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疑似青少年神经元蜡样脂褐沉积症(JNCL)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及遗传分析,检测其基因及临床表型,寻求以眼科表现为首发症状的JNCL患者精确诊断的线索。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3和2017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2个汉族疑似JNCL家系,收集患者眼部及全身病史资料及家系信息,测定受检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彩色眼底照相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患者眼底表现,采用视觉电生理检查评估患者视觉功能变化。采集该2个家系3例首诊于眼科的疑似JNCL患者及5名健康家系成员的血液标本各3 ml,并提取DNA,应用高通量测序法筛选致病基因,针对检测出的变异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Sanger测序验证以及家系共分离。结果所有患者眼底均呈现典型牛眼征以及视网膜色素紊乱,OCT影像显示外层视网膜明显变薄。2个家系均在CLN3基因上检测到致病突变,F1家系2位患者为c.154T>C(p.Y52H)和c.982G>C(p.A328P)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982G>C(p.A328P)位点为本研究首次报道;F2家系先证者为c.906+5G>A剪切位点纯合突变,此位点为已知致病位点。家系共分离以及全面的致病性分析显示,F1家系复合杂合突变以及F2家系剪切位点纯合突变是导致其表型的遗传学病因。结论本研究发现了JNCL家系的一个新突变,丰富了CLN3基因的突变谱。高通量测序以及Sanger直接测序技术对于JNCL的精确诊断、指导个性化治疗以及判断预后非常重要。

  • 标签: 神经元蜡样脂褐素沉积病/诊断 高通量测序 基因突变 青少年 CLN3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经二代测序确诊的神经元蜡样脂褐沉积症7(CLN7)一家系的临床表型与MFSD8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采用二代测序方法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并对家系成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确诊的MFSD8基因突变所致CLN7一家系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基因突变特点。结果先证者,5岁9个月女童,临床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和不典型失神,伴轻度认知发育落后,运动发育及体格发育正常,无视力减退,眼科检查示双眼黄斑变性,长程视频脑电图示醒-睡各期多灶性散在棘波、棘慢波发放,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小脑萎缩。MFSD8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2个变异位点C.553G>A(p.V185I)和C.1391C>T(p.A464V)分别来自表型正常的父母,其中c.553G>A(p.V185I)来源于母亲,为未报道的错义突变,c.1391C>T(p.A464V)来源于父亲,为已知致病的错义突变,符合CLN7复合杂合突变常隐致病特点。先证者同胞哥哥6岁起病,首发症状为强直阵挛癫痫发作,伴进行性视力障碍及运动、认知功能倒退。头颅MRI示全脑性萎缩,MFSD8致病基因及复合杂合突变位点均与先证者一致。先证者父母均无临床表型;现3岁弟弟表型正常,为野生。结论CLN7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变性病,主要临床特征为癫痫发作,进行性运动、智力倒退,视力丧失,头颅MRI提示脑萎缩,双眼黄斑变性。MFSD8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553G>A(p.V185I)及c.1391C>T(p.A464V)是本例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 标签: 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7型 MFSD8基因 复合杂合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人间充干细胞(hMSCs)诱导成软骨分化过程中,探讨Ⅹ胶原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为揭示表观遗传学调控参与成软骨分化的可能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6例来源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患者的腰椎椎体骨髓间充干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离心沉淀法进行细胞微球培养,用含有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及2%胎牛血清(FBS)的高糖细胞培养基(DMEM)进行成软骨诱导并作为实验组(3例);在该诱导液中加入5’-氮杂胞苷(5’-AZA)作为诱导组(3例);不含TGF-β3的2%胎牛血清的高糖细胞培养基的为对照组(3例)。在分化3 d后进行定量PCR,检测成软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以及Ⅹ胶原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改变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及多样本间的均数比较(q检验)分析基因水平表达差异;组间DNA甲基化水平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统计学差异。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Ⅹ胶原的启动子区域可能存在CpG富集区域,在含有5’-氮杂胞苷的成软骨诱导分化过程中,Ⅹ胶原表达逐渐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7.526, P<0.001),而Ⅹ胶原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逐渐下降,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11.066,P<0.01)。结论在体外诱导人间充干细胞成软骨分化过程中,参与维持Ⅹ胶原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降低,分化能力得到增强;提示表观遗传学调控方式是影响干细胞分化方式之一。

