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孢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患者 130例平均分组后参与研究,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对比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米静脉滴注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3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08%,满意度为 89.23%,各项结果均优于同期对照组,并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其他药物相比,头孢米临床应用效果更显著,有利于控制感染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头孢米诺 不良反应 感染
  • 简介:摘要喹酮类药物从最初的无氟喹酮(NFQs)到C-6位引入氟原子的氟喹酮(FQs),其药理学特性显著改善,疗效得到很大提升,被认为是喹酮类药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而今FQs耐药性快速增加和近年陆续报告的严重毒副反应,导致临床使用受到限制。药物化学研究发现,6-氟基并非抗革兰阳性菌活性所必需,通过结构修饰,新的NFQs如奈沙星和加雷沙星等开发和成功应用于临床,展现的优点包括抗菌谱拓展(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某些喹酮靶位突变耐药菌株依然具有较高活性,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尚未发现FQs常见的心血管、肝脏和糖代谢方面的毒副反应,成为喹酮类药物发展史上的新标识。本文就构效关系、NFQs的临床研究和发展、NFQs的医学与生态学意义进行讨论。

  • 标签: 喹诺酮类 抗菌活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氟喹酮属于喹酮类,又称吡啶酮酸类,属化学合成抗菌药。临床用于治疗尿路、肠道、呼吸道以及皮肤软组织、腹腔、骨关节等感染,取得良好疗效。氟喹酮类药物因其药物成分中都具备喹酮结构而得名,是临床运用于急、慢性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随着药物研发事业的发展,也出现了洛美沙星、氟罗沙星等新型药物,本文通过简单介绍了氟喹酮类药物的种类,对相关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概述,以便全面了解其优势,拓展其应用前景。

  • 标签: 氟喹诺酮 诺氟沙星 培氟沙星 依诺沙星
  • 简介:摘要:文心的许多器官、组织都可作为外植体,本文通过选择最常用的腋芽、花芽、球茎为外植体,观察初代培养阶段,用相同的消毒方法及培养基配方下三种外植体的细菌感染的概率,得出在初代培养阶段成活率最高的外植体,以此提高组织培养的成苗率和繁殖率。

  • 标签: 组织培养 初代培养阶段 细菌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肺卡菌病确诊时的胸部CT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贺州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6例肺卡菌病患者,分析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胸部CT特征。结果16例患者中单纯肺卡菌病15例,1例为播散性卡菌病(皮肤、肺)。多数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或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少数可出现咯血、胸痛。胸部CT常表现为多发结节(81%,13/16)、实变(75%,12/16)、支气管扩张(56%,9/16),其他表现包括空洞(25%,4/16)、胸内淋巴结肿大(44%,7/16)、胸膜增厚(56%,9/16)、胸腔积液(6%,1/16)、肿块(13%,2/16)。结论肺卡菌病的胸部CT表现是多样性的,常见的表现为结节和实变,少见空洞病变常发生在免疫抑制宿主,支气管扩张患者出现新发结节需高度警惕并发肺卡菌病。

  • 标签: 肺诺卡菌 胸部CT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慢性颈深部脓肿病例,病原学提示新星卡菌复合群感染,该患者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年,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脓肿引流术后选用敏感性相对较低但副作用小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维持治疗,随访12个月无复发。对于免疫抑制状态下的不典型脓肿,应警惕卡菌感染。其抗菌治疗疗程长,首选磺胺类药物治疗,如有禁忌,备选敏感抗生素配合充分外科引流同样有效。该病罕见且临床表现及治疗特殊,加强临床、检验及药学等专科的认识及协作至关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西药药剂头孢米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6 年 2 月 - 2019 年 2 月 收治 的 6 0 例肠道感染患者 , 按照年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年 龄 < 18 岁,对照组患者年龄 ≥ 18 岁 , 每组 30 人,两组患者均给予头孢米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反应。 结果 :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P < 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 西药 药剂头孢米 对于患者的感染现象治疗有效, 应用之后可能存在皮肤 、 血液 、 内脏器官的多种不良反应 ,为保险起见,在使用之前要对患者进行皮试。

