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股骨转子骨折是指骨折线在小转子5cm范围内的特殊骨折类型。Boyd等于1949年首次描述了股骨转子骨折,将其与转子骨折区分,并注意到转子骨折手术后有较多的不满意结果。股骨大小转子处有较多肌肉结构附着,此区域发生骨折时,骨折近端由于髂腰肌牵拉发生屈曲、外旋畸形,附着于大转子的髋短展肌使近端外展,而骨折远端由于大收肌的牵拉发生内收。强大的肌肉拉力,使得骨折断端发生严重的分离,且极不稳定。

  • 标签: 髋骨折 股骨骨折 外科手术 骨折
  • 简介:股骨转子间位于股骨颈及股骨干的交界处.是承受剪应力最大的部分。股骨转子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由摔伤所致.年轻患者当受高能量损伤时也可发生。当骨折线延至转子或为反转子骨折时.治疗较为困难。笔者自2003年6月至2004年8月.应用AO动力髁螺钉(dynamiccondyrlarscrew.DCS)治疗此类骨折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AO动力髁螺钉 转子下骨折 股骨干 治疗 高能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251例股骨转子骨折手术复位固定患者,根据收治时间不同,将纳入本研究的251例患者分为:①2006年2月至2014年2月纳入的为建模组,用于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②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纳入的为验证组,用于风险评估模型效能的评价。建模组统计术后骨折不愈合率,患者的一般资料、骨折相关、手术复位相关、机械因素及生物学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骨折不愈合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构建风险评估模型。通过验证组对影响因素再次评估,并对该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结果建模组149例患者中有34例发生骨折不愈合。在分析的13个潜在影响因素中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术后髋内翻、髓内钉固定失效、完全切开复位为骨折不愈合危险因素,术后复位内侧皮质为骨折不愈合保护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以Logistic回归模型为基础,绘制列线图(又称诺莫,Nomogram图)。验证组102例中24例发生骨折不愈合,区分度检验:ROC曲线下面积为AUC=0.883>0.7,表明其有中等区分度评估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发生。拟合优度检验:H-L检验(χ2=2.921,P=0.71>0.5)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结论转子骨折髓内钉术后髋内翻、髓内钉固定失效、完全切开复位为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术后复位内侧皮质为其保护因素。该风险评估模型有中等区分度以及较好的校准度,可为转子骨折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不愈合 预测 校准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骨折较为严重,并发症多,目前其发生率逐年升高,对该类型骨折的诊断和复位固定提出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文献对股骨转子骨折的发病特点、分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汇总分析,意在为转子骨折的诊疗提供思路与参考。

  • 标签: 股骨转子下骨折 分型 治疗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Russell-Taylor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采用Russell-Taylor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36例。按Russell-Taylor骨折分类,5例为ⅠA型,14例为ⅠB型,2例为ⅡA型,15例为Ⅱb型。结果手术时间在60~120分钟,骨折愈合时间为11~23周。1例患者术后股骨颈内锁钉松动脱出;2例轻度髋内翻,为ⅡB型骨折。本组病例未出现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继发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应用Russell-Taylor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根据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病例,采用闭合穿针效果更佳。

  • 标签: Russell-Taylor重建钉 股骨转子下骨折 固定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折愈合时间 B型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HS治疗老龄股骨转子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6例股骨转子骨折患者采用DHS治疗,平均年龄76岁。结果对16例患者3-6个月复诊随访,11例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满意。1例患者在2.5个月摔倒后再次骨折,2例扶拐行走,2例功能略差,行走略疼痛。结论DHS治疗股骨转子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切口小,固定牢固,可早期行动锻炼。

