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导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2月门诊就诊患者130例纳入课题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分别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门诊等候时间、门诊就诊焦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挂号等候时间和辅助检查等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门诊就诊焦虑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缩短患者门诊等候时间,缓解患者的门诊就诊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各项护理满意度,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在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门诊 导诊 应用
  • 简介:目的浅析门诊分诊、导诊护理纠纷防范与对策。方法此次研究对象筛选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接诊的1280例患者和23例门诊护理人员,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17年之前入院的640例未实施针对性护理纠纷防范策略(对照组),2017年后入院的640例实施针对性护理纠纷防范策略(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事件总发生率为1.7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8%,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分诊、导诊护理中,应用相应的防范策略,能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护理质量,减少纠纷事件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分诊 导诊 护理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门诊导诊工作中的实施作用。方法筛选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门诊接诊36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2016年2月-2016年10月接治的17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187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7.33%,较比对照组患者的86.29%的满意度,具有明显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较比对照组的评分有明显的饿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导诊工作中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有效的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门诊导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导诊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及施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90例门诊患者,信封方法分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予护理常规,实验组予强化护患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满意比率;护患沟通质量、患者知识达标情况;护理前后心理症状SCL-90评分;护患纠纷。结果实验组满意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患沟通质量、患者知识达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症状SCL-90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症状SCL-90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患纠纷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者实施强化护患沟通技巧效果好,可改善心理症状SCL-90评分,减少护患纠纷。

  • 标签: 门诊导诊护理 护患沟通技巧 施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门诊导诊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9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总评分高达(94.5±3.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9±4.1)分,且观察组患者的投诉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8%,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导诊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情况,降低投诉率。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导诊 效果
  • 简介:摘要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医患沟通对于有效解决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快速获得就医,提升医护人员治疗效率,尤其是避免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出现摩擦,降低医闹事件出现的重要方法之一。沟通作为人与人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强化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医患沟通重要性的分析,旨在为实际医护治疗工作的高效进行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门诊导诊 护理工作 医患沟通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导诊服务中应用项目管理措施对门诊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2015.1-2016.12期间收治的100例门诊患者,其中2015.1-2015.12期间收治的50例门诊患者就诊时尚未施行项目管理制度,作为对照组,另50例2016.1-2016.12期间就诊时已施行项目管理制度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对导诊服务的满意情况以及患者投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导诊服务的满意度高达94.0%,高于对照组的74.0%;观察组患者的投诉率(2.0%)较对照组(10.0%)也更低。结论门诊患者应用项目管理制度,患者对导诊工作的满意度更高,投诉的情况也更少。

  • 标签: 项目管理 门诊 导诊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对于提高导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门诊接诊的导诊护理患者共计1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门诊接诊的导诊护理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门诊导诊服务,研究组则在门诊细节服务管理下进行门诊导诊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门诊导诊中实行有效的细节服务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服务的效果,提高患者的临床体验,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门诊 导诊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由于医学模式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及时的诊断以及治疗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就医要求,开始对医院提出了人文关怀等的要求。门诊导诊咨询作为患者就医的第一站,对于良好的医患关系、医院医德医风建设以及患者满意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新形势下门诊导诊咨询如何进行工作管理,成为了各医院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将对新形势下门诊导诊咨询如何展开工作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给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 标签: 新形势 门诊导诊 工作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护患沟通在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来我院门诊进行就诊咨询的12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64例,参照组仅予以常规导诊护理工作,实验组则加入护患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患者的投诉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未出现投诉事件,参照组投诉事件发生率为9.38%,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也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加入护患沟通技巧,对提高导诊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均有积极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护患沟通 门诊导诊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对导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200例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管理,观察组采取细节服务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在基础知识、专业技术、就诊时间、服务态度等护理服务质量的评分方面,观察组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导诊护理服务中,实施细节服务管理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服务管理手段。

  • 标签: 门诊服务管理 细节 导诊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导诊员应用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20例门诊导诊员(120例门诊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10月04日至2018年03月07日,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给予传统管理措施、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管理,各10例(患者各60例);且对两组考核成绩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15例门诊导诊员的考核成绩合格率100.00%(15/15)高于对照组数据66.67%(10/15),P值小于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33%(59/60)高于对照组数据65.00%(37/60),P值<0.05。结论门诊导诊员应用规范化管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门诊 导诊员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培训在门诊导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起在我院门诊导诊中实施规范化管理培训,比较规范化管理培训前后患者对门诊导诊服务的满意度和投诉率,比较规范化管理培训前后门诊导诊护士分诊预诊知识、急救技能和沟通技巧评分。结果规范化管理培训后患者对门诊导诊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规范化管理培训前(P<0.05);规范化管理培训后患者对门诊导诊服务的投诉率明显低于规范化管理培训前(P<0.05);规范化管理培训后门诊导诊护士的分诊预诊知识、急救技能和沟通技巧评分均明显高于规范化管理培训前(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培训有利于提高门诊导诊员的理论知识和职业素质,有利于提高门诊导诊服务工作的质量,值得在门诊导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规范化管理培训 门诊 导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导诊服务对门诊就诊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到我院门诊接受导诊服务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优质导诊服务前),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到我院门诊接受导诊服务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优质导诊服务后)。观察组采用优质导诊服务,对照组采用门诊常规导诊服务;比较两组在实施优质导诊服务前、后就诊质量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服务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采用优质导诊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就诊质量,使患者得到更加全面、有效的护理,进而提高其对门诊的满意度。

  • 标签: 门诊 优质导诊服务 就诊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门诊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和窗口,其服务质量如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给患者以最直观和深刻的印象。门诊导诊、分诊工作是门诊服务的重要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影响门诊医疗服务质量。因此,进一步提高门诊导诊、分诊工作质量,对提高医院的信誉和社会认知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门诊 导诊 医院 礼仪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优质导诊服务对门诊就诊质量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优质导诊服务,分别从优质导诊服务前和优质导诊服务后选择45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列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即对照组门诊患者采取常规导诊服务,试验组门诊患者采取优质导诊服务,观察两组门诊患者的对门诊就诊质量的评分以及对门诊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在对门诊就诊质量评分方面,试验组门诊患者对服务态度、咨询服务以及就诊等后的评分分别为(14.78±2.80)、(16.77±2.24)和(17.58±2.54),对照组门诊患者对服务态度、咨询服务以及就诊等后的评分分别为(18.46±1.68)、(9.63±1.23)和(7.89±1.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门诊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3.3%,对照组门诊患者的总满意度为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门诊患者采用优质的门诊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咨询服务以及就诊等候等指标的评分,有助于提高门诊患者对门诊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导诊服务 就诊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介绍精神科门诊的基本要求和通讯设备的配置、导诊流程,要求精神科导诊护士熟悉各类精神疾病症状的表现,导诊时做到心中有数;了解病人家属的心理,取得家属的配合;加强安全管理,避免导诊中出现意外事件;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做好门诊病人家庭护理有关知识的宣教。

  • 标签: 精神科 门诊 导诊
  • 简介:摘要医院服务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护理”,当前医院市场竞争激烈,它是医院的立院之根本,创新之法,发展之路。

  • 标签: 门诊 优质护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