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骨超声诊断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 2019年 1月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50例作为观察组、骨关节炎患者 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行肌骨超声诊断,观察比较两组的关节病理改变情况及滑膜厚度与血流信号等级。结果:观察组的滑膜炎检出率、关节积液检出率、肌腱腱鞘炎检出率及骨髓水肿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的骨赘形成检出率、骨侵蚀检出率及关节间隙狭窄检出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的滑膜厚度与血流信号等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肌骨超声诊断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度较高,可有效鉴别诊断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肌骨超声诊断 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我院初次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AS)和放射学阴性脊柱炎患者(nr-sxSpA)共计98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点。方法统计我院收治的被确诊为强直性脊髓炎(AS)48例,放射学阴性脊柱炎(nr-sxSpA)患者50例。结果AS组男性患者比例和病程时间明显高于nr-sxSpA组(P<0.001,P=0.001)。磁共振成像(MRI)结果显示AS组的骶骼关节水肿发生率低于nr-sxSpA组(P=0.003)结论中轴型脊柱关节炎(SpA)在初期诊断中可以以MRI骨髓水肿程度来判定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sxSpA)和强直性脊柱炎(AS)

  • 标签: 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 强直性脊柱炎(AS) 磁共振成像(MRI) 骨髓水肿
  • 简介:摘要脊柱夏科氏关节是一种罕见的具有进展性的严重的退行性脊柱疾病。其临床表现隐匿且不典型,容易导致漏诊、误诊,延误病情,影响预后。目前国内尚无系统性分析脊柱夏科氏关节的文献。脊柱夏科氏关节的病因主要分为脊髓损伤及非损伤性神经病变两类,其中脊髓损伤引发脊柱夏科氏关节的危险因素包括长节段固定、脊柱侧凸、椎板切除、脊柱负荷过大的运动和肥胖。脊柱夏科氏关节病好发于下胸椎或腰椎,常见症状是脊柱畸形、坐姿不平衡和局部疼痛。根据潜在疾病引起本体感觉及痛温觉损害,影像学上大量的骨破坏和吸收以及大量新骨形成,组织学提示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并排除其他炎性和肿瘤性疾病,可以作出诊断。对稳定性好、未合并感染、神经功能平稳、未出现皮肤瘘口、坐姿不平衡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脊柱夏科氏关节病患者,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对症状持续大于6个月、脊柱不稳定、皮肤出现瘘口或并发感染的患者建议优先选择手术。术前应评估髋关节的异位骨化或强直,术中重视病灶内坏死组织、炎症组织的充分清除以及足量的植骨,建议融合至骶骨或骨盆。术后并发症包括内固定失败、新的夏科氏关节形成、伤口愈合困难、感染等。对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的术后患者,建议定期、系统、长期随访,观察整体胸腰椎而非仅仅手术部位的影像。熟知脊柱夏科氏关节的危险因素及典型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医生:我妈今年54岁。10多年前,她左腿膝盖曾有间歇性肿胀、疼痛,用手按感觉比其他地方热:后来发展到手指、脚掌关节处也有类似症状,一般单侧发作。在医院检查风湿三项:抗“O”阴性,类风湿因子(RF)阴性,C反应蛋白升高。请问这是什么

  • 标签: 关节疼痛 医院检查 阴性 C反应蛋白升高 类风湿因子 抗“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关节(SpA)患者骶髂关节炎的MRI检查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关节(SpA)患者骶髂关节炎患者52例,平均分成两组即MRI检查组(26例)和与其对照的X线检查组(26例),MRI检查组进行双侧骶髂关节MRI扫描,X线对照组采取盆骨X线平片扫描,并分析对比MRI与X线扫描的征象。结果52例患者中MRI检出率为86.0%,X线检出率为51.3%,Ⅰ至Ⅱ级患者均可显示关节软骨增厚、滑膜信号异常以及骨髓水肿;Ⅲ至Ⅳ级患者有大范围的骨髓内脂肪沉积和骨质硬化。MRI在检出Ⅰ至Ⅱ级的病变率要比X线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能够显示出在脊柱关节(SpA)患者骶髂关节炎的早期病理改变,可以作为脊柱关节(SpA)患者骶髂关节炎的早期诊断首选方案。

