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萨满文化的繁荣不仅需要政府重视,学者研究和企业开发,更需要民间大众的参与。所以,了解大众对萨满文化的需求、认知和态度就成为一个必要前提。经过调查可知:大众对萨满文化的一般性认知具有普遍性,认知需求较大;认知中存有"需求/排斥"矛盾和"主体/非主体"差异。针对此结果,本文提出三点策略:第一,构建多元化的文化传播网络;第二,多方供给,积极化解;第三,巩固主体,扩大边缘。

  • 标签: 萨满文化 大众 认知度
  • 简介:北宋国家营造制度《营造法式》中材分°制是否法于古制、为何种设计模数及材等、为何不匀等三个重要问题长期困惑着学术界。本文从编修《营造法式》的社会背景及目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此三个问题是主持编修者李诫为实现北宋最高统治者严厉打击社会营造侈靡之风而刻意为之的,从中反映李诫智胆过人的另一面形象。

  • 标签: 《营造法式》 材分°制 李诫
  • 简介:作为全球性饮品,啤酒已有上万年的历史,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直到20世纪初它还相当陌生。啤酒自传入中国后便扮演着众多角色。在普及啤酒知识的过程中,它不仅作为有益健康的酒精饮品被追捧,还与是否爱国有关;当其慢慢融入通商大埠的日常生活时,又成为一种社交载体与时尚标识。本文梳理了近代中国民众对于啤酒的认知过程,反映了近代中国都市日常生活与文化风貌的变迁。

  • 标签: 啤酒认识 近代中国 爱国 都市日常
  • 简介:认知流派主张存在于人大脑之中的语义结构是语言概念化结构的一种方式。致力于认知语法研究的Langacker提出必须要尽量全面描写语言概念化心理表征的认知过程。为了更好地绘制法语半助动词"pouvoir"在言语事件中的概念结构和认知过程,本文通过构建半助动词"pouvoir"的力动态模型、概念认知模型和心理认知空间尽可能全面地描写"pouvoir"的心理表征和认知过程。

  • 标签: 半助动词“pouvoir” 力动态 心理空间
  • 简介:瑞典是18世纪最早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西方国家之一。瑞典败给俄国后,失去了她作为欧陆大国的地位。瑞典东印度公司曾派遣129个远征队来到广州。一些乘坐瑞典东印度公司船只的乘客写下了旅行游记,有助于建立瑞典人眼中早期的中国形象。通过研究三位著名旅行家的游记发现:游记作者们对中国的印象不仅仅建立在单纯的观察基础之上,同时也深受欧洲学术潮流的影响。

  • 标签: 瑞典东印度公司 广州 中国 游记
  • 简介:国内学界在涉及“ethnohistory”等相关概念的翻译及使用问题上,缺乏统一认识,对“ethnohistory”这种学术现象而言亦缺乏足够的关注。西方学者的有关研究与讨论,在量上确实不少,但从他们对“ethnohistory”的总体认知来看,处于众说不一、不断变化、低估乃至漠视其学术地位的状态。国内外学界对“ethnohistory”的研究与认知。为初步廓清和复原美国学界“ethnohistory”在历史人类学历史形成与体系建构中的独特作用提供了可资借鉴、批判和依托的基础平台。

  • 标签: 西方历史人类学 ETHNOHISTORY 西方史学 西方人类学
  • 简介: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是当代东北亚地区国际格局形成的一个起点。从政治思想史的若干范畴来探讨日俄战争在国际关系史上的历史地位,诸如帝国和帝国主义、"东方"和"西方"、民族主义和宪政革命、亚洲区域主义、战争中的超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等等,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并取得对于当代国际关系发展和中国对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和政策的若干启示。

  • 标签: 日俄战争 东北亚国际关系 “东方”与“西方” 民族主义
  • 简介:一、引言历来隐喻被视为语言的一种异体表达方式被纳入修辞学的范畴,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翻译研究也多以修辞为取向,把隐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发展到认知语言学,则肯定了隐喻的产生具有心理基础,有心理上的运作机制,并且隐喻也被认定为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和人类的重要认知方式,它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Lakoff&Johnson,1980:5)。这就把其翻译带入了与隐喻相关的两个认知领域的语义互动在原语和译语中的比较性研究。

  • 标签: 交际意图 动态认知 隐喻 翻译 法语 汉语
  • 简介:大学新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之一,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生活背景,在面临大学新异刺激时,会出现各种适应性问题。本文从认知发展理论背景出发,分析大学新生产生适应性问题的原因,从而探究适应性教育的方法。

  • 标签: 大学新生 适应性 认知发展理论
  • 简介:据研究表明,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人际应对能力相对是比较高的。另有研究发现,民族院校中不同民族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上有着一定的差异,认为应重视培养大学生在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背景下正确评价自我和悦纳自我。自我概念、自我价值感表现在许多方面,人际交往自我认知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维度。在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和其他人进行交往时,

  • 标签: 少数民族大学生 人际交往 认知特点 自我价值感 决策 民族院校
  • 简介:明清笔记小说中的案狱故事不仅描摹了司法实践活动,同时也传达了当时民众对于司法实践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由此可以解读出乡民视野中对国家法律的基本态度,以及民众心目中的情、法之辩。本文以案狱故事为例,考察明清乡民视野中的法律认知与司法实践,试图彰显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另一侧面。

