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谓词成分在充当宾语时会有不同的句法表现,文献中常提到的是有些谓宾可以用“什么”来提问,而有些谓宾只能用“怎(么)样”来提问。一般都认为可以用“什么”提问的谓宾已经“事物化”了,而用“怎样”提问的则保留了谓词的地位。事实上“什么”和“怎样”的对立与词类地位无关,而是同提问对象的句法地位相关。能够用“怎样”提问的谓宾实际上是宾语小句的谓语,本身并不具有宾语的地位,而真正的谓词宾语只能用“什么”提问。根据带宾语动词的句法特性,可以将谓词宾语进一步分为名词化了的和名物化了的两种。

  • 标签: 谓词性宾语 “什么”和“怎样” 名词化 名物化
  • 简介:谓词成分作主语和宾语在语义层面存在着不对称性。语言事实表明,谓词主语的事物性、指称性、使因性一般都高于谓词宾语,指称性与陈述性的强度是主宾语位置上不同谓词之间在意义上最重要的区别,指称性抑或陈述性的确立不仅与词性相关,也与句法成分密不可分。从指称内涵来看,谓词主语以转指方式为主,倾向于指代由某一动作引发的行为事件或事物的静态属性,注重其整体性与外延性;谓词宾语以自指方式为主,倾向于指代动作的过程与内容(即动作行为本身)或事物的动态属性,注重其时间性与内涵性。

  • 标签: 谓词性主语 谓词性宾语 语义特征 不对称性
  • 简介:在现代汉语中,谓词并列短语的否定表达常采用NegANegB(“AB”表示由并列项A、B组成的谓词并列短语)模式。当Neg重读或添加其他成分,或者当“AB”接近典型的自然并列短语时,才能采用NegAB模式,从而保证Neg能够对谓词并列短语AB进行整体否定。

  • 标签: 并列短语 否定表达 类型学
  • 简介:句模指句予的语义结构类型,研究句模对句子的语义分析是很重要的。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就是”开头句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式,谓词短语“就是”开头/句的基本句模有简单句模、复杂句模。进一步分类,单句形式的复杂句模为补充模,复句形式的复杂句模有三大类型:联合模、主从模、补充模。

  • 标签: 就是 简单句模 复杂句模
  • 简介:古汉语的句子中心动词与其宾语之后,仍有一个句法位置,可以容纳另外一个谓词成分,这包括形容词,不及物动词、介词短语、时间词、数量词,“如”字修饰语等。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句法位置慢慢地消失了,用于其中的谓词成分发生了重要的语序变化,由此而给汉语的句法结构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这种变化对促使量词语法化的作用。

  • 标签: 中心动词 谓词性成分 语法化 介词短语 数量结构 宾语位置
  • 简介:并列连词"和""与""并"都可以连接动词性成分,"和""与""而"都可以连接形容词性成分,但它们在句法位置的分布上显现出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从"表述功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和""与"连接的并列结构是指称性的,"并""而"连接的并列结构是陈述性的.

  • 标签: 表述功能 并列结构
  • 简介:摘要《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了大量的“伴+动词”形式的词语,它们绝大多数仅被标注为动词词性,这类词语不仅具有共素“伴”,而且从“名动包含”、“新动单名双”和“转指”的角度来分析,它们包含名词性,可以通过转指形成双音节的名词,并且符合人的语言认知行为和“转喻”规律。

  • 标签: 伴+动词 名动包含 转指 隐喻
  • 简介:以往,“恶”通常用作形容词。《现代汉语词典》只收录了两个代表性的词:恶斗、恶战。这两个词中的“恶”都是“凶猛的”、“激烈的”的意思。近年来也出现了一批“恶+v”式新词语,我们把它们称为恶族新词语,这些词中“恶”的词性虽然仍是形容词。但意义改变了,比如:

  • 标签: 新词语 词性 《现代汉语词典》 “恶” 形容词
  • 简介:摘要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语文课堂和语文试卷里,学习和积累ABB式词语是一块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从课堂实践来看,ABB式词语的教与学有时显得并不那么通畅。ABB式词语的教与学到底有多难?

  • 标签: ABB式词语 词性特点 教学案例
  • 简介:笔者主要从拟亲属称谓词的产生原因及其应用于日常交际中所起的作用角度,来对其展开分析,认为汉语拟亲属称谓词是语言的组成部分,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广泛应用于日常交际之中。

  • 标签: 拟亲属称谓词语 交际 产生原因 作用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调查副词性关联词语的阅读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学习者使用该类词语的意识、逻辑推理能力、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都有明显提高。本调查说明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旨在对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启示。

  • 标签: 副词性关联词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调查研究
  • 简介:通过处理具体语料获取相关数据的方法,分析法汉语篇中名词性共指词语的使用情况。统计结果表明,使用零代词是两种语言中的共同现象,但是使用频率相差很大;代词是法语语篇偏好的共指表达手段;名词则具有相同的使用倾向。

  • 标签: 法汉语篇 共指词语 对比
  • 简介:从语义角度分析英语中的称谓词发现,男性称谓词和女性称谓词在语义上具有不对称性,许多女性称谓词不具有和对应的男性称谓词完全对等的涵义。男性称谓词的内涵意义通常是积极的、肯定的,大多具有中性或褒义色彩;而女性称谓词的内涵意义往往是消极的、否定的,贬义诋毁色彩比较明显,反映女性被动、附属、次要的社会地位,影射着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 标签: 英语 称谓词 语义 不对称性 性别歧视
  • 简介:不少人认为,现代汉语中并列连词连接非名词性词语是欧化语法现象,其实,近代汉语中有不少并列连词连接非名词性词语,《聊斋俚曲集》也有,既有连词“和”,更有连词“合”.并列连词连接非名词性词语是汉语固有的语法现象而非欧化语法现象.

  • 标签: 聊斋俚曲集 并列连词 合/和 非名词性词语 欧化语法现象
  • 简介:<正>《汉语称谓词典》(王火、王学元编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以下省称《词典》)收集了人的称谓1875条,分亲属、年龄性别、社会关系、代称四大部分,其下又细别为96项。释解比较准确,多数附有例证,各层次的读者使用颇感方便。应该说,这部小型专科词典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词典之林的空白,对阅读古

  • 标签: 汉语称谓 专科词典 献疑 释义 省称 代称
  • 简介:《汉语大词典》是一部代表中国20世纪历史性语文辞书最高编纂水平的词典,但由于缺乏对常见书的考察,在处理称谓词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收词立目不全、义项收录不全、释义不确、书证有误。以此说明要做好词典的编纂工作,必须重视常见书的词语研究。

  • 标签: 《汉语大词典》 称谓词 常见书
  • 简介:<正>清朝末年,湖南出了一个名叫易顺鼎(dǐng)的大诗人,他小时候就被人们称为"神童",十五六岁时就刻印了自己的诗集《心室悔存稿》。

  • 标签: 存稿 拓展阅读 祝枝山 荷花池 二字 听涛
  • 简介:在主从复合句中起名词作用的句子叫作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的功能相当于名词,在主句中担当主语、宾语、表语或同位语。根据它们在句子中的不同成分,名词性从句主要分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 标签: 名词性从句 同位语从句 主语从句 宾语从句 表语从句 主从复合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