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实验研究了商品松节油和商品苯酚合成酚树脂的反应规律,选定了较为理想的Lewis酸催化剂体系,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用甲苯为溶剂,催化剂量为总原料的5%,松节油和苯酚的摩尔比控制在1:0.5~1:0.7的范围内,在25℃~40℃下进行Friedel-Craft's反应,经聚合、水解、水洗、蒸馏等工序,可得加特纳色阶为10~12的淡黄色树脂,其得率在90%以上(以总反应物料重量计),软化点达115℃以上。本研究得到的酚树脂,在橡胶、保护膜胶带等工业中可提供特有的性能,具有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并为实现酚树脂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松节油 苯酚 萜烯酚树脂
  • 简介:以纳米催化剂ZnO合成油酸改性马来酐乙二酯,并以常用的多种催化剂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纳米催化剂比普通催化剂活性效果好。其最佳用量为1.5~2.0%,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为190~200℃。

  • 标签: 纳米催化剂 油酸 萜烯马来酐乙二醇酯 合成
  • 简介:摘要鸡矢藤环苷类在医学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鸡矢藤环苷类由于其结构均为相近,稳定性较差,所以在提取工艺方面具有很大困难。本文中探讨了鸡矢藤环苷类六种提取方法。在提取该类成分时,应根据具体物理化学性质和该成分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提取与纯化技术。

  • 标签: 鸡矢藤 环烯醚萜苷类 提取工艺
  • 简介:目的:研究鸡矢藤环总苷(Iridoidglycosidesofpaederiascandens,IGPS)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福尔马林实验、扭体实验研究IGPS镇痛活性,通过小鼠竖尾实验和小鼠跳跃实验研究其成瘾性,通过纳洛酮拮抗实验和预先给予一氧化氮供体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N-nitro-L-argininemethy1ester,L-NAME)初步探讨IGPS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和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系统的关系。结果:IGPS(360、180mg/kgigqd×7d)可显著抑制福尔马林实验Ⅰ相和Ⅱ相反应;IGPS(360、180、90mg/kgigqd×7d)可明显抑制冰醋酸导致的小鼠扭体反应;IGPS(360mg/kgscq12h×8d)连续给药动物均未出现S行竖尾反应及跳跃现象;纳洛酮(5mg/kg)不能拮抗IGPS镇痛活性,L-Arg(400mg/kg)可部分地抑制其镇痛作用,L-NAME(37.5mg/kg)可增强其镇痛作用。结论:IGPS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连续用...

  • 标签: 鸡矢藤环烯醚萜总苷 镇痛 成瘾性 纳洛酮 一氧化氮
  • 简介:目的:对常用传统中药西藏胡黄连PicrorkizascrophulariifloraPennell根茎中环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1H、^13CNMR等坡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其中3个环戊烷单萜:rehmaglutinA(1)、rehmaglutinD(2)、3'-methoxyspecionin(3),4个环苷:picrosideⅡ(4)、picrosideⅠ(5)、picrosideⅢ(6)、pikuroside(7).结论:其中化合物1,2、3和7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3为新的天然产物.

  • 标签: 西藏胡黄连 玄参科 环烯醚萜
  • 简介:目的:探讨栀子总环苷对脑出血大鼠内皮屏障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栀子总环苷(30、15和5mg/kg)组,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4、48、72和120h时间点各组各取10只大鼠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出血周围血肿组织中内皮屏障抗原(endothelialbarrierantigen,EBA)和血管内皮整合素αV[33(etVβ3-Integrin)表达,ELISA法测定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栓调解蛋白(Thrombomodulin,TM)含量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24-120h模型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中EBA免疫消失区面积增多,整合素etVl33平均光密度值增加,Ang-和TM浓度升高。与模型组比较,30mg/ks栀子总环苷组在术后24-120h各时间点EBA免疫消失区面积和整合素etVβ3表达降低,Ang-1和TM浓度降低。15mg/kg栀子总环苷组仅在术后24-72h有效。结论:栀子总环苷可保护或修复内皮屏障,减少EBA消失区面积和整合素etVβ3表达,降低Ang-1和TM水平。