  • 标签: 脊柱关节病 骶髂关节炎 MRI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RA真实世界的大规模研究旨在比较中国RA血清阳性和血清阴性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20年1月于全国10家医院就诊的符合1987年ACR分类标准或2010年ACR/ELUAR RA分类标准的RA患者。根据血清学状态,将患者分为4个亚组[RF(-)抗CCP抗体(-)、RF(+)抗CCP抗体(+)、RF(+)抗CCP抗体(-)、RF(-)抗CCP抗体(+)],并比较疾病特征和治疗反应。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配对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①共纳入患者2 461例,其中RF(+)抗CCP抗体(+)患者1 813例(73.67%),RF(+)抗CCP抗体(-)患者129例(5.24%),RF(-)抗CCP抗体(-)患者245例(9.96%),RF(-)抗CCP抗体(+)患者274例(11.13%)。②无论抗CCP抗体是否阳性,RF(+)患者发病早[RF(-)抗CCP抗体(-)(51±14)岁,RF(-)抗CCP抗体(+)(50±15)岁,RF(+)抗CCP抗体(+)(48±14)岁,RF(+)抗CCP抗体(-)(48±13)岁,F=3.003,P=0.029],病程长[RF(-)抗CCP抗体(-)50(20,126)个月,RF(-)抗CCP抗体(+)60(24,150)个月,RF(+)抗CCP抗体(+)89(35,179)个月,RF(+)抗CCP抗体(-)83(25,160)个月,H=22.001,P<0.01],关节肿胀数(SJC)[RF(-)抗CCP抗体(-)2(0,6),RF(-)抗CCP抗体(+)2(0,5),RF(+)抗CCP抗体(+)2(0,7),RF(+)抗CCP抗体(-)2(0,6),H=8.939,P=0.03]、关节触痛数多[RF(-)抗CCP抗体(-)3(0,8),RF(-)抗CCP抗体(+)2(0,6),RF(+)抗CCP抗体(+)3(1,9),RF(+)抗CCP抗体(-)2(0,8),H=11.341,P=0.01],晨僵时间长[RF(-)抗CCP抗体(-)30(0,60)min,RF(-)抗CCP抗体(+)20(0,60)min,RF(+)抗CCP抗体(+)30(10,60)min,RF(+)抗CCP抗体(-)30(10,60)min,H=13.32,P<0.01];同时RF+患者的ESR[RF(-)抗CCP抗体(-)17(9,38)mm/1 h,RF(-)抗CCP抗体(+)20(10,35)mm/1 h,RF(+)抗CCP抗体(+)26(14,45)mm/1 h,RF(+)抗CCP抗体(-)28(14,50)mm/1 h,H=37.084,P<0.01]及CRP[RF(-)抗CCP抗体(-)2.3(0.8,15.9)mg/L,RF(-)抗CCP抗体(+)2.7(0.7,12.1)mg/L,RF(+)抗CCP抗体(+)5.2(1.3,17.2)mg/L,RF(+)抗CCP抗体(-)5.2(0.9,16.2)mg/L,H=22.141,P<0.01]明显高于RF(-)患者组,且拥有更高的疾病活动度[RF(-)抗CCP抗体(-)(4.0±1.8),RF(-)抗CCP抗体(+)(3.8±1.6),RF(+)抗CCP抗体(+)(4.3±1.8)岁,RF(+)抗CCP抗体(-)(4.1±1.7)岁,F=7.269,P<0.01]。③将RF(+)抗CCP抗体(+)患者分成4个亚组,结果发现RF高滴度(RF-H)抗CCP抗体低滴度(抗CCP抗体-L)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更高(DAS28-ESR)[RF-H/抗CCP抗体-H 4.3(2.9,5.6),RF-L/抗CCP抗体-L4.5(3.0,5.7),RF-H/抗CCP抗体-L 4.9(3.0,6.2),RF-L/抗CCP抗体-H 2.8(1.8,3.9),H=20.374,P<0.01]。④随访3个月后,4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4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用药3个月时RF及抗CCP抗体状态未影响患者疾病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论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与RF存在密切关系,RF(+)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明显高于RF(-)患者,RF高滴度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高于RF低滴度患者;用药3个月后,抗体状态并未影响疾病缓解率。

  • 标签: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关节炎,类风湿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创伤诱发起脊柱关节(SPA)临床特点,并且分析疾病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可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SP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创伤诱发组37例,非创伤诱发组23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65-89岁,平均年龄(77.15±2.26)岁。比较创伤诱发组与非创伤诱发组的基线资料、临床特征情况、血液及关节液检测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总蛋白(TP)]、误诊情况。结果:创伤诱发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与受教育程度同非创伤诱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诱发组发病到接受抗风湿治疗时间为(10.15±2.15),所有患者的初诊科室均是骨科/康复科,首发关节为膝关节与踝关节,临床特征同非创伤诱发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诱发组血液ESR、CRP分别为(72.25±30.14)mm·h、(77.85±32.25)mg/L,均是高于非创伤诱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诱发组关节液WBC、TP分别为(12.14±6.86)×109/L、(44.86±13.25)g/L,同非创伤诱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诱发组误诊30例,误诊率81.08%,非创伤诱发组误诊6例,误诊率26.09%,两组误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创伤诱发的脊柱关节,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较短,首诊科室一般选择骨科/康复科,首发关节为膝关节、踝关节,血液炎症水平与关节液炎症水平高,误诊几率也较高。

