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的历史评论以“心”作为评断历史人事的普遍准则,对以形而上思辨评估传统的思路提出批评。就方法论而言,他着重强调态度立场比方法更为重要,史家论人断事必须坚持温情敬意和多多反省的理路。评论的目的是要为传统文化伸冤抗辩及对假大空的学风提出批评,最终找到未来国族的文化重建之路。

  • 标签: 多多反省 学风
  • 简介:源于Wittgenstein的原型概念表明,原型不等同于某一固定的原始形态或原始模型,而是无数样例的整合与抽象,它相当于家族相似性。基于此而创立的翻译原型论认为,文学翻译可视作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试图穷尽原作样例与译作样例,以期达到最佳样例甚至现实原型的整合过程。这一过程必然充满着译现象,不断有新的译作样例涌现。对文学作品的每一次译其实质是译作原型整合过程的一部分,是对译作"理想原型"的向往和追求。

  • 标签: 文学翻译 复译 翻译原型论
  • 简介:中华文化只有放在大背景的宏阔视野中才能弥现它的魅力。从当前的文化格局来看还是多元共存,至少有马列文化,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失信、失效、失落的现象。

  • 标签: 万物 中华文化 多元共存 文化格局 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 简介:李贽和刘再都是泉州籍的著名作家和思想家,刘再自陈“童心说”之于自己的深刻影响。在童心思想上,做真人与写真文是他们的两大立足点,分别体现在各自的文艺思想与生命实践中,又因自身性格、时代语境和文化视阈而表现出不同的特质。本文力图以“童心”为连结点,在平行比较和影响研究两个层面探讨二者间的共通及变异,以期能大致勾画出两位同乡哲人的思想图谱。

  • 标签: 李贽 刘再复 童心说 《水浒传》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的思想中,贯穿始终的主线就是对中国文化作现代的疏释,其基点就是文化哲学的思想,这就要对'文化'做出一个明确的界说,徐就从文化与生活、文化与文明的比较之中来加以说明,尤其是对后者的比较,他指出是价值系统与科学系统之别,进而阐释出了'文化'本质,为其理论与思想打下了基础.

  • 标签: 徐复观 文化 文明 生活 价值系统 科学系统
  • 简介: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郊灞(ba)桥砖瓦厂工地古墓中出土了一叠古纸残片,据专家鉴定,这种纸比蔡伦造纸的年代要早200多年呢。因为它出土于灞桥,所以被称为“灞桥纸”,它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早的植物纤维纸。

  • 标签: 剪纸 朵朵 小学 黑板 植物纤维纸 专家鉴定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在徐的思想中,对形而上学的见解是其很有特色一个方面。他与其他新儒家学者不同,以消解形而上学的方式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解释,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 标签: 徐复观 消解 形而上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2-04
  • 简介:由强调研究态度比研究方法更重要,所以他认为考据不是治中国思想史的方法,其次他认为学术方法本身来自于反省

  • 标签: 学术态度 学术方法 徐复观学术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25]徐《中国艺术精神》页79,[10]徐《中国艺术精神•,徐在论述庄子艺术精神的时候

  • 标签: 儒艺术 关系疏通 徐复观儒
  • 简介:武当山是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典型代表。其合乎风水的设计、因地制宜的布局,以及"一柱十二梁""九曲黄河墙"的建筑奇观,均深谙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启示当代人秉承传统智慧,崇尚自然、清静无为;因地制宜、顺势而为;解放思想、推陈出新,能动地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不懈努力。

  • 标签: 道法自然 复真观 武当建筑 生态文明
  • 简介:2009年3月22日,是马未都54岁生日。在当天的博客里他这样写道:"我年轻时的所有记忆,个个恍如昨日。这会儿的奢望是重新年轻,重新来一遍人生,哪怕减去十岁也好,也能多干许多事情;可岁月不会饶人,所以古人谆谆劝诱要珍惜时光:尺璧非宝,寸阴是竞。"1997年1月18日,马未都41岁。北京琉璃厂南街,中国第一家民间博物馆——博物馆在他手上诞生。400平方米的展厅并不宽裕,导致很多藏品无法展示。

  • 标签: 博物馆藏品 大学毕业 民间 理事会 琉璃厂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