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历资料患者,女,22岁,体重65kg,以G1P0,孕40周头位入院待产,因胎儿宫内窘迫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各项检查正常,ASAⅠ级,心肺听诊无异常.既往史无特殊.入手术室测BP120/80mmHg,HR92次/分,SPO298%,心电图窦性心率.开放静脉通道,左侧卧位,L2~3棘突间隙进针穿刺成功,蛛网膜下腔给药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2ml,向头侧置管3.5cm,麻醉成功后平卧位.5分钟后BP80/40mmHg,测麻醉平面T4~S2,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给予麻黄碱15mg静注,吸氧.5分钟后血压继续下降,考虑椎管内麻醉并发急性低血压,给予5mg静注(未经稀释).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间羟胺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急性低血压 房颤 诱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对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予以多巴胺治疗,观察组则予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的动脉压、心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有效控制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动脉压和心率,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提升了整体治疗效果,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脓毒症休克 间羟胺 动脉压 心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量效关系。方法行剖宫产术孕产妇100例,年龄18~40岁,单胎足月妊娠,孕周37~41+6周,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50~100 kg,身高150~170 cm。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5):腰麻后分别静脉输注0.25、1.00、1.75、2.50 μg·kg-1·min-1(D1组、D2组、D3组和D4组)。预防低血压有效的定义为从腰麻给药后至胎儿娩出期间无低血压(血压≤80%基础水平或≤90 mmHg)发生。采用Probit法计算预防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0%有效剂量(ED90)及其95%可信区间。记录腰麻后低血压、反应性高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情况。断脐即刻采集新生儿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 min时Apgar评分。结果预防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ED50及其95%可信区间为0.64 (0.14~0.95) μg·kg-1·min-1,ED90及其95%可信区间为2.00 (1.61~2.78) μg·kg-1·min-1。4组低血压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随输注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4组高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随输注剂量的增加而升高(P<0.05);4组寒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各指标和出生1 min时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ED50和ED90分别为0.64和2.00 μg· kg-1· min-1。

  • 标签: 间羟胺 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低血压 麻醉,脊椎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预先注射对剖宫产腰麻产妇低血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方式将我院2020.3-2021.4内70例剖宫产腰麻产妇纳入研究,遵从“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注射麻黄素)和观察组(34例,预先注射);观察两组产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以及不同时段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分析:观察组仅4.6%,对照组为22.5%,P<0.05。数据可见,麻醉后直至胎儿娩出时,两组血压水平均有所降低,心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各指标数值较为稳定,P<0.05。结论:对剖宫产腰麻产妇预先注射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产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

  • 标签: 间羟胺 预先注射 剖宫产 腰麻 术中低血压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现阶段现场应用的粘土稳定剂效果不太理想、生产成本高等情况,从提高粘土稳定剂的防膨性与长效型、降低成本等出发,合成一种聚页岩抑制剂CD-1,选用环氧化合物A和多B,在加入有机C的条件下聚合,聚合体系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70℃、单体摩尔比(A:B)为1.2:1,有机C用量3%(相当于单体质量)。对CD-1的综合性能评价,得到常温常压防膨率≥87.3%,高温高压膨胀率≤2.8%,耐水洗率≥91.9%,常温造浆抑制率≥85%,性能优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页岩抑制剂,对水敏低渗透油层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羟胺 页岩抑制剂 防膨率 耐水洗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与去甲肾上腺素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这个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组(n=100)及去甲肾上腺素组(n=100);观察28 d生存情况及平均住院天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肾脏功能。结果组平均住院天数低于去甲肾上腺素组(P<0.05);两组血压、心率、动脉血乳酸、B型钠尿肽、左室射血分数和28 d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升压药第3和7天组平均尿量高于去甲肾上腺素组(均P<0.05),用升压药第3、7和14天组尿素氮低于去甲肾上腺素组(均P<0.05),用升压药第7和14天组肌酐和血液净化治疗率均低于去甲肾上腺素组(P<0.05)。结论在改善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28d生存率及血流动力学的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相近,但在降低平均住院天数、肾功能保护方面优于去甲肾上腺素。

