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蒙古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古老民族,大多分布在北方草原,民族中各个部落的差异造成了舞蹈风格的不同。本文对蒙古鄂尔多斯、新疆、呼伦贝尔三个地区的蒙古舞蹈,从文化、音乐、动作方面来分析比较,深刻阐明了蒙古舞蹈不同地区的不同风格特点,让更多人了解、热爱蒙古舞蹈。

  • 标签: 蒙古族 文化 习俗 舞蹈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内蒙古地区的文化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各盟市歌舞团,歌舞剧院,企业艺术院团,乌兰牧骑数量剧增。各个领域都进行了相应的创新以谋求其长远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时代向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内蒙古舞蹈学科教育也得到空前发展,形成中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蒙古舞蹈是内蒙古地区的地方特色,也是内蒙古地区舞蹈教学中的主要课程,蒙古舞目前在全国各大艺术类院校中,作为专业必修课,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其受众性有目共睹。蒙古舞蹈课程的开展 ,对锻炼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情感表达、艺术修养和肢体协调性等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蒙古舞蹈作为中华灿烂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时代经历数次演变从而形成了深厚的底蕴。因而面对时代新形势探究蒙古舞蹈的艺术演变并将其广泛应用于教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标签: 蒙古族舞蹈 演变形式 教学应用
  • 简介:摘要:蒙古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一直保持着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沿用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字。然而,我国通用的语言为汉语,所以让蒙古学生提升自身的汉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十分重要。为此,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大学本科院校中设立了预科班,开始实施蒙汉双语授课模式。该种授课方式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但仍然无法满足现代蒙古学生的应用需求。为此,本文根据相关内容,对如何提升在授课过程中提升蒙古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了研究。

  • 标签: 蒙古族 语文学习 三大难关 兴趣
  • 简介:内容摘要:我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多民族国家。学校承载着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一国家、民族的进步有着密切关系。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所以学校是传播和发扬名传统体育,弘扬民族文化的圣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 标签: 蒙古族传统体育 高校 传承途径
  • 简介:摘要: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化,高校音乐教学中对传统音乐元素的保护和继承更加重视,通过将民族传统音乐与高校教学相结合,能够拓展和延伸民族音乐保护与继承的渠道,让更多的群体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使得民族原生态音乐保护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本文分析了高校教育角度下蒙古原生态音乐保护的现状,提出了高校教育下蒙古音乐保护的策略。

  • 标签: 高校 蒙古族原生态音乐 策略 现状
  • 简介:摘要:中国的汉字由几千年前流传至今,它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它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也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者,它本身就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因此很多少数民族的孩子也开始学习汉字,蒙古小学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让学生来学习,让他们由汉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然而在现阶段的汉语学习中,蒙古小学的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出现汉字文化缺失的情况,因此本文就蒙古小学识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探讨和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 标签: 蒙古族小学 汉字文化 识字教学 意蕴探究
  • 简介:摘要: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化,高校音乐教学中对传统音乐元素的保护和继承更加重视,通过将民族传统音乐与高校教学相结合,能够拓展和延伸民族音乐保护与继承的渠道,让更多的群体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使得民族原生态音乐保护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本文分析了高校教育角度下蒙古原生态音乐保护的现状,提出了高校教育下蒙古音乐保护的策略。

  • 标签: 高校 蒙古族原生态音乐 策略 现状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营造,提升城市文化价值,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已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并且参与其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中。良好的公共艺术作品也可以成为一个城市是否适合人们享受生活的象征,同时能够使人在城市繁忙的节奏中添加一些乐趣。文章以蒙古传统艺术图案介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作为研究背景,研究其在现代公共空间中的有效应用,以更好地适应当代公众的艺术需求及情感需求。

  • 标签: 现代公共空间 环境营造 蒙古族图案 应用研究
  • 简介:内容摘要:蒙古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是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一个传统的典型游牧民族。蒙古起源于古代忘建河东岸一代,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的蒙古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辽阔无垠的内蒙古草原上有着丰富的蒙古特色文化,而各个部族的文化资源又有着相近却不同的特点。

  • 标签: 激发 兴趣 橡皮章刻制 学习 体悟
  • 简介:摘要:蒙古民歌风格受地域影响,体裁明显区别于其他歌曲,自成一派,在高校音乐审美教育中,为满足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将蒙古民歌应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直观的方式学习音乐,获得全方位欣赏。本文就蒙古民歌在高校音乐审美教育中的活态传承进行分析研究,为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兴趣与能力做出努力。

  • 标签: 蒙古族民歌 高校 音乐审美教育 活态传承
  • 简介:内容摘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调研,对于语言发展变化的演变历程具有深远意义,以及对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和而不同,丰富文化内涵同样具有很强的必要性。本研究以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蒙古语言口语使用情况为对象,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观察、问询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而对该地区蒙古语口语使用状况进行总结概括,不仅对于该地区蒙古语言的使用以及文化传承,进而促进文化产业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本地区蒙古语口语使用情况的分析研究同样能够为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科尔沁区大林镇 蒙古语口语 使用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阿拉善右旗蒙古招魂仪式的实地观察记录,对其过程作相关介绍并浅析了其宗教文化内涵。

