标签: 福建药白曲 根霉 鉴定 生化特性
  • 简介:摘要:巴斯德毕赤酵母,是甲醇营养型酵母中的一类能够利用甲醇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酵母菌。巴斯德毕赤酵母是单细胞真核生物,生长快,易于分子遗传学操作;巴斯德毕赤酵母的醇氧化酶I(Alcohol 0xidaSel,A0Xl)基因的启动子具有强诱导性和强启动性,适于外源基因的高水平诱导表达;目的基因整合在染色体上具有高稳定性;可高水平分泌表达重组蛋白,纯化方便;发酵工艺成熟,易放大,且培养成本低,产品易分离。本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就巴斯德毕赤酵母菌株的研究进展、高密度发酵菌株的优选及分离纯化技术进行了总结和综述。

  • 标签: 毕赤酵母 菌株 优选 分离纯化
  • 简介:【背景】联苯菊酯是人工合成的类似天然除虫菊素的一种仿生杀虫剂,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病虫害的防治。联苯菊酯化学性质较稳定,在环境中的残留期长,是我国出口果蔬、茶叶中残留较严重的农药之一。微生物降解具有降解速度快、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有效去除农药残留的绿色生产技术。【方法】通过富集驯化,从农药厂排污口的污泥中筛选分离能够降解联苯菊酯的菌株,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菌株的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到1株联苯菊酯的降解菌株BF-3。菌株BF-3为革兰氏阳性菌,被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该菌株在联苯菊酯质量浓度为100mg·L^-1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MSM)中呈现s型生长,7d后对联苯菊酯的降解率达到87.9%。单因素试验表明,菌株最适降解条件为pH7.0、30oC,初始菌株D600am=1.0。【结论与意义】蜡状芽孢杆菌BF.3能够有效降解联苯菊酯,在环境中联苯菊酯残留的生物修复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 标签: 联苯菊酯 降解菌 鉴定 生物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香港海鸥菌分子分型方法,了解广西水产品监测所分离的香港海鸥菌的相关性。方法以NotⅠ限制性内切酶对2005年分离的香港海鸥菌酶切后进行脉冲电泳,用BioNumerics5.1聚类分析获得电泳图谱。结果7株香港海鸥菌分为6个分子型,其中从南宁分离的与从河池分离的2株香港海鸥菌高度同源,相似度达100%。结论PFGE可应用于香港海鸥菌分子分型,有助于发现香港海鸥菌流行规律和传播途径,水鸟可能是香港海鸥菌传播环节的一种重要媒介。

  • 标签: 香港海鸥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食源性病原菌 媒介
  • 简介:从来自全国各地120余份土样中筛选得到1株胞外葡萄糖氧化酶生产菌株1504,经培养特征、形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1504为黑曲霉。以黑曲霉1504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亚硝酸钠化学诱变以及紫外-亚硝酸钠复合诱变3种方法对其进行诱变育种,通过3步筛选的方法筛选高产胞外葡萄糖氧化酶的突变菌株。对突变株进行摇瓶发酵试验,最终选育出1株胞外葡萄糖氧化酶产酶活力较高的突变菌株UNⅡ021,该菌株产胞外葡萄糖氧化酶活力达到186.32U/mL,为原始菌株的3.8倍,经5代传代试验表明,其产酶能力稳定。

  • 标签: 葡萄糖氧化酶 黑曲霉 紫外诱变 亚硝酸钠诱变 复合诱变
  • 简介:植物体内普遍存在内生真菌,它们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理活性物质。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生理活性物质可以为解决能源短缺和寻找替代能源开辟一条新途径。作者初步探讨了分离和纯化高产菌株以及对其发酵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的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薄层色谱法和柱色普法,对从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Sieb.etZucc.)上分离筛选出的高产紫杉烷类物质紫杉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var.taxi1011Y.XiangetLUAn-guo)1011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提取了一个化合物Ⅰ。经紫外扫描、红外扫描、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鉴定,确定该化合物为紫杉烷类二萜Ⅲ型化合物。图1表2参12。

  • 标签: 链格孢1011 紫杉烷类物质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对2012年第四季度4715份标本采用VITEKCOMPAT2细菌生化药敏鉴定系统进行分析鉴定及配套药敏试验。结果阳性标本共分离到1561株菌。革兰阴性菌检出率较高的菌株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阳性菌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结论临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且有多重耐药现象,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结合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利于控制感染。笔者对2012年第四季度的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细菌培养 耐药性分析
  • 简介:在虎杖组织培养过程中获得1株产黄青霉菌株(Penicillumchrysogenum,39B)菌株,其发酵液经TLC和HPLC检测含白藜芦醇,对其培养条件及白藜芦醇积累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到该菌最佳培养条件:20g/L葡萄糖,2g/L硝酸铵,pH值7.0,28℃,100r/min。3mmol/L苯丙氨酸、Mg^2+、Zn^2+能促进其生长和白藜芦醇的积累,其白藜芦醇含量达8.6617μg/100mL。

