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个多种疾病发病的危险因子,其涉及的疾病谱较广,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病、出生缺陷、老年病和一些精神疾病发病相关。还原(Aldosereductase,AR)是多元醇代谢途径(Polyolpathway)的反应限速,在高情况下,多元醇通路被激活,它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还原在糖尿病中的病理生理意义已有很多报道,但还未见高同型半胱氨酸和还原关系的报道。因此,本文初步探讨了高同型半胱氨酸上调还原表达的病理生理意义,可能对理解糖尿病并发症乃至临床诊断及治疗有潜在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 上调作用 醛糖还原酶 基因表达 病理生理意义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简介:本文利用体内法测定了喜树幼苗不同器官以及不同叶位叶片的硝酸还原活性(NRA),同时观察了喜树幼苗不同叶位叶片的NRA的日变化规律,并考查了NRA与叶面积及比叶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根、茎及茎尖中的NRA相比,叶片中的NRA最高。不同叶位叶片的NRA有明显的差异,在所测定的10个不同叶位的叶片中,上数第4~6片叶片的NRA较高。叶片NRA有明显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中午1230前后。同时,结果表明NRA与叶面积以及比叶重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喜树的氮代谢提供基础资料。图5参18。

  • 标签: 喜树 硝酸还原酶活性 日变化
  • 简介:目的观察治疗前基础血脂水平对HMG-CoA还原抑制剂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G)作用的影响.方法分析1994~1999年期间进行的3项多中心临床药物试验:辛伐他汀试验(166例,平均年龄58.9岁±9.2岁),洛伐他汀试验(146例,平均年龄57.9岁±8.7岁),阿伐他汀试验(105例,平均年龄57.8岁±9.3岁).治疗前血清TC≥5.98mmol@L-1,血清TG≤4.52mmol@L-1.按治疗前基础血脂水平分组.分别口服辛伐他汀10mg@d-1,疗程8周;或洛伐他汀20mg@d-1,疗程8周;或阿伐他汀10mg@d-1,疗程6周.结果治疗前基础血清TC、LDL-C以及TG水平越高,HMG-CoA还原抑制剂降低相应血脂的作用越明显.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或阿伐他汀降低血清TC、LDL-C以及TG的幅度分别与治疗前相应的基础血脂水平呈正相关.结论HMG-CoA还原抑制剂降低血脂的作用与治疗前相应的基础血脂水平有关.

  • 标签: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基础血脂水平 治疗作用 药理
  • 简介:本文用凝胶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研究了静置三月后的还原铬铝鞣液的组份以及醋酸钠作掩蔽剂对它们的影响.凝胶色谱法分离出五个组份.各组份中铬的分布比较均匀,但以分子大小为中等的组份中含量较多.铝则集中于分子大小为中等的组份中.含有醋酸钠的同样鞣液分离出三个组份。铬和铝都大部份存在于分子大小为中等的组份中.但大分子组分和小分子组分中的铬含量较铝多.醋酸钠有使组份简并.使络合物分子大小均匀化的作用.醋酸钠对铬络合物的影响较大.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出七个组份.它们所带的电荷由负一价到正六价。高电荷效组份的分子较大可能是多核络合物.各组份中铬的分布比较均匀.铝则集中于电荷效为中等的组份中。加有醋酸钠的鞣液也分离出类似的七个组份,低电荷数组份中的铬置增多,中等电荷数的组份中铬量增加最多,离电荷数组份中的铬量明显减少,铝的分布也有类似的倾向,但变化不明显,与凝胶色谱法所得结果相似,醋酸钠有使络合物电荷数均匀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对铬络合物较明显,对铝络合物则不大.

  • 标签: 原铬铝 液组份 糖原铬
  • 简介:综合论述了葡萄还原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Tse-chuanChou建立的葡萄还原反应机理及数学模型。

  • 标签: 反应机理 电还原 电流密度
  • 简介:海藻是一种新型多功能食品添加剂,目前其主要生产方法是以淀粉为底物进行法转化,本文报道了从中国土样中筛选分离到的一株可产生相关的细菌的培养特性及初步鉴定结果。同时,对利用该菌株产生的转化淀粉合成海藻的反应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海藻糖 食品添加剂 淀粉 酶转化 合成
  • 简介:目的探讨戊二消毒剂对联免疫法(ELISA)造成的假阳性及假阴性影响,为临床免疫实验室合理选择消毒剂提供依据.方法夹心ELISA(以乙肝表面抗原试剂进行实验)及竞争ELISA(以乙肝e抗体试剂进行实验),以自带阴性及阳性血清进行实验,至加入显色液后,加入戊二2μl,加入终止液,以全自动酶标仪进行比色,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戊二使ELISA各孔显黄色,吸光度值升高,夹心法达阳性判断标准,竞争法达阴性判断标准.结论临床免疫实验室在使用戊二消毒剂时,应密切观察显色剂颜色的改变,以便及时发现假阳性及假阴性影响,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戊二醛 消毒剂 酶联免疫法 影响因素 假阳性 假阴性
  • 简介:在盐和干旱等渗透胁迫条件下,一些植物会积累甘氨酸甜菜碱(简称甜菜碱)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甜菜碱在植物体内由胆碱经两步氧化形成,催化这两步反应的分别是胆碱单氧化物酶(cholinemonooxygenase,CMO)和甜菜碱脱氢(betainealdehydedehydrogenase,BADH)。由于甜菜碱的合成途径简单,进行遗传操作方便,在诸多抗逆性基因中甜菜碱合成基因被看作是最有希望的胁迫抗性基因。其中,BADH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首先被从藜科植物菠菜(spinaciaoleracea)中克隆到,此后人们相继以该基因为参照,研究其它植物中的BADH基因。本文作者在以菠菜BADH基因为对照研究菊科植物的BADH基凶时,根据已发表BADH基因的保守区序列设计了一对PCR兼并引物,以菠菜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出长分别为825bp(seq1)和822bp(seq2)的两个DNA片段,经测序和序列分析,seql与GenBank中登录的菠菜BADH基因的基凶组序列(U69142)一致,其外显子区与己发表的该基凼的cDNA序列(M31480)一致,seq2与U69142序列的例源性为68%,其外显子区与M31480序列的同源性为83.93%。而且,在由该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脱氢高度保守的十肽VTLELGGKSP,说明该基因为菠菜BADH基因的吲源基因。根据现有文献分析,菠菜中可能存在两个BADH的同工,作者所克隆基因片段所属的基因可能编码菠菜BADH的另一个民工。该序列已在GenBank中登录,登录号:DQ070842。

  • 标签: 菠菜 BADH基因例源片段 克隆
  • 简介:在制革中戊二常常于铬革的预鞣、复鞣及一些特殊革的鞣制。改性戊二则仅作为一种具多种功能的助剂,这些功能由改性的方法及程度决定,本文描述了戊二与改性戊二应用功能的差别。

  • 标签: 戊二醛 改性戊二醛 鞣制 皮革 制革 鞣剂
  • 简介:本发明涉及瓦楞板、胶合板和纸管等制造用的粘结剂。这类粘结剂的传统配制方法,是在使用前,在醋酸乙烯酯树脂乳液、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乳液、苯乙烯·丁二烯共聚乳液等合成树脂乳液中,配入脲缩和树脂、三聚氰胺·甲醛缩合树脂等氨基树脂,混合而成。配成的粘结剂可有效发挥合成树脂乳液良好的定位粘结性和氨基树脂耐水性,因而获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脲醛 粘结剂 氨基树脂 醋酸乙烯酯树脂 共聚乳液 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