  • 标签: 蒙古族 招魂仪式 阿拉善右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蒙古部分地区蒙古与汉族居民的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并分析影响两民族高血压患病率的危险因素。方法2019年1~12月,采用方便抽样结合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内蒙古部分地区三代内无与其他民族通婚的352名蒙古和260名汉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身体一般指标和生化指标,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人群中,蒙古和汉族在教育程度、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肌酐和空腹血糖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非高血压人群中,蒙古和汉族在教育程度、食盐量、收缩压、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肌酐、CO2和总胆固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蒙古居民的高血压与年龄(AOR=5.281,95%CI:2.979~9.364)、体质指数(AOR=3.485,95%CI:1.942~6.254)、总胆红素(AOR=1.082,95%CI:1.026~1.142)、三酰甘油(AOR=1.417,95%CI:1.015~1.979)有关,而汉族居民的高血压与年龄(AOR=4.853,95%CI:2.167~10.864)、体质指数(AOR=4.048,95%CI:1.836~8.923)、三酰甘油(AOR=1.842,95%CI:1.194~2.841)、载脂蛋白B(AOR=1.042,95%CI:1.245~1.655)有关(均为P<0.05)。结论内蒙古部分地区蒙古与汉族居民的高血压均与年龄、体质指数和三酰甘油明显相关;不同的是,蒙古的高血压还与总胆红素相关,而汉族的高血压还与载脂蛋白B相关。

  • 标签: 高血压 蒙古族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基因变异与蒙古和汉族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关联性,了解不同民族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BPD患儿50例(BPD组),选择同期住院未发生BPD的5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PCR基因分析技术对各组早产儿TNF-α基因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检测TNF-α基因外显子上是否有突变发生;明确TNF-α-201位点的基因型情况,分析其与BPD的相关性。结果未检测到TNF-α全外显子有突变发生。BPD组与对照组早产儿TNF-α基因-201位点均可检出两种基因型,即AG和GG。BPD组和对照组此两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0%和90.0%、6.0%和94.0%,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0%和97.0%,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0%和3.0%,两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早产儿BPD组和对照组AG及GG两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和89.7%、6.3%和93.7%,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4.8%和96.9%,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2%和3.1%;蒙古早产儿BPD组和对照组此两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5%和90.5%、5.6%和94.4%,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2%和97.2%,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8%和2.8%。无论是蒙古还是汉族TNF-α-201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早产儿不论汉族还是蒙古均未检测出TNF-α全外显子上有突变发生,TNF-α-201位点基因与早产儿BPD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且该位点基因分布在蒙古和汉族之间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型 等位基因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呼伦贝尔市蒙古已婚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情况及其高危因素,探讨HPV16型病毒载量变化对宫颈上皮内瘤变I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I,CIN I)患者的治疗评估的指导作用。方法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呼伦贝尔市蒙古已婚妇女进行HPV定性筛查,使用杂交捕获二代技术检测CIN I门诊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HPV DNA含量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患者阴道分泌物及病理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hinprip cytologic test,TCT)检测结果的变化趋势,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利用t检验,感染高危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计数资料的分析方法为x2检验。结果蒙古女性高危HPV感染率为22.33%(215/963),饮酒习惯、性伴侣个数是所有高危型别感染的共同高危因素。HPV16型、18型、其他高危型别感染还包括结婚次数这一高危因素。感染HPV16型的CIN I患者治疗前病毒载量与治疗后12、18个月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清洁度镜检III度或IV度患者数及TCT检查结果显示低度不典型增生者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减少,与HPV DNA含量变化一致。结论呼伦贝尔市蒙古HPV感染率高于本地区汉族人群,需要加强蒙古人群聚居地HPV感染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高危型HPV16病毒载量的变化可作为CIN I治疗评估的观察指标。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蒙古族 高危因素 治疗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蒙古寻常型银屑病(PsV)的相关性及其与HLA-C*06:02的交互作用。方法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2月至2018年3月住院的379例蒙古PsV患者及518例蒙古健康对照。选择16个既往报道的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包含疾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HLA-C*06:02,利用二代测序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对受试者进行基因分型。计算蒙古PsV组及对照组16个变异位点及HLA-C*06:02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χ2检验比较两组各SNP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蒙古PsV患者中16个代谢综合征易感SNP位点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HLA-C*06:02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4.09 × 10-35,OR = 3.41)。HLA-C* 06:02阳性受试者中,252例PsV患者的rs7593730_T和rs6931514_G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与191例健康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6,OR = 0.64;P = 0.041,OR = 1.33);而在HLA-C*06:02阴性受试者中,两组间16个SNP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rs7593730和rs6931514与内蒙古地区蒙古寻常型银屑病可能相关,与HLA-C*06:02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 标签: 银屑病 代谢疾病 多态性,单核苷酸 蒙古族 HLA-C*06:02
  • 简介:[摘要 ]本文以西非尼日利亚伊博为例,通过谚语等自然语料的实验与分析,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非洲时间观念进行解读,发现伊博确实存在以事件、主观感受作为时间标尺的这一普遍事实,从侧面证实了不同的语言结构或赋义方式,反映出人对环境的不同认知与差异化体验,从而造成文化的差异。

  • 标签: [ ]伊博 非洲 时间观念 认知语言学 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