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有关元元元年升县为州之事,《元史。成宗本纪》载:(元元年五月庚辰)陞江南平阳等县为州。以户为差,户至四万五万者为下州,五万至十万者为中州。下州官五员,中州六员。凡为中州者二十八,下州者十五。

  • 标签: 《元史》 贞元 记载
  • 简介:一孙离和喜子约定了两个人自己的年历,叫爱历。起初,他俩并不知道爱历纪元已经开始。那天早上,风把操场边的老樟树吹得沙沙地响,落地的树叶都翻卷到东南边的围墙脚下。孙离走进教室,同学们安静得出奇。他没有察觉出异样,低头整理着教案,漫不经心地喊道:“上课!”“起立,敬礼!”班长是个女生,声音脆亮亮的。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王世,字元美,太仓人,右都御史仔子也。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九,举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世好为诗古文,官京师,人王宗沐、李先芳、吴维岳等诗社,又与李攀龙、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辈相倡和,绍述何、李,名日益盛。屡迁员外郎、郎中。

  • 标签: 王世贞 李攀龙 吴国伦 诗社 宗臣
  • 简介:吉居”,位于福州南后街西侧162号,为董执谊故居。董执谊(1863--1942年),字藻翔,号藕根居士.出身书香门第。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举人,出任盐官、咨议局议员。归辞,专心治学,喜藏书。在南后街开设过“味芸庐”书坊,主营地方文献和书籍。他一生最重要的功绩是修订、刊行了《闽都别记》。

  • 标签: 福州 《闽都别记》 地方文献 咨议局 出身 刊行
  • 简介:一那时天下初定。八月底,大军北进。旌旗漫卷,秋风猎猎。元顺帝已无心组织一场像样的抵抗,连夜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开建德门,出大都,经居庸关,直奔上都。旋即又弃城而去,全部逃往蒙卉草原。

  • 标签: 洪武年间 诵经 元顺帝 皇太子 居庸关 大都
  • 简介:本文指明汉人对《离骚》的创作年代,均有作于怀王和顷襄王时期的自相矛盾之说,并无“均在怀王之世,决无作于顷襄王时期”的“宏观”定论;《离骚》所透露的诗人年岁及“椒、兰”喻指,应在诗人将及“老”年且子兰当政时期,而不能在子兰尚未当政的屈原早年“初疏”时期;以诗中浪漫想象所显示的诗人所在地点及诗中出现的“南楚”、“湘潭”一带土语,证明诗人创作《离骚》时不在汉北或郢中,而是在“南楚”沅湘之间;并引秦汉之际律法证明,屈原时代,实行的是有爵者以“年五十六”为“老”的“告老”退休制度,由此推测诗人之作《离骚》大抵在将临五十六岁老年,且齐相韩夤尚未受命赴楚为相的子兰当政时期,即顷襄王八九年间

  • 标签: 《离骚》 放逐 顷襄王时期 江南
  • 简介:《资治通鉴》是传统史书中的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自古以来不少学者为其作注,其中以宋末元初胡三省注文最为流行。但胡氏注文在职官、地理等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胡三省所注的贞观元年十道具体辖州情况看,就存在着缺失、衍生州名、名称使用上的混乱、归属上的错乱、名称讹误以及错将羁縻州统计入内等情况。

  • 标签: 贞观元年 十道 胡三省 注文
  • 简介:捻军所导致的战争不仅给当地人民与经济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创痛,也扰乱了清末豫东皖北社会秩序。县城城池、衙署的损毁,书院以及文教设施的凋敝,冲击了儒家道德伦理以及儒家政治理念,如此种种导致了清末咸同年间豫东皖北地方社会处于一种失序状态。

  • 标签: 咸丰同治 捻军 豫东皖北 社会失序
  • 简介:王跃文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反腐小说”的领军人物,实际上,“反腐小说”只是一种分类说明,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对现实有着强烈关怀精神的那种创作态度。王跃文当年的《国画》《大清相国》《苍黄》等作品名噪一时,至今还深受读者们喜爱。2014年盛夏,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王跃文长篇小说《爱历元年》,预计该书会引起文坛的热议。王跃文过去的作品有着对现实的尖锐批评,不管是在“反腐”的名下,还是在反省历史的意义上,

