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肺运动试验(CPET)观察脑卒中患者运动的恢复情况,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独立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CPET的检测数据合并,建立数据集。以峰值摄氧为因变量,以年龄、Brunnstrom分期、峰值功率、峰值心率、峰值呼吸交换比、峰值呼吸储备、峰值每分通气量、每分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量斜率(ΔVE/ΔVCO2)、峰值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为自变量,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使用SPSS25.0版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纳入Brunnstrom分期的Ⅲ期、Ⅳ期和Ⅴ期以上脑卒中患者在年龄分布上依次减小(P<0.001,F=24.057),而在峰值摄氧(即运动)方面依次增加(P<0.001,F=108.691)。以"逐步法"构建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显示,拟合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100.228,P<0.001);峰值功率[β=0.041,95%CI(0.020,0.062),P<0.001]、峰值心率[β=0.088,95%CI(0.063,0.113),P<0.001]、峰值每分通气量[β=0.11,95%CI(0.054,0.165),P<0.001]、ΔVE/ΔVCO2[β=-0.182,95%CI(-0.300,-0.064),P=0.003]四个自变量是脑卒中患者峰值摄氧的独立影响因素。Durbin-Watson检验值为2.305,各观测值残差值相互独立;各自变量容忍度均>0.2,方差膨胀因子(VIF)均<5,可认为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结论脑卒中患者的骨骼肌做功能力、心功能、肺通气功能及心肺偶联的通气效率均是其运动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耐量 峰值摄氧量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和年龄相当的正常健康人进行运动前、后的运动连续测定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Bruce方案在Quest型活动平板运动仪上进行次极量或症状限制性平板运动试验.结果:(1)两组在运动的前3分钟内运动相差不显著;(2)实验组最大运动(7.01±0.11MET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0.14METs),P<0.05;(3)多支冠脉病变者运动<6.5METs.结论:随着病情加重,冠心病患者运动下降,运动低于6.5METs时,可能有多支冠脉病变.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平板运动试验 运动耐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对患者运动的影响。方法:抽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4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运动康复护理,比较患者的心功能与运动(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6min内步行距离)、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对比参照组较低(P

  • 标签: 运动康复护理 冠心病 慢性心衰 运动耐量
  • 简介:摘要目的居家有氧运动训练对于CABG术后患者运动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56位CABG术后合并抑郁情绪的患者,经门诊评估及筛查后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运动干预组,追踪随访8周。结果8周后运动干预组抑郁情绪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运动提高也更显著。结论CABG术后合并抑郁情绪的患者,在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适量规律的居家有氧运动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改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CABG术后 抑郁 心脏康复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运动。结果:研究组LVESD、LVP、LVEDD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运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运动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影响具有显著效果,且增强患者的运动,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运动康复护理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运动耐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该期间内到我院接受诊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对研究组的40例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对常规组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后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LVEDd心功能指标与常规组相比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LVEF心功能指标、运动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更高(p<0.05)。结论:运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力,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运动康复护理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运动耐量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病因不同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加倍他乐克。观察两组心功能、血压、心率、运动量变化。结果(1)心功能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心率、血压及运动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3)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结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运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倍他乐克 心力衰竭 运动耐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联合院外随访对慢性心衰患者运动的影响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患者例数为100例,入院治疗时间在2016年5月~2018年1月期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利用综合护理联合院外随访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出院时以及最后一次随访时的运动耐受数据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联合院外随访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受,保证预后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 院外随访 慢性心衰 运动耐量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中对慢阻肺患者运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72例(选取时间:2018.10-2019.12),依照单盲法分为延续组与常规组进行研究。延续组患者在出院后继续延续性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则在出院后由患者自行居家护理,在同时期复查时对两组患者的运动进行对比。结果:延续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运动明显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阻肺 运动耐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康复锻炼配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运动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6min步行试验距离较远,且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MHL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运动康复锻炼配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运动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运动康复锻炼 护理干预 慢性心衰 运动耐量 生活质量
  • 作者: 王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江苏仪征211400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运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6月-2022年12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区间,从该时间区间内本科室接收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择7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到院挂号单双号予以分组,(常规护理方案)常规组(n=36),(运动康复护理方案)研究组(n=36)。比较观察2组病人的心功能、运动。结果:研究组患者LVEF、SV,明显高于常规组,LVEDD、LVESD,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运动,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一方面能够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改善临床症状,另一方面可以使患者运动增加,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荐与应用。