  • 标签: DHS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转子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的股骨转子转子骨折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患者观察期骨折的恢复情况。结果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使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患者的关节功能,其中优秀23例,良好12例,差5例,优良率为88.89%。结论给予股骨转子转子骨折患者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且切口小,恢复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重建型交锁髓内钉 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 髋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CP)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52例股骨转子间及转子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DHS)与观察组(LCP)各26例;并对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以此进行对比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地时间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可比性,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P与DHS对于股骨转子间及转子骨折患者的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相较而言,LCP的手术操作更为简单,手术时间比DHS更短;并且LCP还具备了手术创伤更小、手术失血量更少、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更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 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报告应用intertan固定股骨转子骨折3例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3例股骨转子骨折(A1型1例、A2型1例、A3型1例)采用intertan固定。结果 经5~8个月,平均7个月的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intertan是治疗股骨转子骨折,尤其是A2和A3型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器材,可以早期下床活动,促进骨折愈合,预防血栓。

  • 标签: intertan 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转子骨折护理模式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2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144例,随机对照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70)、对照组各(n=74),对照组采用路径处理,观察组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康复护理不到位问题进行强化改良。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屈曲受限、股四头肌肌力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老年转子骨折患者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老年 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PFP与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我院骨科在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股骨转子骨折患者22例,均属于闭合性骨折,其中有9例患者行LPFP固定治疗,其余13例患者行PFNA固定治疗。结果LPFP固定治疗手术所用时间为60~120min,术中患者出血量在400~800ml,骨折的愈合时间在10~20周;PFNA固定治疗的手术时间在50~100min,术中患者的出血量在200~400ml,骨折的愈合时间为10~20周;22例患者术后随访的时间为8~20个月,都没有发生刀口感染、髋内翻等相关并发症;根据Harris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行LPFP固定优良患者有8例,行LPFP固定优良患者有12例。结论LPFP与PFNA固定均为治疗股骨转子骨折的有效手段,但是,PFNA的手术操作更为简便,并且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相对缩短以及创伤小,更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 标签: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股骨转子下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儿童股骨转子骨折的疗效。方法16例儿童股骨转子骨折(7~13岁),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2月。结果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无髋内翻、肢体短缩。结论肱骨近端钢板是治疗儿童股骨转子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儿童 股骨转子下骨折
  • 简介:方法我科应用超长DHS治疗股骨转子长节段粉碎性骨折12例,采用超长DHS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长节段粉碎骨折,  关键词股骨转子长节段粉碎性骨折内固定超长DHS 

  • 标签: 治疗股骨 粉碎性骨折 股骨转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长节段粉碎性骨折用超长DHS治疗的效果。方法我科应用超长DHS治疗股骨转子长节段粉碎性骨折12例。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24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无一例螺钉松动、折断,钢板无弯曲,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应用超长DHS治疗股骨转子长节段粉碎性骨折,能够达到骨折解剖复位,固定可靠,可早期离床活动,减少该类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股骨转子下长节段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 超长DHS
  • 简介:采用两种内固定物—Gamma钉与Richard钉治疗转子骨折65例,Richard钉42例,Richard钉42例

  • 标签: 固定选择 转子间 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建钉治疗股骨转子骨折的经验。方法2002年5月~2010年11月应用重建钉治疗46例股骨转子骨折病人,手术使用骨科牵引床,采用闭合复位,股骨颈保持15。前倾角置入两枚拉力螺纹钉,用三维瞄准器锁定远骨折端。结果34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3.1个月,3-5个月时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股骨转子骨折强调闭合复位,应用重建钉治疗转子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固定稳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 标签: 股骨重建钉 转子部骨折 股骨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由于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易发生髋内翻,同时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较多。近年来我院采用髋动力带锁钢板系统治疗该病,最大限度地使骨折端解剖复位,为固定创造良好前提,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更适用于骨质疏松或者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患者不扩孔直接锁定拉力钉,即提高了稳定性,又很好地防止旋转及钉周空洞形成,手术简单、易操作,并发症少。

  • 标签: 股骨骨折 转子骨折 内固定 髋动力带锁钢板系统 观察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