  • 标签: 精神状态 王跃文 文艺出版社 爱情 反腐小说 领军人物
  • 简介:洪武年间明朝与撒马尔罕的关系处于一个平稳发展阶段。洪武初年,明朝为了彻底解决北方的边患,积极发展与中亚大国撒马尔罕的友好关系。同时,撒马尔罕对明朝进贡频繁.且数目巨大,成为西域诸国中与明朝朝贡较为频繁的国家。这极大地促进了双方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为明永乐年间双方友好关系发展到顶峰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洪武年间 明朝 撒马尔罕 朝贡关系
  • 简介:雷荣林LEIRong-lin曰刘春学LIUChun-xue(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昆明650221)(SchoolofUrbanandEnvironment,Yunna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Kunming650221,China)摘要院本文采用了2005年至2011年共7年的相关投入产出指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sit指数模型,对矿业的Malmqusit生产率指数进行测度,认为我国矿业的生产效率除2008-2009年间外均存在上升的趋势;然后对其进行RD分解,得到综合技术效率变动、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动、规模报酬变动四个不同的指标值,认为生产效率改进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效率的提升,而综合技术效率变动、纯技术效率变动、规模报酬则拖累了生产效率,随后分析了四个不同指标值的经济含义。

  • 标签: 院DEA Malmqusit 指数 矿业 效率测算 效率分解
  • 简介:不同时期地契、税票等档案是研究土地、税收发展脉络的重要文献资料.笔者收藏有一套大清宣统元年的官方地契,及民间土地、房屋、器物交易契约和执照、串票若干.

  • 标签: 民国年间 清代晚期 档案 宣化县 赋税 记载
  • 简介:伯希和于1909年访问北京期间,向京师一批学者展示其随身携带的部分敦煌文献,北京学界随后公宴伯希和,达成今后影印、刊布法藏敦煌文献的口头协议。日本人田中庆太郎在1909年11月发表的《敦煌石室中的典籍》一文中,记录这次公宴时间为1909年9月4日。数十年来中外论著多采用此日期,但该日期明显有悖于其他相关史实。恽毓鼎在1909年10月4日日记中记录了公宴之事,为确定公宴日期提供了另一个选择,但仍属于孤证。2012年12月刊布的宣统元年八月廿二日(1909年10月5日)恽毓鼎致沈曾植信,再次将公宴时间锁定在1909年10月4日,并提供了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最终解决了公宴时间问题。本文对这封恽毓鼎致沈曾植信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讨论了北京学界公宴伯希和的前因后果,论证了公宴伯希和日期为1909年10月4日的正确性,揭示了这封恽毓鼎致沈曾植信在伯希和1909年北京之行研究中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 标签: 伯希和 敦煌 恽毓鼎 沈曾植 信札 公宴
  • 简介:新编传奇古装戏《胭脂湖》是桐城黄梅戏剧团为参加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而精心编排的一台剧目。我有幸扮演剧中一号角色肖淑。这个角色戏份重,表演难度大,身段复杂,情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唱腔曲调在传统音乐的基础又有所创新,忽而低忽而激越高亢,对演员的气力和唱腔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些对于刚出校门不久,缺乏舞台实践的我来说,确实是一场考验和挑战。面对领导和老师的信任,我暗下决心,不管多苦多累,一定要把这个角色演好。

  • 标签: 大起大落 传统音乐 舞台实践 黄梅戏 艺术节 古装戏
  • 简介:明代正统年间开始推行'义民旌表'事例,激励富民捐赈,并逐渐成为本朝稳定的劝分政策。该事例自正统至万历年间屡屡举行,州县中因此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官授'义民'。其中正统年间的义民形象尤以'感仁兴义'著称,成为后世劝分者追慕推崇的榜样。这既是以官府为主导的国家权力与意识形态刻意引导的结果,又体现了义民群体主动争取、以确立有利自身及其家族形象的持续努力。义民形象的塑造过程也体现出明前期社会中官民互动、义利交织的复杂情态。

  • 标签: 义民 明前期 捐赈 本朝 玺书 柯暹
  • 简介:清宫西药德里鸦噶是外来语满文音译药名,为底野迦的同音异译。历代本草书与方书将底野迦形塑成“主百病”的万能灵药。惟底野迦一词在清初已不见于官方典籍与民间医书,及至康熙年间,始以德里鸦噶的译名再现于史籍之中。然而,在康熙朝清宫医案的论述中,德里鸦噶已不再是万能灵药,其中有不少因该药无效而更改药方或停止服用的案例。本文旨在探讨德里鸦噶在清初的再现与式微,尝试利用清宫所藏满文《西洋药书》、康熙朝满汉文朱批奏折与笔记文集,从德里鸦噶的源由、传入宫廷的途径及其在清宫的实际运用等面向切入分析。希望通过上述讨论,进一步析论中外医药文化交流、清代宫廷用药逐渐中西并用的趋势,以及统治者在宫廷西药运用过程中的掌控与支配状况。

  • 标签: 德里鸦噶 底野迦 西洋药书 满文医书 中外医药文化交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