  • 标签: 运动康复护理;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运动耐量
  • 简介:摘要:IGBT失效研究是提升功率器件可靠性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搭建符合实际条件的IGBT测试工装,实际测试了相同规格、不同晶圆品牌短路的测试数据。结果表明短路越大时,相对应市场维修率就低。其原因可以归结为,短路可以表现出器件的强壮性,可以抵御大电流冲击的能力,而市场失效是和大电流的冲击是有很强的相关性的。

  • 标签: IGBT   短路耐量   市场维修率 失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AECOPD(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实施早期肺康复对其肺功能康复与运动提升的作用。方法:纳入60例我院就诊的AECOPD患者参与研究,收录时间在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0例对照组、30例研究组,并分别落实常规干预、早期肺康复干预。记录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数据与运动测试结果。结果:组间对比干预后肺功能指标数据,观察组更优,P<0.05;组间对比运动测试结果,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在AECOPD患者中落实早期肺康复干预,可以促进患者肺功能康复,提高其运动

  • 标签: 早期肺康复 AECOPD 肺功能 运动耐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缬沙坦对左室肥厚患者心功能及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缬沙坦治疗左室肥厚患者64例,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6min行走试验及超声心动图检测;缬沙坦从小剂量开始口服,1个月后根据患者的心率、血压逐渐加至目标剂量并长期服用,即80~160mg/d。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患者6min行走距离增加,心脏功能各指标明显改善(P<001),总有效率95%。结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改善左室肥厚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提高运动,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左室肥厚 心功能 血管紧张素 缬沙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应用康复训练对患者运动提升影响。方法:在我院的患者中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2月共 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及时开展介入手术进行治疗,以电脑随机的方法将他们对半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以及运动。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且冠心病相关症状的缓解时间更快, 6min行走距离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利用介入手术进行治疗后安排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运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手术 康复训练 运动耐量 治疗效果 症状缓解
  • 简介:日本学者Tei于1995年提出了一种无创综合评价心脏整体收缩和舒张功能的超声检查指标-Tei指数(亦称心肌工作指数),此参数不受心脏几何形态及心脏瓣膜返流等因素的影响[1]。本文分析了Tei指数与心肺运动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及运动峰耗氧等指数)的相关性,同时进一步探讨了Tei指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运动的预测价值。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TEI指数 运动耐量 相关性 心肺 心脏瓣膜返流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死亡率越来越高,人们愈加关注该疾病,随着病情逐渐发展,患者的肺功能逐年下降,从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运动。COPD通常与运动降低有关,而评价这个参数常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但近年来有不少国内外专家研究多种运动试验来评估COPD患者运动,本文将重点简述目前用于评估COPD患者运动的几种运动试验。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评估运动耐量方法 运动试验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运动对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探讨运动的改变对房颤(AF)患者心肌细胞的影响。得出结论运动与血浆BNP在运动前后的变化有明显关系,运动结合运动前后BNP变化能准确的评估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

  • 标签: 脑钠肽 心房颤动 心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及运动的影响[1]。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到医院治疗的40例透析患者,采用数字将其分配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观察组使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运动。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运动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有着重大的影响[2],可有效的帮助患者加深健康知识,提高运动,应用效果良好,可推荐运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多元化健康教育 运动耐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以提高我国冠心病患者在疾病各个时期对运动康复治疗的重视。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冠心病患者(有常规用药)运动康复治疗后出现的血脂、心肺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运动耐力以及心功能储备,提高其生活质量;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及内皮素-Ⅰ水平。结论运动康复对各个阶段的冠心病患者都有积极作用,患者应该重视运动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心脏康复 冠心病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