  • 标签: 老年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间羟胺 去甲肾上腺素 血管活性药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盐酸肾上腺素、重酒石酸联用治疗因休克引发的心搏骤停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因休克引发的心搏骤停的患者20例,临床用药观察治疗,根据临床症状联合用药,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从用药原则及病情的轻重程度出发,综合药物治疗,入院前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降低患者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患者治疗满意。结论因临床根据病症症状的不同,用药方法不尽相同,总体原则根据病情发展合理用药,控制病情恶化,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证。

  • 标签: 酸肾上腺素 重酒石酸间羟胺 治疗
  • 简介:自由基终止剂是能够捕捉自由基的抗氧剂。烷基自由基的终止会立即抑制自然氧化循环过程。在缺氧的条件下(如挤出过程中)烷基自由基终止剂对聚合物的稳定有重要贡献。而终止相当活泼的烷氧基及羟基自由基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 标签: 自由基捕获剂 羟胺 内酯 羟基自由基 循环过程 挤出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照目标剂量靶控输注对老年人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手术后意识(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关节手术老年病人40例,年龄65~85岁,体重(42~60kg),身高(152~165cm),ASAⅡ~Ⅲ级,随机分2组(n=20)生理盐水输注组(0组)和输注组(OG组),两组均监测MAP/HR/ECG/Spo2,分别评估麻醉中,术后72小时平均动脉压、心率的改变。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两组老年病人术后72小时认知功能。结果与麻醉前比较,术后48小时内(O组)有3例(15%)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但术后72小时恢复。而(OG组)术后72小时内没有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者。结论目标剂量靶控输注对老年人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手术后意识(认知功能)起积极保护作用。

  • 标签: 间羟胺 药物 髋关节 手术 意识 认知功能 输注泵 持续
  • 简介:目的:观察靶控输注对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输注,观察组给予输注,监测和比较术后72h平均动脉压、心率的改变,同时应用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两组患者术后72h认知功能。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6±5)min和(85±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1±18)mL和(309±17)mL,尿量分别为(282±19)mL和(175±16)mL,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输液量对照组为(1655±74)mL,观察组为(985±75)mL;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量及术中输液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血压显著低于术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6、12、24时血压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2h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48h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6.09%(6/23),4.35%(1/23);观察组患者术后48h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剂量靶控输注对老年人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手术后意识(认知功能)起积极保护作用。

  • 标签: 间羟胺 手术 认知功能 输注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的疗效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联合酚妥拉明治疗。采用同一品牌型号肺功能检测仪测定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用力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等肺功能指标,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EF、FEV1、FVC等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重症肺炎 心力衰竭 间羟胺 酚妥拉明 疗效 肺功能
  • 简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者专利WO2004,90,070(2004.10.21)34ppIdemitsuPetrochemicalCo.Ltd.标题芳香族衍生物化学分子代表式为(C6HXYR2A)nC6H(OH)(NHR1)R3,其中R^1-3=H或烷基,X=H或OH,Y=H或NHR1,A=0,NH,SO2,CH2或C(CH3)2;n=0或1,当n=0时R1≠H。

  • 标签: 芳香族 羟胺衍生物 抗氧剂 知识产权 生物化 LTD
  • 简介:摘要: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制备苯二甲(MXDA)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反应机理的深入探究,观察加氢催化剂,固定床连续工艺流程和分离工艺,并总结有效抑制副反应发生和提高催化剂长周期运行的可行策略。

  • 标签: 化学工程 间苯二甲胺 反应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醇和二丙茶碱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选的8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沙丁醇和二丙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醇和二丙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97.62%,高于对照组83.33%,P

  • 标签: 异丙托溴铵 沙丁胺醇 二羟丙茶碱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醇和二丙茶碱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选的8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沙丁醇和二丙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醇和二丙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97.62%,高于对照组83.33%,P

  • 标签: 异丙托溴铵 沙丁胺醇 二羟丙茶碱 小儿哮喘