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综述纳米级(晶)合金复合粉末的制备技术,并对各种制备方法的原理、工艺、原料及所得产品进行分析和介绍,同时指出纳米材料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 标签: 纳米级粉末 钨基合金复合粉末 制备技术
  • 简介:研究了具有典型硬脆粉特性的93W-5Ni-2Cu和93W-4.9Ni-2.1Fe在不同温度下的温压成形行为.结果表明:与常温成形相比,温压能明显地提高压坯密度,在150℃时W-Ni-Fe和W-Ni-Cu压坯密度分别提高0.26,0.97g·cm-3;温压成形能显著降低压坯的弹性后效;由于未加任何润滑剂,2种粉体压坯的脱模力均高于普通压制;W-Ni-Cu粉在相同载荷作用下,温压条件下的位移大于常温下的位移;压坯经烧结后,温压坯件的径向收缩小于常温坯件的径向收缩;温压可以改善高密度合金的显微组织.

  • 标签: 钨基高密度合金 温压 硬脆粉
  • 简介:采用溶胶喷雾干燥-煅烧还原方法制备超细/纳米W-La2O3复合粉末,将粉末压制成形后在1950℃烧结,制备La2O3弥散强化合金,检测合金的密度与强度,并采用SEM对超细粉末形貌、合金的组织结构、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La2O3加入量增加,粉末颗粒显著细化,W-0.7%La2O3复合粉末的粒径仅为0.1μm;制备的W-La2O3超细/纳米复合粉末具有很高的烧结活性,烧结后,合金最高相对密度达到99.1%;La2O3均匀弥散分布于晶界,抑制合金的晶粒长大,提高材料的强度,W-0.7%La2O3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仅为8.7μm,抗弯强度达到548MPa;合金的断裂形式表现为穿晶-沿晶共有的复合断裂形式。

  • 标签: 超细粉末 弥散强化 氧化镧 组织性能
  • 简介:首先采用高浓度湿磨法制备超细WO3-CuO混合粉末,800℃空气中焙烧90min后得到CuWO4-WO3前驱体粉末,再通过氢气还原获得超细W-Cu复合粉末。将该复合粉末与直接还原超细WO3-CuO混合粉末所得的W-Cu复合粉末进行对比,并研究还原温度对W-Cu复合粉末的微观形貌、成分与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0h高浓度湿磨,WO3-CuO混合粉末的中位径由44.88μm降至0.28μm,焙烧后得到的CuWO4-WO3粉末平均粒径小于0.7μm且分散良好。由CuWO4-WO3还原获得的W-Cu复合粉末细小、分散均匀,还原温度对其形貌影响不大,由WO3-CuO混合粉末直接还原得到的W-Cu复合粉末由大量W-Cu纳米颗粒构成,随还原温度升高,纳米W-Cu颗粒逐渐长大。

  • 标签: 湿磨 粒度分布 钨铜纳米粉末 还原温度
  • 简介:研究了合金成份、添加元素及其数量、混合料制备方法、HIP处理等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经研究得出:在W-Ni-Fe(W含量为90%~97%)三元合金中加微量元素后,与相同含量而未加元素的合金相比,σb提高了大约一倍,δ提高得更为显著,σ0.2略有增加。在相同合金中微量元素的增加,对σ0.2、σb无明显影响,但δ增加了约一倍。经研究确定出:含93%以上的合金,为获得优良的性能,应采取湿磨混料方法;对于相对密度较低的W-Ni-Fe合金,采用HIP处理,才可提高其性能。

  • 标签: W-NI-FE 合金 机械性能
  • 简介:为研究合金粉末热等静压(HIP)的致密化行为,采用MSC.Marc中的Shima模型针对93W-4.45Ni-2.2Fe-0.3Co-0.05Mn穿甲弹常用材料的热等静压成形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分析合金粉末颗粒与包套随温度、压力加载的变化过程。为验证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热等静压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压坯的相对密度分布、变形趋势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径向周长误差最大,相对误差为5.6%,轴向相对误差为1.62%,轴向精度优于径向,致密度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4%。对于简单的柱状试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形象、准确地预测包套的变形及粉末的致密化过程,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为复杂结构包套的研究提供参考,从而实现热等静压过程的精确控形。

  • 标签: 热等静压 93W-Ni-Fe 数值模拟 工艺试验 致密化 包套
  • 简介:摘要: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等热端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高温蠕变,造成严重的航天事故。本文采用高温蠕变试验法,通过应变-时间曲线、应力-时间曲线分别对某镍粉末高温合金进行了蠕变性能的分析研究,并建立了Larson-Miller参数模型,对其10^6 h的使用寿命进行了预测。