  • 标签: 民间 法律认知 案狱故事
  • 简介:为理解“民考汉”在校大学生行动的内在意义,笔者选取了10名维吾尔在校大学生(其中6名是“内高班”毕业生)进行深度访谈,展示了他们对语言、伊斯兰教、维吾尔族历史以及对自身和维吾尔族前途的期待等四个方面的认知,发现:1)该十名访谈对象对其母语具有一定的情感倾向,同时对其他语言也持开放态度;2)该群体为典型的文化穆斯林,“重信仰,轻行为”,同时他们对新疆当前的宗教治理实践有各自心理反映;3)对维吾尔族历史的认识呈现一定的分化,其对官方历史的态度更需引起注意;4)大多数人对其自身和整个民族的前途持乐观态度,但其中存在一定的阶层分化。文中最后讨论了“知识分子亚社会”实现的可能途径。

  • 标签: 民考汉 双语教育 文化穆斯林 历史叙述 知识分子亚社会
  • 简介: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关节点。史家的分期,把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的开端;但是直到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时,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进入近代的国际关系和国际体系。一方面,从形式上看,自鸦片战争后,中国确实被动地、一步步地加入了西方国际条约体系;另一方面,中国朝野的主流并不认同甚至鄙视这种如同古代中原周边游牧民族政权那样的崇尚武不尚德的近代欧洲式的国际关系模式,

  • 标签: 中日甲午战争 国际关系 西方世界 中国 演变 近代历史
  • 简介:陈寿《三国志》以魏蜀吴何方为尊乃正统论视角下中国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自宋以后,以蜀汉为正统的观点渐趋主流。刘咸炘从历史实际和历史编纂学两方面入手,认为陈寿在《三国志》中对魏蜀吴三国的亲疏认知为:尊魏,恋蜀,远吴。刘氏认为陈寿尊魏有四大书写体现;在吴蜀之间,则尊蜀过吴;陈寿对蜀汉存故国之心,但无阴蜀为帝之意。刘咸炘对《三国志》亲疏书写的认知,是其历史编纂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亦是其史学批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史学体系中具有突出的位置,值得重视。

  • 标签: 刘咸炘 《〈三国志〉知意》 正统论 历史书写
  • 简介:2003年11月3~4日由外交学院和南巴黎大学联合举办的"中法暨中欧关系国际研讨会"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召开,来自中国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欧盟驻华使馆、法国驻华使馆、法国财政部、巴黎政治学院、巴黎第一大学、巴黎第十一大学、马赛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和世界史所、中国现代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外交学院、法中委员会和工商界代表、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的高官、学者、记者等3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

  • 标签: 中法关系 中国 法国 外交关系 单边主义 认知性差异
  • 简介:19世纪60年代以后,包括知识分子、官员在内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直面那个曾经只是“道听途说”的西方世界。西方先进的科技给他们以强烈的冲击,一部分人逐渐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了认知体系以及思想世界开始发生变化。

  • 标签: 王韬 中国士人 西方认知 思想世界
  • 简介:本文以元杂剧和明代小说中的陈州粜米故事为例,探讨了元明文学中包公的形象和故事的转变及由此所反映出的民间对法律的认知。通过分析"金牌"这一代表包公形象的重要道具和不同时期作品中诉讼程序的变化,指出:在包公故事中,文学虚构与制度现实息息相关;在元明时期,人们对法的诉求其实是对权力的诉求;而在民间的法律认知中,程序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法律认知 陈州粜米 明代小说 元明 文学叙事 元杂剧
  • 简介:博物馆展览形式与观众认知是相互联动、互为因果的关系,观众需求是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民族博物馆因其自身的“民族性”特征,在展览形式与观众认知关系方面有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在形式设计方面应考虑观众的感觉与认知系统,观众的自然特征差异、参观心理与行为特征会影响展览形式与内容设计,观众构成、参观目的与时代变化也会促使展览形式产生新变。本文以裕固族博物馆的布展为例,就此问题做一些探讨。

  • 标签: 民族博物馆 展览形式 观众认知
  • 简介:本文基于典型民族地区调查,分析居民对民族政策实施的全过程感知和满意度。研究发现,多数居民对现行民族政策了解程度不深,但民族聚居区居民对民族政策关注度较高;民族政策制定过程感知总体积极,接受性成为政策制定的主要障碍;民族政策执行以行政手段为主,政策执行公平公正和程序合理性有待提升;民族政策评估的必要性和结论可信度评价较高,评估方式方法有待完善;民族政策监督效果总体较为积极,但监督的程序和力度仍需改进。多数居民对各类民族政策的满意度较高,其中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比较高。样本特征、政策总体感知、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督等类型变量对居民民族政策满意度影响显著,而政策制定变量的影响不显著。

  • 标签: 生命周期 民族政策 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作为现代伊朗的前身以及欧亚大路上重要的节点国家,波斯在近代中国知识界受到长期且广泛的关注,尤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样一个转折的历史阶段,中国近代的波斯认知伴随着中国对自身的认知逐渐生成,并经历了特征鲜明的三个阶段。本文聚焦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国内报刊对波斯的记述,分析中国波斯观念的形成过程如何与当时中国的国内环境与关注议题相契合,从而看中国人如何不断探索属于近代中国自身发展的改革之路。

  • 标签: 中国 波斯 报刊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