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柱凝集技术交叉不合的凝集情况。方法使用强生全自动系统应用微柱凝集技术进行交叉试验,对微柱凝集技术法不合的标本,用试管法做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验证,并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查和鉴定等血清学辅助检查。结果不合的种类主要有IgM、IgG类血型不规则抗体引起的特异性凝集(14/75,18.7%);自身抗体及冷凝集素等所致的非特异性凝集(61/75,81.3%)。结论熟练掌握血型血清学专业技术,正确分析不合的种类,能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及时性。

  • 标签: 交叉配血不合 自身抗体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微柱凝胶法(MGT)不合的病例进行分析,为保障患者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方法针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期间,为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实施MGT交叉,检出37例患者不合。结果37例不合患者中,7例患者由于血型原因导致不合(其中,4例患者ABO血型抗原减弱、2例患者抗B抗体减弱、1例患者为ABO亚型);13例患者自身抗体;6例患者产生不规则抗体;献血者为含有不规则抗体和多凝集红细胞各2例;7例患者由于其它(如患者使用药物右旋糖苷)等原因。结论结合患者妊娠史、输血史、用药史、临床诊断等,对患者交叉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保证ABO型血型准确无误,尽量选择同样的抗原阴性的红细胞为患者进行相同血型的交叉,将不规则抗体的进行筛检,确保患者输血过程的安全。

  • 标签: 输血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胶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柱凝胶法交叉不合的根本原因并进行处理,找到解决方法,以帮助病人安全及时地输血。方法运用微柱凝胶法(MGT)进行交叉,对MGT交叉不合者以凝聚胺法(MPT)作对照试验,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不规则抗体筛查,同时结合病史分析。结果MGT法检出交叉不合的20例中,主侧不合的4例,次侧不合15例,主侧次侧均不合1例。其中假阳性3例,不规则抗体阳性1例,DAT阳性16例。结论出现交叉不合的情况时,首先要分析标本相关病史并且依据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相关试验,探究其原因同时从病人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相应的处理。

  • 标签: 微柱凝胶 交叉配血 分析与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1]说:“有些题目若利用一般方法可能很难解,而利用平方法就变得很容易了,下面举例说明.”可惜例3、例4选得不好.它们都有别的更简单的解法.

  • 标签: 例题 举例说明 平方法 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hs-CRP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进行评价。方法选择门诊随机病人80例,采用RCHE公司出产的MODULARP型号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广州生物技术的飞测免疫荧光检测仪器两种仪器检测病人的hs-CRP并进行对比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州生物技术的飞测免疫荧光检测仪器检测全血样本hs-CRP有很高的准确度和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C反应蛋白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免疫检测法
  • 简介:摘要汽车造型设计是典型的产品设计,由于其设计过程集多学科技术复杂性、设计问题描述模糊性和设计结果多解性等特点,造成设计过程的不确定性和设计评价的复杂性。需设计科学的评价体系解决评审中不规范问题,从而降低产品开发的风险,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

  • 标签: 汽车设计 造型设计 设计评价
  • 简介:工艺流程题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替代无机框图推断题的新颖的题型,更能很好的社会工业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且此类题涉及的知识点多,而且考查内容形式多样,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概念和原理等各个板块中相关知识均有涉及,故越发引起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并解决此类试题......

  • 标签: 化学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题 浅析化学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脐研究的不断深入,脐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至今仍按成人的输入方法,其成分成人不尽相同,虽然脐输入较成人输入反应少,但完全按照相同的方法输入,不能达到输脐之目的,应引起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视。在此,笔者搜集、查阅有关脐输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供护理人员参考。