  • 标签: 创伤诱发起病 脊柱关节病 临床特点 血液 关节液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性别成人发病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纳入1999—2020年就诊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成人发病(发病年龄≥16岁)nr-axSpA患者662例,分析其不同性别之间人口学特征及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本组nr-axSpA患者男女性别比例为1.17∶1,HLA-B27阳性率71.8%(475/662),基线病程中位数1.6(0.5,4.0)年,就诊年龄中位数25.0(21.0,33.0)岁。男性与女性相比,发病年龄及初诊年龄更低[21.0(18.0,28.0)岁和25.0(21.0,30.0)岁,Z=5.63,P<0.001;24.0(19.0,32.0)岁和27.0(23.0,34.5)岁,Z=4.91,P<0.001],HLA-B27阳性率更高[(78.4%(280/357)和63.9%(195/305),χ2=17.06,P<0.001]。男性患者炎性腰背痛(IBP)、晨僵、夜间痛、附着点炎、髋痛、腹股沟痛的发生率比女性更高,而手小关节受累在女性患者中更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时,男性与女性相比,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评分(ASDAS)-CRP评分更高[3.0(2.3,3.8)和2.4(2.0,3.0),Z=5.59,P<0.001],病情活动者(ASDAS-CRP>2.1)的比例更高[81.9%(185/226)和67.9%(133/196),χ2=11.08,P=0.001],CRP和ESR升高的比例更高[49.0%(175/357)和27.9%(85/305),χ2=30.85,P<0.001;49.3%(176/357)和33.4%(102/305),χ2=16.98,P<0.001]。结论中国成人发病nr-axSpA患者的性别比例接近,男性患者较女性更早发病,HLA-B27阳性率更高,IBP、附着点炎、髋和腹股沟痛更常见,病情活动度更高,而手小关节受累在女性患者中更常见。

  • 标签: 骨关节炎,脊柱 性别分布 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RhD阴性孕妇的不规则抗体检测情况,为预防新生儿溶血(HDN)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5年江山市人民医院38例RhD阴性孕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产前检查的RhD阳性孕妇30例为对照组,分别作产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38例RhD阴性孕妇有9例检出有不规则抗体存在,检出率23.7%,其中有妊娠史者阳性率为50.0%(7/14),无妊娠史者阳性率为8.3%(2/24),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P〈0.05)。观察组中特异性抗体主要以IgG为主,其中抗-D抗体5例(55.6%),抗-E抗体2例(22.2%),抗-M抗体2例(22.2%);对照组检出1例有不规则抗体存在,检出率3.3%,为抗-M抗体。观察组中有4例(2例抗-D、2例抗-M)效价〈16;4例(2例抗-D、2例抗-E)≥16而〈128;1例(抗-D)≥128。对照组1例〈16。结论:定期监测RhD阴性孕妇的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抗体阳性且效价较高者进行必要的产前治疗。加强对尚未生育过的Rh阴性年轻女性的血型知识宣教,是预防HDN的重要措施。

  • 标签: RhD阴性孕妇 不规则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摘要脊柱关节是一组主要累及中轴骨、骶髂关节及外周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AS为典型代表。在脊柱关节病患者的诊治中,如何做到既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又准确诊断、正确治疗,至今仍是摆在专科医生面前的难题。更深入地理解疾病本质,更严格地掌握分类标准精髓,对避免误诊和过度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脊柱关节病 脊柱炎,强直性 分类标准 误诊 过度治疗
  • 简介:本文通过中西医对脊柱的认识和比较,运用中医整体观揭示了脊柱的形神整体病因、机和位,阐明医患合作、防治脊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介绍了自我防治脊柱的具体方法和要领。

  • 标签: 自我防治 脊柱病 中医整体观 医患合作 中西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无偿献血者中血清学Rh(D)阴性表型汉族人群的分子背景。方法37份常规血清学试验检测出的Rh(D)阴性江苏汉族人,采用PCR-SSP检测RHCE基因和RH(D)基因;并对存在RH(D)基因的个体进行10个外显子及邻近内含子的测序。结果37例血清学Rh(D)阴性献血者中,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认26例无RH(D)基因。存在RH(D)基因的11例中,3例为RH(D)和RHCE基因发生互换,6例为RHD(K409k)(第9外显子1227G〉A),1例为弱D15型(第6外显子845G〉A),1例为RH(D)*711delC(第5外显子711位碱基缺失)。结论一定比例的血清阴性Rh(D)人群并非真正的Rh(D)阴性,即表达弱D抗原。提示对血清学Rh(D)阴性个体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有利于安全输血。

  • 标签: RH血型 RH(D)阴性 RH(D)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