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角膜镜试戴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屈光参数,以期提高试戴成功率,并分析试戴失败原因。方法回顾分析45例(89只眼)进行角膜镜试戴近视眼患者的资料。结果45例患者中,41例(91.1%)试戴成功,其中37例(82.2%)定制了镜片;4例(8.9%)试戴失败。通过对达到良好适配时的K值与平坦K值比较,得出角膜越平坦,两者的差值越小;而角膜越陡峭,两者的差值越大。4例试戴失败病例中,3例E值较试戴成功者E值明显偏低(P〈0.01),1例存在逆规散光。结论严格掌握好角膜镜试戴者人选标准、规范验配流程,才能提高角膜镜试戴成功率。对于E值偏低及存在逆规散光的患者试戴须谨慎。(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221.223)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试戴 近视 角膜曲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近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国情越来越严峻。怎么才能有效的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快速发展?这个问题一直被广大人民所关注!然而现在医学界有没有好的办法帮助这些青少年控制近视的发展呢?角膜术独特的控制原理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认可,第二届国际角膜形学术论坛(IAOF2015)在上海召开,本届大会旨在突出角膜领域的前沿进展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日本和韩国等全世界各地的国际知名专家将出席大会并作专题演讲。通过以讲座和海报的形式报道前沿临床及学术专家在该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由此可以看出现代角膜镜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前景越来越好。

  • 标签: 角膜塑型镜适应症验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角膜镜对患者角膜形态及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配戴角膜镜真性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8~12岁,近视度数-0.75~-3.50DS(散光转化成等球计算),在戴镜前、戴镜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角膜曲率、厚度及内皮计数,只取右眼数据用重复性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角膜曲率和角膜中央区厚度在3个月内变平明显,3个月后趋于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镜检查中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有轻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镜配戴在戴镜3个月内对角膜曲率及厚度改变较大,后期趋于稳定。长期配戴角膜镜者角膜内皮计数在正常范围,说明对角膜代谢影响小。角膜镜用于控制近视发展从长期来看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角膜曲率 角膜厚度 内皮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由于儿童青少年课上、课下学习负担的加重,手机、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体育锻炼的减少和户外活动少、用眼不科学等原因,直接导致我们国家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逐年攀升,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关乎国家的未来,如何科学的进行近视防控,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更是国家、家长、视光医生共同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近视防控的手段层出不穷,尤其是角膜镜更是成为近视防控的热点,本文将从角膜镜的设计原理、配前检查、适应症、禁忌症等方面给大家做一个科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视眼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如何有效防控近视眼成为工作重点。配戴角膜镜被证实可有效控制近视发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角膜镜属于三类医疗器械,具有一定使用风险,为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患者筛选、验配、培训以及随访等方面均有严格要求和标准。本文针对患者筛选及验配要素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开展角膜镜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共情护理在角膜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角膜患者 196 例为研究资料,依照均等、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8 例。予对照组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共情护理,比较观察经不同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配合度及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配合度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 SDS 评分和 SAS 评分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角膜患者行共情护理干预,既能使治疗配合度提升,又能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达到延缓近视的效果。

  • 标签: 角膜塑形患者 共情护理 治疗配合度
  • 简介:摘要目前,角膜镜控制近视的有效性已得到验证,但由于其紧贴角膜,可能会对角膜产生一定影响。首先,它会对中央区角膜产生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会对镜片下的泪液流动造成影响,继而影响角膜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角膜相对缺氧导致其抵抗力下降。此外,镜片磨损划伤角膜,清洁不彻底导致微生物聚集引起角膜病变,严重者将导致角膜感染。再者,角膜经过后形状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厚度会产生变化,进而影响到角膜各层结构之间的作用力。最后,长期的压迫还将导致角膜神经发生改变,敏感性降低。角膜镜对角膜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现对此进行总结。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角膜 角膜生物力学 角膜敏感性
  • 简介:摘要角膜术是控制青少年儿童近视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眼睑对镜片产生的机械压力和镜片下泪液产生的液压效应对角膜曲率或形态进行重塑,达到矫正屈光不正和控制近视发展的效果。泪膜是结膜囊中均匀分布的薄层液体,配戴角膜镜可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从而对角膜术造成影响。本文汇总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旨在梳理和探讨泪膜稳态对角膜镜的验配、效果、配戴安全性和视觉质量等方面的影响,阐明泪膜稳态对角膜术的重要性,为临床开展工作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角膜塑形术 眼泪 视敏度
  • 简介:摘要在我国青少年近视眼发病率不断上升的今天,角膜术为广大青少年近视眼患者带来了福音。戴镜后裸眼视力是否能得到提高是本研究一个关键的评价指标,因此本研究旨在重点观察戴镜后的视力情况。本文就角膜镜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做出综合评价和系统分析。

