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台州远古为扬州之域,荒服之地;秦属闽中郡;汉初属东海王国,嗣后置回浦乡,属会稽郡鄞县,汉昭帝始元二年置回浦县,为台州设县之始;东汉章帝章和元年改名章安县。三国吴会稽王太平二年分会稽郡东部设临海郡,为台州设郡之始。晋明帝太宁元年分临海郡南部置永嘉郡。隋文帝开皇九年撤并为临海县,开皇十一年徙治今临海城关,从此临海成为台州政治中心。唐高祖武德四年置台州,以境内天台山而得名。1994年8月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建市,行政中心移驻椒江。

  • 标签: 台州 历代 建置 沿革 考略
  • 简介:宁夏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战国秦时,就有郡县的建置。但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疆域范围时有消长,行政区划每多变迁,加之地形的变化、河流的变迁、道里的改向、聚落的兴衰、地名的更替,错综复杂,变化频繁,给后人留下许多茫然。甚至历代有关史志著作中,对宁夏的行

  • 标签: 宁夏 行政建置 宋朝 西夏国 明代 地方志
  • 简介:泾源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因泾河发源于此而得名。东、南分别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华亭县、庄浪县接壤,西、北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原州区、彭阳县交界.总面积1131平方公里,素有“秦风咽喉,关陇要地”之称。历史上泾源县境内曾多次进行行政建置,县名及隶属关系频繁变更.主要有秦汉时期乌氏县、宋金时期安化县、民国时期化平县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泾源县。

  • 标签: 行政建置 历史 宁夏回族自治区 述略 变迁 县级
  • 简介:1684年至1884年,清廷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福建省治下台湾的行政建置,是基于台湾作为福建一个部分的考量,其管理亦是将台湾作为福建一个部分而进行的整体管理。根据其行政建置的变化,可分为四个时期:1684年至1722年、1723年至1787年、1788年至1874年、1875年至1884年。清廷为有效掌控台湾,每个时期都采取不同措施和策略,形成了对台湾管理的独有特点和方法。

  • 标签: 清代 福建省治 台湾 行政建置
  • 简介:今蒙山县所在的府江流域是明代广西社会矛盾最为尖锐和复杂的地区,明朝中央政府对该地区的控制逐渐强化,其主要措施之一就是通过“建官设治”,以突显和强化国家权力在地方的存在。府江流域是明代广西境内行政建置变化较大的区域,明初立山、龙平2县的废止,明代中期永安州的设立,原属桂林府的荔浦、修仁2县改隶平乐府,以及万历时期昭平县的设立,都是明朝政府统一府江流域统治权的具体举措。明代也是蒙山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发展时期,其行政区划经历了从立山县到永安州的变化。本文试从行政区划变迁的角度,对今蒙山县在明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历史做一简要梳理和分析。

  • 标签: 明代中期 行政区划 建置沿革 蒙山县 永安 变迁历史
  • 简介:绍兴这座始建于2500年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春秋战国以后的很长历史时期内,曾经是浙江的第一大都市,同时又是浙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后随着这种中心地位的逐步丧失,城市也随之日益衰落,以致在现代人的心目中,绍兴无非是一个“江南小镇”,是鲁迅笔下的“鲁镇”而已。

  • 标签: 行政建置 行政区划 绍兴市 浙江 城市规划
  • 简介:<正>鄯州,是北魏在湟水地区的州郡一级的行政建置。史载,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改鄯善镇,置鄯州,州治今西宁。鄯善,原系西域一国,首府在今新疆若羌,为何在西宁有鄯善镇和鄯州呢?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魏太武帝即派军西征,439年攻灭北凉。北凉王沮渠牧犍弟张掖太守沮渠宜得、乐都太守沮渠安周、酒泉太守沮渠无讳等先后逃至敦煌,谋夺鄯善。鄯善王惧,奔且末,其子真达乃降沮渠氏,隔绝丝绸之路。太平真君六年(445

  • 标签: 鄯州 鄯善 北魏 乐都 吐谷浑 湟水地区
  • 简介:【摘要】辽代至清代,是东北地区行政建置快速发展的时期,辽、金、蒙元、明和清逐步将郡县制推行至东北各地,促使东北地区逐渐融入王朝统一管理之下。这一发展过程,受到政权疆域范畴和区域定位、内外政治环境、经济和人口结构以及地理因素等诸多原因的影响。

  • 标签: 东北地区 行政建置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元明清时期,东北地区的行政建置经历了东道诸王与蒙廷共理、元朝设置辽阳行省、明朝初年以军事防御为目的的建置、明朝末年逐步趋向整体化管辖、清朝旗民分治和清末设立东北三省等一系列变化,中央政权的控制力逐步深入该地区,促使东北在行政建置与管辖方面逐步走入全国一统的管理模式。

  • 标签: 元明清 东北地区 行政建置 变动趋势
  • 简介:【摘要】辽代至清代,是东北地区行政建置快速发展的时期,辽、金、蒙元、明和清逐步将郡县制推行至东北各地,促使东北地区逐渐融入王朝统一管理之下。这一发展过程,受到政权疆域范畴和区域定位、内外政治环境、经济和人口结构以及地理因素等诸多原因的影响。

