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恐怖组织的认同构建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个体恐怖分子在群体中找到自我、组织内部同一性的构建以及组织一致对外的恐怖主义活动。在整个认同构建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恐怖组织内外群体文化融入策略选择的矛盾,具体表现为:第一阶段,潜在恐怖分子在主流文化中认同受挫,转而寻求加入恐怖组织。第二阶段,恐怖组织以自身所处的宗教文化为基础,构建其组织文化,并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加深组织成员对这一文化的认同,但与此相对,恐怖组织外群体却很难认同其组织文化。第三阶段,恐怖组织内外群体文化融入策略选择的矛盾持续激化,最终导致恐怖组织采取一致对外的恐怖主义活动。通过“伊斯兰国”作为案例,对上述恐怖组织的认同过程进行分析后发现,“伊斯兰国”的“成功”是与其“成功”的文化融入策略密切相关,而其在阿富汗的受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文化融入策略“失当”所导致的,即“伊斯兰国”在阿富汗不但无力完成与塔利班的竞争,而且无法解决组织面临的跨文化冲突问题。因此,在打击“伊斯兰国”等暴恐极端势力时,关注文化融入策略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恐怖组织 身份认同 文化融入策略 认同受挫 “伊斯兰国”
  • 简介:中国人移民巴西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统计,当前巴西华侨华人的数量在20万-25万之间,巴西已成为南美华侨华人第二大聚居地(仅次于秘鲁)。经过几代人的耕耘,巴西华侨华人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强,尤其是近些年大量涌入的华商。近些年,巴西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之快,使巴西华侨华人社会面临着各种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主要分析巴西华侨华人在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和成效,以及他们在融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巴西华侨华人的社会融入呈现多元化趋势,华商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华人参政力量还很薄弱,社会治安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成为困扰巴西华侨华人的一大难题。

  • 标签: 巴西华侨华人 社会融入 挑战与困扰
  • 简介:在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世界经济趋向全球化的今天,探讨东南亚音乐文化多元共处的原因,对于认识世界文化如何在多元共处中交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东南亚音乐文化长期多元共处既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东南亚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又得益于东南亚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的包容性和宗教戎规的相对宽松,使宗教音乐亦能充分发挥艺术的职能。本文还认为东南来文化多元共处对世界文化的发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指出一定的

  • 标签: 东南亚 音乐文化 多元化 儒家文化
  • 简介:印尼华人已逐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主要表现在政治上认同印尼为自己的祖国,经济上成为当地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文化上虽保持华族文化传统习俗但已逐步当地化。尽管如此,华族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只有印尼政府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当地社会改变对华人的偏见,华人更积极主动地融入主流社会,中国政府严格区分印尼华人与华侨,这样才能促进印尼华人更快融入当地主流社会。

  • 标签: 印尼华人 融入 主流社会 现状 挑战
  • 简介:5月10日至28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非政府组织(以下简称NGO)委员会2004年例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应联合国经社事务部NGO处邀请,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以下简称交流协会)派代表出席了会议。短短几天的与会,加深了我们对咨商地位的认识,也使我们对今后如何用好咨商地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感悟。

  • 标签: 联合国 经济与社会理事会 非政府组织 咨商地位
  • 简介:在印度莫卧儿时期,声音是一个高度理论化的学术领域,并处于和精英审美的对话之中。在北印度,不仅梵语和波斯语的音乐理论和美学著作层出不穷,而且伯勒杰语、乌尔都语、迈提利语、孟加拉语以及其他各类地方语言的相关著作也日益涌现。政治人物被认为应当熟悉音乐的品质、声音的情感魅力,并熟知优雅地品鉴音乐所要求的道德品质和社会礼仪。统治者们热衷于通过肖像画和编年史强调他们如何参与了精英艺术音乐。本文认为,声音实践对界定社会空间来说至关重要,地方政权的统治者正是运用了特定的声音实践来培育一种跨地域的空间感和权威。通过考察产生于18世纪孟加拉的各类与音乐相关的图像和文献,本文呈现了18世纪美学创作的试验性以及早期现代印度如何理解声音和音乐并将其用于政治和社会空间的界定。

  • 标签: 孟加拉 穆尔希达巴德 莫卧儿历史 伯勒杰语文学 印度斯坦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