  • 标签: 表观遗传抑制 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胶原Ⅹ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二代测序确诊的神经元蜡样脂褐沉积症2(CLN2)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及三肽基肽酶-1(TPP1)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CLN2一 家系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方法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并对家系成员进行一代Sanger验证及致病TPP1基因突变特点分析,总结临床特征。结果先证者为3岁9个月女童,主要临床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智力正常,语言、运动轻度发育落后,眼科检查示双眼屈光不正,视力正常,无黄斑变性。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额颞部蛛网膜下腔增宽、脑沟加深,小脑萎缩。TPP1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来自表型正常的父母,其中c.1449-1450insG(p.I484Dfs*7)来源于父亲, 为未报道的移码杂合突变,c.1417G>A(p.G473R)来源于母亲,为已知致病的错义突变,符合CLN2复合杂合突变常隐致病特点。先证者同胞哥哥3岁起病,首发症状为肌阵挛癫痫发作,现7岁伴随进行性视力障碍及智力、运动、认知功能倒退,眼科检查发现视网膜变性,头颅MRI提示全脑性萎缩, 小脑萎缩明显。TPP1致病基因及复合杂合突变位点均与先证者一致。现2岁10个月弟弟表型正常,为c.1417G>A (p.G473R)单一杂合突变,来源于母亲, 先证者父母均无临床表型。结论CLN2是一种罕见的溶酶体贮积症,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主要临床特征为癫痫发作,进行性智力、运动倒退,视力丧失,头颅MRI提示脑萎缩,双眼黄斑变性,TPP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1449-1450insG(p.I484Dfs*7)及c.1417G>A(p.G473R)是本例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 标签: 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2型 TPP1基因 遗传 复合杂合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糖尿病患者对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HIT)的认识及其体验的历程,分析患者参与该治疗处方的影响因素,为制订符合患者的运动计划和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青岛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2019年3—11月收治的11例进行HIIT的2糖尿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10个亚主题。主观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对HIIT认同不一致,高强度负荷持续时间与循环次数影响运动积极性,原有生活习惯改变的不适感;运动促进因素:运动耗时短,血糖控制平稳,不受自然环境限制且简便经济;运动阻碍因素:社会角色压力增大,强化干预的刺激不足,担心意外事件。结论2糖尿病患者在高强度间歇运动过程中存在促进因素与阻碍因素,但其对运动有较强求知意识和多样化的希望,医护人员及时干预与正确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正确实施方案,提高其运动依从性,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延缓并发症发生发展。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强度间歇运动 促进因素 阻碍因素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黏沙雷菌携带KPC-2碳青霉烯酶的相关质粒特征。方法4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黏沙雷菌来自2016年我院肝胆病区的4位患者,使用仪器BD Phenix-100鉴定菌株并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性,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PCR及产物测序检测基因,接合试验检测质粒的转移性,质粒全基因组测序后比对,并分析其特征,使用软件DNAMAN比对复制起始蛋白氨基酸序列,软件MEGA7.0 Neigho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4株黏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表现耐药,菌株具有同源性,Hodge试验为阳性,碳青霉烯酶基因为blaKPC-2,接合试验阳性;质粒为42 742 bp的环状DNA,具有incX6质粒的类似骨架和相似的复制起始蛋白氨基酸序列,并和incX6具有共同的节点;blaKPC-2处于由Tn3家族转座子、重组酶基因、△ISKpn6和ISkpn27等插入元件构成的耐药核心区。结论未知质粒类型为incX6-like,blaKPC-2位于质粒的△Tn6296转座子上;携带KPC-2的此类质粒的细菌应引起重视。