  • 标签: 虎杖 产黄青霉 白藜芦醇 培养条件 积累特征
  • 作者: 胡作林李志富1通讯作者邵伟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胡作林李志富1通讯作者邵伟2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泰安271000;1.泰山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6;2.山东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012作者简介:胡作林,男,(1965-),理学硕士,中心副主任,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葡萄籽乙醇提取液对医院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和毒性.方法以临床标本分离菌株为对象,采用抑菌环试验和营养肉汤稀释法对其抑菌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采用动物试验对其进行了毒性试验观察.结果含葡萄籽生药125g/L的乙醇提取液对临床分离菌株和标准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均大于7mm.葡萄籽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5??0g/L.小鼠急性经口LD50值大于5000mg/kg,葡萄籽提取原液对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指数为0??13,属于轻度刺激性.结论葡萄籽乙醇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属无毒、低刺激性物质.关键词葡萄籽乙醇提取液;抑菌作用;临床分离菌株;标准菌株ExperimentalAnalysisonBacteriostaticEfficacyandToxicityofGrapeSeedsExtractinHospitalClinicallyIsolatedStrainHuZuolinLiZhifu1ShaWei2(TaGianCentre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TaianShandong271000;1TaishanMedicalCollege,TaianShandong271016;2??CollegeofPharmacy,Shandong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012)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bacteriostaticefficacyandtoxicityofgrapeseedsethanolextractinhospitalclinicallyisolatedstrain??MethodsClinicallyiGsolatedstrainspecimenswereusedtoobservethebacteriostaticefficacyofgrapeseedethanolextractviabacterialinhibitionzonetestandnutrintbrothmethod;andanimaltestwasemployedtoobserveexperimentallyitstoxicity??ResultsThediametersofbacterialinhibitionzonesofclinicallyisolatedmicroorganismstrainandstandardmicroorganismstrainexposedtotheethanolcontaininggrapeseedcrudedrug125mg/Lwerelargerthan7mm??TheminimuminhibitionconcentraGtion(MIC)ofgrapeseedethanolextractforC??albicanswas25??0mg/mL??ThemouseacuteoralLD50wasabove5000mg/kg,therabbitskinirritationtestinGdexofgrapeseedstocksolutionwas0??13,whichbelongstomildirritation??ConclusionsGrapeseedextracthasgoodbacteriostaticefficacy??ItbelongedtopractiGcallynKoeny-wtoorxdiscclassandwasslightlyirritativetoskin??grapeseedethanolextract;bacteriostaticefficacy;clinicallyisolatedstrain;standardmicroorganismstrain中图分类号R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2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分离菌株的分型情况。方法66株菌株分离自2014 - 2020年四川省人间布病确诊病例,分别应用BCSP31-PCR、AMOS-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属、生物型鉴定;选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9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型实验,通过在线全球MLST数据库对比序列型(ST);并通过BioNumerics 7.6软件,使用最小生成树(MST)对新发现和已知ST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014 - 2020年四川省自人间布病确诊病例分离的66株菌株均为布鲁氏菌属,其中羊种布鲁氏菌65株,牛种布鲁氏菌1株。存在3个已知ST(ST-8、ST-39、ST-2)和1个新发现型别(ST-101)。其中,ST-8为四川省主要ST(90.91%,60/66),另有4株羊种布鲁氏菌为ST-39,1株牛种布鲁氏菌为ST-2。新发现型别ST-101于2019年分离自乐山市,属羊种布鲁氏菌克隆群,与ST-8进化关系紧密。结论四川省布鲁氏菌主要流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主要基因型为ST-8,同时存在少量ST-39、ST-101、ST-2。

  • 标签: 布鲁氏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分子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莫拉菌属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分离菌株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诊断为莫拉菌属角膜炎的16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特征、风险因素、治疗效果及病原菌的分布变化、耐药性趋势进行分析。应用半自动鉴定仪ATB Reader与质谱检测仪MBT鉴定莫拉菌种。结果:纳入研究的16例莫拉菌属角膜炎均为经实验室检查的确诊病例。经临床特征分析得出,最常见的局部与系统性风险因素分别为既往眼部手术史和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痛,最常见的体征是角膜溃疡。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所有患者中腔隙莫拉菌7例,非液化莫拉菌4例,奥斯陆莫拉菌3例,卡他莫拉菌1例,亚特兰大莫拉菌1例。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的致病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等眼部常用药物耐药性不高。结论:在纳入的16例莫拉菌属角膜炎患者中,以眼痛和角膜溃疡多见;腔隙莫拉菌和非液化莫拉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其分离株对药物敏感性较高。

  • 标签: 莫拉菌属 角膜炎 临床特征 耐药性
  • 简介:近年来,随着真菌感染的患者急剧增加,真菌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医学真菌流行病学、致病机理、耐药机理以及防治策略的研究尤为重要,而所有研究的基础都建立在对医学真菌的进行有效的保藏。医学真菌的保藏方法很多,包括传代法、蒸馏水法、冷冻干燥保藏法等,保藏方法的选择因实验室条件、菌种和研究要求不同而不同。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几种医学真菌菌种保藏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等做了综述。

  • 标签: 医学真菌 菌种保藏 冷冻保藏法 冷冻干燥保藏法
  • 简介:摘要通过1-methyl-3-nitro-1-nitroso-guanidin与coldplasma复合诱变Bacillussp.(兼性厌氧产丁醇芽孢杆菌)C2菌株,再利用分离筛选获得总溶剂产量与三株丁醇都有较为显著提高的突变菌株,突变菌株发酵10%木薯醪液之后总溶剂产量与丁醇分别达到20.79g/L、20.14g/L、20.36g/L与12.74g/L、12.44g/L、12.59g/L,与出发菌株相比较分别提高了15.4%-19.1%、21.6%-24.5%。优化编号414的突变菌株的发酵条件,在100mL的三角瓶发酵体系里面,编号为414的突变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种龄为24h,ph值控制在7左右,装液量为100mL,然后在37℃温度环境下静置发酵72h,在这个发酵条件之下,此菌株发酵7%木薯醪液产总溶剂量与丁醇分别达到了26-30g/L,17-19g/L。

  • 标签: 丙酮丁醇高产菌株 选育 优化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