  • 标签: 角膜塑形术 近视治疗 角膜曲率
  • 简介:摘要目的近视患者佩戴硬性角膜镜观察疗效。方法我院门诊2010年4月~2013年12月筛选出196例共372眼8周岁以上20周岁以下近视患者,经严格验配流程给与角膜镜夜间配戴8~10小时或日间配戴8-14小时。结果满1年者停戴1周后查近视度数并与戴镜前度数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在使用合格的产品、规范的流程、合格的验配技术和合格的复查的前提保障下,角膜镜是青少年阶段一种安全、有效地矫正视力和控制近视增长的方法。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近视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旭 王雁 徐路路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300020(现工作于保定鹰华眼科医院,保定 071000)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30002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近视患者配戴角膜镜早期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8年1—4月在保定鹰华眼科医院成功验配角膜镜的近视患者46例46眼,分别进行戴镜前及戴镜后1个月的角膜像差、角膜离心率e值测量。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并分析角膜形态,记录6 mm内角膜前后表面鼻侧、颞侧、上方、下方各方向e值,Zernike分析计算以角膜顶点为中心6 mm直径范围内的前表面、后表面和全角膜Z33、Z3-3、Z31、Z3-1和Z40值。结果配戴角膜镜后,角膜前表面和全角膜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和球差的值向正向漂移,角膜后表面水平彗差、球差的值向负向漂移,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戴镜前eNf、eTf、eIf、eSf、eMf分别为0.580(0.450,0.670)、0.455(0.378,0.513)、0.485(0.268,0.553)、0.665(0.578,0.740)、0.505±0.015,戴镜后分别为0.285(-0.635,0.665)、-0.605(-0.813,-0.335)、-0.545(-0.765,0.305)、-0.335(-0.705,0.423)、-0.247±0.058,戴镜后各个方向角膜前表面由陡峭变为平坦,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配戴角膜镜后全角膜球差与角膜e值、初始屈光度均呈中度负相关(rs=-0.626、-0.450,均P<0.05),水平彗差与颞侧e值中度负相关(rs=-0.391,P=0.004);戴镜后角膜前表面球差与角膜e值、初始屈光度呈中度负相关(rs=-0.612、-0.432,均P<0.05),水平彗差与颞侧e值中度负相关(rs=-0.400,P=0.003);戴镜后角膜后表面水平彗差与角膜前表面水平彗差呈负相关(rs=-0.380,P=0.009)。结论配戴角膜镜后,全角膜和前表面球差、彗差正向漂移;角膜后表面球差、水平彗差负向漂移。戴镜前屈光度和角膜前表面变化大小是引起角膜高阶像差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近视/治疗 角膜塑形镜 高阶像差 角膜e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角膜镜对患者角膜形态及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配戴角膜镜真性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8~12岁,近视度数-0.75~-3.50DS(散光转化成等球计算),在戴镜前、戴镜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角膜曲率、厚度及内皮计数,只取右眼数据用重复性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角膜曲率和角膜中央区厚度在3个月内变平明显,3个月后趋于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镜检查中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有轻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镜配戴在戴镜3个月内对角膜曲率及厚度改变较大,后期趋于稳定。长期配戴角膜镜者角膜内皮计数在正常范围,说明对角膜代谢影响小。角膜镜用于控制近视发展从长期来看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角膜曲率 角膜厚度 内皮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近年来,近视呈现高发、低龄的趋势。近视不仅影响视力,还可引起玻璃体及眼底的退行性病变,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更是导致低视力和盲的重要病因。角膜镜作为目前控制近视进展的重要方法也成为了一大热点。如今国内外关于角膜镜控制近视进展的研究较多,现笔者针对近视流行及角膜镜控制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近视 角膜塑形镜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角膜镜矫正近视及控制近视发展方面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423例789眼使用角膜镜验配和定期的跟踪复查,观察使用角膜镜后的角膜健康状况以及视力、屈光度等变化;同时针对15岁以下戴镜人群,观察戴镜1a后近视度数增长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矫正视力;针对以控制近视增长为目的戴镜者,1a后对戴镜结果基本满意。结论:在使用合格的产品、规范的流程、合格的验配技术和严格的复查的前提保障下,角膜塑型镜是青少年阶段一种安全、有效地矫正视力和控制近视增长的方法,是眼视光技术针对青少年近视治疗的重要补充。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近视 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