  • 标签: 黏质沙雷菌 KPC-2 incX β-内酰胺酶
  • 作者: 董睿 白赟 许建中 董世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陆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材料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解放军第九四八医院后勤保障部,乌苏 833000,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重庆 400038,陆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材料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干细胞(MSC)/内皮祖细胞(EPC)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的基质依赖组织工程骨(ECM-TEB)修复大鼠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分离培养骨髓来源的MSC和EPC并进行功能鉴定,种植上架于纳米晶胶原基人工骨颗粒,培养14 d后冻干,获得MSC/EPC ECM-TEB和MSC ECM-TEB。扫描电镜观察MSC和EPC在支架表面的生长形态。分别提取MSC ECM-TEB蛋白浸提液(对照组)和MSC/EPC ECM-TEB蛋白浸提液(实验组),加入EPC培养系统中进行迁移、划痕修复、管腔形成检测;另加入MSC培养系统中进行茜素红染色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观察两组细胞募集、血管生成和成骨分化情况。选取12只SD大鼠,建立股骨缺损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假手术组:仅在缺损处进行清创处理;(2)MSC ECM-TEB组:在缺损处植入MSC ECM-TEB;(3)MSC/EPC ECM-TEB组:在缺损处植入MSC/EPC ECM-TEB,每组4只大鼠。2个月后行Micro-CT检查和缺损区Masson三色染色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冻干后低温保存3个月,采取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TRAQ)标记蛋白质谱检测MSC ECM-TEB和MSC/EPC ECM-TEB在成血管方面的差异,并采用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技术(GO/KEGG)功能富集方法分析其原因。结果MSC和EPC在支架表面生长、增殖良好,形成光滑的细胞层状结构。实验组在细胞迁移数、划痕修复比例和管腔形成长度分别为(121.6±8.3)个、(61.5±5.9)%、(11.3±0.6)mm,较对照组显著增多[(85.0±6.7)个、(39.3±3.6)%、(5.9±0.4)mm](P均<0.01)。茜素红染色和ALP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钙结节矿化面积比例显著增加[(38.8±3.3)%∶(49.9±3.0)%、(38.8±2.4)%∶(45.3±3.3)%] (P均<0.05)。Micro-CT和Masson染色结果表明,MSC/EPC ECM-TEB组骨缺损修复良好,MSC ECM-TEB组仅形成少量新骨,假手术组几乎没有新骨形成;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与MSC ECM-TEB组相比,MSC/EPC ECM-TEB组中有83个血管生成相关的因子显著上调(差异倍数>2,P<0.05);GO/KEGG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与MSC ECM-TEB相比,MSC/EPC ECM-TEB在"血管发育"等生物过程存在明显差异(P<0.01),"血管平滑肌收缩通路"等显著增强(P<0.01)。结论与MSC ECM-TEB相比,MSC/EPC ECM-TEB在细胞募集、血管生成和新骨生成方面显著增强,是一种更佳的可用于创伤性骨缺损修复的组织工程骨构建策略。

  • 标签: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骨再生 新血管形成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痤疮皮损和健康婴儿面部正常皮肤表面脂(SSL)的差异。方法2018年6-8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收集36例新生儿痤疮(痤疮组)面部皮损及36例健康婴儿(对照组)面部皮肤脂标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得到脂图谱,用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得到脂质成分的具体信息。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痤疮组患儿面部皮肤甘油脂类和孕烯醇酮脂类显著增加(均P < 0.001),但脂肪酸类、甘油磷脂类、鞘脂类、固醇脂类、糖脂类、多聚乙烯类显著下降(P < 0.01或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痤疮组脂总量、甘油二酯、蜡酯、角鲨烯平均相对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 < 0.001或0.05),但亚油酸平均相对含量低于对照组(P < 0.001)。结论新生儿痤疮面部皮损脂总量较健康婴儿明显增加,脂质成分也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寻常痤疮 婴儿,新生 皮脂 新生儿痤疮 脂质组学
  • 简介:[摘要] 基于学校打造“银河之星”的培养目标,以及教育评价由“量化评价”转变为“性评价”的改革,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我们进行了“小学性评价”理念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力求通过创新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文化的提升。

  • 标签: [] 质性评价 多元智能 素质报告单 档案袋评价 教育诊疗
  • 简介:摘要对2017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晚期婴儿神经元蜡样脂褐沉积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女,4岁,2岁10个月时因"1 d内抽搐2次"就诊,此后频繁出现抽搐,运动、语言及智力进行性倒退。表现为走路不稳,呈醉酒状,易摔倒,持物手抖,言语迟钝,表情淡漠,缺乏眼神语言交流,生活无法自理,仅有1岁多儿童的智商。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小脑萎缩;脑电图示全导高波幅棘慢波、多棘慢波爆发;基因检测:TPP1基因2个杂合变异c.230-1G>C和c.1027G>A (p.E343K),且变异为"可能致病"。提示对存在难治性癫痫、共济失调、运动语言发育落后,及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小脑萎缩等表现的患儿,应及时行基因检测,以尽早明确诊断、指导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