  • 标签: 头孢米诺 大肠杆菌 革兰氏菌
  • 简介:摘要:女性型脱发(female pattern hair loss,FPHL),又称女性雄激素性秃发(female androgenetic alopecia,FAGA),是女性非瘢痕性脱发的最常见形式。其为一种缓慢进行性疾病,常于青春期后发病,主要表现是毛囊微小化和毛发进行性减少。FPHL会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况产生很大影响。鉴于早期干预对治疗的重要性及FPHL所引起的身心损伤可明显影响患者生活,了解FPHL的治疗措施对于临床医生非常重要。而米地尔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FDA批准用于治疗FPHL的外用药物。因此本文主要对FPHL的米地尔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女性型脱发 女性雄激素性秃发 米诺地尔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西药药剂头孢米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合并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 50例设置为本文的 A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的另外 50例患者设置为本文的 B组,对所有患者选择采用西药药剂头孢米进行治疗,对两组不同感染症状的患者应用西药药剂头孢米治疗之后的临床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经治疗以后本文的 A组患者总有效 48例,有效率为 96.00%, B组患者总有效 49例,总有效率为 98.00%,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A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4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00%, B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5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0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也无明显差异, 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临床的相关感染性病症患者而言,应用西药头孢米进行治疗可以发挥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症状,所以临床在用药的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并为患者在进行用药过程中坚持合理用药的观念。

  • 标签: 西药药剂 头孢米诺 临床应用 有效率 不良反应 血尿素氮 血肌酐
  • 简介:摘要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极易突变和重组,型别众多。研究早期采用VP1区氨基酸序列对如病毒进行分型及鉴定。由于处在或接近聚合酶和衣壳区的重叠区为重组发生的热点区域,因此国际上提出使用聚合酶和衣壳区的双区域分型系统。目前基于2 s标准的双区域分型方法,聚合酶区可分为10个基因组及76种基因型,包括2个暂定基因组及16种暂定基因型,VP1可分为12个基因组及53种基因型,包括2个暂定基因组及5种暂定基因型。暂定基因组和基因型有待进一步型别鉴定和基因组划分。本文对如病毒分子特征、不同分型方法的原理、序列扩增方法、在线分型工具及最新的基因分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诺如病毒 基因分型 聚合酶区 衣壳区
  • 简介:摘要:解不等式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想通过卡尔达对一般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与高中不等式的知识进行融合,对具有实数解的一般一元三次不等式进行求解,并且应用实际的例子进行简要的举例说明。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喹酮类药物进行药学干预,分析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观察,共100例接受喹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比组,研究组患者50例,对比组患者50例。研究组在患者服用喹酮类药物治疗时进行药学干预,对比组在患者服用喹酮类药物时不进行任何干预。收治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耐药率、不合理用药率以及不良反应调查。结果:研究组服用喹酮类药物的患者在进行药学干预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药学干预 临床应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索拉唑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4月-同年8月收治的44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均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建制22例。研究组行索拉唑治疗,参照组行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施相应治疗措施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索拉唑对于消化内科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大幅提升了消化内科的治愈效率,并且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为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兰索拉唑 奥美拉唑 消化内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台河大型灌区灌溉管理的现状,针对当前灌区管理的现状,指出建设专业化管理团队、改进收费机制、拓展投资体系、完善巡查制度及设置科学配水系统五项完善台河大型灌区灌溉管理的综合措施,进而改善农田灌溉,保障灌区的安全用水。

  • 标签: 台兰河 大型灌区 灌溉管理 综合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喹酮类药物的作用和临床价值,分析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 2018年 7月到 2019年 7月收治的 202例结核病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喹酮类药物配合常规治疗的方式治疗观察组,观察不良反应比例和实际效果。结果:经过研究和分析,发现观察组实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出现比例,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结核病病人,实施喹酮类药物治疗的方式,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有着一定的安全性,而且不良反应比例较少,有较强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结核病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