  • 标签: 栀子总环烯醚萜苷 脑出血 内皮屏障抗原 内皮整合素αVβ3 促血管生成素-1 血栓调解蛋白
  • 简介:同情发情是胚胎移植技术规模化应用的主要技术之一,有利于降低成本,集中实施胚胎移植。本试验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了牛同期发情试验,Ⅰ组(2次肌注ICI)的同期发情率为67.7%、A级黄体率为54.5%;Ⅱ组(一次子宫输注)分别为53.8%和50.00%、Ⅲ组(两次同期化处理)分别为80.5%和68.40%。Ⅲ组的同期发情率和A级黄体率均高于Ⅱ组(P〉0.05)和Ⅰ组(P〈0.05)。说明不同处理方法对同期发情率影响较大,用ICI两次同期化处理不仅同期发情效果好,而且黄体发育好,其次为Ⅱ组。具有相似的同期发情效果。

  • 标签: 同期发情率 受体牛 氯前列烯醇 胚胎移植技术 同期发情效果 发情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测定山东、安徽、浙江不同产地灵芝的三及甾含量。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三及甾含量。结果三及甾含量最高的为山东灵芝,其次为浙江灵芝,再次为安徽灵芝。结论山东、安徽、浙江三产地灵芝中三及甾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 标签: 灵芝 三萜及甾醇 含量考察
  • 简介:目的:研究半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tiliaceusL.)的化学成分。方法:分离纯化采用硅胶色谱、SephadexLH-20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结构鉴定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与文献对照确定。结果:从黄槿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1)、粉蕊黄杨二(2)、β-粘霉(3)、羽扇豆(4)、日耳曼(5)、豆甾-4--3-酮(6)、豆甾-4,22-二-3-酮(7)、麦角甾-4,6,8(14),22-四-3-酮(8)、β-谷甾(9)和豆甾(10)。结论:化合物3~5和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黄槿 三萜 甾醇
  • 简介:目的:从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Thunb.中分离出活性成分环苷类化合物.方法:金银花70%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乙酸乙酯部位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裂环环苷,命名为dehydromorroniside.结论:该化合物为忍冬属中发现的第3个morroniside型裂环环苷.

  • 标签: 金银花 裂环环烯醚萜苷 中药 石油醚 乙酸乙酯 化学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药用植物头花龙胆(Gentiana cephalantha Franch.)正丁醇部位裂环类化学成分,得出结论:从微籽龙胆氯仿部位中分离鉴定了4个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且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头花龙胆 正丁醇部位 裂环烯醚萜
  • 简介:杀菌剂,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于1992年、1993年、1996年、1999年在我国正式登记速保利12.5%可湿性粉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梨树黑星病;速保利5%拌种剂,防治高果丝黑穗病;速保利2%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黑穗病;速保利原药。据对农药产品登记动态统计,1992年至2006年全国20个省、区、市73家企业登记产品93个厂次(原药7个厂次、单剂31个厂次、复配制剂55个厂次)。

  • 标签: 产品登记 杀菌剂 烯唑醇 登记动态 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玉米丝黑穗病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地黄、玄参中环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地黄、玄参分别经105℃真空干燥及105℃普通干燥两种方法处理后,取真空干燥组及普通干燥组1、3、5、7、9h的地黄、玄参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黄中梓醇和玄参中哈巴俄苷含量。结果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普通干燥组地黄中梓醇和玄参中哈巴俄苷的含量分别降低60%、80%,与真空干燥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真空干燥组待测成分含量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真空干燥较普通干燥的处理方法更有益于环苷类中药。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梓醇 哈巴俄苷 环烯醚萜苷
  • 简介:脱氧雪腐镰刀菌(呕吐毒素)多见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的小麦籽粒中,累积超标后无法食用,造成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通过简单工艺处理使呕吐毒素超标面粉(或小麦),降低呕吐毒素含量,以期合理的再利用。实验中将呕吐毒素含量超标面粉经揉面、水洗处理后分离成湿面筋和水淀粉,分别脱水、低温烘干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其呕吐毒素含量,匀在1000μg/kg以下。本方法为被呕吐毒素污染超标的面粉或小麦的重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小麦 面粉 呕吐毒素 谷朊粉 淀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雌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需要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间院内收治的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选择150例作为本次探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黄体酮注射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丙雌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β-hCG、P和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烯丙雌醇 复发性自然流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雌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需要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间院内收治的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选择150例作为本次探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黄体酮注射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丙雌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β-hCG、P和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烯丙雌醇 复发性自然流产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