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泡沫砂浆充填技术是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充填技术,泡沫砂浆充填体具有流动性能好、成本较低等优点。改充填技术在金川矿区正在进行采场工业充填实验,累计充填量达到八万方,该论文结合此次试验,从泡沫充填过程要求和泡沫充填体揭露情况及强度做详细说明,同时对泡沫砂浆充填在金川矿区的应用作出评价。

  • 标签: 泡沫剂 充填 泡沫砂浆
  • 简介:通过对目前支护形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适用于金川矿区的支护理论是大变形松动圈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了目前支护失效的主要原因;总结了支护设计、施工、监测方面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支护 变形破坏 应力
  • 简介:矿区18行副井因岩体条件的影响,局部井筒支护体受压后出现开裂,成井质量受到影响。通过对井筒的量测与观察,认为井筒整体符合规范要求,金川矿区中的竖井开挖与支护,应依据岩体破碎程度、地应力、井筒深度分别对待。

  • 标签: 千米副井 监测 分析
  • 简介:金川矿区破碎站硐室是矿区贫矿开采的重要开拓工程之一。由于该硐室跨度较大,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此,本文开展了破碎站硐室开挖和支护施工数值仿真模拟与稳定性评价,为该硐室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地下矿山 破碎站硐室 数值模拟 稳定性分析
  • 简介:冻结法凿井即为在井筒开凿前,采用人工制冷技术,将井筒周围的不稳定地层和含水层冻结成封闭的冻结壁,以隔绝地下水和施工井筒的联系,暂时改变井筒周围的地质条件,然后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掘砌施工。根据金川矿区回风井的工程地质条件,介绍了冻结法施工冻结方案,达到了施工快速且安全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冻结法 施工 应用
  • 简介: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已经引起了较为严重的地表沉降现象,目前地表沉降也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灾害之一。因此,对地表沉降现象进行监测与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SBAS-InSAR技术对金川龙首矿区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这7个月内的10景Sentinel-1A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了金川龙首矿区的地表形变信息,并对矿区的地表形变情况进行了分析,以便于进一步寻找有效防治手段,避免地表灾害的发生。

  • 标签: 金川龙首矿区 SBAS-InSAR Sentinel-1A 地表沉降
  • 简介:金川矿区F17以东矿山1150副中段是1200副中段的接替工程,是形成F17以东矿山深部充填、通风系统的关键性工程,其建设进度和质量涉及矿山充填、通风系统的正常接续和系统完善.因此,该工程对F17以东矿山深部的持续、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1150副中段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建设进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进行优化研究并实施,有效加快了施工进度,提前工期约10个月。同时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通风、充填系统建设进行了设计优化,使系统匹配程度更高、保障能力更强。

  • 标签: 金川三矿区 副中段 施工方案优化
  • 简介:以往地质资料对金川矿区2^#矿体F17以东41—50行1050m水平以下的研究程度较低,依托1050m水平开拓工程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在1050m水平平面开拓工程的上盘沿脉道,采用坑探与钻探相结合方式开展地质找矿。本次找矿项目在F17以东41-50行1050—850m和40—41^+25行1100—1050m勘探区段范围内新增资源储量378.82万吨。新增特富矿46.54万吨。

  • 标签: 地质找矿 F17以东 1050m以下 金川矿区
  • 简介:针对金川矿区副井工程在深部工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所潜在的工程稳定性问题,本文类比相邻的主井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深部井身段工程的支护厚度和让压量进行分析。由此研究显示,副井的支护厚度应由原设计的450mm增加到700mm为佳。为控制变形地压应在施工过程中释放位移70-90mm。此时井筒收敛量达到45mm。为保证井筒的安全使用空间,井筒净直径应由原设计的6.3m修改为6.35m。该研究所提出的修改设计方案在Ⅲ矿区实施,获得了成功。

  • 标签: 竖井工程 变形破坏 返修设计 稳定性控制
  • 简介:通过研究以往地质资料,总结目前对金川矿床成矿所依托的重要幔源岩浆事件及金属硫化物富集成矿过程与最终可能的就位方式进行探讨,对金川矿区深部、外围及区域找矿勘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得出结论:同源岩浆控矿与后期构造控矿两种控矿模式;金川铜镍矿主要控矿因素表现为:同源岩浆控制和后期构造控制;侵人体成矿后期的构造变形对矿化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对侵人体形态产状的改变,并影响到矿区深部、外围及区域矿化及分布特征;以达到对金川深边部地质找矿起到启迪意义,并对金川深边部地质找矿的靶区起到指引作用。

  • 标签: 金川矿床 控矿模式 同源岩浆控制 后期构造控制 找矿
  • 简介:针对金川矿区深部高应力采场巷道支护面临的困难,研究采用了以预应力锚索为主要支护手段的综合控制技术,并在1178m分段巷道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首先,基于工程经验,确定了长锚索支护的初步设计参数;然后,采用了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正交数值试验和支护参数的优化设计,由此表明,对Ⅲ类偏上的围岩(RMR为40)和受中等采动影响(β=1.20),预应力锚索长度应为6.5m;对于受剧烈采动影响的1178m分段巷道,采用6.5m长锚索支护,其稳定安全系数达到1.28,故5.5m~6.5m长的锚索可满足分段道的稳定要求。

  • 标签: 采场巷道 长锚索支护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 简介:本文主要对金川矿区自2000年2月呈现大范围地表岩体沉降开裂现象,展开地表裂缝区范围与特征、裂缝区调查与测绘、矿区地质构造、地应力、采矿活动影响、沉降裂缝区的形成、岩体移动与变形规律及沉降裂缝发展趋势几个方面的分析探讨,并对金川矿区地表沉降开裂现象提出初步认识与建议。

  • 标签: 沉降裂缝 地应力 地质构造 塑性区
  • 简介:本文主要针对甘肃金川矿区深部巷道出现膨胀类的病害,如何进行治理与预防的相关技术进行探讨。在不同的治理与预防实践过程中,采用了综合治理技术及自钻式预应力锚杆技术,取得明显效果。

  • 标签: 膨胀地层 综合治理与预防 关键技术 自钻式锚杆
  • 简介:介绍了二矿区井下生产废水的再利用,并通过对废水的硫酸化焙烧一水浸流程处理方法及细菌浸出法的比较,提出了经济可行的回收矿泥及尾矿中资源的有效方法-细菌浸出法,同时,对金川公司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提出了可行的思路。

  • 标签: 综合利用 废水处理 矿山 矿泥
  • 简介:摘要:金川矿区941m湿喷搅拌站施工时,相邻联络道开口施工时距离较近,为实现硐室群安全快速掘进,采用先拱后墙、分层分区掘进的施工方法,降低相邻硐室的扰动并保证硐室群的稳定。一次支护采用喷锚网+长锚索通过分层锚固的联合支护,二次支护采用先上而下分区分层分阶段双层钢筋混凝土支护,确保施工质量,缩短工期,保证施工安全创建全优工程。

  • 标签: 湿喷搅拌站 硐室群 分层分区分阶段 联合施工
  • 简介:摘要2017年金川集团公司对厂区生产格局进行了大范围调整,厂区变电站负荷率进一步降低。110KV精密铜和海绵钛两个变电站的最大日负荷200004kW,各投运一台63MVA变压器,按最大需量缴费,运行很不经济。从降低容量电费,减少变压器轻载损耗和充分利用自备电厂发电优势等角度,有必要对厂区供电系统进行优化,达到降低能耗、减少用电成本的目的。

  • 标签: 110KV 变电站 供电系统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