  • 标签: 脐血 护理 输注方法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涂片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意义。方法取抗凝静脉制成涂片,经瑞氏染色后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间接数血小板,将其结果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出血小板计数和手工法计数进行比较。结果配对t检验比较,血小板降低组涂片法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工法计数血小板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正常组和增高组用血涂片法分别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和手工法计数进行比较,各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显示,对血小板正常或升高的标本,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比较准确,但对血小板降低的标本,计数结果准确性较差。涂片法间接计数血小板直观、准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血细胞分析仪有复核作用。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血涂片法 血细胞分析仪 手工法
  • 简介:闭环医嘱管理方法,是指以医嘱流程控制为核心,以电子医嘱记录为引擎,以电子医嘱的开立、执行、终止全过程为生命周期,将诊疗内容、诊疗依据、诊疗证据和诊疗流程及质量监控信息进行全结构化计算机处理,产生一种以时间为轴流水存储的多功能数据集的过程。通过闭环医嘱管理可以将医师的详细要求及各医疗护理制度规范作为标准化的导航指令,实现授权、规则指定、警告、提示、质量安全控制。用以辅助支持临床医生的工作决策并反馈电子医嘱指令的执行数据,构成以医疗质量安全为核心目标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 标签: 闭环医嘱 流程分析 移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皮肤采血法取得的末梢全静脉采血法取得的静脉全的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研究比较30例婴幼儿上述两种采血方法白细胞计数结果,用较小含量配对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统计学处理,t=1.0481.048<t0.02/2,29=1.311故P>0.02,明末梢全静脉全两组WBC检验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日常血细胞分析时,尽量使用静脉全标本,婴幼儿静脉全取得困难时,皮肤末梢全模式也是可取方法之一。

  • 标签: 末梢全血 静脉全血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测定脐胆红素浓度在早期预测新生儿黄疸中的价值。方法采集456例足月新生儿脐,测定胆红素浓度,分组观察黄疸发生率情况。结果当脐胆红素浓度<40umol/L时高胆红素症发生率≤0.37%,脐胆红素浓度≥40umol/L时高胆红素症发生率≥16.7%,两者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脐胆红素数数值新生儿黄疸发生呈双相改变。结论当脐胆红素浓度≥40umol/L时新生儿高胆红素症明显发生率增加,为新生儿黄疸的早期预测干预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脐血 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
  • 简介:摘要本方法是针对血液透析操作技术,在病人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结束,进行收机时所运用的一种回方法的研究。通过本方法的研究,希望进一步探讨关于血液透析在治疗结束回时能针对不同的血管通路采用不同的回方法,目的是能根据病人的个体血管通路特点,尽量采用安全、简便、科学的方法进行收机。本方法主要是针对自体内瘘及人造血管两种血管通路对其回血情况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是抗凝效果良好,透析过程无血凝块形成的自体内瘘的血管通路,在结束治疗时,将血流量调至50-100ml/min,借助重力的作用,不停泵而采用双向(动静脉两端同时)回,能保持整个管路的密闭性,可以顺利回,更符合无菌技术,比单向回要先分离管路后,再连接生理盐水来回要简单,并减少管路污染的机会;并且在整个回过程中,护士能专心地观察病人的整体情况,甚至可以对病人进行相应的宣教工作,提高病人疾病相关知识,让长期透析患者提高自我照顾能力。而人造血管由于官腔粗、压力大,在动脉端连接生理盐水借助重力作用直接回不成功,而只能在结束治疗收机时先停泵,分离动脉端管路,动脉端管路再连接生理盐水,借助泵的作用采取单向回结束治疗。建议一般的自体内瘘采取双向回,好处收机的全过程都是密闭式的,更安全、更符合无菌技术的要求,人造血管由于官腔压力大,借助回用的生理盐水的重力不能让动脉端血液直接顺利回;可使用先分离动脉端,再连接回用的生理盐水,借助机器泵的动力采用单向回方法进行收机,分离的动脉端内瘘针可用2ml生理盐水冲针回。此方法多了分离后再连接的步骤,而且增加管路污染的机会,所以使用此方法更要加强无菌技术的观念。

  • 标签: 透析 回血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不规则抗体筛选等相关检查,传统方法难以开展的项目变得简单、准确,达到更安全输血。方法用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鉴定(ABO及RhD),交叉及抗体筛查。结果18800例血型鉴定发现A2B亚型1例,RhD阴性24例,5000例交叉发现5例不合,其中1例是不规则抗体III细胞阳性;1例是不规则抗体II、III细胞混合阳性;1例受者血清中M抗体,无法;1例含自身抗体(抗A);1例为A2B亚型含抗A1抗体。结论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进行输血相关检测,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有利于选择更合适的血液输血,这对安全输血的意义非常重大。

  • 标签: 微柱凝胶 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 抗体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