  • 标签: 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 儿童 基因
  • 作者: 郭胜慧 刘师伟 段瑞雪 汪湄湄 吴亚茹 卫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15
  • 出处:《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白求恩医院内分泌科,太原 03003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太原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太原 030009,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太原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太原 030009,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太原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太原 030009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旨在评估人脐带间充干细胞(HUC-MSCs)对2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高糖饮食10周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大鼠模型,尾静脉输注HUC-MSCs 4周后,测量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并进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腹腔胰岛素耐量试验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评估各组大鼠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水平,随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脏脂代谢信号通路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T2DM组相比,HUC-MSCs输注可显著降低T2DM大鼠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P<0.01)及腹腔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的血糖曲线下面积(P<0.05);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发现,HUC-MSCs输注治疗后T2DM大鼠稳态时葡萄糖输注速率较T2DM组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实验发现,与T2DM组相比,T2DM+ HUC-MSCs组大鼠肝脏组织的p-AMPK/AMPK、p-ACC/AC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人脐带间充干细胞可能通过激活AMPK/ACC信号通路改善T2DM大鼠的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摘要】化学概念的教学研究是化学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是解题和推理的根本依据,更是培养学生们化学逻辑推理素质的关键条件。对于高中生来说,《必修一》中的"电解”和"非电解”是非常重要的化学内容,它不仅能提高学生们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能力。而且它能够加强学生们化学科学素养和化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文将从高中"电解”和"非电解”概念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重要性出发,提出相关策略与方法。

  • 标签: 高中化学 概念教学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教师的正确指导会让他们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且能够有效改善家庭教育的不足与问题,优化幼儿的身心健康。在素质教育体制下,教育部坚守的是以德树人,看重的是幼儿的品格发展与道德认知。因此,幼儿教师便要积极优化幼儿品格,促使幼儿在初期成长阶段便能把握正确的人生成长方向。本文将从借助幼儿言行渗透品格教育、借助体验活动优化品格认识、借助家长帮助深化品格教育三个角度来分析幼儿教师如何通过优化幼儿品格来践行素质教育。

  • 标签: 品格教育 幼教 提质
  • 简介:摘要: 提煤又称半焦、兰碳,是以低阶不粘煤和弱粘煤为原料,采用中低温干馏工艺生产的一种高固定碳含量的碳素材料,因提煤只有原低阶煤污染物含量的 10%~20%左右,特别是硫仅为原煤的 10%,所以具有良好的环保属性,所以被认为是清洁能源的一种。提煤的生产工艺也是目前成本最低的低阶煤分级利用转化路径,与煤液化相比,属于部分气化,不需要催化、加氢、加压等,投资小,成本低,资源利用效率高。由于提煤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低硫、低磷等特性,部分产品可取代冶金焦,用作高炉喷吹煤与金属硅铁、铅锌冶炼等还原剂。可运用于化工、冶金、造气等行业。提煤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土法炼焦、机制兰炭和规模生产的三个时期。

  • 标签: 提质煤 产业 发展
  • 简介:摘要:城市污水系统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收集各种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设施的任务,是保障城市正常生活和生产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黑握手管理、水生态建设的根本。但是,目前我国几乎所有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都以低浓度高负荷运行,目前污水排水系统的高水位、清洁存在问题,不仅导致污水收集和处理效率下降,还造成水环境污染。牙齿文章根据提高城市排水质量和提高效率的方法展开了论述。

  • 标签: 城镇排水 提质增效 方法
  • 简介:摘要:文章选取小学数学教育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减负提策略的应用方向,认为不仅需要在心理上减轻学生的压力负担,还需在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标签: 小学 数学 减负提质
  • 简介:【摘要】:从建园、Y字形树形的培养、整形修剪、桃园生草、起隆栽培等多方面阐述了桃提增效的关键技术

  • 标签: Y字形 整形修剪 起垄 生草
  • 简介:【摘要】:在铝电解生产过程中,常向电解中加入氟化钠、氟化铝等添加剂,来改善铝电解的各项指标,这样就使电解质成分及物相变得复杂起来。近年来铝电解通用分析方法为 X射线荧光光谱法,该法能快速地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已用于多元铝电解质成分的测定。 目前,铝电解化学分析方法主要有容量滴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本文将一一展开分析。

  • 标签: 铝电解质 X射线荧光法 氯化铝滴定法
  • 简介:【摘要】岩边坡与人类活动联系密切,其可靠性会直接影响到建筑主体工程的可行性论证、经济指标和正常使用。因此,加强对于建筑岩边坡的稳定性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具有充足的必要性。本文首先阐述岩边坡工程的特点及分类,岩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模式,并探讨影响岩边坡稳定性的因素。然后论述岩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方法。

  • 标签: 岩质边坡 稳定性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