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有严重疾病的患儿,由于不能自主进食,疾病和治疗干预等因素,往往存在分解代谢亢进、糖原分解、脂肪动员和负氮平衡等情况。为了满足机体的需要,人体不得不消耗体内的能量储备,如果这个过程过长或过于激烈,则可能损伤器官功能。因此适度的营养支持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营养支持 治疗干预 抢救成功率 分解代谢 糖原分解 负氮平衡
  • 简介:摘要:早产儿由于器官功能未成熟,胎龄越小,其吸吮和吞咽能力越差。合理的营养支持是促进早产儿存活的关键,静脉营养虽然能够满足早产儿早期营养需要,但是长期使用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尽早开始肠道喂养并早日达到全肠道喂养是早产儿营养管理的目标。早产儿由于胃肠道功能发育不成熟、肠道功能不健全、吸吮力差、吞咽动作不协调、胃肠动力差等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常表现为胃潴留、腹胀、呕吐等喂养困难现象。喂养不耐受严重影响早产儿对营养物质的摄取,造成其体重 不增加或下降,导致宫外发育迟缓,使早产儿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受 到影响,如果不及时干预,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加重病情,延长早产儿住院时间。《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建议早产儿出生后大约 2周达到足量肠内营养

  • 标签: 早产儿 营养支持 护理 措施 探讨
  • 简介:摘要: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诱因为酒精滥用、脂肪肝、遗传病、长期肝炎等,患者正常的肝组织受损,出现纤维化发展,形成结节,进而严重损害了肝脏的正常功能。由于肝脏功能的减退,造成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或者营养不足的现象,因此,对于肝硬化患者,必须要做好营养支持,以改善他们的营养状态,进而减轻他们的症状,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管理,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硬化 营养状态 营养支持 措施探究
  • 简介:在处理明显存在的主诉症状时,常常忽视营养不良的存在。纠正营养不良是有意义的——因营养不良对骨骼肌肉、胃肠道、心肺功能、免疫系统甚至心理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对于体重丧失超过20%的病人,营养支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但目前尚无可靠的方法来鉴别营养不良的病人,绝大多数医院

  • 标签: 医院 人工营养 营养支持 免疫系统 营养不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措施。方法通过160例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结论为重症患者提供了具体、安全、合理的营养支持

  • 标签: 重症患者 营养支持 护理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输入途径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收治的50例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体会。结果经肠内营养支持5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发生腹泻4例,腹胀7例,胃管阻塞2例,无肺部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肠内营养制剂的特点、输入途径和方式,采取细致全面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肠内营养 输入途径 护理
  • 简介:摘要 终末期肾病的患者必须进行血液透析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排除代谢废物。血液透析也是挽救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长期血液透析滤过的患者常常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也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支持措施也较多。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营养支持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目前医院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病人的营养支持,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尽可能的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探讨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采用的方法为,将选择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选择的观察对象是74例外科手术急者,将急者分为两组,常规组37例急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康复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以营养支持为主的康复护理干预,并比对与观察两组急者的住院时间。得出的结果是。两者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康复组的住院时间(16.89±5.46)d明显短于常规组(27.53±8.41)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对外科病人实施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对于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促进作用,能有效减少患者营养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将其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外科 营养支持 康复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正确评价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实施合适的营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48例肝硬化患者,入院后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估)明确营养状况。营养支持分3组A组肝病综合治疗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B组综合治疗+肠外营养;C组综合治疗+肠内营养。监测0-4周肝功能及营养指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85%以上患者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综合治疗+肠内和肠外营养方案改善肝功能及营养指标效果最好,显效率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肠内营养略好于肠外营养方案。结论个体化的饮食干预效果均优于常规护理,有营养风险的肝硬化患者需要个体化的饮食指导。

  • 标签: 肝硬化 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足、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应用状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选择内科系统住院患者398例,采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做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3分为有营养风险,体质量指数(BMI)〈18.5kg/m2并结合临床一般情况差判定为营养不足。同时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情况。结果398例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4.1%和33.7%;营养不足发生率居前两位的是消化内科(19.6%)和肿瘤内科(16.9%);免疫科(8.6%)发生率低。营养风险发生率占前3位的是肿瘤内科(47.5%),消化内科(42.9%)和神经内科(41.7%),内分泌科(21.4%),免疫科(13.8%)发生率低。398例患者中,31例应用肠内营养(EN),92例应用肠外营养(PN),8例同时应用肠内肠外营养,PN∶EN=3∶1;有营养风险患者营养支持率为70.9%,无营养风险患者营养支持率为13.6%;有营养不足患者营养支持率为96.4%,无营养不足患者营养支持率为22.5%。结论消化内科、肿瘤内科、神经内科营养不足或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建议重视肠内营养支持,提高肠内营养应用比例。

  • 标签: 营养调查 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 住院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状况。方法以2017年1月—5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全科·老年病区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NRS2002量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其营养支持情况。结果符合调查标准的422例老年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2.1%,不同年龄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总的比率为19.2%,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24%,营养支持以肠外营养为主。结论老年患者中有较高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但营养支持比率较低,且不合理的营养支持普遍存在。

  • 标签: 老年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
  • 作者: 金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重庆 400000
  • 简介:肠外营养是一种通过静脉输入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功能的方法。它通常被用于那些不能通过口服进食或通过肠道摄入足够营养物质的患者,例如胃肠手术后、严重烧伤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等。肠外营养的主要成分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等。这些成分会被混合在一起,然后通过静脉输注到患者体内,如图一所示。通常,肠外营养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注的,因为这种管路可以输注大量的营养物质,并且能够保持长期的输注。

  • 标签: 肠外营养;静脉;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营养支持策略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病情支持,提升营养指标水平。方法:选取来某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开展肿瘤化疗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 30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营养支持,分析营养指标改善结局。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学清蛋白和血清前蛋白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在化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在生活质量对比中,针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社会角色和情绪功能进行了组间对比,其结果以观察组更优。结论:采用营养支持护理策略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并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肿瘤化疗 营养支持 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肠胃外科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胃肠普外科接受危重症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采用营养支持治疗措施。结果经过14d的治疗观察,利用统计学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身体肝肾功能和血糖蛋白质含量进行计量,可以发现研究资料的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没有明显的差别,蛋白质含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结论胃肠外科危重症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营养支持治疗措施可以有效补充患者身体营养含量,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普外科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实验将采用营养支持策略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病情支持,提升营养指标水平。方法选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前来本院30例患者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开展肿瘤化疗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30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营养支持,分析营养指标改善结局。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学清蛋白和血清前蛋白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肿瘤化疗 营养支持 生活质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实践对提高营养支持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从2020年6月开始,至2021年7月为止,通过电脑随机抽选的方式选择上述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134例作为入组成员,将其分为了两个组别,分别为使用常规营养支持的对照组共67例,以及通过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进行专业化营养支持的观察组共6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并发症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施营养支持的患者在通过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的干预下,患者所拥有的护理质量水平更高,更加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应该将这种方法投入到临床实际使用中并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营养支持护理 专科小组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实践对提高营养支持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从2020年6月开始,至2021年7月为止,通过电脑随机抽选的方式选择上述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134例作为入组成员,将其分为了两个组别,分别为使用常规营养支持的对照组共67例,以及通过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进行专业化营养支持的观察组共6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并发症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施营养支持的患者在通过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的干预下,患者所拥有的护理质量水平更高,更加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应该将这种方法投入到临床实际使用中并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营养支持护理 专科小组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