  • 标签: 镍基粉末高温合金,蠕变性能,蠕变寿命预测
  • 简介:高比重合金由于具有密度和强度高、延性好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在军工上被用作动能穿甲弹材料.纳米材料被认为是21世纪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新型材料.采用纳米粉末可望大大细化合金晶粒,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延性和硬度等力学性能,因而是制备新型高强韧、高比重合金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作者采用机械合金化(MA)工艺制备了纳米晶合金复合粉末,研究了纳米晶合金粉末在常压氢气气氛中的烧结致密化和在烧结过程中的晶粒长大行为.研究结果表明,MA纳米晶粉末促进了致密化,使致密化温度降低约100~200℃.在一般固相烧结温度时可以得到晶粒尺寸为3~5μm的细晶高强度合金.同时,指出了在液相烧结时存在的问题,即晶粒加速重排、产生晶粒聚集与合并,迅速发生晶粒长大,在较短时间内液相烧结时,晶粒尺寸又长大到接近传统高比重合金水平.

  • 标签: 钨合金 致密化 纳米 晶粒长大
  • 简介:摘要许多工程在进行油砂开采时使用的金属工具并不具备极强的耐磨性以及抗腐蚀的能力,因此会制约油砂开采的工作进展。因此在工程中,对于较为关键的设备组件,通常使用碳化复合涂层技术来增强设备或者工具的性能以保证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碳化复合涂层的研究具有针对性,其性能的高低主要以磨损环境作为参考,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的磨损条件下,碳化复合涂层性能的改变情况,并深入探讨决定抗磨性能的关键因素,为相关工作的材料采购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充分改善相关设备的性能特征。

  • 标签: 碳化钨 磨损性能 复合涂层
  • 简介:摘要合金由于本身具有特别强大的各种方面优势,在进行许多材料以及机械设备零部件构成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这种材料在汽车制造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比较显著地就是应用在汽车轮子上。

  • 标签: 钨基合金 轮毂 应用
  • 简介:合金由于具有高密度、高强度及高冲击韧性等优异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它在军事工业中主要用作穿甲弹、动能弹和导弹弹头。我单位对高密度合金材料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重点研究了添加Co,Mn,Cr等元素对合金性能的影响,并研制出一系列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合金

  • 标签: 钨基合金 机械性能 真空热处理
  • 简介:采用热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晶W-Cu复合粉末。通过XRD、SEM、激光粒度测试等方法对球磨后的粉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球磨时间延长,W的晶粒尺寸不断减小,球磨30h后W的平均晶粒尺寸为41nm左右;球磨初期,粉末迅速细化;随球磨时间延长,粉末粒度有所增加;进一步增加球磨时间,粉末粒度减小。球磨粉末还原后有较高的烧结活性,1200℃烧结后相对密度可达97%以上。烧结材料的组织非常均匀,且晶粒细小。

  • 标签: 热机械合金化 纳米晶 W-Cu复合粉末 球磨时间
  • 简介:含量大于95%,镍含量大于3%的镍铁舍金镀硬铬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合适的工艺配方和参数。所得铬镀层均匀、细致、无明显缺陷;对镀铬层热震试验,加热至230℃保温2h后投入20℃的水中,镀层无起泡、无脱落;96h中性盐雾试验后无腐蚀出现。实验表明:合金镀硬铬后能增加耐蚀性和耐磨性。

  • 标签: 钨镍合金 镀硬铬 工艺研究
  • 简介:摘要:现在工业生产环境下,镍合金复合钢板的使用率较高,而针对改材料进行焊接加工时,容易产生金属互融现象,进而影响材料的强度和防腐性能。因此,需要从工艺改进和焊接质量管理两个角度进行优化。文章阐述了镍合金复合钢板的特点,从坡口设计、工艺选择、工艺参数设定、现场维护等角度,对镍合金复合钢板的焊接注意要点和工艺质量管控要点进行分析。

  • 标签: 镍基合金 复合钢板 焊接
  • 简介: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工艺制备名义成分为Ti-47Al-2Cr-2Nb-0.2W(原子分数,%)的预合金粉末,并经热等静压致密化得到TiAl合金坯料。对热等静压坯体进行包套锻造,始锻温度为1150~1200℃,并控制应变速率为0.1~0.01s-1,研究包套锻造后TiAl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包套锻造后组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细化和均匀化,从而使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但由于显微组织中有少量微裂纹存在,导致包套锻造TiAl合金仍呈现较低的伸长率。TiAl合金在进行高温拉伸时,首先在试样内部形成微裂纹或微孔,随拉伸过程的进行微裂纹或微孔扩展、连通,最终使试样断裂。

  • 标签: TIAL基合金 热等静压 包套锻造 高温力学性能
  • 简介:摘要:颗粒增强钛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高强度、轻量化以及耐腐蚀等优势,所以该材料一般应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本文首先详细分析强钛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并且结合现阶段粉末冶金法制备特点,进一步总结出粉末冶金法制备应用策略。

  • 标签: 粉末冶金法 钛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