  • 标签: 东北地区 行政建置 影响因素
  • 简介:“文”是西汉时期的一个县级地方行政建置,为辽东郡所辖的十八县之一,其地当位于今营口地区境内,但具体地点目前尚有争议①,因无关本文主旨,故暂不涉及。“文亭”是“文”在王莽改制时期的名称,《汉书·地理志》;“辽东郡,县十八:……文,莽日文亭。”在

  • 标签: “文亭” 地方行政建置 文亭县 王莽 行政区划
  • 简介:谈新编县志建置篇若谷此届修新县志,广西历时十余年,已成书出版约40种,成绩着实巨大。近日翻了案头仅有的部分新县志建置篇,感触良多。从编修水平说确远胜旧志,但从严要求却又疵吝不少。我想,经历一段时日实践,再静下来进行总结,不但有助于当今修志,也将有助于...

  • 标签: 县志 柳江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 都安瑶族自治县 桂林 隶属关系
  • 简介:新绛,古称绛州,其州城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一年(487)。但由于明正德《绛州志》主编王珂为永济人,系临时替代,主观臆断为“隋开皇时建”;这种说法,随着其后历代州、县志的强化而成为官方说法。澄清是非,对于解开新绛诸多国宝单位不知建于何时的谜底、理顺同周边地区关系及重新认识新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正平郡 绛州 建置 变迁
  • 简介:潮州,古雅称“三阳”,因宋元间,潮州、潮州路曾仅辖海阳、潮阳、揭阳3县之故。三阳中,海阳最古。晋义熙九年(413)析海阳地置潮阳县,然因唐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742~758)潮地称潮阳郡而有陈尧佐“海滨邹鲁是潮阳”之句;宋宣和三年(1121)析海阳地置揭阳县,然因汉元鼎六年(前111)潮地称揭阳县而有韩愈“揭阳楼”之建。晋潮阳与宋揭阳两县与潮州无沿革关系,其名却常为文人墨客作潮州之雅称。

  • 标签: 建置 揭阳县 潮州 宋元 雅称 邹鲁
  • 简介:<正>今甘肃大片地区,在夏、商、周三代,为我国西部的古老民族羌戎的居地。春秋时称为西戎。秦霸西戎,沿着渭水向西开拓。“秦献公立(公元前384年),兵临渭首,灭狄、(豸原)戎。”(《后汉书·西羌传》)今定西县地始入秦国版图。至昭襄王(简称昭王)立,秦国连续向泾水以北的义渠戎进攻。据《后汉书·西羌传》:“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昭王之母)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按:周赧王四十三年为昭襄王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72年。秦陇西郡包括陇山以西大片地区,郡治在今临洮,定西县地遂属陇西郡。又:郦道元的《水经注卷二·洮水注》云“汉陇西郡治,秦昭王二十八年置。”昭王二十八年为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秦灭义渠戎置陇西郡的年代有此两种不同的记

  • 标签: 十三年 义渠戎 陇西县 地理志 公元前 后汉书
  • 简介:眴卷县是西汉安定郡辖县之一。元鼎三年(前114年),北地郡划出西部地区设置安定郡时,已经有该县建置。眴卷县位于卫宁平原的黄河南岸,是安定郡北界的沿河交通枢纽,富饶美丽的引黄灌区,也是当时宁夏川区五个县之一。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新莽政权,眴卷县在战乱中消失。南

  • 标签: 眴卷县 西汉 历史地理 政治区划 地理位置
  • 简介:潮州书院滥觞于宋,旺盛于明、清。潮州书院的建置与我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尽管潮州书院经过历代各朝的发展成为府、县、都的多层次书院网络。但不管层次高低,建筑规模大小,书院建置的物质文明,皆注重“道德以为之地,忠信以为之基,仁以为宅,义以为路,礼以为门,廉耻以为垣墙,六经以为户牖,四子以为阶梯,求之于心而无假于雕饰也”的象征喻义。这是华夏小分支潮州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在书院的具体反映。本文就潮州书院建置分类特点、风水理论、内部格局、空间组构功能等作下列的论述。

  • 标签: 潮州 滥觞 象征 传统文化 书院 具体
  • 简介:客家以其独特的族群特色和区域文化特性自20世纪初始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发展至今已成为众多学科的研究兴趣所在。然而透视客家研究的现状,从地域而言,粤东、赣南、闽西一直是重点探讨地区,就粤东而言,梅州向为客家研究的关注焦点,而河源、韶关等客家重镇却为研究者所忽视,

  • 标签: 客家研究 族群文化 行政建置 区位特征 河源 学术研究
  • 简介:<正>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后,即把盛京崇为留都。后来,相继设立奉天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镇守东北广大地区。清朝设置将军的地区,除东北外,还有江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广东、绥远、陕西、甘肃、新疆、乌里雅苏台等地。绥远、新疆、乌里雅苏台是蒙古和维吾尔族等居住地区,将军的设置与内地不同。此外,东北三将军的设置也与内地不同。因为,内地广大汉族人民居住地区,清朝除设将军“掌镇守险要,绥和军民,均齐政刑,修举武备”外,还设有总督、巡抚厘治军民、察举官吏、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而东北地区则不设总督、巡抚。

  • 标签: 黑龙江地区 将军 清政府 东北地区 齐齐哈尔 东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