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路径功能锻炼在骨科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路径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和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7%,依从性为78.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分别为96.7%和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下床行走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康复护理过程中采用路径功能锻炼,既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又可改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路径式功能锻炼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而与之相对应的结果是老年疾病的剧增,骨科疾病当然也在其中。不仅是老年人,年轻人骨伤也不少见。骨伤疾病显著的特征是康复周期长,病人遭受的痛苦也比较多。怎样才能提高骨伤病人康复期间的生活质量?一种新的康复护理理念应运而生,这种理念就是路径功能锻炼。所谓路径功能锻炼,是指将病人的病情置于中心的位置,围绕有效康复,并以最终病人的康复结果为目标导向的一种病患康复治疗方式,这是综合了多学科内容的系统护理诊疗,临床证明,这对于许多骨病病人来说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康复选择。

  • 标签: 骨科康复护理 路径式功能锻炼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骨科康复护理中路径功能锻炼研究,探究其模式的应用价值,明确其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是选取2022年10月到2023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普通组是常用常规治理方式,而对比组是采用路径功能锻炼开展作业,观察其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数据分析,能明显发现对比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组,并且其功能恢复水平也较为良好。结论:通过实验可以明显发现路径功能锻炼,能在极大程度上规避传统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其护理效果较为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骨科 康复护理模式 路径式功能锻炼 应用 效果观察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游戏功能锻炼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选择游戏功能锻炼。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VAS评分和肘关节功能评分更好(P<0.05);研究组的康复锻炼依从性较高(P<0.05)。结论游戏功能锻炼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恢复肘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游戏式功能锻炼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康复锻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路径功能锻炼对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以本院2021年4月到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掷硬币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36例。其中给予常规组传统常规干预,实验组行康复护理路径功能锻炼干预,对比两组的功能障碍。结果 在功能障碍评分上,实验组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康复护理路径式 功能锻炼 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根据临床路径行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功能锻炼达标情况及康复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总体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锻炼达标率及康复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康复护理运用于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者术后功能锻炼达标,提高康复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 乳腺癌 功能锻炼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开展功能锻炼路径护理对其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30,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路径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患者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术后恢复情况,并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各时间的疼痛程度,最后再观察记录患者并发症现象。结果:研究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为86.67%,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离床时间、首次功能锻炼时间与住院时间各为(5.33±1.36)、(1.15±0.35)、(10.52±1.64)d,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后6h、12h、3d与7d的VAS评分分别为(2.85±0.53)、(2.01±0.42)、(1.47±0.34)、(1.03±0.13)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开展功能锻炼路径护理,能够显著的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从而有利于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髋部骨折 功能锻炼路径护理 疼痛程度 肢体功能恢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开展功能锻炼路径护理对其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30,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路径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患者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术后恢复情况,并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各时间的疼痛程度,最后再观察记录患者并发症现象。结果:研究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为86.67%,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离床时间、首次功能锻炼时间与住院时间各为(5.33±1.36)、(1.15±0.35)、(10.52±1.64)d,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后6h、12h、3d与7d的VAS评分分别为(2.85±0.53)、(2.01±0.42)、(1.47±0.34)、(1.03±0.13)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开展功能锻炼路径护理,能够显著的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从而有利于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髋部骨折 功能锻炼路径护理 疼痛程度 肢体功能恢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开展功能锻炼路径护理对其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30,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路径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患者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术后恢复情况,并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各时间的疼痛程度,最后再观察记录患者并发症现象。结果:研究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为86.67%,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离床时间、首次功能锻炼时间与住院时间各为(5.33±1.36)、(1.15±0.35)、(10.52±1.64)d,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后6h、12h、3d与7d的VAS评分分别为(2.85±0.53)、(2.01±0.42)、(1.47±0.34)、(1.03±0.13)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开展功能锻炼路径护理,能够显著的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从而有利于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髋部骨折 功能锻炼路径护理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路径屈膝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胶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路径屈膝锻炼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生活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变化。结果采取路径屈膝锻炼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量表(HSS)评分,生活能力量表(MBI)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路径屈膝锻炼可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程度,增加关节活动度,提升关节稳定性和活动能力,促进患者自我康复积极性和自我效能,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路径式屈膝锻炼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自我效能
  • 作者: 马亚东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3-05
  • 机构:华亭市第二人民医院  744100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脑栓塞患者应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分时功能锻炼护理,评价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脑栓塞患者,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单号作为对照组、双号作为观察组,每组39例,全部服用西药治疗与常规护理。另予以观察组患者分时功能锻炼护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与分时功能锻炼护理联合应用于脑栓塞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脑栓塞 西药 分时功能锻炼式护理 神经功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脑栓塞患者应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分时功能锻炼护理,评价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脑栓塞患者,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单号作为对照组、双号作为观察组,每组39例,全部服用西药治疗与常规护理。另予以观察组患者分时功能锻炼护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与分时功能锻炼护理联合应用于脑栓塞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脑栓塞 西药 分时功能锻炼式护理 神经功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老年髋部骨折中应用功能锻炼护理路径的效果探究。方法:本次选取主要为髋部骨折的患者71例,试验起始于2022年1月内,终止于2022年12月内,试验以双盲法进行分组,比对以2组开展,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应用功能锻炼护理路径。比对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下床站立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功能锻炼护理路径 髋部骨折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观察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住院部神经内科收治经由门诊诊断的70例脑梗塞患者,同期收集70例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将7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脑梗塞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并发症病变程度较对照组轻微;实验组患者入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减轻梗死余留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限,可在临床开展工作和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脑梗塞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烧伤病人的功能锻炼体会,从而强调了烧伤后保持肢体功能位的必要性及恢复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功能锻炼的具体做法,有效合理的功能锻炼,能防止或减轻疤痕的增生和挛缩。

  • 标签: 烧伤 功能锻炼
  • 简介:你的心肺功能好吗?长跑、长程游泳、打网球等,都不会令你气喘如牛,脸色铁青,那么,你就能归类于较“长气”的一组,心肺功能比一般人强。一项调查显示,拥有类似运动员的“长气袋”或“巨肺”的良好肺部功能,其死亡率、患上各类长期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的几率也相对较低。

  • 标签: 心肺功能 锻炼 肺部功能 运动员 死亡率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